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测量脑铁在帕金森病(PD)的诊断以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经临床诊断为PD 的患者行颅脑磁共振常规序列和 SWI 序列扫描,PD 患者病情评估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在 SWI 序列相位图上手动测量患者黑质、红核、尾状核、苍白球和壳核的相位值,分析以上感兴趣区(ROI)核团的相位值与 UPDRS 评分的相关性。结果ROI 核团病重侧与病轻侧的相位值比较无差异(黑质,P =0.120;红核,P =0.402;尾状核,P =0.196;苍白球,P =0.616;壳核, P =0.985);PD 患者 UPDRS Ⅲ评分分别与黑质、尾状核和苍白球的相位值呈负相关(黑质-UPDRS Ⅲ:r =-0.407,P =0.026;尾状核-UPDRS Ⅲ:r=-0.424,P=0.02;苍白球-UPDRS Ⅲ:r=-0.363,P=0.048);黑质相位值与 UPDRS Ⅴ的分期呈负相关(r=-0.373, P =0.043);尾状核相位值与 UPDRSⅠ的评分呈负相关(r=-0.367,P =0.046);苍白球相位值与 UPDRS Ⅲ中的步态障碍评分呈负相关(r=-0.411,P =0.024),而其余核团的相位值与 UPDRS 评分不相关。结论SWI 可以定量评估 PD 患者脑部核团的异常铁沉积,为 PD 的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3.0T ESWAN 定量测量健康成年人额叶白质区及灰质核团的 T2?值,探讨额叶白质区及灰质核团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年龄20~85岁的157例健康成年人进行 MRI 常规及 ESWAN 扫描,按其年龄段分为6组。A 组:20~29岁;B 组:30~39岁;C 组:40~49岁;D 组:50~59岁;E 组:60~69岁;F 组:≥70岁。经后处理在 T2?图像上分别测量左右侧额叶白质区、红核、黑质网状带、黑质致密带、尾状核头、壳核、苍白球和丘脑的 T2?值,分析 T2?值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健康成年人在黑质网状带、苍白球的T2?值最低,额叶白质区的T2?值最高。红核、壳核、苍白球、尾状核头和丘脑的T2?值在部分年龄段间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有一定规律性。而黑质网状带、黑质致密带、额叶白质区的 T2?值在不同年龄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红核、黑质网状部、黑质致密部、壳核、苍白球、尾状核头的 T2?值与年龄呈明显负相关(r 值=-0.258、-0.229、-0.231、-0.584、-0.320、-0.437, P 值均<0.001),而丘脑、额叶白质区的 T2?值与年龄呈正相关(r 值=0.319、0.161,P <0.001及0.05)。结论ESWAN 能清晰显示脑内核团的结构,准确评估脑内的铁含量和随年龄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的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分析(TBSS)技术研究帕金森病(PD)脑白质微结构的损害.方法 PD患者31例和健康对照组34名行磁共振检查,扫描序列包括常规磁共振平扫和DTI,通过TBSS技术比较PD组与对照组白质纤维束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寻找FA值有显著性差异的脑白质纤维束,并分析PD组白质纤维束损伤与MoCA、MMSE、HAMD、ADL和UPDRSII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PD组有多个纤维束FA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主要包括胼胝体、上纵束、扣带束、视辐射、额叶及颞叶皮层下弓形纤维、脑干及内囊的白质束.其中胼胝体压部、左上纵束、右上纵束、小脑中脚FA值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右上纵束、左皮质脊髓束、左小脑上脚、右皮质脊髓束和小脑中脚FA值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胼胝体压部、左上纵束、右上纵束FA值与ADL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磁共振DTI的TBSS技术能够发现PD患者白质微结构的损害及其与认知和抑郁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研究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和抑郁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4.
SWI序列在早期原发性帕金森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在早期原发性帕金森患者黑质形态学及铁质沉积改变的应用。方法:利用3T磁共振成像系统对早期原发性帕金森患者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常规序列及SWI序列的扫描。其中帕金森患者(PD)30例,均为早期患者,正常对照组15例。分别在SWI序列上手动测量黑质网状带宽度,黑质致密带宽度,黑质体积,黑质信号值;在T2W上手动测量黑质网状带宽度,黑质致密带宽度。比较分析病例组、正常对照组及病例组健侧与病侧之间的差异。结果:在SWI序列及T2WI上测量PD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的黑质体积、黑质致密带宽度、黑质网状带宽度、黑质信号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SWI序列上测量PD组健侧与患侧黑质体积、黑质致密带宽度、黑质网状带宽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PD患者组的黑质信号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PD患者的黑质形态学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铁质沉积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SWI序列对于诊断早期帕金森病是一种及其敏感的新型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波  戴敏方  王云勇  张洁  李洪亮  沈凌   《放射学实践》2012,27(11):1174-1179
目的:通过比较帕金森病(P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脑内多个结构的T2*值,探讨PD的发病和进展与脑内铁沉积的关系。方法:采用3TMR系统对40例原发性PD患者及4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进行常规序列及SWI序列扫描。按Hoehn-Yahr分级量表将24例单侧症状PD患者作为PD-1组,16例双侧症状患者作为PD-2组。经后处理在T2*图上分别手动测量双侧黑质致密带、黑质网状带、红核、苍白球、壳核、尾状核头、丘脑和额叶白质区共8个部位的T2*值,并将所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PD-1组症状侧与正常对照组同侧在黑质致密部的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它7个部位的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PD-1组症状侧与正常对照组对侧在黑质致密部的T2*值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在黑质网状部的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它6个部位的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PD-1组症状对侧与正常对照组对侧在黑质致密部、红核的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它部位的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PD-1组症状对侧与正常对照组同侧的各兴趣区T2*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PD-1组和正常对照组各兴趣区的双侧T2*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⑥PD-2组与PD-1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各兴趣区T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D的亚临床期脑内即有铁的异常沉积;局部铁含量的增加与单侧症状PD的发病有相关性,但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无显著相关性;PD铁异常沉积的部位包括黑质致密部、黑质网状部、红核。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上测量脑内锥体外系各核团相位值对帕金森病(PD)和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S)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在SWI上对20例PD患者(PD组)、20例VPS患者(VPS组)和20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脑内锥体外系各核团进行相位值测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PD组较VPS组及对照组黑质致密带(SNc)、苍白球(GP)、壳核(PUT)相位值均明显降低(P<0.01);VPS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SNc、GP及PUT相位值在早期即已经降低,随病情加重其相位值进一步降低(P<0.01);中晚期其黑质网状带(SNr)相位值降低(P<0.05).VPS组在早中期各感兴趣区相位值均无明显变化,仅在晚期SNc、PUT、尾状核(CN)及SNr、GP相位值轻度降低(SNc、PUT、CN:P<0.01;SNr、GP:P<0.05).双侧红核(R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SWI测量脑内锥体外系各核团相位值对PD和VPS的评估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失血性贫血兔模型不同脑区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信号值的变化.方法 对10例新西兰大白兔急性失血性贫血模型行MRI扫描,测量SWI图像上双侧额叶皮层,额叶白质、颞叶皮层及丘脑核团的信号强度,并通过半定量方式评价脑灰白质对比度及静脉结构现象的情况.结果 大白兔放血前大脑额叶皮层基础SWI信号值高于额叶白质,有统计学差异(F=117.04,P=0.01);经过连续放血后,兔的额叶皮层、颞叶皮层及丘脑灰质的SWI信号值均低于放血前基础SWI信号值,有统计学差异(F=8.10,P-0.01;F=7.67,P=0.01;F=6.72,P=0.02).在半定量分析中,急性失血性贫血的大白兔在连续放血后其脑灰白质对比度及静脉结构的显示均优于放血前基础图像.结论 MRI SWI能反映急性失血性贫血的状态下,大脑皮质、灰质核团及白质不同的病理生理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黑质的DTI 改变状况,探讨PD早期诊断的线索.方法:以原发单侧症状PD患者10例为PD组,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0名为对照组.两组分别予以磁共振DTI脑检查,测量计算双侧黑质区域的ADC 值和FA 值,并将PD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原发单侧症状PD组患者症状对侧的黑质FA值较同侧和健康对照组FA值明显下降(分别为0.254±0.083,0.314±0.022,0.409±0.043;t=-2.424,P=0.038<0.05和t=5.112,P=0.001<0.05).对照组双侧黑质FA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分别为0.406±0.046,0.419±0.030;t=-1.1871,P=0.301>0.05).PD组症状的同侧黑质FA值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也有显著意义(分别为0.409±0.043,0.314±0.022;t=6.214,P=0.002<0.05).PD组症状对侧和同侧黑质部位ADC值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分别为t=0.140,P=0.893>0.05和t=0.334,P=0.748>0.05).结论:单侧症状PD患者的对侧黑质早期就可能存在神经元的缺失或轴突功能受损,提示黑质部位FA值分析可作为PD早期或亚临床诊断的线索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TI)及MRI扩散峰度成像(DKI)在帕金森病(P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经本院确诊为PD患者,且进行DTI与DKI检查的患者64例为PD组,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为健康对照组。根据DTI扫描结果的相关参数FA和ADC、DKI扫描后参数MK和FA值,以ROC曲线评估相关参数对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DTI参数ADC、FA值在红核、尾状核头、壳核各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黑质中DTI参数FA值PD组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DKI扫描中,两组FA、MD值在黑质、红核、尾状核头、壳核、丘脑各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黑质、丘脑中PD组MK值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ROC曲线显示,黑质DTI参数FA值、DKI参数MK值诊断PD的AUC为0.661、0.845,且敏感度、特异度:黑质FA为43.8%、88.3%,黑质MK为75%、88.3%,DKI参数黑质MK对PD患者的诊断价值高于DTI参数黑质FA,具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 DTI成像对PD的诊断灵敏度较低,准确率较低,而DKI参数可有效评估PD患者脑深部核团微观变化情况,对PD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的中脑黑质及红核的磁化率变化情况,明确MR定量磁化率成像(QSM)技术在PD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PD的患者39例(PD组),其中男性17例、女性22例,年龄47~80(65.44±9.78)岁。根据改良Hoehn-Yahr分级将患者分为早期PD组(23例)及中晚期PD组(16例),另选取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患者及正常对照者均进行QSM扫描,测量各组中脑左右两侧黑质和红核的磁化率,取平均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PD患者的中脑黑质及红核磁化率的变化特征,并与PD的临床诊断、分级和病程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中脑左右侧黑质及红核的磁化率变化与临床肢体运动障碍症状侧的关系。 结果 PD组的中脑黑质及红核的磁化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 [(0.073±0.017)×10?3对(0.058±0.028)×10?3,t=?2.125,P=0.043;(0.094±0.020)×10?3对(0.072±0.035)×10?3,t=?2.605,P=0.015]。PD组的中脑黑质及红核的磁化率与Hoehn-Yahr分级无显著相关性(r=0.051,P=0.759;r=0.045,P=0.788);黑质的磁化率与病程呈显著正相关(r=0.420,P=0.008),红核的磁化率与病程无相关性(r=0.241,P=0.130)。PD组的中脑左右侧黑质、红核的磁化率变化与患者临床发病时肢体运动障碍症状的表现无显著相关性(黑质:F=0.661,P=0.421;F=1.153,P=0.290。红核:F=0.006,P=0.940;F=0.109,P=0.743)。 结论 QSM技术能够测量中脑黑质及红核的磁化率,并间接反映脑内铁沉积情况,对PD诊断及病程评估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动态局部一致性(dReHo)存在差异的脑区与全脑灰质功能连接(FC)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32例PD患者及33例健康受试者(NC组)进行静息态磁共振功能成像(rs-fMRI)扫描,采用dReHo方法进行数据分析获得差异脑区,选取dReHo差异脑区为种子点,计算各种子点在多个滑动窗口上与全脑灰质的FC。采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PD组与NC组之间功能连接变异系数(FCVC)的差异。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的第Ⅲ部分对患者的运动及认知功能进行评估。最后提取差异脑区与种子点间的FCVC值与临床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NC组相比,PD组左侧尾状核、右侧壳核以及双侧舌回dReho值减低,另外PD组左侧舌回与右侧舌回、双侧中央后回、右侧中央前回、右侧楔前叶之间FCVC值减低。左侧中央后回与左侧舌回间的FCVC值与UPDRS-Ⅲ评分呈负相关(r=-0.438,P=0.01),右侧中央后回与左侧舌回之间的FCVC值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415,P=0.02)。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局部脑活动及功能连接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对早期原发性单侧症状帕金森病(PD)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及疾病分级提供参考及依据.方法:26例未经治疗的早期原发性单侧症状帕金森病患者为PD组,20例健康正常人为对照组,对两组均进行常规磁共振(MRI)及DTI检查,检查前对PD组均进行UPDRS评分及Hoehn&Yahr分期,DTI测量双侧黑质、壳核、尾状核头部及丘脑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PD组症状对侧黑质的FA值较同侧及对照组双侧均值显著减低(t=2.987,P=0.004;t=3.072,P=0.003),其余感兴趣区FA值及所有感兴趣区ADC值组内及组间均无明显差异;症状对侧黑质FA值与UPDRS评分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单侧症状PD患者症状对侧黑质早期就存在FA值减低,DTI技术可作为早期帕金森病诊断的一项无创性检查方法,但对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无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DTI研究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与对照组多个脑区各向异性分数(FA值)的差异。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37例PD,其中男24例,女13例;随机选取2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PD患者采用Hoehn-Yahr分级,分为Ⅰ和Ⅱ级20例,Ⅲ和Ⅳ级17例;均行常规MRI扫描及DTI序列扫描,在所得FA图像上测量黑质纹状体各核团(双侧尾状核头、壳核、黑质)的FA值,确定各组有差异的FA值脑区。结果:PD组与对照组双侧尾状核头、壳核、黑质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早期PD患者黑质FA值与中晚期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PD患者尾状核头、壳核FA值与中晚期P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I技术作为一种无创研究PD患者黑质纹状体生理改变的方法,提示黑质纹状体部位的FA值改变可能是诊断PD的线索。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1H-MRS)探讨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SP)患者双侧额叶、海马头部、扣带前回代谢物质的特点。方法:利用1H-MRS检测22例首发偏执型SP患者(患者组)和22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双侧额叶白质、海马头部及扣带前回的NAA、Cho及Cr值,得出NAA/Cr及Cho/Cr比值,后行组内及组间配对t检验。结果:(1)患者组组内比较:左侧额叶白质NAA/Cr低于右侧(P0.05),左侧海马头部Cho/Cr、NAA/Cr低于右侧(均P0.05);双侧额叶白质Cho/Cr及双侧扣带前回NAA/Cr、Cho/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2)组间比较:患者组左侧额叶白质及左侧海马头部NAA/Cr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右侧额叶白质、右侧海马头部及双侧扣带前回NAA/Cr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双侧额叶白质、双侧海马头部及扣带前回的Cho/Cr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首发偏执型SP患者左侧额叶白质、海马头部神经元数量和(或)功能普遍降低,提示SP患者早期存在脑生物学功能异常,支持SP病因学偏侧化特征假说。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 )评估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的脑结构损伤情况。方法25例急性(5.0 d±1.44 d) CO 中毒患者和37例性别、年龄、利手、受教育程度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进行 DTI 扫描,获得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图像,并分别测量双侧小脑半球(齿状核)、黑质、海马、额叶白质(侧脑室前角前下方、侧脑室体部上方)、尾状核头、苍白球、丘脑、内囊前肢、内囊后肢、枕叶白质(视中枢)、顶叶白质(侧脑室体部上方)及胼胝体膝部、压部共26个感兴趣(ROI)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进行组间配对 t 检验。结果病患组双侧苍白球、双侧内囊前肢、双侧黑质、右侧小脑、左侧额叶下部白质、右额叶上下部白质、胼胝体膝部的 FA 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病患组右侧黑质、左侧苍白球的 ADC 值显著降低(P <0.05),病患组右额叶上下部白质及双侧枕叶白质 ADC 值显著升高(P <0.05)。结论急性 CO 中毒患者广泛脑微结构受损,提示脑微结构的原发损伤可能是 CO 中毒迟发性脑病潜在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探讨正常人大脑不同区域的铁含量随年龄变化的规律.方法 78名成年健康志愿者按照年龄分为青年组(≤35岁)27名、中年组(36~55岁)35名和老年组(≥56岁)16名,所有受试者均进行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校正相位图上分别测量苍白球、壳核、尾状核、黑质、红核、丘脑和额叶白质的相位值.30岁以上受试者各脑区的平均相位值和文献报道的脑铁实际含量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脑区不同年龄组之间的校正相位值差异.用线性回归分析法进一步研究由方差分析法所揭示的年龄相关的铁含量变化,并计算其变化率.结果 各脑区的平均相位值和文献报道的脑铁实际含量问存在负相关性(r=-0.796,P=0.032),铁含量多的脑区相位值的负值大.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壳核相位值的中位数分别是-0.0185、-0.0362和-0.0566,额叶白质相位值中位数分别是0.0034、-0.0031和-0.0021,各年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0.115、3.536,P值分别<0.01、<0.05).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壳核、红核和额叶白质的铁含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回归系数分别为-0.001、-0.001、<-0.001,P值均<0.05),苍白球、尾状核、黑质和丘脑的铁含量不随年龄而变化.结论 研究结果证明并拓展了对年龄相关的脑铁沉积现象的认识,为全面、准确认识疾病相关的脑铁异常沉积现象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深部灰质核团MRT2值在帕金森病(PD)中的诊断价值及意义。资料与方法选取PD患者20例和对照组10名,分别对黑质、红核、尾状核、壳核、丘脑进行MRI扫描,根据Block方程求T2值,对两组各核团T2值采用成组设计定量资料是否呈正态分布、方差是否齐性,选择t检验、近似t检验;PD患侧黑质T2值与疾病分期进行相关分析;采用随机成组设计对不同分期(1~2期、2.5~3期、4期)PD组患侧感兴趣区(ROI)T2值进行组间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0例PD组患侧黑质与10名对照组黑质T2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黑质T2值(29.65±3.41)较对照组黑质T2值(32.45±1.78)明显减低;PD组患侧红核、尾状核、壳核及丘脑ROI与对照组ROI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2)PD组患侧黑质T2值与疾病不同分期呈负相关性(r=-0.733)。(3)不同分期(1~2期、2.5~3期、4期)PD组患侧黑质T2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2值逐渐减低;壳核在2.5~3期与4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表现为2.5~3期T2值减低(31.74±2.80),...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评价帕金森病患者脑白质纤维束与正常老年组间的差异.方法 对23例临床诊断为原发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患者和相匹配的22例正常老年人行DTI成像,采用人工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的方法在DTI参数图,包括部分各向异性图(fractional anisotropy,FA)和平均扩散系数图(mean diffusivity,MD)上测量脑内主要白质纤维束的FA值及MD值,采用t检验的方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PD组双侧钩束、后扣带束及上纵束的FA值低于对照组(P<0.05),双侧后扣带束及右侧上纵束的MD值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PD的病理改变不仅存在于黑质纹状体系统,也累及白质纤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BOLD及DKI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在认知功能损害脑瘫儿的应用。方法:选取伴有认知功能障碍脑瘫患儿(CP组)52例及正常小儿(CG组)50例,使用PhilipsIngenia3.0T多模态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在静息状态下行高分辨T1WI、BOLD及可行性DKI扫描,采集统计及分析MR功能数据。结果:CP组与CG组比较:①BOLD成像ALFF值:左丘脑、左壳核、左楔前回及右角回、右扣带回后部的ALFF值升高(P <0.05)。②ReHo值:左额上回、左岛叶皮质、左枕回、右额中回、右颞上回Reho值降低(P<0.05);左额叶白质、左顶下小叶、左丘脑、右额叶白质、右扣带回Reho值升高(P <0.05)。③DKI成像MK值:CP组双额叶、双顶叶、双枕叶MK值均低于CG组(P <0.05)。结论:RS-fMRI为无创性敏感研究认知功能障碍脑瘫儿脑灰白质功能、微观结构及病损的重要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MEGA-PRESS波谱编辑序列结合LCModel软件检测帕金森病(PD)患者双侧纹状体γ-氨基丁酸(GABA)浓度的价值.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45例PD患者和47例正常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EGA-PRESS波谱编辑序列扫描,获取GABA/Cr值;再应用LCModel软件获取GABA浓度.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PD组双侧纹状体GABA平均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GABA/Cr值均值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183).(2)PD患者症状严重侧的同侧、对侧纹状体GABA/Cr值及GABA浓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 PD组双侧纹状体GABA浓度均值与临床病程、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无显著相关性(r=0.108,0.031;P-0.438,0.823).结论 MEGA-PRESS序列结合LCModel软件可以较准确、客观检测PD患者纹状体GABA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