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能谱CT曲线斜率及碘浓度定量分析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8例经超声筛查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分别纳入恶性组(n=21)和良性组(n=27);将同期入院行颈部检查的20例无甲状腺结节正常受试者纳入正常组(n=20)。两组受试者均使用能谱CT行能谱CT成像(GSI)单能模式平扫及增强扫描,后应用GSI Viewer软件计算碘浓度和能谱曲线斜率。记录并对比三组受试者计算结果差异;以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分析能谱CT检查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准确性。结果能谱CT正确诊断良性结节26例,正确诊断恶性结节19例,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准确率为93.8%(45/48)。恶性组不同期相能谱曲线斜率及动脉期、静脉期碘浓度值检测结果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受试者(P0.05);平扫期内,良、恶性两组碘浓度值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但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谱CT在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临床可将其作为切实可行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应用于诊疗工作中,为后续治疗方案的拟定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双源CT能量成像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91例经双源CT双能量扫描的甲状腺结节患者,获得单能量40~190 keV图像及碘图,计算线性融合图像与各单能量图像对比噪声比(CNR),测量动静脉期良恶性结节各单能量图像CT值、碘图正常甲状腺、结节、同层面颈动脉碘浓度值,绘制良恶性结节CT值衰减趋势图,计算曲线斜率、正常甲状腺与甲状腺结节内碘浓度差异(ICD)、碘浓度差异比(ICDNR)、标准化碘浓度比(NIC),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上述定量参数值诊断恶性结节效能.结果 动、静脉期甲状腺结节在不同能量水平下CNR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1),动脉期最佳CNR在70 keV为11.61±1.71,静脉期最佳CNR在60 keV为10.55±1.09;良恶性结节动脉期单能谱曲线斜率(λ)分别为1.66±0.48,3.31±1.33,ICD分别为(2.83±1.23)mg/mL,(2.10±0.98)mg/mL,ICDNR分别为0.50±0.23,0.38±0.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9.43,4.036,2.791,P均<0.05),λ恶性结节大于良性,ICD及ICDNR良性结节大于恶性;静脉期曲线斜率分别为3.85±2.47,1.24±1.26,NIC分别为0.57±0.32,0.39±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51,4.893,P均<0.05),均良性结节大于恶性;动脉期ICDNR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913,诊断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87.5%.结论 动、静脉期分别采用70 keV及60 keV单能量图像可提高甲状腺结节检出率,能量相关定量参数值对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宝石能谱CT GSI双期增强扫描,对所获图像进行多参数定量分析、对比,探讨其在肺小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经宝石能谱CT GSI双期增强扫描且有手术病理证实的41例病例,病灶平均直径在1~2cm,将其分为炎性结节组(11例)及腺癌结节组(30例)。对薄层单能量重建图像进行后处理,从结节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结节与邻近肺组织碘浓度差及能谱曲线斜率这四个方面回顾性对比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动脉期结节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及静脉期结节与邻近肺组织碘浓度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动脉期结节与邻近肺组织碘浓度差及静脉期结节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动、静脉期能谱曲线斜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宝石能谱CT GSI双期增强扫描对于肺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准确率提高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能谱CT成像技术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4例,采用能谱CT,所有患者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动脉期),测量并比较结节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的碘浓度值、碘浓度比及有效原子序数,计算能谱曲线斜率,并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2组碘密度值、碘浓度比及有效原子序数、能谱曲线斜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能谱CT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能谱CT成像对肺部肿块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肺部肿块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良性肿块22例,恶性37例。患者均行能谱CT扫描,得到动脉期和静脉期能谱曲线40~140keV区间能量水平的CT值及碘基图、水基图,并行数据分析。结果:动脉期和静脉期40~140keV能量水平CT值中,40~80keV区间的CT值良性肿块组均低于恶性肿块组,单能量越低时CT值差别越大;动脉期和静脉期碘基图上良性肿块组的碘浓度均低于恶性肿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和静脉期良性肿块组和恶性肿块组的水基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性质肺部肿块在能谱成像上碘含量不同,可用以初步区分肺部良性和恶性肿块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双源CT(DSCT)双能量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恶性结节组34例,良性结节组5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DSCT双能量增强扫描。在增强融合图像上分析甲状腺结节大小、数目、形状、边缘、强化程度、钙化、囊变和周围组织侵犯等征象。DSCT双能量分析参数包括动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和能谱曲线斜率(λHU)。对CT征象、双能量参数及两者结合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CT征象在数目、形状、边缘、囊变和周围组织侵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恶性结节组动静脉期NIC及λHU均低于良性组(P<0.001)。CT征象、双能量参数及两者结合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8、0.907、0.934,灵敏度分别为79.4%、88.2%、91.2%,特异度分别为66.7%、92.2%、90.2%,后两者的诊断效能均高于前者(P均<0.001),以两者结合的诊断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7.
_目的:探讨能谱 CT 诊断肺结节、肿块的价值。方法:选取33例 X 线发现肺结节、肿块的患者,进行宝石能谱成像(GSI)模式三期增强扫描,利用 GSI 后处理功能,分别测量动脉期(30 s)、静脉期(60 s)及延迟期(90 s)病灶的能谱曲线斜率以及标准化碘浓度(NIC),测定各病灶区混合能量 CT 值,比较各参数间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3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恶性病变17例(恶性组),炎性病变8例(炎性组),除炎性病变外的良性病变8例(良性组)。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三组病变混合能量 CT 值、能谱曲线斜率(40~80 keV)以及 NIC 值均为炎性病变最高,良性病变最低。良性组与其他两组进行比较,病灶在动脉早期及延迟期扫描中混合能量下的 CT 值、能谱曲线斜率及 NIC 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性组与恶性组比较,仅能谱曲线斜率及 NIC 值在动脉早期及延迟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谱 CT 有助于鉴别诊断肺结节、肿块,尤其是动脉早期及延迟期的能谱曲线斜率及 NIC 值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治疗50例卵巢肿瘤患者,通过能谱成像技术,对这些能谱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对比。观察指标:分析宝石能谱CT检查结果、宝石能谱CT平均CT值、动静脉期water content (WC,水含量)、Iodine content (IC,碘含量)、能谱曲线斜率等。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19.0软件处理相关统计数据,分类资料采取卡方检验,定量资料采取t检验。P0.05认为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在动脉期,良性组的斜率明显小于恶性组的斜率,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IC明显小于恶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和恶性组在WC上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静脉期,良性组斜率、WC、IC虽然小于恶性组,但是两者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能谱曲线上,恶性组处于良性组上方,在100keV后,相应病变对X线的吸收明显减少,衰减程度也较小,而且良性组和恶性组的CT值、能谱曲线存在多处重合,基于此,在对相应的斜率进行计算时,主要选择40~100keV。结论在卵巢肿瘤的诊断中宝石能谱CT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能谱C T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能力。方法入组5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72个甲状腺结节,分成良性结节及恶性结节组。用能谱CT对其进行平扫及动脉期增强扫描,分别得到平扫和增强后结节的ICnod(碘浓度)及 NICnod(标准化碘浓度)值,并比较其在良、恶性组间的差别。结果平扫时恶性结节的ICnod、NICnod值明显低于良性组( P <0.001),其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100%到92.3%和89.1%到87%。增强后良、恶性组结节的ICnod、NICnod值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能谱CT平扫可以帮助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能量CT碘图形态学与碘浓度测定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双能量CT增强扫描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分别测量动、静脉期颈内动脉C T值,筛选C T值同时满足动脉期110~250 H U、静脉期70~110 HU共90例(恶性60例,良性30例)。测量正常甲状腺组织,良、恶性结节碘浓度,得出NICnod值(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 ,标准化碘浓度),比较良、恶性及正常组间甲状腺结节的差异。对结节形态学分析,分别观察:形态是否规则、沙砾样钙化、结节强化环不完整呈“强化残圈征”、结节突破甲状腺包膜呈“节段缺损征”在诊断恶性结节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度,比较在碘图及普通图像上的差异。结果①甲状腺癌碘图上,形态不规则、结节强化环不完整呈“强化残圈征”、结节突破甲状腺包膜呈“节段缺损征”诊断为甲状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较普通 CT图像高(P均<0.05),沙砾样钙化在碘图与普通图像上无差异(P>0.05)。②正常与恶性组、正常与良性组及恶性与良性组 NICnod静脉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092、-3.187、-2.660, P均<0.05),动脉期良、恶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静脉期最佳 NICnod为0.76,小于该值诊断为恶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61%、75.60%。③碘图形态学结合结节NICnod诊断甲状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1.67%、86.67%、94.44%。结论双能量C T碘图形态学及碘浓度测量对甲状腺癌的定性诊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能谱CT钙基图像定量分析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98个结节),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甲状腺能谱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根据病理结果,将甲状腺结节分为恶性组(61个)和良性组(37个),另选50例患者的对侧正常甲状腺组织作为正常组,比较3组平扫期钙浓度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出最佳诊断阈值及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恶性组、良性组和正常组的平扫期钙浓度(mg/cm3)分别为5.52±2.72、10.72±4.68和24.66±7.58,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平扫期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最佳钙浓度值为6.065 mg/cm3,敏感度为65.6%,特异度为91.9%.结论 能谱CT能够定量评估甲状腺结节的钙浓度,对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站式能谱及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SPN)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7例接受一站式能谱及灌注成像且经病理证实为 SPN 患者分为恶性组(28例)、良性组(19例),分别测量肺内病灶的血容量(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数值及动、静脉期的碘浓度(IC)、标准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40~100 keV)。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的方法,比较2组各参数间的差异。结果恶性结节的灌注参数 BF、BV、PS 值高于良性结节,有显著性差异(P <0.05),恶性结节 MTT 与良性结节无显著性差异(P>0.05);肺恶性结节动、静脉期 IC、NIC、能谱曲线斜率均高于良性结节,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一站式能谱及灌注成像技术具有实现能谱及灌注成像同时完成的优势,可提供更多参数,在 SPN 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俊  王水  王艳  李辉 《放射学实践》2018,(6):593-597
【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能谱参数在肠道肿瘤转移性淋巴结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5位患者在双源CT上行小肠造影检查,共3期扫描,即常规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对比增强双能量扫描100kV/140kV,将双能量扫描2组数据 (140kV,100kV)调入 Dual-Energy后处理软件。 利用Liver-VNC选项卡,调整融合比例为100%得到碘分布伪彩图,测量碘图中肠道肿瘤原发病灶与腹部区域淋巴结的碘值;选取Mono Energetic选项卡对其进行能谱曲线分析。比较原发病灶、转移性淋巴结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碘含量及能谱曲线斜率的差异。得到所有数据后,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单个样本t检验比较3组图像的碘值及能谱曲线斜率,若有统计学差异,再采配对t检验两两之间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病理证实25例肠道肿瘤患者中,原发灶25个,共发现腹部区域淋巴结50枚,其中转移性淋巴结29枚,反应性增生淋巴结21枚。原发病灶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转移性淋巴结碘含量分别为(1.544±0.302)mg/mL、(2.157±0.505)mg/mL、(1.355±0.254)mg/mL,曲线斜率分别为0.683±0.374、0.553±0.120、0.710±0.351,三者碘含量及曲线斜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两之间仅原发病灶与转移性淋巴结间碘含量及曲线斜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患者小肠造影的检查中双源CT双能量扫描碘含量及能谱曲线斜率对肠道肿瘤转移性淋巴结及反应性增生淋巴结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双源CT研究正常成人甲状腺能谱曲线及碘图特点,为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70例受试者均经超声检查排除甲状腺疾病,男32例,女38例,进行双源CT颈部扫描。分别利用Liver VNC和Monoenergetic软件得到碘图及能谱曲线,分析甲状腺能谱曲线及碘含量。结果 甲状腺平扫碘含量为(1.35±0.19)mg/ml,其中左叶为(1.35±0.23) mg/ml,右叶为(1.35±0.21) mg/ml,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两组甲状腺碘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左、右叶的能谱曲线斜率分别为9.98±2.43和9.74±1.63,男、女组分别为9.88±1.74和9.74±0.0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能量扫描剂量长度乘积(DLP)为(208.29±21.80)mGy ·cm,平均有效剂量为(1.23±0.13)mSv。结论 正常成人甲状腺双能量扫描获得能谱曲线有一定特征性,且可以测量甲状腺碘浓度,对于诊断甲状腺占位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能量CT增强扫描多种衍生图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并确诊的36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后处理软件得出线性融合图、非线性融合图及碘图。比较三组动脉期、实质期胰腺癌强化参数的差异,并分析胰腺肿瘤、正常组织能谱曲线斜率、REV值及碘图CT值情况。结果胰腺肿瘤组织REV值、碘图CT值显著低于胰腺正常组织(P 0. 05),REV值、碘图CT在胰腺肿瘤组织、胰腺正常组织间无明显差异(P0. 05);动脉期胰腺肿瘤组织AEV、REV、CNR值在三组图像中,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ER在三组图像中无明显差异(P 0. 05);实质期胰腺肿瘤组织ER、REV、CNR值在三组图像中,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AEV在三组图像中无明显差异(P 0. 05); REV、CNR在双期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动脉期、实质期胰腺肿瘤组织能谱曲线斜率低于胰腺正常组织(P 0. 05);胰腺肿瘤组织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低于实质期(P 0. 05),胰腺正常组织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稍低于实质期(P 0. 05)。结论双能量CT动脉期和实质期增强扫描多种衍生图像可提高胰腺癌的诊断敏感性,多技术、多图像反应胰腺肿瘤的病变和性质,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甲状腺结节内出血的能谱CT表现,探讨甲状腺结节内出血的能谱CT特征,并进一步讨论其价值以及甲状腺结节内出血的能谱成像原理。方法:收集18例病灶内发生出血新鲜甲状腺结节手术标本以及12例在体甲状腺结节内出血的患者进行能谱CT扫描。通过GSI-viewer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分析的参数包括:①在碘和水基物质图像上同时测量出血、病灶实性成分及周围甲状腺组织的碘和水的密度数据;②在能谱图像上(40keV到140keV)获得出血、病灶实性成分及周围甲状腺组织的CT能谱曲线,并计算各个感兴趣区的CT能谱曲线的斜率,斜率计算方法为:取40keV及100keV两点连线,与横坐标轴的角度计算,即斜率=(HU40keV-HU100keV)/60;③在有效原子序数图像上测量并分析出血、病灶实性成分及周围甲状腺组织的有效原子序数;④在65keV图像上测量并分析出血、病灶实性成分及周围甲状腺组织的CT值。结果:①病理结果:本组离体及在体的病灶中,离体组标本中其中14个结节为腺瘤伴出血,4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出血,而在体组甲状腺结节中8例为腺瘤伴出血,4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出血。②统计分析:经检验在体组和离体组结节内出血、病灶实性成分及周围甲状腺组织(背景)的碘浓度、水浓度、能谱曲线斜率、有效原子序数及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组和离体组病灶内出血与背景、出血与病灶实性成分的碘浓度、水浓度、有效原子序数及能谱曲线斜率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而在CT值的比较中,在体组及标本组的出血与实性、出血与背景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将两组合并分析,出血与病灶实性成分的CT值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结节内的出血在能谱CT上具有特征性表现,表现为低碘含量、高水含量、低有效原子序数及低CT能谱曲线斜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探讨能谱CT多参数分析在评估周围型肺腺癌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8例病理诊断为周围型肺腺癌的患者,其中低分化组(A组)12例,中、高分化组(B组)26例,均行宝石能谱CT成像模式的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增强扫描。利用其多参数分析功能,分别测得3期扫描中病灶ROI的标准化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及有效原子序数(Eff-Z),并比较各参数间差异。结果:动脉期2组NIC、能谱曲线斜率及Eff-Z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静脉期2组NIC、能谱曲线斜率及Eff-Z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延迟期2组NIC、能谱曲线斜率及Eff-Z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能谱CT多参数分析在评估周围型肺腺癌病理分级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胃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6月间于我院放射科行双源CT双能量扫描检测的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影像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淋巴结分为有转移组与无转移组(正常组),分别测量胃癌淋巴结转移与正常淋巴结动脉期和静脉期的碘浓度及同层主动脉碘浓度,比较胃癌转移淋巴结与正常淋巴结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NIC)的差异;分析淋巴结转移与正常淋巴结能谱曲线斜率的特征。结果最佳单能量图像是70keV。转移性淋巴结与非转移淋巴结动脉期的NIC值是0.545±0.087、0.143±0.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的转移性淋巴结与非转移淋巴结NIC值是0.478±0.014、0.306±0.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转移淋巴结与正常淋巴结的双期能谱曲线均为下降型,二者于40~80keV时差异较明显;于80~140keV对应的能谱曲线差异较小。动脉期曲线斜率k为6.86时,诊断胃癌转移淋巴结的灵敏度是83.2%,特异度是84.7%;静脉期斜率k为6.66时,灵敏度是64.6%,特异度是97.7%。结论 NIC和能谱曲线走行趋势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定性及定量诊断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正常肝脏碘含量及能谱曲线特征,建立正常肝脏碘含量及能谱曲线斜率参考值。方法对133例非器质性病变患者行双源CT双能量增强扫描,将扫描获得的数据上传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及分析,测量肝脏、腹主动脉含碘值,并计算标化含碘值(NIC)及能谱曲线斜率。结果正常肝脏在门脉期的NIC值及能谱曲线斜率分别为0.44±0.06和1.44±0.25;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组间正常肝脏NIC值及能谱曲线斜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双能量扫描可获得正常肝脏碘含量及能谱曲线,可为肝脏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能谱CT能谱分析对判断透明细胞肾癌分化程度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透明细胞肾癌的能谱参数,包括碘含量、标准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所有病例分为两组:A组与B组.A组,即高分化组,包括核分级Ⅰ级及Ⅱ级;B组,即中低分化及未分化组,包括核分级Ⅲ级及Ⅳ级.其中A组13例,B组10例.结果 两组之间皮质期及实质期的标准化碘浓度、皮质期与实质期碘含量、标准化碘浓度的差值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的各期碘含量及能谱曲线斜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宝石能谱CT能谱分析可初步判断透明细胞肾癌的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