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 分析年龄因素对突发性聋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8年6月因突发性聋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资料,给予营养神经类药物、激素及高压氧等治疗,按照每5年1个年龄组,比较不同年龄段治疗有效率及听力改善数值。结果 本组患者共163例,以中度及以上听力下降为主,听力曲线主要为平坦型和全聋型。整体有效率为56.44%,听力平均改善21.88 dB。11个年龄组中56~60岁组病例数最多,57~66岁组患者即使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其听力改善值和治疗有效率均低于其他年龄。结论 年龄对突发性聋恢复有影响,可能与致病因素及患者身体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190例(192耳)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影响突发性耳聋疗效与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4年4月~2012年5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90例进行改善内耳微循环、营养神经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及高压氧等辅助治疗。结果 7 d内就诊的患者有效率达83.9%;7 d以上就诊的患者,其有效率为35.3%;伴有眩晕症状、年龄较大、听力损失曲线为高频型及全聋型的患者预后不佳。结论年龄大、伴有眩晕、高频下降及全聋的突聋患者疗效及预后较差,就诊时间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儿童及成人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实践及患者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治疗的237例(258耳)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儿童突发性聋患者(儿童组)26例(29耳),成人突发性聋患者(成人组)211例(229耳),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两组突发性聋患者的年龄、性别、耳侧、初诊时间、就诊听阈、听力曲线、有否伴有耳鸣、眩晕及耳闷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儿童突发性聋患者人数占总人数的11.0%;儿童组就诊听阈平均为(88.7±15.8)dB,高于成人组[(71.8±23.6)dB,(P<0.05)];儿童组听力曲线为全聋型的占69.0%,高于成人组(44.5%,P<0.05);经治疗后,儿童组的总体有效率为51.7%,成人组总体有效率为45.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儿童组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就诊听阈及伴发眩晕对疗效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组中,初诊时间、就诊听阈及伴发眩晕对疗效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突发性聋患者就诊时听力损失较成人重,但治疗后两者总体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儿童及成人突发性聋患者中听力损失程度越轻且不伴发眩晕者预后较好;就诊时间越早越有利于成人突发性聋患者的预后;而年龄、性别、耳侧以及是否伴发耳鸣、耳闷对儿童及成人突发性聋的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发病后不同就诊时间对突发性聋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81例完整的突发性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组前后听力变化.结果 随就诊时间延迟,患者疗效降低,经x2检验,就诊时间对预后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确诊,及时有效治疗对突发性聋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196例(1247耳)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性别、年龄、耳侧、伴发症状、就诊时间、听力损失程度、伴有的基础疾病各因素进行分组,均与预后行χ2检验或Spearman秩相关,将对预后有影响的的因素引入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影响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性别、耳侧、耳鸣、耳闷、高血压病、糖尿病、脑梗,各组内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就诊时间、听力损失程度,是否伴有眩晕、颈椎病、血脂异常,其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就诊时间、听力损失程度、眩晕与预后有相关性(p<0.05)结论就诊时间越短,听力损失程度越轻,不伴眩晕,突聋预后越好,年龄对预后的影响有明显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分析儿童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研究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8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确诊并治疗的68例(71耳)儿童突发性聋患者临床资料,了解患者年龄、性别、患耳侧别、初诊时间、纯音听阈及听力曲线类型、是否伴有耳鸣和眩晕等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本组68例儿童突发性聋患者中,听力曲线类型低频下降型38.2%,高频下降型13.2%,平坦型25%,全聋型23.5%。各型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分别为低频下降型84.6%,高频下降型55.6%,平坦型64.7%,全聋型31.2%。伴有耳鸣者48例(70.6%),伴发眩晕者16例(23.5%)。经系统治疗痊愈11例(16.2%),总有效率63.2%。多因素Logistic分析表明,听力曲线类型和初诊时间是两个独立影响儿童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因素。结论 本组儿童突发性聋中伴发耳鸣者占多数,治疗总有效率与成人突发性聋相当。儿童突发性聋预后与听力曲线类型和初诊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并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突发性聋病例特征及BPPV与突发性聋预后相关性。方法 对2007 年3月~2013年3月,278例突发性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纯音听阈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其预后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36例突发性聋病例并发BPPV(12.95%)。并发BPPV的突发性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听力损失重,并发BPPV的突发性聋者预后更差,多因素结果分析显示老龄(>60岁)、治疗前听力的损失程度、前庭功能异常与突发性聋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并发BPPV的突发性聋者,显示前庭功能受损更重,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突发性聋疗效的相关因素,为突发性聋治疗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突发性聋的临床资料。结果突发性聋的预后与性别、是否伴眩晕、是否伴耳鸣、是否伴心脑血管疾病无关,与发病年龄、初诊时间、听力曲线类型、是否伴有精神心理因素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年轻患者,初诊时间越早,听力曲线为上升型,无精神心理因素者预后好,反之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伴眩晕以及体位试验的结果分为三组:突发性聋伴BPPV组(13例)、突发性聋伴非BPPV眩晕组(27例)、突发性聋不伴眩晕组(65例),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听力情况。结果突发性聋伴BPPV组与突发性聋伴非BPPV眩晕组听力损失较突发性聋不伴眩晕组重,且预后相对较差。结论 BPPV是突发性聋的不良预后因素,耳石手法复位对BPPV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0.
背景及目的突发性聋是指72 h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研究表明,突发性聋的发生及治疗效果会受到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影响。甲状腺激素是内耳和听觉功能发育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但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对突发性聋发生发展的影响等相关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分析突发性聋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情况,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对突发性聋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治疗前听力图形状与突发性聋预后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患者治疗前听力图形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339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治疗前听力图形状,分为上坡型,下坡型,凹陷型,平坦型,极重度聋型,全聋型六组。对突发性聋患者的治疗前听力图形状和预后的关系进行秩和检验分析,检验方法有Kruskal-Wallis Test和Mann-Whitney Test。结果经秩和检验分析,治疗前六组听力图形状和预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突发性聋患者听力图形状呈凹陷型和上坡型的预后较好,总有效率分别为83.8%和78.2%;听力图形状呈下坡型,平坦型,极重度聋型预后较差,总有效率分别为46.2%,64.8%和57.1%;全聋型预后最差,总有效率仅为30.6%。结论突发性聋患者治疗前听力图形状为全聋型的预后最差,听力图形状为凹陷型和上坡型的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2.
突发性聋预后与一些因素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性聋的病因、预后及其相关因素、疗效评估等方面迄今尚无定论,通过一组突发性聋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的资料,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以及如何客观地判断疗效。对1993年1月~1996年4月以扩血管药物为主要治疗的突发性聋患者83例(91耳),选择13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示:除年龄、治疗前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曲线类型外,其他如性别、病程、有无伴随眩晕、单双侧、是否复发、病毒感染、心脑血管合并症、以及用药种类及疗程等因素均与预后无相关性。同时比较了单因素分析与此结果的差别,说明突发性聋研究应采用多因素逐步回归方法进行分析,以使预后和疗效评估更具客观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突发性聋患者耳鸣程度的相关因素,为突发性聋患者耳鸣的临床诊治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分析比较70例(74耳)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的耳鸣程度与性别、耳侧、年龄、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曲线类型、耳鸣疗效、突发性聋疗效的关系。结果:突发性聋患者耳鸣的发生率为87.2%,其中耳鸣响度为3级者最多(32.9%),5、6级最少(0)。突发性聋的总有效率为66.2%,耳鸣的总有效率为74.3%。耳鸣程度与性别、耳侧、年龄、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曲线类型、耳鸣疗效、突发性聋疗效的关系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突发性聋患者的耳鸣发生率较高,耳鸣以中等程度为主,耳鸣疗效略好于突发性聋疗效,耳鸣程度与性别、耳侧、年龄、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曲线类型、耳鸣疗效、突发性聋疗效均无关。  相似文献   

14.
突发性聋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因素,指导其预后判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280耳)突发性聋患者应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突发性聋预后相关的因素,同一影响因素采用χ2检验,进一步量化指标,以指导预后分析.结果:年龄、病程、伴发症状、治疗前耳聋程度、听力曲线类型均与疗效有相关性;性别、耳聋侧别与疗效无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突发性聋(突聋)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01例突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SPSS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χ2检验),统计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患耳侧别、单双耳、就诊时间、伴发症状、是否伴其他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各频率听力损失值、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损失曲线类型、治疗方案等,同时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与预后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P<0.05)的因素包括就诊时间、伴眩晕、1000、2000、8000Hz的听力损失值,以及听力曲线类型;多因素分析后发现,就诊时间、伴眩晕以及听力损失曲线类型与预后有相关性(P<0.05)。结论突发性聋患者在发病14天内就诊、听力损失曲线呈上升型预后较佳,伴有眩晕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听力损失对突发性聋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46例(167耳)突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SAS 统计软件对纯音听阈情况与预后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初诊时听力损失曲线为全聋型,纯音高频听阈(4?000?Hz及8?000?Hz)损失较重,高频听阈(4?000?Hz+8?000?Hz)大于低频(250?Hz+500?Hz)听阈的患者预后不佳;多因素分析显示,8?000?Hz的听阈水平与预后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4?000?Hz听阈及听力损失类型。结论:从单、多因素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对突聋应采用多因素逐步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以使预后和疗效评估更具准确性和客观性;高频听力损失程度是突发性聋预后的一个可靠评估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肾小球滤过率(GFR)与突发性聋的相关性,并分析突发性聋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且临床资料完整的突发性聋261例,比较不同临床特征的突发性聋患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分析突发性聋预后的影响因素并绘制ROC曲线评价预测效能。结果 ①突发性聋患者的听力值(dB)与eGFR水平呈负相关(P=0.02);②eGFR水平在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及听力损失类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eGFR水平和听力损失类型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④eGF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4(95%CI:0.642~0.766),预测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当约登指数为0.360时,最佳决策阈值为103.50 mL·min-1·1.73 m-2结论 ①eGFR水平与突发性聋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及听力损失类型有关。②eGFR水平和听力损失类型是突发性聋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影响突发性聋听力恢复的主要因素、探求预测突聋预后的方法,作者们对1972~1980年间于发病后2周内就诊的600例(604耳)突发性聋患者进行了综合分析。将从发病日起的整个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儿童突发性聋的临床特征、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10月就诊的67例突发性聋患儿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根据疗效将患者分为总体有效组(36例)及无效组(31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初诊听阈、是否伴发耳鸣、眩晕、病毒感染史、发病季节和听力曲线类型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 儿童突聋患者中64.18%在春冬季发病,其就诊时听阈为(76.62±25.97)dB HL,耳鸣及眩晕伴发率分别为70.15%和61.19%,病毒感染率为19.40%,听力曲线中10.44%为低频下降型、2.99%为高频下降型、34.33%为平坦型及52.24%为全聋型。经治疗后,患者听阈为(60.41±31.52)dB HL,总体有效率为53.73%,其中痊愈率、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20.90%、16.42%和16.4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诊听阈越高及听力曲线为全聋型,预后越差(P<0.05);伴有病毒感染的非全聋型患者预后较好(P<0.05)。 结论 儿童突发性聋患者病毒感染率较高且大部分在春冬季发病,就诊时听力损失较重并常伴有耳鸣及眩晕,其听力曲线以平坦型及全聋型为主。就诊时听力损伤程度轻、伴有病毒感染的非全聋型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对突发性聋(突聋)患者听力预后的影响。方法以178例突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MS分为MS组(70例)和非MS组(108例),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分析性别、年龄、病程、初诊听阈值、高血压病、糖尿病、体重指数(BMI)、高脂血症对突聋患者听力预后的影响。结果 MS组患者的BMI、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空腹血糖水平高于非MS组,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非M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MS组中痊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7.14%和8.57%,低于非MS组(分别为20.37%和29.63%),MS组中的无效率为51.43%,高于非MS组(25.00%)(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S、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为突聋患者听力预后的不利因素,初诊听阈值越高、病程越长,听力预后越差。结论合并MS的突聋患者听力预后差;就诊时听力损失程度轻、病程短及无伴发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