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癌螺旋CT表现与组织分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胃癌的螺旋CT征象与组织分化之间的关系。方法55例进展期胃癌病人术前行低张力水充盈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并将螺旋CT结果与术后病理及组织分化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螺旋CT上病灶大小、强化特点与胃癌组织分化密切相关(P<0.05);(2)邻近脏器侵犯者均为低分化癌(P<0.05);(3)高/中分化癌61.1%无淋巴结转移,仅16.7%N2转移;低分化癌86.5%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N2转移占71.9%(P<0.05);(4)高/中分化癌66.7%为Ⅰ、Ⅱ期,低分化癌89.2%为Ⅲ、Ⅳ期(P<0.05)。结论螺旋CT上病灶的浸润转移与胃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初步研究进展期胃癌的多层CT增强征象与肿瘤组织分化及p53、P-糖蛋白(P-gp)表达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手术切除且资料完整的胃癌患者66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上腹部多层CT常规及双期增强检查,观察内容包括肿瘤部位、最大直径、胃壁浸润厚度、双期强化率、淋巴结转移等.术后标本经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切片,采用常规HE染色确定组织分化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53、P-gp在胃癌中表达.比较胃癌的多层CT增强征象与组织分化及p53、P-gp在胃癌表达间的关系.结果 73.1%(19/26)均匀强化的胃癌为高/中分化腺癌,75%(30/40)分层强化或不均匀强化的胃癌为低分化腺癌,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T双期增强的强化率与胃癌组织分化无关(P>0.05);p53、P-gp在分层强化或不均匀强化的胃癌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在均匀强化的胃癌中阳性表达(P<0.05).p53阳性表达还与动脉期强化率、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胃壁浸润厚度、门静脉期强化率无关(P>0.05);而P-gp表达与门静脉期强化率有关(P=0.005),与动脉期强化率、胃壁浸润厚度、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 胃癌不同的强化方式和双期强化率反映了胃癌的不同组织分化和p53、P-gp阳性表达,提示胃癌的多层CT增强征象与其组织分化及p53、P-gp表达有较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CT影像学表现与胃癌临床分期关系的研究,做好胃癌患者术前分期评估,以利治疗。方法:采用西门子6层螺旋CT,对45例经病理证实为胃癌患者,术前行低张力水充盈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将CT三维图像上肿瘤最大直径与厚度、强化方程度、肿瘤瘤周低密度区厚度,与术中大体病理及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成像后病灶厚度、强化程度及瘤周低密度区厚度与胃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增强螺旋CT对胃癌检查,可以为明确胃癌术前分期、选择术式及评估预后作出选择。  相似文献   

4.
螺旋CT对胃癌浸润及转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评价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浸润及转移的准确性,并探讨影像学与病理学的内在联系。资料与方法 对46例胃癌患者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 (1)螺旋CT诊断浆膜受侵、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准确性分别为84.8%、87.0%和100%。(2)螺旋CT征象中浆膜侵犯、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均与其病理特征密切相关(P<0.05)。结论 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能较全面、准确地反映胃癌病理特征,是诊断胃癌浸润及转移的可靠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腺癌CT征象与手术病理及癌组织淋巴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3例胰腺癌患者(男24例,女9例,年龄38~79岁)行CT平扫及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增强扫描,分析胰腺癌的病灶大小、密度、强化程度、对胰周组织的侵犯、胰胆管扩张,胰周淋巴结等CT征象,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切除,术后标本采用单克隆抗体D2-40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的瘤周和瘤内淋巴管密度(pLVD,iLVD).使用Kappa检验和t检验统计学方法将CT表现与病理结果、淋巴管密度进行对照.结果:CT诊断胰腺癌病灶的大小、胰周组织侵犯、胰周淋巴结转移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性良好(P<0.05),CT对胰腺癌分期的准确性为78.79%(26/33).CT征象中胰周组织侵犯、胰周淋巴结肿大、分期与胰腺癌pLVD有关(P<0.05).与iLVD无关(P>0.05);CT征象中病灶大小、密度、胰胆管扩张、病灶强化程度则与pLVD、iLVD均无关(P>0.05).结论:CT能较可靠地反映胰腺癌的病理学特征;胰周组织侵犯、胰周淋巴结肿大等CT征象与胰腺癌组织的淋巴管密度有关,可一定程度上揭示胰腺癌组织的淋巴管生成、淋巴结转移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胃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MSCT)进行胃癌灌注成像的可行性,评价其在胃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67例经胃镜证实的胃癌患者行MSCT 灌注成像扫描,计算肿瘤感兴趣区的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分析胃癌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转移部位与各灌注参数的关系.结果 PS 值在胃癌不同细胞分化程度、TNM 分期、病理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TT 值在胃癌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BF、BV 在不同 TNM 分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F 在病理分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SCT 灌注成像能反映胃癌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胃癌的术前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胃癌螺旋CT与病理、nm23-H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癌螺旋CT征象与手术病理及nm23-H1蛋白表达间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对65例胃癌行低张力水充盈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切除,术后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肿瘤组织中nm23-H1蛋白表达.将螺旋CT诊断结果 与病理结果 、nm23-H1蛋白表达进行对照.结果 65例胃癌TNM分期CT的准确性为80.0%(52/65),nm23-H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0.8%(33/65).CT像上的病灶大小、浆膜侵犯、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与病理结果 一致性良好,与nm23-H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密切相关(P<0.05).结论 螺旋CT可较准确地反映胃癌增殖、浸润转移的病理学及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8.
胃癌TNM分期螺旋CT与病理学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胃癌螺旋CT各种征象与手术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7例胃癌行低张水充盈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螺旋CT对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评估的准确率分别为82.5%、78.9%和80.7%,均与手术病理一致(Kappa值分别为0.708,0.685和0.763)。结论:胃癌螺旋CT征象与手术病理之间具有相关性,可依据其影像表现特点推测出胃癌的病理学特性,从而指导手术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9.
螺旋CT对胃癌分期的价值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评价螺旋CT对胃癌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应用水充盈技术对63例胃癌患者行螺旋CT扫描,并与病理对照。结果46例胃癌病灶均明显增强,CT检出率为95.8%,胃癌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分期的准确性分别为70.8%、66.7%、80%。结论应用水充盈技术行螺旋CT扫描对胃癌患者的术前分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癌螺旋CT浸润转移与病理及环氧合酶(COX)-2蛋白表达间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对57例胃癌行低张力水充盈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切除,术后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原位杂交实验检测肿瘤组织中COX-2蛋白、mRNA表达。将螺旋CT结果与病理结果、COX-2表达进行对照。结果 57例胃癌螺旋CT浸润深度的准确性为82.5%(47/57),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为78.9%(45/57),4例胃癌发生远处转移螺旋CT均正确诊断,TNM分期的准确性为80.7%(46/57)。COX-2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4%(35/57)和73.7%(42/57)。CT对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与病理一致性良好,与COX-2蛋白及mRNA表达率均密切相关(P〈0.05)。结论 螺旋CT可较准确地反映胃癌浸润转移的病理学及生物学特性,从而可指导手术、化学预防和治疗以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癌多排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多排螺旋CT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患者的螺旋CT表现,20例做CT平扫,27例做CT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47例中乳头状癌38例,滤泡状癌5例,髓样癌2例,未分化癌2例。CT平扫47例共50个病灶,46个病灶显示为低密度,其中病灶混杂低密度30个,边界不清32个。病灶内出现钙化14例,其中有9例呈细颗粒钙化。增强扫描27例共29个病灶,均呈不均匀强化,其中5例出现瘤周"半岛状"结节,4例出现"强化残圈"征。本组13例出现周围组织器官浸润,16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多排螺旋CT对甲状腺病变的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能较准确地判断甲状腺癌有无侵犯周围组织器官,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胃癌CT表现及其对手术切除可行性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CT表现、诊断价值及CT扫描对胃癌手术切除可行性评估。材料与方法;60例常规CT扫描的胃癌病例,并行手术病理对照,评价手术切除可行性。结果:除3例原胃癌,5例早期胃癌外均有明显胃癌CT征象,胃壁增厚42例,软组织肿块24例,胃周脂肪线改变35例,胃周及远处淋巴结肿大13例,邻近器官及远处器官转移5例,胃壁明显强化28例。结论:胃癌CT扫描能显示内脏及胃壁病变、胃周及邻近器官浸润,远处脏器及淋巴结转移等特征,是胃癌定性诊断、术前分期及术后随访的有效手段,是术前评估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和微血管密度(MVD)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胃腺癌组织中PTEN表达及MVD值。结果:PTEN在胃癌中的表达缺失或降低与胃腺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与组织学类型无关。MVD与胃腺癌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与分化程度无关。PTEN与MVD呈负性相关。生存期分析显示,PTEN表达缺失或降低与高MVD的胃腺癌患者预后差,5年生存率低。结论:胃腺癌中PTEN表达及MVD值与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和预后有密切的关系。联合检测可估计胃癌侵袭、转移,能作为确定胃癌分期、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100 A4与MMP-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4例胃癌组织以及癌旁正常胃组织中S100 A4与MMP-2的表达;比较两种物质在胃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癌旁正常组织,S100A4和MM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3.6%,而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1%,5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S100 A4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分化程度无关( P>0.05),而与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P<0.05);MMP-2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关( P>0.05),而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法分析S100 A4与MMP-2表达呈正相关( r=0.46, P<0.05)。结论 S100 A4与MMP-2与胃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两者具有协同促进作用,检测S100 A4与MMP-2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和化学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多模态CT灌注成像与影响贲门癌预后的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其评估贲门癌预后的价值。方法搜集35例具有明确病理和完整临床资料的贲门癌患者行64层螺旋CT全胃灌注成像,分析灌注值(perfusion,PF)、强化峰值(peak enhancement intensity,PEI)、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血容量(blood volume,BV)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浆膜浸润及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结果贲门癌PF、PEI、TTP和BV值分别为(65.78±30.12)ml/(100ml·min)、(36.45±11.27)HU、(18.33±8.66)s和(22.36±5.37)ml/100g。高、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组间PF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程度低,PF值越大。与中、高分化组比较,低分化组PEI较大,而TTP值较短,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PEI、TTP及BV值与TNM分期、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多模态CT灌注参数PF、PEI及TTP与贲门癌分化程度有关,尤以PF值价值最高,可以为临床评估预后提供有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胃癌螺旋CT增强特征及增强扫描技术在胃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作用。方法 对照分析50例胃癌患者的CT增强表现和术后的病理结果。患者CT扫描前30min饮水1000~1500ml,扫描前5~10min肌注山莨菪碱10mg,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胃癌的CT表现为胃壁局部或弥漫性增厚、软组织块影和固定的狭窄胃腔,部分病例合并癌性溃疡,并侵犯邻近组织,可有邻近或远处淋巴结肿大转移。病灶好发于贲门和胃窦部,增强扫描时病灶较平扫更明显,并有显著强化。CT分期的准确率达86%,淋巴结转移的检测率为60%。结论 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是诊断胃癌和对胃癌进行分期的一种可靠方法,有助于临床更好地治疗胃癌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腺上皮性肿瘤(TET)组织学分型与CT征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4例经病理确诊为TE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WHO 2015年标准进行组织学分型,然后分析不同组织学类型的TET CT特点。结果 64例TET患者中,A型8例(12.5%)、AB型6例(9.4%)、B1型15例(23.4%)、B2型22例(34.4%)、B3型8例(12.5%)、胸腺癌5例(7.8%)。胸腺癌组病灶体积普遍大于低、高危组(P 0.05),高危组及胸腺癌组较低危组相比病灶形态更不规则(P 0.05),胸腺癌组较其他组比较边界多不清晰,且更易侵犯周围组织和发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P 0.05),而低危组与高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间强化程度、囊变坏死率、钙化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 TET组织学分型与CT征象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可通过分析病灶大小、形态、边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转移情况来判断肿瘤的侵袭性和组织学分型。  相似文献   

18.
胃癌螺旋CT强化与微血管密度表达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探讨术前胃癌螺旋CT强化与CD105标记的血管密度的关系,评价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0例经病理证实为胃癌患者术前行CT增强扫描,术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CD105标记的血管密度,探讨其表达的关系及不同临床特征的意义。结果:螺旋CT分期与TNM临床分期完全符合率为84.28%,不同浸润深度、不同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比较中,螺旋CT扫描的强化值与血管密度的表达差异显著,且胃癌中螺旋CT扫描的强化值及血管密度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胃癌患者术前行螺旋CT强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可能对早期判断患者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低张服水螺旋CT扫描对胃癌的TNM分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胃癌螺旋CT的TNM分期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50例经胃镜证实的胃癌患者进行低张服水螺旋CT扫描。根据胃癌的部位,大小,范围,浸润程度,周围淋巴结及脏器转移情况进行TNM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分期对照。结果 低张服水螺旋CT对胃癌TNM分期准确性为76%,其中T分期准确性为78%,N分期准确性为62%,M分期准确性为96%。结论 低张服水螺旋CT检查的TNM分期对评估胃癌的手术方案及临床治疗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T2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CT评估. 资料与方法 选取141例行胃切除术的T2期胃癌患者,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及CT分期进行分析. 结果 在141例患者中,60例(42.6%)肿瘤浸润至浅肌层,72例(51.1%)肿瘤浸润至深肌层,9例(6.4%)肿瘤浸润至浆膜下.与浸润至深肌层患者相比,浸润至浅肌层者的肿瘤体积更小,分化程度更高.两组间在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的大体形态、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T对T2期胃癌患者T分期、N分期及M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92.2%、72.3%和92.3%;对于转移淋巴结判断的敏感性为77.9%,特异性为65.6%.综合判断CT对于胃癌TNM分期的准确性为68.8%. 结论 T2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明确,浸润至浅肌层的肿瘤体积更小,分化程度更高.CT在T2期胃癌患者的TNM分期上的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