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科自 2 0 0 0年 2月~ 2 0 0 2年 2月采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微波造孔术及丝裂霉素治疗慢性泪囊炎 2 7例 (31眼 )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 7例 (31眼 )中 ,男 7例 ,女 2 0例 ;年龄 16~ 80岁 ,平均 38岁。全部病例术前行泪道冲洗 ,泪道探针探测及详细鼻腔检查 ,注入美蓝标记。1.2   手术设备采用杭州市桐庐医疗仪器厂生产的鼻内窥镜手术器械及珠海瑞邦公司生产的EBH Ⅰ型微波治疗仪 ,手术操作以 0 0 鼻内窥镜为主。其它器械包括 :泪道探针 ,泪点扩张器 ,电钻等。1.3  手术方法使用 0 0 和 30 0 镜 ,用微…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鼻内镜下修复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患者的疗效观察,探讨鼻内镜下处理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患者的体会。方法收集传统手术方法治疗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患者13例,应用鼻内镜手术再次修复处理,术后随访12个月,并观察疗效。结果治愈11眼,好转2眼,有效率100%。结论应用鼻内镜处理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患者有简便、快捷、微创及疗效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激光、生物胶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鼻窦内窥镜手术的不断发展,鼻眼相关手术也随之发展起来。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治疗正逐步由鼻科医生来完成,鼻窦内窥镜可使术野清楚,面部无疤痕。但是,粘膜切口出血影响手术进度,泪囊的粘膜瓣翻转后的缝合固定也比较困难,有的术者用银夹固定,但仍有部分纤维化粘膜瓣翘起现象,容易出现肉芽增生及泪道阻塞。针对这些不利因素,我们把手术方式进行了改进,粘膜切口改用Nd:YAG激光汽化,这样,整个手术过程出血少,视野清楚。另外,当粘膜丧失翻转后用生物胶浇注其边缘创面,并用浇注生物胶的针头压住粘膜瓣,待生物胶凝固后再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5-氟尿嘧啶、透明质酸钠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5例(166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丝裂霉素C组(MMC组)、5-氟尿嘧啶组(5-Fu组)、透明质酸钠组(SH组)和对照组。在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中局部分别应用0. 4mg/mL丝裂霉素C、50mg/mL 5-Fu、10mg/mL透明质酸钠;对照组仅行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术中不用药物;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泪道通畅情况,鼻内镜下测量造瘘口面积,检查鼻腔结构恢复情况。结果 ① MMC组44眼治愈43眼,治愈率97.7%;5-Fu组38眼治愈35眼,治愈率92.1%;SH组44眼治愈40眼,治愈率90.9%。对照组40眼治愈35眼,治愈率87.5%,手术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 P=0.019; χ2=7.84,P=0.029;χ2=5.78, P=0.016)。治疗组的治愈率与对照组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6个月对照组与治疗组间吻合口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96,P=0.006) 。但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4)。术后12个月,前3组造瘘口面积都明显大于对照组(F=6.162,P=0.002); MMC组术后造瘘口面积大于5-F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MMC组术后造瘘口面积大于S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5-Fu、SH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9)。结论 在经鼻内镜泪囊鼻腔造瘘术中局部应用药物能有效提高手术治愈率,并且应用MMC效果优于5 Fu和SH。  相似文献   

5.
随着鼻内镜手术技术的成熟以及适应范围的扩大和鼻眼相关外科学的发展,传统的鼻外径路鼻腔泪囊吻合术逐渐被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取代,我科自2002年8月-2008年11月共完成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71例,其中5例复发,经射频联合丝裂霉素及置管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泪囊鼻腔吻合术是眼科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传统方法, 其成功率报道不一, 多数认为70.0%[1]~90.2%[2], 部分患者始终受着慢性泪囊炎的困扰.近年来鼻内镜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为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复发的患者找到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我科收治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复发患者21例、 26眼,经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口术后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自1989年,Mcdonogh[1]首次报道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获得成功后,其后国内外普遍开展了此项手术,疗效在90%左右.该手术治疗后失败的病例仍时有所见.我们在鼻内镜引导下,对18例治疗失败者进行观察和处理,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与经面部切口的经典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梗阻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46例、53眼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梗阻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其中行经典泪囊鼻腔吻合术22例(26眼),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24例(27眼)。结果 经典泪囊鼻腔吻合术治愈25眼,好转1眼,无效0眼,治愈率96.2%,有效率100%;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愈25眼,好转2眼,无效0眼,治愈率92.6%,有效率100%。采用多个样本的秩和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与经典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梗阻的疗效接近,但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无需面部皮肤切口,创伤小,疗效确切,出血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的原因及在鼻内镜下处理的经验。方法 对25例经颜面部切口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病例均在鼻内镜下观察造瘘口,根据造瘘口堵塞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结果 随访6~12个月,19眼症状完全消失,4眼症状明显减轻,2眼无效。 结论 经颜面部切口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应在鼻内镜下定期检查换药,及时处理堵塞造瘘口的血块、肉芽和粘连,对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中“V”型鼻黏膜瓣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临床资料,分析“V”型鼻黏膜瓣在该术中的应用及疗效.结果 慢性泪囊炎60例(72眼)中,治愈67眼(93%),好转3眼(4%),无效2眼(3%),总有效率为97%.结论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中应用“V”型鼻黏膜瓣可以有效覆盖裸露骨窗,加快黏膜上皮化进程,减少骨质增生及瘢痕形成,对保证手术成功率和维持吻合口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加减辛夷散冲洗液在内镜鼻窦手术后术腔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减辛夷散冲洗液术后应用对内镜鼻窦手术(ESS)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62例(499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加减辛夷散冲洗液组)和对照组(复方生理盐水组).治疗组152例(293侧),术后定期用加减辛夷散冲洗液冲洗术腔;对照组110例(206侧),术后用生理盐水 地塞米松同法冲洗术腔.术后3个月在鼻内镜下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8.26%,对照组为50.49%,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术后以加减辛夷散冲洗液冲洗术腔可以提高内镜鼻窦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口术中泪囊在鼻腔外侧壁的解剖学定位.方法 对12具(24侧)成人尸头的泪囊在鼻腔外侧壁上的投影位置进行解剖学测量,为62例(85侧)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患者行经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口术.结果 解剖学测量结果提示,15侧(62.5%)泪囊上界位于中鼻甲腋上方,9侧(37.5%)泪囊上界位于中鼻甲腋下方.临床结果:62例(85侧)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治愈50例(70侧,82.3% ),好转8例(9侧,10.6%),无效4例(6侧,7.1%),总有效率为92.9%.结论 以中鼻甲腋前上0.7 cm为上界,腋前下0.3 cm为下界,钩突前缘向上延线为泪囊后界定位泪囊进行鼻腔泪囊造口为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感染细菌有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可成为眼部慢性感染病灶。传统治疗方法为鼻外鼻腔泪囊吻合术,术后患眼内眦有一弧形切口,影响面部美观。随着内镜外科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鼻内镜下鼻内法鼻腔泪囊吻合术两种不同造口处理方法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2~2004年间收治的36例(44眼)泪道阻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中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造13处理方法,比较其疗效差异.结果 置管联合覆盖抑制剂法组治愈76.2%,好转14.3%,无效9.5%,总有效率90.5%;射频联合银夹法组治愈80.0%,好转13.3%,无效6.6%,总有效率93.3%.疗效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时,两种常用的造口处理方法对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明胶海绵在改良泪囊鼻腔造口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泪囊炎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一般发生在中年以后,女性多于男性.病因有解剖因素、附近组织疾病的影响、全身感染、泪液分泌过多和泪液滞留、异物等.  相似文献   

16.
5-Fu在泪囊鼻腔造孔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泪囊炎既往由眼科医生经鼻外入路手术治疗。随着鼻内镜的应用,耳鼻咽喉科医生开始经鼻腔开放泪囊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我科2004年9月-2006年4月运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及术区运用5-Fu治疗慢性泪囊炎48例(50眼),取得了较好得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慢性泪囊炎是最常见的泪囊病变类型,发病原因为鼻泪管下端阻塞或狭窄,导致分泌物滞留于泪囊内,继而伴发细菌感染引起。主要临床症状为流泪、溢脓[1]。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提高,手术方式呈多样化,改良的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成功率达90%以上,作为一种经典术式,目前仍应用广泛[2-3],而抗代谢药物的应用明显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4]。我们在改良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中应用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和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预防术后造骨孔远期瘢痕粘连,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半导体激光在经鼻泪囊鼻腔造口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在经鼻泪囊鼻腔造口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例鼻泪管阻塞患者在鼻内窥镜下先行鼻中隔粘膜下部分切除术或鼻息肉摘除鼻窦开放术,术中用激光光纤头发出的瞄准光确定泪囊位置,用激光切除覆盖泪囊的鼻腔外侧壁粘膜和骨质,开放泪囊。结果:术后半年鼻内窥镜检查,7例泪囊造口上皮化好、无狭窄;1例泪囊造口被瘢痕封闭,经再次激光切除瘢痕并放人扩张管,随访半年造口无封闭。结论:半导体激光能明显减少出血量,减少粘连和肉芽形成,定位准确,方法简便、快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鼻内窥镜下改良式鼻腔泪囊吻合术对慢性泪囊炎患者术后指标恢复与泪道通畅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8月—2020年7月期间8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患眼数36只)与对照组(患眼数38只),各40例,对照组实施鼻内窥镜鼻腔泪囊吻合术,实验组实施鼻内窥镜下改良式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分析2组治疗价值。结果实验组术后1个月泪道通畅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32%,实验组术后3个月泪道通畅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65.79%(P<0.05)。结论慢性泪囊炎患者实施鼻内窥镜下改良式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三黄液在内镜鼻窦手术后术腔冲洗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鼻窦炎为鼻科常见病和多发病,采用内镜鼻窦手术(edoscopic sinus surgery,ESS)治疗效果显著,术后术腔冲洗直接影响治愈率。我们于2001年3月-2003年3月间应用三黄液对65例行ESS患者术腔进行冲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