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正常成人肾脏扩散张量成像(DTI)的特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1例志愿者行肾脏DTI检查.分析肾脏皮质、髓质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分数各向异性(FA值),并行髓质纤维束成像.结果 肾皮质和肾髓质ADC值分别为(2.34±0.16)×10-3 mm2/s和(2.10±0.17)×10-3 mm2/s,两者间具有显著性差异(t=2.45,P<0.05).髓质扩散张量示踪图显示肾髓质内放射状指向皮质的放射束.结论 DTI 可显示正常肾脏超微结构变化.肾髓质中水分子扩散具有高各向异性,肾皮质各向异性较弱.肾髓质的高FA值与肾小管、集合管的放射性走行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肾脏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的可行性,观察正常肾脏3.0 T MR DTI参数值特点及扩散张量示踪图表现.方法 采用3.0 T MR成像系统,结合呼吸触发技术,对30名健康志愿者行双侧肾脏斜冠状面DTI检查,在6个非共线性方向施加扩散敏感梯度场,b值采用0、300 s/mm2,分别测量双肾皮髓质各异性分数(FA)值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双肾皮质间、双肾髓质间及每侧肾皮髓质间的FA值、ADC值,同时重建双肾扩散张量示踪图,观察其图像特征.结果 (1)双肾皮质间、双肾髓质间FA值及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肾脏皮质FA值(0.32±0.04)明显低于髓质(0.70±0.05),皮质ADC值[(2.83±0.20)×10-3mm2/s]明显高于髓质[(2.50±0.18)×10-3mm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87,P<0.001;t=11.14,P<0.001);(3)扩散张量示踪图显示肾髓质内由肾门指向皮髓质交界的放射状分布的纤维束样结构.结论 采用3.0 T MR结合呼吸触发技术可以获得良好的肾脏DTI图像;肾脏DTI是描述肾脏皮髓质扩散特征并直观显示肾髓质微观结构的有效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0 T MRI DTI及扩散张量示踪成像(DTT)在评估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脏早期功能变化中的价值。方法:选择50例CKD患者及19例健康志愿者行DTI扫描(b=0、400、600 s/mm~2),检查前测量血肌酐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DTI参数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相关性;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部分各向异性(FA)值评价CKD患者临床分期的价值;ROC曲线分析FA值评价CKDⅠ期患者的意义。结果:CKD患者肾脏皮、髓质的FA及ADC值与eGFR均呈正相关关系(FA:皮质r=0.708,髓质r=0.684;ADC:皮质r=0.355,髓质r=0.380)。不同CKD分期F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皮质F=26.038,髓质F=26.611,均P0.001)。CKDⅠ期FA值低于对照组(P0.05)。DTT能直观显示CKD患者肾脏微结构变化;CKD患者肾功能损害,髓质管状结构数量减少、过早中断;CKD越严重,DTT图像变化越显著。结论:DTI能评价CKD患者肾功能变化,尤其能反映Ⅰ期患者的肾脏损伤;DTT能显示肾脏微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运用扩散张量成像(DTI)定量分析健康青年人腕管内正中神经(MN)部分功能参数值特点及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重建MN纤维束.方法 采用3.0T MR对25名健康志愿者行腕部常规MR及DTI序列扫描,测量DTI各参数值并重建MN纤维束.结果 ①MN各向异性分数(FA)值=0.686±0.089、MN轴向扩散系数(AD)值=(2.085±0.263)mm2/s、MN径向扩散系数(RD)值=(0.568±0.151)mm2/s、MN平均扩散率(ADC)值=(1.073±0.140)mm2/s.②各层面FA、RD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层面AD、ADC及各本征值E1、E2、E3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腕管内MN从近心端到远心端DTI各部分功能参数均有不同的变化趋势.④MN FA、MN AD、MN RD、MN ADC的95%置信区间上下限分别为(0.675,0.698)、(2.052,2.117)、(0.549,0.587)、(1.056,1.091).⑤利用DTT可以完整地重建显示MN纤维束,远端分支亦能显示.结论 应用DTI及DTT技术可以定量描述MN的FA及直观显示重建的MN纤维束,可为诊断MN病变提供定量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在颈髓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1.5T磁共振机器对39例颈髓病变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行MRI常规和DTI检查,测定病变区和对照部位的FA值、ADC值并进行对照分析,并重建白质纤维束图。结果:健康志愿者颈髓的FA值为0.66±0.06,ADC值为(0.96±0.14)×10^-3mm^2/s。颈椎病病例FA值为0.47±0.05、ADC值为(1.16±0.28)×10^-3mm^2/s;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FA值明显降低(P〈0.01),ADC值明显增高(P〈0.01)。颈髓急性损伤病例FA值为0.38±0.08、ADC值为(0.89±0.25)×10^-3mm^2/s;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FA值明显降低(P〈0.01),ADC值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130〉0.05)。颈髓炎症:FA值为0.40±0.06、ADC值为(1.25±0.40)×10^-3mm^2/s;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FA值明显降低(P〈0.01),ADC值明显增高(P〈0.01)。所有病例通过DTI技术成功显示了白质纤维束在病变区变形、移位及中断等改变。结论:DTI可以探测到颈髓病变中常规MR未能发现的病灶;白质纤维束成像可以显示白质束的受损情况。  相似文献   

6.
正摘要目的探讨MR扩散张量成像(DTI)及纤维束示踪成像评价肾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肾功能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获得书面知情同意。选取54例肾移植术后2~3周内的受者及26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行肾脏3.0 T DTI检查。依据受试者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 GFR),将所有受试者分为3组。分别测量和比较各组肾脏皮质及髓质的ADC值和FA值。行全肾纤维束示踪成像。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和正常子宫肌层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的影像特征,探讨 DTI 在评估子宫肌瘤结构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4例子宫肌瘤患者,DTI 采用双梯度 GE HDxt 3.0T 和 HD Cardiac 线圈,应用 GE AW4.5工作站进行数据处理。记录子宫肌瘤和正常子宫肌层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各向异性分数(FA)值、容积比各向异性(VRA)值和 T2-weighted trace 值,绘制扩散张量的纤维示踪图像(DTT)。对比不同感兴趣区(ROI)的成像指标差异。结果正常子宫肌层和子宫肌瘤的 ADC、FA、VRA、T2-weighted trace 平均值分别为(1.65±0.32)×10-9 mm2/s 和(1.21±0.97)×10-9 mm2/s、0.20±0.08和0.28±0.08、0.05±0.05 和0.09±0.07、344.22±66.19和318.97±98.48。正常子宫肌层 ADC 值高于子宫肌瘤(P =0.009)。正常子宫肌层的 FA 和 VRA 低于子宫肌瘤(P =0.000、P =0.005)。2组的 T2-weighted trace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74)。DTI 纤维示踪图显示正常子宫肌层和子宫肌瘤的纤维方向、排列和数量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 DTI 能够反映出正常子宫肌层和子宫肌瘤的微观结构差异,有助于提高 MRI 对子宫肌瘤的影像学评估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TI)在鉴别前列腺癌(PCa)与前列腺增生(BPH)中的价值。方法对疑似PCa或BPH的患者行常规磁共振检查及DTI检查,测量感兴趣区部分各向异性值(FA)及平均表观弥散系数值(ADC)并绘制DTI参数图及纤维示踪图。比较PCa与BPH组间FA值与ADC值的差别,并绘制ROC曲线,确定FA值及ADC值曲线下面积。结果 PCa与BPH的FA值分别为(0.36±0.05,0.28±0.0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为0.82。PCa与BPH的ADC值分别为(1.10±0.27)×10-3 mm2/s,(1.55±0.32)×10-3mm2/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85。结论 DTI能够反映PCa与BPH微观结构的不同,对鉴别PCa与BPH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DTI技术诊断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FCD)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FCD患者的临床、MRI及DTI等资料.DTI经过图像后处理,获得平均扩散系数(MD)和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图及彩色编码张量图,于FCD的皮质下白质区及对侧相应皮质下白质区设置椭圆形ROI,测量每个ROI的MD及FA值.病灶侧与对侧MD、FA值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DTT)以T_2 WI图像为参照,ROI设置同DTI,以ROI中的任一点作为种子点,获得通过该ROI区域的所有白质纤维束示踪图像.结果 12例患者MR平扫均显示局灶性脑皮质增厚及灰白质界限不清,其中7例显示皮质下白质稍长T_1、稍长T_2信号,2例皮质下白质萎缩,3例皮质下白质无明显异常.DTI分析显示FCD邻近皮质下白质与对侧比较FA值明显下降(患侧0.31±0.05,对侧0.42±0.08,t=-3.995,P<0.01),MD值明显上升[患侧(1.02±0.16)×10~(-3)mm~2/s,对侧(0.86±0.13)×10~(-3) mm~2/s,t=2.65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TT显示10例FCD患者皮质下白质纤维束较对侧明确减少,2例较对侧可能减少,主要表现为皮质下白质纤维稀疏,与深部白质纤维间联系减少.结论 FCD除了导致脑皮质结构异常外,也影响局部皮质下白质纤维的发育,DTI是常规MR检查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0.
MR弥散张量成像在颅内肿瘤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FA值和ADC值在颅内肿瘤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证实胶质瘤患者12例,脑膜瘤10例,神经鞘瘤9例,淋巴瘤8例.术前行常规MRI平扫、增强扫描检查,DTI检查、工作站自动生成各向异性指数图(FA图)及表观弥散系数图(ADC图),分别测量肿瘤实质区的FA值、ADC值,分析比较不同肿瘤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通过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DTT)在肿瘤区和健侧对应部位重建,主要为白质纤维束,并与肿瘤融合,观察纤维束的形态变化.结果:胶质瘤、脑膜瘤、淋巴瘤、神经鞘瘤肿瘤实质区平均FA值为FA1:0.318±0.0036,FA2:0.45±0.052,FA3:0.304±0.012,FA4:0.0362±0.071.ADC值为:ADC1:1.233±0.204,ADC2:1.061±0.039,ADC3:1.014±0.108,ADC4:1.469±0.062.脑膜瘤FA值最高,神经鞘瘤ADC值最高.DTT显示肿瘤与周围脑白质的关系.结论:不同肿瘤的FA值和ADC值存在明显差异,DTT较常规MRI可更好地观察肿瘤造成的白质纤维柬受压移位、浸润与破坏改变.为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更多信息,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术后随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列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的可行性及正常外周带和中央腺区DTI特征。方法研究对象为20例健康男性志愿者,DTI都采用Siemens Sonata1.5T超导成像仪和腹部相控阵线圈,应用西门子Leonardo工作站相应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DTI记录感兴趣区各向异性(FA)比值和平均ADC值,并绘制相应参数图和纤维示踪影像。对比不同感兴趣区的相应成像指标的差异。结果正常外周带(PZ)和中央区(CZ)的FA值分别为0.16±0.03和0.23±0.04,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Z和CZ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85±0.34)×10-3mm2/s和(1.37±0.27)×10-3mm2/s,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前列腺DTI具有可行性,中央腺区与外周带DTI指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级别胶质瘤瘤周水肿区DTI参数与MMP-9的相关性。方法 31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在治疗前行常规MRI、增强扫描及弥散张量成像(DTI),利用DTI图像分析软件包(DTI tracking)测量肿瘤瘤周水肿区的ADC值、FA值。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31例高级别胶质瘤的MMP-9表达进行观察,测定MMP-9标记指数,分析瘤周水肿区的ADC值、FA值与MMP-9表达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31例高级别胶质瘤瘤周水肿区,其MMP-9表达程度:+++(LI60%)9例、++(30%≤LI≤60%)11例、+–-(0≤LI30%)11例。瘤周水肿区ADC值:+++〔(1.503±0.310)×10~(-3)mm~2/s〕、++〔(1.582±0.265)×10~(-3)mm~2/s〕和+–-〔(1.406±0.227)×10~(-3)mm~2/s〕),FA值:+++(0.176±0.033)、++(0.190±0.034)和+–-(0.219±0.056)。非参数多个样本Kruskal-Wallis检验法分析显示不同程度MMP-9表达组的瘤周水肿区FA值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FA值与MMP-9表达程度成负相关性(r=-0.4,P0.05),ADC值与MMP-9表达程度未见相关(P=0.371)。结论对高级别胶质瘤瘤周水肿区FA值的分析有助于评价高级别胶质瘤对瘤周区的侵袭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肘部尺神经扩散张量成像(DTI)参数。方法使用5组不同 b 值和扩散梯度方向数量(NDGDs)DTI 序列采集13名志愿者肘部尺神经图像并建立扩散示踪图(DTT)。比较不同成像参数条件下,尺神经各向异性分数(FA)、表观扩散系数(ADC)、神经纤维束长度和 DTI 图像质量的差异性。结果18个正常尺神经 DTI 结果纳入研究。不同成像条件下,尺神经 FA 值无明显差异。当 NDGDs 一定时,b 值升高,图像质量下降,尺神经 ADC 值减低;而 NDGDs 对 ADC 值和图像质量无显著影响。b=1000 s/mm2,NDGDs=20时,测得尺神经纤维束长度最长,且 DTT 的主观评分最高。结论以 b=1000 s/mm2,NDGDs=20用于肘部尺神经 DTI,可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和稳定的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大鼠离体心脏的心肌纤维结构进行弥散张量成像(DT-MRI)的可行性。方法 20只健康雄性大鼠心脏离体、固定后,使用DT-MRI技术采集图像,并利用Diffusion Toolkit、Track Vis、及Matlab软件处理分析图像,观察心肌纤维的走行、排布、平均螺旋角分布,测量左心室乳头肌层面前壁、后壁及侧壁ADC值、FA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其统计学差异。结果 SD大鼠扩散张量心肌纤维成像显示,正常大鼠心脏心肌纤维完整,排列连续、整齐,形态、走行与解剖结构大致相吻合。左心室短轴位乳头肌层面显示,左心室壁自内向外由三层心肌纤维结构构成,排列成均匀、致密的双螺旋结构。左心室乳头肌层面HA图显示,由心内膜向心外膜的平均螺旋角从90°向-90°逐渐过渡。左心室乳头肌层面前壁、后壁、侧壁ADC值分别为(9.56±1.29)×10~(-4)mm~2/s,(9.49±1.15)×10~(-4)mm~2/s,(9.40±1.16)×10~(-4)mm~2/s;FA值分别为0.81±0.02,0.81±0.02,0.80±0.03,前壁、后壁及侧壁间ADC值与F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0.083,0.510,P0.05)。结论弥散张量成像(DT-MRI)技术可以三维显示离体心脏心肌纤维的走行、排布、环绕方向及其完整性,并能通过ADC值及FA值定量分析心肌纤维的弥散性质及各向异性,为后续研究梗死后心肌纤维结构重塑提供了前期实验基础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及白质纤维束成像(DTT)技术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25例临床确诊为病毒性脑炎患者(脑炎组)和25例常规MRI检查显示正常的检查者(对照组)行DTI扫描.将DTI扫描数据后处理获得扩散系数(ADC)图、各向异性(FA)图和DTT图,采用ROI测量脑炎组病变区与对照组正常脑组织的ADC值、FA值并对测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病程早期,脑炎组病变区的平均ADC值较对照组明显减低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平均FA值较对照组略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程中期及晚期,脑炎组病变区平均ADC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FA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TT白质纤维示踪成像显示白质纤维主呈浸润性改变,部分纤维中断、缺失,而无推压移位等改变. 结论 DTI与DTT技术能够为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为参考标准,分析慢性肾盂肾炎患者肾脏皮、髓质ADC值和FA值改变,评估扩散张量成像(DTI)在慢性肾盂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临床高度疑诊慢性肾盂肾炎患者44例1周内分别接受MDCT增强扫描和DTI扫描,根据所订标准将肾脏MSCT增强扫描结果评定为正常或者异常,即分为CT阳性组和CT阴性组。随机选取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DTI扫描。结果 44例疑诊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经MSCT增强检查CT阳性组26例,CT阴性组18例。44例疑诊患者皮、髓质ADC值和FA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降低。三组间比较皮、髓质ADC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比较皮质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与CT阳性组髓质FA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与CT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阴性组与阳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盂肾炎的DTI研究中髓质FA值较ADC值敏感,髓质FA值降低能一定程度的反映慢性肾炎肾炎的病理情况和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和纤维示踪成像(fibre tracking,FT)显示腰骶脊神经根的可行性,并评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L4及L5脊神经根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和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的差别.方法 20例由于后外侧或椎间孔椎间盘突出引起单侧坐骨神经痛的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研究.所有检查均在Philips Achieve 3.0 T TX MRI上进行,纤维示踪成像参数:FA阈值=0.15;最小纤维束长度=10mm;最大角度=27°.应用横轴位T2解剖融合图像序列评估重建图像的相关性.对所有被检者的L4、L5和S1脊神经根行扩散张量和纤维示踪成像,并在FA图和ADC图上测量L4和L5脊神经根的平均FA值和ADC值.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腰骶部脊神经根纤维束成像在T2解剖融合图像上完全匹配.在纤维示踪图像上可以清晰地辨别腰骶部脊神经根受压位置.所有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FA值和ADC值可以从FA图和ADC图上获得.受压侧脊神经根的FA值显著低于对侧神经根(P<0.01)和健康志愿者的(P<0.01); ADC值显著高于对侧神经根(P<0.01)和健康志愿者的(P<0.01).结论 3T MRI腰骶部脊神经根扩散张量和纤维示踪成像是可行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受压L4和L5脊神经根的FA值和ADC值有显著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扩散张量成像(DTI)在急性颈髓损伤(CSCI)的成像特点,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组8例 CSCI 患者(发病72 h 内)均采用3.0T 磁共振仪进行快速颈髓 DTI 扫描,并在工作站进行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同时,在工作站分别测量并计算颈髓病变区及上下相对正常区的各向异性(FA)值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之后进行统计学组间配对 t 检验分析(SPSS 13.0)。结果急性 CSCI 以 C5~C6节段(占4/8)和 C4~C5节段(占3/8)多见,且快速 DTI 均获得了较好的图像质量。急性 CSCI 时病变区 FA 值和 ADC 值均明显低于相对正常区域数值(P <0.01),相应在 FA 图和 ADC 图均表现为低信号,而上下相对正常区 FA 值和 ADC 值间无明显区别;同时,DTT 有利于显示刀刺伤导致的颈髓纤维束断裂,颈髓闭合伤则主要表现为脊髓纤维束紊乱等。结论3.0T 快速 DTI 序列可以在2 min 扫描时间内获得临床较为满意的诊断图像,并通过 FA 值和 ADC 值更敏感地反映急性 CSCI 后髓鞘损伤导致的 FA 改变及细胞毒性水肿和血管源性水肿导致的水分子扩散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病毒性脑炎扩散张量成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病毒性脑炎脑内病灶和对照侧镜像区的扩散特性的差异,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诊断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13例病毒性脑炎患者行常规MRI和DTI检查,经处理后分别获得每个层面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各向异性(FA)图、1-VR(VR)图和纤维束成像(DTT)图,并对DTI各输出参数ADC、FA、1-V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例患者共计20个病灶,病灶区的FA值及1-VR值减低,病灶区与对照侧的FA值及1-VR值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灶区与对照侧的ADC值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26,P>0.05)。FA图显示病灶的范围比常规T2WI大。DTT图显示受累白质纤维束是浸润性改变,部分纤维中断。结论:DTI指标可以反映病毒性脑炎病变组织的微观结构变化信息,为常规MRI检查提供补充信息,对其临床诊疗和评估也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用3.0T磁共振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进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及纤维束示踪成像(FT)的可行性.方法:对25名健康志愿者进行膝关节DTI检查,男15例,女10例,年龄21~40岁,平均34.6岁.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成像序列,在工作站进行纤维束示踪三雏模拟成像,计算前交叉韧带的纤维束长度及平均FA值、ADC值,比较不同性别的FA值及ADC值差异,并分析同一操作者在不同时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结果:25名受检者中16例前交叉韧带显示三维纤维束结构,4例显示多束,5例未显示规则的纤维束.所显示的平均纤维长度为(13.79±1.75)~(25.43±3.37)mm..全部受试者前交叉韧带平均FA值为0.457士0.058,平均ADC值为1.419±0.289,无性别差异.比较同一测量者在不同测量时间的FA和ADC测量值,其可信度和组内相关系数均较好.结论:采用3T MR成像系统能成功完成正常前交叉韧带DTI和DTT,并可显示正常前交叉韧带的双束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