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价口服蛋白酶体抑制剂伊沙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4月4日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2周期或以上伊沙佐米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排除轻链淀粉样变性及浆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方案包括伊沙佐米单药以及联合其他药物(来那度胺、沙利度胺或地塞米松等)的两药或三药方案。伊沙佐米的起始剂量为4 mg,第1、8、15天口服,28 d为1个周期。治疗第2周期及第4周期后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估。结果:共2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包括复发/难治15例、初发12例。复发/难治患者总体反应率(ORR)为53.3%,其中2例完全缓解(CR)、1例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5例部分缓解(PR);中位获得反应时间为53 d。其中,既往硼替佐米治疗难治者ORR为54.5%(6/11)。可评估初发患者9例,ORR 100.0%,2例CR、3例VGPR、4例PR;中位获得反应时间为38 d。伊沙佐米治疗3~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9.6%。主要血液学毒性为淋巴细胞、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和贫血;其他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乏力和胃肠道反应。所有患者未出现3~4级外周神经毒性。结论:在中国真实世界中,伊沙佐米对初诊及复发/难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评价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改良VCMP(长春新碱、环磷酰胺、马法兰、泼尼松)与VAD(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方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共有47例初诊的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应用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改良VCMP方案治疗的患者27例(TD+m VCMP组),应用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的患者20例(TD+VAD组),两组服用沙利度胺均为100 mg/d。每例患者均接受4个以上疗程治疗后评价。结果:TD+m VCMP组27例患者中CR 9例,VGPR 5例,PR 6例,TD+VAD组20例患者中CR 3例,VGPR 3例,PR 4例,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4.1%和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骨髓浆细胞比例及M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D+m VCMP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72.8%,TD+VAD组为66.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D+m VCMP组患者在心脏毒性、重度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骨髓抑制方面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TD+V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改良VCMP方案治疗初诊老年MM患者安全有效,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含伊沙佐米的联合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32例MM患者应用含伊沙佐米联合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32例患者包括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5例(R/RMM组)和硼替佐米诱导有效但因不良反应(AE)或其他原因转换为含伊沙佐米方案治疗的MM患者17例(转换治疗组)。治疗方案包括IPD (伊沙佐米+泊马度胺+地塞米松)方案,IRD (伊沙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方案,ICD (伊沙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方案,ID (伊沙佐米+地塞米松)方案。结果:R/RMM患者总有效率(ORR)为53.3%(8/15),其中完全缓解(CR) 1例,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 2例,部分缓解(PR) 5例。IPD方案组、IRD方案组、ICD方案组、ID方案组R/R MM患者的ORR分别为100%(3/3)、42.9%(3/7)、33.3%(1/3)、50%(1/2),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75,P=0.452)。既往接受1线治疗后的患者ORR为50%(2...  相似文献   

4.
对我院2000年以来用沙利度胺治疗难治多发性骨髓瘤(MM)32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均符合MM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60~74(67.2±3.1)岁。IgG型25例,IgA型7例。患者都先后接受过化疗,包括MP(马法兰、泼尼松)、M2(卡氮芥、环磷酰胺、马法兰、泼尼松、长春新碱)或VAD(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等方案治疗多个疗程,病情仍继续发展;或复发后再化疗效果差,或患者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化疗。1.2治疗方法沙利度胺起始剂量100~200 mg/d,每2周增加50~100 mg/d,小剂量晚间顿服,大剂量分次口服,直到患者能够耐受,最大剂量800 mg/d。同时配合VAD方案化疗,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支持治疗和对症处理。1.3疗效评价根据Singhal等[2]制定的标准评定疗效。完全缓解(CR)指血清M蛋白消失;很好的部分缓解(VGPR)指血清M蛋白减低≥75%以上;部分缓解(PR)指血清M蛋白减低在50%~75%;微小反应(MR)指血清M蛋白减低在25%以下或病情有所进展。1.4监测与不良反应为评价难治性或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病情,口服沙利度胺前及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树突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为效应细胞的过继免疫联合化疗治疗初发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和免疫机制。方法:选取22例初发MM患者并将他们分为2组:单纯化疗组12例,给予适合的化疗方案;联合治疗组10例,除接受合适的化疗外,还给予DC-CIK细胞免疫治疗。记录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外周血中的调节性T细胞(Tregs)的比例变化,并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单纯化疗组12例MM患者的总有效率(ORR)50.00%(6/12),其中完全缓解(CR)2例(16.67%),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2例(16.67%),部分缓解(PR)2例(16.67%)。联合治疗组MM患者ORR 70.00%(7/10),其中CR3例(30.00%),VGPR 2例(20.00%),PR 2例(20.00%)。与健康者相比,治疗前单纯化疗组及联合治疗组MM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比例均明显升高(P0.05),而治疗后,单纯化疗组及联合治疗组MM患者外周血中Tregs比例均明显下降(P0.05),且联合治疗组患者相比单纯化疗组患者Tregs比例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两组中临床无效的MM患者外周血中Tregs比例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临床有效(至少达PR)的MM患者Tregs明显下降(P0.05)。结论:DC-CIK细胞免疫治疗能够协同或增强化疗药物缓解MM患者免疫功能紊乱,DC-CIK细胞免疫治疗与化疗联合有望提高初发MM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梁立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8):4479-4479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化疗及鞘注化疗药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方法确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4例,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VCMP方案:沙利度胺50 mg,2次/d口服,VCMP方案化疗,每月一疗程,其中18例患者化疗时鞘注甲氨蝶呤及地塞米松治疗。结果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2例,进步6例,总有效率91.7%。高于标准MP方案。结论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VCMP方案化疗及鞘注化疗药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不良反应少,有效率高,颅内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5例,其中初治患者9例,复发难治者6例,采用至少2个疗程的硼替佐米(1.3 mg/m2,第l、4、8、11天),同时联合沙利度胺(100~200 mg/d)及地塞米松(20~40 mg/d,第1~4、8~11天)治疗,21 d为1个疗程。疗效判断参照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标准,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参照WHO标准分级。结果 9例初治患者达完全缓解CR 3例(33.3%),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 4例(44.4%),部分缓解PR 2例(22.2%),总有效率为100%;6例复发难治患者达CR 1例(16.7%),VGPR 1例(16.7%),PR 2例(33.3%),疾病稳定(SD)1例(16.7%),疾病进展(PD)1例(16.7%),总有效率为83.3%。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血小板下降10例(66.7%),白细胞减少7例(46.7%),胃肠道反应8例(53.3%),周围神经病变6例(40%),严重带状疱疹1例(0.07%),低血压1例(0.07%),经治疗均可耐受。结论硼替佐米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初治及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具有有效率高、耐受性好等优点,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环磷酰胺(BCD)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有效率和安全性以及完全缓解(CR)后的持续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12月34例MM应用BCD方案治疗后的临床资料,总结应用BCD治疗后的缓解率,缓解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采用IMWG制定的疗效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疗效评价,32例有效,总有效率ORR 94.11%。获得CR 12例(35.2%)、VGPR 15例(44.1%)、PR 5例(14.7%)、SD 1例(2.9%)、PD 1例(2.9%)。结论硼替佐米联合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对初发和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且药物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反应停(沙立度胺)联合VAD(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反应停100mg/d开始,逐渐增至400mg/d或不能耐受,持续使用,联合VAD化疗。对照组:常规VAD方案化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接近完全缓解(nCR)3例,部分缓解(PR)20例,总有效率(ORR)76.7%;对照组nCR1例,PR8例,ORR4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应停联合VAD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评价国产硼替佐米(昕泰)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确诊活动性MM,并接受昕泰治疗2个周期以上可评估疗效的初治患者。采用昕泰联合地塞米松的两药(BD)方案或两药基础上加用环磷酰胺的三药方案(VCD)。昕泰的起始剂量为每周1.3 mg/m~2。每2周期评价疗效和安全性。结果:2018年6月至2018年11月,共纳入14例MM患者,随访至2019年1月。全部患者可行2周期疗效评估,其中3例为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9例部分缓解(PR)、1例微小缓解(MR)、1例疾病进展(PD),总反应率(ORR)为85.7%。6例患者可行4周期疗效评估,均为VGPR,ORR为100%。不良事件与原研药类似。主要血液学毒性包括血小板及淋巴细胞计数降低;非血液学毒性主要为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腹泻与便秘较多见。结论:昕泰治疗初治MM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高松 《中国临床医学》2010,17(5):757-758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VAD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7例初发M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7例)单用VAD化疗方案(长春新硷、阿霉素和地塞米松)。治疗组(20例)用沙利度胺联合VAD化疗方案。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7.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VAD化疗方案治疗初发MM的近期疗效优于单用VAD化疗方案,不良反应轻微,易于耐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T-VD方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沙利度胺)与T-VAD方案(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本院收治的30例行T-VD方案化疗的MM患者(T-VD组)和30例行T-VAD方案化疗的MM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比2组患者化疗效果及远期生存情况。结果:T-VD组CR率和ORR明显高于T-VAD组(P0.05);T-VD组非轻链型与轻链型患者ORR均明显高于T-VAD组(P0.05);T-VD组非轻链型与轻链型患者OR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VAD组非轻链型与轻链型患者OR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VD组Ⅰ-Ⅱ期患者ORR与T-VAD组Ⅰ-Ⅱ期患者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T-VD组Ⅲ期患者ORR明显高于T-VAD组Ⅲ期患者(P0.05);T-VD组Ⅰ-Ⅱ期患者ORR与Ⅲ期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VAD组Ⅰ-Ⅱ期患者ORR明显高于Ⅲ期患者(P0.05);T-VD组患者化疗后血清M蛋白、骨髓瘤细胞、β2-MG水平均明显低于T-VAD组(P0.05);T-VD组患者的感染和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及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VD方案治疗MM患者的效果优于T-VAD方案,且其效果不受分型与分期影响,但会加重部分毒副作用,临床需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M2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13例难治性MM患者口服沙利度胺100~300 mg/d,至少服用1个月,并联合M2方案进行化疗。结果:13例中,部分缓解5例,进步4例,无效4例。副作用以便秘最为常见,其次有嗜睡,皮疹,窦性心动过缓,乏力,但可以耐受。结论:应用沙利度胺100~300 mg/d口服,联合M2方案化疗治疗难治性MM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中药联合硼替佐米为主方案治疗初发或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中药联合硼替佐米治疗.中医根据临床所见,分为痰瘀互结、肝肾两虚两型予以辨证施治,从化疗之日起,每日一剂,煎取200ml,早晚分服,西药为硼替佐米1.0-1.3mg/m2,静脉注射,第1、4、8、11天,3周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接受1~5个疗程治疗.根据EBMT疗效标准判断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VGPR/CR 11例(50%),PR 7例(33%),总有效率83%.完成2个疗程可评价的5例中,CR/VGPR2例(40%),PR 3例(60%).20例随访3~21个月(平均8个月),16例(72%)持续CR/VGPR/PR(平均10.6月);4例NR患者接受其他化疗维持.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外周神经病变4例、疲乏6例、带状疱疹1例、下肢水肿2例,1例出现轻度皮肤过敏反应,有1例出现小完全性肠梗阻,1例出现血压增高,1例出现血糖增高反应.肾功能不全患者可安全使用,并同样有效.结论 中西陕结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确切,可缓解症状,起剑减毒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万珂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20例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接受了万珂联合地塞米松的治疗,每疗程的第1、4、8、11天给予万珂每次1.3 mg/m2或1.75 mg/次,第1、2、4、5、8、9、11、12天静脉滴注地塞米松20 mg,/d,另外地塞米松0.75 mg/d 口服共12 d.两疗程之间间隔10 d.结果:(1)20例患者在1疗程后,1例达到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1例疾病稳定,4例无效,其余达部分缓解(PR),无一例达到完全缓解(CR).5例患者均于完成疗程后1年内疾病进展,4例已死亡.(2)5例疾病进展的患者中,1例发病初血红蛋白正常外,其余患者发病均有贫血,且经多次常规方案化疗后血红蛋白仍不能上升至90g/L以上.(3)5例1疗程万珂治疗后疗效评定为未缓解(NR)的患者已死亡.在治疗过程中,血或尿B:微球蛋白(β2MG)均达10000 μg/L以上.2例患者同时有高钙血症及肾功能损害.(4)以浆细胞白血病起病的患者,治疗期间血或尿β2MG再次达20000μg/L以上,且外周血又出现浆细胞,血肌酐数升高.(5)完成4疗程及2个疗程后接受干细胞移植的患者,1年内的各项指标稳定,保持VGPR.结论:有严重贫血或β2MG升高或肾功能损害或高钙血症或发生浆细胞白血病的患者万珂治疗效果不理想.即使治疗后能获得较好的疗效,但疗效维持时间亦不长久.治疗取得良好疗效后及时给予进一步的治疗,对疗效的维持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对18例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沙利度胺治疗起始量为100 mg/d,每晚口服,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加量,每周增加100 mg/d,直到400 mg/d维持治疗;地塞米松40 mg/d,第1~4日,第9~12日,第17~20日分别静脉或口服给药,每28日为1个疗程.该方案治疗至少3个月.结果 完全缓解2例(11%),部分缓解4例(22%),进步8例(45%),无效4例(22%),总有效率78%.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便秘、嗜睡、疲乏、水肿、指端麻木等.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是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及沙利度胺BDT(Velcade+ Daxamethasone+ Thalidomide)方案与改良VAD(Vinorebine+Pirarubicin+Daxamethasone)方案、MPT(Melphalan+ Prednisone+ Thalidomide)治疗初发或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52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均为Durie-Salmon分期Ⅲ期,其中初治45例,复发/难治7例.21例(16例初治,5例复发/难治)MM患者采用BDT方案治疗,19例(18例初治,1例复发/难治)MM患者采用改良VAD方案治疗,12例(11例初治,1例复发/难治)MM患者采用MPT方案治疗.临床疗效根据EBMT/IBMTR/ABMTR标准判定,不良反应按依据NCICTCAE标准判断.结果 BDT方案组患者骨痛症状明显消失,贫血及肾功能不全得到明显改善,甚至恢复正常,21例患者中14例(66.7%)完全缓解(CR),6例(28.6%)部分缓解(PR),1例(4.8%)无变化(NC),总有效率为95.2%;改良VAD方案组19例患者中5例(26.3%)CR,3例(15.8%)PR,5例(26.3%)微小缓解(MR),2例(10.5%)NC,4例(21.0%)疾病进展(PD),总有效率为68.4%;MPT方案组12例患者中1例(8.3%)CR,2例(16.7%)PR,2例(16.7%)MR,1例(8.3%)NC,6例(50.0%)PD,总有效率为50.0%;三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血液学毒性和非血液学毒性.BDT组所有不良反应均在对症处理或停药后缓解或减轻.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及沙利度胺是一种新的有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化疗方案,不良反应轻且大多可逆,患者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TCD方案和BCD方案对新诊多发性骨髓病(初治MM)患者近期疗效、生存时间及毒副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初治患者106例临床资料。106例患者分为2组:1组53例用沙利度胺(Thalidomide)、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和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组成的化疗方案治疗(TCD组),另1组53例用硼替佐米(Bortezomib)、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组成的化疗方案治疗(BCD组)。比较2组的疗效、中位PFS、中位OS时间及毒副作用发生率,同时分析缓解程度、亚组因素与疗效间的相关性。结果:2组患者≥MR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CD组患者≥PR率、≥VGPR率及CR率均显著高于TCD组(P0.05);BCD组患者中位PFS显著长于TCD组(P0.05);2组患者中位OS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CD组疗效≥MR患者的中位OS时间显著长于MR患者(P0.05);TCD组患者中疗效≥PR患者的中位OS显著长于PR患者(P0.05);BCD组疗效≥VGPR患者中的中位OS时间显著长于VGPR的患者(P0.05);BCD组患者中疗效≥PR与PR的中位OS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CD组患者中ISS分期III期、R-ISS分期II期及肾功能正常者的ORR显著高于TCD组(P0.05)。2组感染、乏力、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CD组末梢神经麻木和带状疱疹发生率均显著高于TCD组(P0.05)。结论:TCD方案和BCD方案治疗初治MM的总体疗效接近,其中BCD方案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缓解程度,延长PFS时间;而TCD方案应用在降低毒副作用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治疗耐受性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国产仿制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7年12月-2019年7月采用以国产仿制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并至少完成了2个周期化疗的MM患者共62例,其中初诊患者47例,疾病复发/进展的患者15例,中位年龄62岁。结果:诱导治疗后患者的贫血、肾功能、白蛋白及β2-微球蛋白水平迅速得到改善;至少完成4个周期化疗的患者共56例,总体有效率(ORR)为85.7%,达到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及以上治疗反应的患者为64.3%,完全缓解(CR)率为28.6%;完成全部诱导及巩固治疗的患者(9个周期化疗或4-6周期化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共19例,其中疗效达VGPR以上的患者为84.2%,CR或者严格意义的完全缓解(sCR)的患者为57.9%。截止至2019年9月20日,本研究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00d,18个月的无进展生存(P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62.1%和85.3%。与硼替佐米可能有关的不良反应以1-2级为主,最常见的血液学不良反应为血小板减少(27.4%),最常见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为周围神经病变(43.5%),其次为乏力(37.1%)。结论:以国产仿制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疾病缓解迅速,近期疗效、生存情况及安全性总体良好,远期疗效及生存情况将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20.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肿瘤.化疗或大剂量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MM的主要手段.MP方案(马法兰+泼尼松)和VAD方案(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是治疗MM的标准方案,但大多数MM患者发病时年龄偏大,多数患者还有多系统慢性疾病,各器官功能减退,标准化疗耐受性差,更难于承受大剂量+骨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所带来的痛苦.1999年Singhai等[1]首先报道沙利度胺单药治疗难治性MM有效,近年来国内外也有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初治MM有效的报道.现将本院2006年2月~2009年7月选择的11例老年初治MM,采用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取得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