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疗法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13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于甲状腺切除术后分别行TSH抑制治疗(观察组)和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无复发和/或无转移率。结果观察组术后3、5、10年的无复发和/或无转移率分别为98.76%、93.21%及79.54%,对照组分别为92.17%、82.36%及51.2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H抑制疗法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行全或近全甲状腺切除术后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长期行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期间骨质疏松风险,并探索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接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行TSH抑制治疗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骨质疏松一分钟测试法和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进行骨质疏松风险筛查,并根据结果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300例接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行TSH抑制治疗的患者中,66.00%的患者存在骨质疏松风险;OSTA显示该组患者骨质疏松低度风险为96.00%,中度风险为1.00%,高度风险为3.00%。患者的服药剂量、性别、绝经、婚姻状况、医保支付类型以及是否知晓甲状腺癌术后激素治疗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是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结论大部分分化型甲状腺癌TSH抑制治疗患者都存在患有骨质疏松的风险,但多为低度风险。患者对骨质疏松的防范意识普遍不高。  相似文献   

3.
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甲状腺切除、131I治疗和长期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是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传统治疗方法。TSH抑制治疗是指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给予超过生理需要量的甲状腺激素以抑制垂体TSH的分泌,进而减少TSH依赖性癌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低危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TT)后未接受清甲(RA)治疗时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7月间,在郑州人民医院接受TT的中低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12例,术后仅接受内分泌治疗未接受清甲治疗,无复发组(M0)105例、复发组(M1)7例。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病理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索Tg与TSH的关系,建立Tg、Tg/TSH与DTC复发的ROC曲线。结果 两组间血清Tg、包膜侵犯、复发危险分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性别、确诊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Tg是DTC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Tg与DTC复发关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8,诊断界值为1.355μg/L,灵敏度85.7%、特异度82.9%。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g与TS...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停用甲状腺激素后血脂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实施手术治疗的13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患者在停止应用左甲状腺激素钠(L-T4)前、手术前以及停药3周后分别测定血清FT_4、TSH、FT_3、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O)、LDL-C、HDL-C等指标,由此分析患者的血脂水平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实施手术前HDL-C与TSH水平呈正相关(P0.05),其他指标与甲状腺功能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停药前血脂水平与甲状腺功能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停药后总胆固醇水平与FT_3、FT_4水平呈负相关(P0.05);HDL-C与FT_3、FT_4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TSH水平呈正相关(P0.05);LDL-C与FT_4呈负相关(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暂停应用治疗时,随着TSH水平的升高,HDL-C水平有所提升;总胆固醇、HDL-C以及LDL-C水平均与FT_3、FT_4呈负相关,药物停用后患者血脂代谢异常与甲状腺功能减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行双侧甲状腺全切术后停用内分泌治疗前后所测得的Tg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2003~2006年我院收治的8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血TSH和Tg水平进行检测,在停用左旋T4前1天以及”。I内照射治疗前1天各测1次。结果在内分泌治疗期间Tg水平≤30μg/L时,停用内分泌治疗后Tg水平没有明显升高(P〉0.05);但内分泌治疗期间Tg水平〉30μg/L时,停用内分泌治疗后Tg水平出现明显升高(P〈0.05)。结论风是分化型甲状腺癌较好的随诊指标.监测血Tg不必停用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7.
分化型甲状腺癌11Ⅰ治疗后均应进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旨在迅速纠正甲减并使血清TSH降低到<0.03mu/L水平。本文在25例病人中进行了两种替代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即常规剂量法,每日口服甲状腺片40mgtid;饱和剂量法,甲状腺片逐日剂量按下列顺序给予,240mgtid、120mgtid、80mgtid、40mgtid……。结果显示:为使血清TSH<0.03mU/L,对131Ⅰ治疗后已无残留甲状腺者,常规剂量需25天,饱和剂量仅需7~11天;对尚有残留甲状腺者,常规剂量亦仅需5天。表明对无甲状腺患者替代治疗宜采用饱和剂量法,而对有残留甲状腺者,仍以常规剂量为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辅助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岁12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2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24例行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98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术,其中72例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26例行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左旋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剂量1.5-2.5μg/(kg·d),使术后促甲状腺激素〈0.1mIU,其中79例辅以131I治疗;所有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0a;患儿身高、体质量均不低于WHO推荐的儿童生长发育标准;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11例(9%)出现颈淋巴结转移,5例(4%)出现远处脏器转移;5例肺转移患儿在131I及内分泌辅助治疗后,肺部CT提示有4例转移灶完全消失,1例病灶明显缩小。结论儿童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辅以131I内照射和内分泌抑制疗法,可降低肿瘤复发,对转移病灶有较好疗效,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上海曲阳医院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96例DTC患者,以术中所取得的癌组织作为DTC组,另取其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TSGF、TSH水平,采用荧光磁微粒免疫法检测Tpo-Ab水平,Kaplan-Meier法分析TSGF、Tpo-Ab、TSH水平与DTC患者预后的关系,Cox回归分析影响DT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TC组的TSGF、Tpo-Ab、TSH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期Ⅲ期、发生腺外浸润的DTC患者TSGF、Tpo-Ab、TSH水平显著高于肿瘤分期Ⅰ~Ⅱ期、未发生腺外浸润的DTC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GF、Tpo-Ab、TSH高水平组患者2年生存率分别显著低于低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5、6.095、9.524,P=0.014、0.014、0.0...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占所有癌症的1.4%[1]。甲状腺癌根据肿瘤细胞起源可分为2类,一类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包括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甲状腺滤泡状腺癌和未分化癌,另一类起源于滤泡旁细胞称为甲状腺髓样癌。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甲状腺滤泡状腺癌统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占甲状腺癌的80%。目前,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及131碘内放射治疗为主[2]。术后行口服131碘治疗,可以去除残余甲状腺组织,消除隐匿于残余组织中的微小病灶,有效减少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有资料[3-4]研究表明,131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及其转移灶疗效确切。本研究对3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行口服131碘治疗,并配合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核医学科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口服碘131(131I)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4年6月经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970例,总结131I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针对各种不良反应给予的相应处理措施。结果 97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均顺利出院,502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75%。其中头颈部反应258例,消化道反应398例,造血系统反应2例,生殖系统反应1例。在发生不良反应的502例患者中,401例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在其出院时均得到有效缓解,53例患者在出院1个月后电话随访中告知不良反应已消失,48例诉症状已逐渐减轻。结论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可出现一过性的不良反应。对症处理后均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2.
夏盛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4):2404-2405
目的探讨I-131联合利可君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术后单纯接受放射性核素I-131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应用利可君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近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WBC、PL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WBC、PL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应用I-131联合利可君治疗可有效预防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减少现象的发生,并对减低放射性核素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131 I核素治疗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86例,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所有患者均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术后1个月开始采用131 I核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不良反应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采用131 I核素治疗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导我院1984年1月—1996年12月期间误诊的分化型甲状腺癌54例。该型甲状腺癌误诊率高,本组占同期甲状腺癌的28.09%(54/190)。误诊原因与临床医生警惕性不高、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和细胞及病理学检查的某些缺陷等因素有关。而寻求合理准确的细胞及病理学检查是降低误诊率的关键。本组资料表明,对甲状腺肿块术前常规作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FNAC),可显著降低误诊率;FNAC有一定的假阴性率,采用专人检查、规范操作、重复检查等措施有助于克服这一不足;此外应积极行术中冰冻切片(FS),如与FNAC相结合,可大大降低误诊率。为避免再手术,应尽可能术前明确诊断以指导术式选择。废弃肿块剜出术,注意术中颈淋巴结探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 DTC)全切术后抑制状态时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云南省肿瘤医院2018年2~9月,75例接受甲状腺全切和131I清甲后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口服甲状腺素片进行抑制治疗。用罗氏电化学发光e601检测血清TG,TSH和TG-Ab,安图A2000 plus检测FT4,联合甲状腺B超,CT检查。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转移组与未转移组TG,TSH,TG-Ab和FT4结果; 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TG在甲状腺癌术后,抑制治疗时复发转移的诊断性能。结果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抑制状态,显像发现转移25例(33.3%),血清TG 49.02 ng/ml(95%CI:3.85~94.18 ng/ml); 未转移50例(66.7%),血清TG 0.84 ng/ml(95%CI:0.04~1.96 ng/ml),两组之间血清T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14,df=1,P<0.01)。通过ROC曲线分析,血清TG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95% CI:0.81~0.97,P<0.01),最佳切点值为1 ng/ml,此时诊断复发或转移的灵敏度为84.2%,特异度为88%。结论 抑制状态时血清TG水平变化有助于判断甲状腺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甲状腺全切后抑制状态时血清TG水平为1 ng/ml可作为判断复发转移的最佳切点值,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测定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 lc)及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 3)、游离甲状腺素(FT 4)、TSH,与同法检测正常对照组118例作比较;并按糖尿病并发症将2型糖尿病组分为无并发症组与大血管病变组、糖尿病肾病变组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组,按不同HbA lc水平分为〈6%,6%~,10%~,13%~组,比较各组间FT 3,FT 4和TSH水平的差异。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FT 4,FT 3的值均降低,TSH变化不明显;糖尿病肾病变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FT 3和FT 4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TSH降低越显著;糖尿病患者的TSH浓度随HbA 1c水平的上升而下降。结论: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杰 《临床医学》2014,(12):114-115
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CT表现,探讨CT在分化型甲状腺癌及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22例癌性病灶密度不均匀,16例有钙化,5例为囊性伴高密度乳头状结节,病变呈不均匀结节样强化19例,薄壁强化7例,向心性强化4例,累及气管4例,10例颈淋巴结转移,肺转移4例,骨转移2例。结论 CT是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及转移的首选方法,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治方法 选择.方法 我院2002年2月至2008年1月收治7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根据肿瘤大小、病灶数量、颈部淋巴结转移和年龄选择不同术式.单侧分化型甲状腺癌行患侧甲状腺及峡部切除或加对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双侧者行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术;高危患者(年龄>45岁,肿瘤>4 cm,肿瘤≤4 cm但超出甲状腺包膜)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辅以内分泌治疗.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11例,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对侧腺体部分切除术19例,甲状腺近全切除术26例,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22例;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25例,中央区(Ⅵ区)颈淋巴结清扫术23例.结果 乳头状癌68例(87.18%),滤泡状癌10例(12.82%);中央区淋巴结转移26例.术后并发症:短期低钙手足麻木12例(15.38%),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8例(10.26%),永久性声音嘶哑2例(2.56%),乳糜漏3例(3.85%).74例获随访,随访率为94.87%,随访6个月~6年.6例局部复发淋巴结转移,经再次手术切除,无远处转移.生存率97.30%(72/74).结论 肿瘤大小、病灶数量、颈部淋巴结转移和年龄应作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方式选择的依据,对于高危患者应常规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选取常规放射治疗与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复发率及转移率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治疗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102例,采用电脑盲选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放疗,n=51)与治疗组(三维适形调强放疗,n=51)。对比分析2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与血清指标,统计2组的远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在鳞状上皮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血清癌胚抗原(serum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 A)、糖类抗原724(carbohydrate antigen 724,CA724)以及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上,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CD44v6、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上,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以及远处转移率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用于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理想,对于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的改善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减小免疫功能损伤,调节血清指标,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延长存活时间,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