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超声表现与空气灌肠整复可能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及空气灌肠确诊的222例小儿肠套叠的超声表现,比较不同的超声表现与空气灌肠整复可能性的关系。结果:当肠套叠表现为“同心圆征”,空气灌肠整复率为100%。当表现为“炸面圈征”,肠套叠整复情况依赖于低回声外圈的厚度。当出现套头部内积液,整复率为17%。合并少量腹腔游离积液与套叠内肿大淋巴结不影响空气灌肠整复率。结论:通过分析肠套叠的超声表现可预测空气灌肠整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围灌肠期精心护理在小儿肠套叠成功实施空气灌肠整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经超声确诊为急性肠套叠的130例患儿(男83例,女47例;年龄2个月~11岁,中位年龄2岁)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经透视实时监视(n=95)和超声实时监视(n=35)下空气灌肠。常规清洁灌肠,灌肠前及灌肠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排便颜色及临床表现,并将观察情况及时报告经治医师。肠套叠整复后,维持肠管内气压10~15 min,肌肉注射山莨菪碱(0.2 mg/kg体重)。结果由于采取了适时有效的护理措施,130例患儿中127例的肠套叠得到整复,其成功率为97.69%。未发生与空气灌肠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和复发的肠套叠。结论精心做好围灌肠期护理工作,是保证患儿安全和提高灌肠整复成功率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提高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率及预防并发症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小儿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率及预防并发症。方法:对268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肠套叠患儿进行空气灌肠整复。结果:空气灌肠整复成功252例(94%),其中24例经2次整复成功,2例在术前麻醉后第三次整复成功,失败16例。结论:空气灌肠是诊断与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最好方法,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整复成功率,还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山莨菪碱在小儿肠套叠空气整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在小儿肠套叠空气整复中的作用。方法 常规空气灌肠不能整复的患儿550例,经肌注山莨菪碱5mg,20~30min后再行试灌。结果 468例整复成功,82例未成功,其中2例穿孔,行手术治疗。结论 空气整复小儿肠套叠应用山莨菪碱是一种简易有效的方法,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5.
小儿肠套叠是临床儿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目前诊断和治疗方法主要有空气、气钡灌肠整复和超声引导下水灌肠整复以及有创的外科手术治疗.近年来浙江省乐清市人民医院在超声引导下,用温生理盐水灌肠并加以手、探头双合诊在诊治小儿肠套叠中效果显著,整复成功率明显提高.现收集2005年~2010年1月乐清市人民医院超声引导下诊断和治疗的213例肠套叠患者资料,分析影响小儿肠套叠整复的因素,以进一步提高小儿肠套叠整复的成功 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诊疗的体会和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1月-2005年12月本院对126例临床诊断肠套叠的患儿进行空气灌肠诊断与整复,整复未成功者行外科手术。结果:空气灌肠整复成功112例,整复成功率88.9%,其中14例复位失败后改行手术治疗。结论:小儿急性肠套叠只要符合适应症并无其他并发症;空气灌肠为小儿急性肠套叠首选且经济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临床影像学诊断方法在婴幼儿肠套叠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50例肠套叠患儿行超声及空气灌肠X射线检查.结果 婴幼儿肠套叠临床表现为腹痛、哭闹、呕吐、果酱样血便和腹部包块等.腹部超声检查显示腹腔内"同心圆征"、"套筒征",空气灌肠X射线检查具有诊断和治疗双重功效.结论 临床可疑为肠套叠者宜先行超声筛查,空气灌肠X射线检查整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脉冲式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附86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蓓蒂  赵辉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5(12):1099-1100
目的:探讨脉冲式空气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价值和疗效。方法:经肛门插入Foley气囊导管,连接脉冲灌肠整复仪,先行诊断性空气灌肠,确诊为肠套叠后行脉冲空气整复,难复型结合手法按摩,本组病例气压选择在8~16KPa之间。结果:86例患者中,回—结肠型72例(83.7%),回—回—结肠型14例(16.3%),套头位于回盲部25例,升结肠17例,结肠肝曲14例,横结肠8例,结肠脾曲9例,降结肠5例。81例患者复位成功,成功率约94.2%。结论:脉冲式空气灌肠能减轻套叠部位的痉挛与水肿,提高肠套叠的整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在X线机透视下行空气或少量稀钡的灌肠是小儿肠套叠的诊断治疗方法。而辐射对患儿的影响引起人们关注。回顾近7年来81例整复中,认真观察套头的形态,套头远端肠管扩张程度;选择间歇充气手法推压复位和手术复位,提高了整复的成功率,并减少不必要的辐射。  相似文献   

10.
手法辅助空气灌肠整复小儿急性肠套叠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用手法辅助空气灌肠整复小儿急性肠套叠,提高复位成功率。方法:本组共50例,气压选择在8~14.6kPa之间,当套头于肠曲内受阻时,施以双手的按摩,推压来降低脱套阻力。结果:50例中,5例套头受阻于肝曲,43例受阻于回盲瓣区,2例于肝区、回盲瓣区均受阻,经配合手法后,47例复位成功,成功率94%。结论:在小儿急性肠套叠中,借助于手法按摩,推压可明显矫正肠腔的弯曲,减轻套入部的痉挛与水肿,降低脱套阻力,加速肠套叠复位。  相似文献   

11.
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诊治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空气灌肠整复术对小儿肠套叠诊治的效果。方法应用GB-201型自动遥控灌肠器对70例临床怀疑肠套叠患儿于临床症状出现24~48h内进行肠套叠整复术。结果整复成功63例,失败7例。结论空气灌肠是诊治小儿肠套叠最可靠的方法,具有疗程短、创伤小、成功率高等多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婴幼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的疗效。方法:29例肠套叠患儿,在X线透视机下,用CTB201型自动遥控灌肠器行空气灌肠(压力8.0-16.0KPa)进行整复术。结果:29例患者行空气灌肠后均明确诊断,其中20例为回一结肠型肠套叠,5例为结-结肠型,4例为回-回结肠型。结论:空气灌肠是治疗小儿肠套叠首选的安全、方便的方法。灌肠前注射解痉药物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延时再次空气灌肠复位术在治疗肠套叠患儿中的疗效.方法:从2000年~2005年对145例肠套叠患儿行空气灌肠治疗.按照从发病到接受治疗的时间将患儿分为三组: A组<12h,B组12~24h,C组>24h.采用国产JS818E型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在德国西门子Iconos R-200型数字胃肠机的监视下进行整复.结果:2000年~2005年所有病例空气灌肠整复的成功率为92%(145例中134例成功).2003年以前只实施单次灌肠复位,空气灌肠整复的成功率为85% (55例中47例成功),2003年后通过对初次灌肠失败者施行延时再次灌肠复位术,将成功率提高到97%(90例中87例)(P<0.05).结论:延时再次空气灌肠复位术显著提高了肠套叠患儿肠管整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婴幼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与影像学分析(附5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婴幼儿急性肠套叠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经手术证实的 58例婴幼儿急性肠套叠,分析腹部立位片和空气灌肠的X线改变及CT、超声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1)手术 58例肠套叠中回结型,回盲型 33例,回回结型,回盲结型,回结结型 25例。病理及手术证实肠套叠合并肠坏死 23例。(2)主要影像学表现:小肠结肠气体减少 12例,肠胀气和不全性肠梗阻 18例,小肠梗阻 17例,腹部立位无明显异常 8例。空气灌肠显示套头呈杯口状,分叶状包块影 28例。超声显示靶环征 3例,CT显示分层状同心圆形肿块 1例。结论 婴幼儿急性肠套叠影像学表现典型,对于诊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空气灌肠整复婴幼儿肠套叠的治疗经验。方法:对21例确诊为肠套叠的婴幼儿进行空气灌肠整复。结果:成功复位20例,1例未成功转手术治疗,整复成功率95.2%。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征及操作程序,空气灌肠整复是婴幼儿肠套叠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肠套叠(intussusception)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是肠管的一部分及其相应的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内的一种肠梗阻,在婴儿期尤其多见半岁至两岁间。非手术整复小儿肠套叠的方法较多,常见的有生理盐水、钡剂和空气灌肠整复法,其整复效果也不一。小儿肠套叠如能早期行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多获成功。据有关资料显示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率89.0%(388/436).其中病程≤24h,若在实施空气灌肠复位前给予盐酸山莨菪碱等舒张平滑肌的药物其成功率更高,曾就空气灌肠复位失败后手术的患者进行随访,有部分患者在给予麻药后打开腹腔套叠部位已自行打开,还有部分患者套叠部位已明显松弛,  相似文献   

17.
<正>肠套叠是小儿常见急腹症,2岁以下多见,是由于部分肠管及相应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形成的肠梗阻。肠套叠由3条同心管组成,包括套入管、反折管和套鞘,属于绞窄性肠梗阻,若延误诊治能引起肠坏死,并发全身性严重感染,甚至危及生命。随着数字化影像学的快速发展,肠套叠的早期诊断能力明显提高,临床可疑为肠套叠患儿宜先行超声或X线筛查,大多数患儿能明确诊断,并且在影像学监视下通过灌肠方法整复成功。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方法简单易行、安全可靠,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空气压力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附286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儿肠套叠是小儿常见急腹症之一,空气压力灌肠整复为首选治疗方法.影响肠套叠整复成功的因素有病程长短、肠套叠部位及其程度、患儿的全身情况、注气压力选择等[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15例空气压力灌肠整复中采用间歇注气法辅以手法按摩整复的价值与71例采用一般注气法整复的比较及208例使用男性成人导尿管代替双腔气囊管(Foley管)与整复成功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空气灌肠在整复小儿肠套叠中的价值。方法:取足三里、合谷、天枢、中脘、关元等穴位,毫针直刺,深度0.5-1寸,用泻法,配合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结果:32例肠套叠针灸配合空气灌肠复位成功31例,占96.8%。结论:针灸结合空气灌肠提高了肠套叠的整复率,是小儿肠套叠诊断、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空气整复与肠壁肿胀厚度之间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对61例肠套叠经彩色多普勒B超检查,测量套叠肠壁肿胀的厚度并记录,然后根据测量数据,按肠壁肿胀厚度、选择不同的空气压力进行整复。结果:整复成功52例,占85%;失败9例,占15%。并且肠套叠空气整复成功与否,与患儿的性别及肠套叠部位无明显关系,与肿胀肠壁厚度、选择空气压力有关。空气整复可行性的标准:当水肿肠壁厚度〈1.10cm、选择空气压力8—15kpa,可以空气整复。当水肿肠壁厚度在1.10—1.50cm、选择空气压力8—13kpa,可以谨慎地进行空气整复。当水肿肠壁厚度1.50cm、空气压力不超过8kpa、只作诊断,不宜进行空气整复,否则有穿孔危险。结论:小儿肠套叠空气整复成功与否,与肠壁肿胀厚度有明显关系,这对小儿肠套叠选择性地空气整复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