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3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308例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病例资料,探讨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在诊断肿大淋巴结性质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3年1月-2010年6月在南方医院肿瘤中心接受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穿刺活检术的308例患者资料.统计其年龄、性别、淋巴结大小、部位、病理类型,分析其淋巴结大小、部位、病理类型对病理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灰阶超声应用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预测效果,并观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分析我院62例(64个结节)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灰阶超声予以评估,根据患者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分组为观察组(颈部淋巴结转移,21例)与对照组(颈部淋巴结未转移,41例)。记录所有患者灰阶超声表现情况,并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较,同时找出两者间相关性。结果经分析发现,甲状腺结节数目(2=0.92,P=0.33)、癌结节形态(2=1.13,P=0.28)、癌结节内部回声(2=0.46,P=0.49)、癌结节边界(2=0.50,P=0.47)、癌结节后方回声(2=0.57,P=0.44)、癌结节周边回声(2=0.01,P=0.92)、癌结节位置(2=0.78,P=0.85)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无关;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癌结节大小(2=12.68,P=0.00)、癌结节与被膜间关系(2=9.64,P=0.02)、癌结节内钙化类型(2=7.94,P=0.04)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经多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与癌结节大小(OR=5.631,P=0.00)、癌结节与甲状腺被膜关系(OR=4.526,P=0.00)、癌结节内钙化类型(OR=4.017,P=0.00)有关。结论灰阶超声用于临床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可通过观察患者临床灰阶超声表现来判断其是否存在颈部淋巴结转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探讨实施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10年期间收治4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采用患侧腺叶切除60例,患侧腺叶和峡部切除加对侧腺叶大部分300例,双侧腺叶和峡部切除40例,均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结果全部患者术后恢复正常,并发一过性喉返神经损伤20例,并发一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0例。患者术后无颈部肿瘤复发。结论实施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可达到与目前常规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相同治疗效果。所以中央组淋巴结清扫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除术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于 1997~1999年对甲状腺肿块 192例实施了手术 ,对其中 4例患有甲状腺乳头状癌者实施了功能性颈淋巴结清除术。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性 1例 ,女性 3例 ,年龄 2 8~ 4 0岁。术后病理证实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 ,且突破包膜。于术后 4~ 6天再次手术 ,行患侧腺叶加对侧大部腺叶切除术及功能性颈淋巴结清除术。4例术后病理报告颈淋巴结有最少 2枚 ,最多 7枚转移。定期应用ECT随访2年 4个月至 4年 7个月 ,无一例发现复发和其他部位转移。2 讨 论2 1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生物特性 ①发病年龄以 2 0~ 5 0岁占多数 ,男女之比为 1∶1 5…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升高,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thyroid,PTC)为最常见的病理学类型。PTC具有进展慢、预后好的特点,但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对预后有较大影响,术前诊断转移淋巴结对于PTC的临床处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超声是诊断颈部转移淋巴结的主要影像学方法之一,然而其准确度仍有待提升。本文就超声诊断PTC颈部淋巴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及转移区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行甲状腺手术的223例PT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颈部淋巴结是否转移将其分为淋巴结转移阳性组(LN+组,n=99)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LN-组,n=124)。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实验室检查指标、是否合并桥本氏病、术后病理诊断资料,以及超声声像图特征。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TC颈部淋巴结转移及转移区域的危险因素。结果性别、是否合并桥本氏病、病灶大小及典型PTC的超声征象具有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及转移区域的价值(P<0.05)。结论当患者为男性、不伴有桥本氏病,且病灶较大并具有典型PTC超声特征时,外科医师应警惕颈部淋巴结转移。PTC肿瘤位置影响淋巴结的转移区域。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复发性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安全性及疗效。 方法 纳入曾行全甲状腺切除术的甲状腺乳头癌患者31例,共计62枚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经细针穿刺细胞学证实)。热消融治疗包括射频消融28例(共计57枚淋巴结)及微波消融3例(共计5枚淋巴结)。31例患者于术前、术后行常规超声检查及超声造影检查。随访包括常规超声、超声造影、甲状腺功能及必要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 31例患者均成功治愈,无明显并发症,热消融后超声造影显示消融淋巴结无增强。平均随访27(12,70)个月,无证据显示消融部位淋巴结复发。有3例患者出现消融部位以外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经术后病理证实)。随访显示消融后淋巴结均出现体积收缩,其中9枚淋巴结完全消失,32枚淋巴结体积收缩50%及以上,21枚淋巴结收缩50%以下。在末次随访评估中,31例患者中19例的甲状腺球蛋白水平降低。结论 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复发性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27例患者,所有患者均于超声引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经超声检查观察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的消融灶变化、甲状腺实质与颈部淋巴结状况,以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27例患者术后均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超声检查显示患者的结节不断变小,治疗后首月、3月、半年及1年时患者的结节体积缩小率分别为22.22%、51.85%、85.19%、92.59%。治疗3月时消融灶消失者1例,治疗后半年时消融灶消失者2例,治疗后1年时消融灶消失者6例;其中有26例(96.3%)患者首次治疗后就达到了无瘤生存。治疗后1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1例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术后均未出现皮肤气道烫伤与喉返神经损伤等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头状癌的294例患者共322个结节,将322个结节分为转移组和无转移组,对2组间性别、年龄、结节位置、是否邻近包膜、结节大小进行统计学分析,年龄分为≤40岁和>40岁组,结节位置分为上部、中部、下部、峡部组,邻近包膜为在二维超声上紧贴包膜而未突破包膜,结节大小分为≤5 mm、5~10 mm、>10 mm组。并计算超声检查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及误诊率。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与性别、结节位置及是否临近被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年龄及结节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年龄和结节大小是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40岁(OR=0.57,P=0.020),结节大小5~<10 mm(OR=3.99,P=0.002),结节大小≥10 mm(OR=8.02,P<0.001)。超声诊断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灵敏度为33.8%,特异度为96.8%,漏诊率为66.2%,误诊率为3.2%。结论 超声检查对甲状...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90-04-2002-04外科病理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共计3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US-FNAB)的994例患者,分析其穿刺前后的甲状腺手术疾病构成变化和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细胞学特征。结果 994例患者中,317例采取手术切除,其中US-FNAB的准确度为98.4%,特异度为93.2%,敏感性为99.6%。本文中251例经组织学诊断确诊为甲状腺癌(PTC),在最大径不低于1cm时有90.68%病例已经细胞学诊断明确,但是在PTMC时仅有35.55%病例经细胞学明确诊断。在PTMC细胞学特征方面20.00%的病例可见到典型的乳头状结构,并且98.88%的病例可以见到单层片块状结构。结论在超声引导下采用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可大幅度提高甲状腺癌患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声像图特征。材料和方法 :对 2 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用高频超声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术后与病理对照。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声像图特征为实质不均质低回声为主伴有散在砂粒状强回声微钙化点。结节较小 ,约 0 .5~ 3 .0cm ,大多数无明显包膜但分界清楚 ,边缘毛糙。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 :肿瘤结节 10 0 %都能测到血流信号 ,结节较大者多血供 ,微小隐匿癌常为少血供。结论 :应用高频超声检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声像图特征分析有助于本病与甲状腺良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特征。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检出86例89个结节,病灶检出率94.7%,提示或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59例,未提示性质16例,误诊为腺瘤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8例;漏诊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特征为实性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伴有微钙化,血供较丰富。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具有典型的超声特征,但是部分甲状腺乳头状癌,特别是微小癌,恶性特征不明显,并且甲状腺乳头状癌易与良性病变并存。因此,掌握超声诊断特征,细致观察每一个结节,警惕微小癌的存在,是提高诊断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3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形态学特点。方法:对我院1998年~2001年收治的3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病变、滤泡型腺瘤发病率最高,占55.O%;恶性肿瘤中,乳头状癌发病率最高,占76.O%。乳头、核沟、毛玻璃样核、核体积增大、核重叠、砂粒体及核内假包涵体是乳头状癌的主要形态学特点。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滤泡型腺瘤、滤泡癌的鉴别依靠细胞参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隆突下淋巴结穿刺活检的安全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6年7月 - 2010年7月17例CT引导下隆突下肿大淋巴结穿刺活检的病例资料,穿刺结束后即时CT复查及短期随访,了解并发症情况,评估穿刺安全性.活检标本行病理学检查,评估穿刺活检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17例患者中14例首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癌结节的超声声像图多个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1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超声影像学资料,按照手术病理诊断分为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组(103例)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组(109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甲状腺癌结节位置、大小、数目、回声、形态、钙化灶类型、有无囊性变、是否侵犯甲状腺被膜、内部血流等癌结节超声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癌结节分布位置方面均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1)。PTC患者淋巴结转移组的癌结节最大径大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癌结节内微钙化及粗大钙化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癌结节内血流达3级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癌结节侵犯甲状腺被膜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这些征象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1)。PTC患者淋巴结转移组的癌结节数量及内部囊性变率较无淋巴结转移组未见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综合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的多个超声特征,一定程度上或可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为临床上制定首次治疗策略、判断患者预后等方面提供有用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的灰阶超声表现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关系。方法:用灰阶超声评估130例患者的135个PTMC结节,均经术后病理证实,分为颈部淋巴结未转移组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组。灰阶超声主要评估甲状腺结节数目、位置、形态、肿瘤的边界、与甲状腺被膜的关系、内部回声、钙化类型、周边回声特征及后方回声。将上述灰阶超声表现与颈部淋巴结转移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研究两者的关系。结果:PTMC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的超声表现是癌结节大小、结节与甲状腺被膜的关系、癌结节内部的钙化类型(P0.05),即癌结节越大、与甲状腺被膜接触面积越大,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越大,结节内出现粗伴微钙化灶时,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较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癌结节大小、与甲状腺被膜的关系、钙化类型是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论:PTMC的大小、与甲状腺被膜关系、内部钙化类型等灰阶超声表现,可提示PTMC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两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与术式选择的关系。方法:将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N0、N1患者334例,分为:(1)N1组148例,行治疗性颈淋巴结清扫;(2)N0高危组42例,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3)N0低危组144例,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96例,不进行颈淋巴结清扫48例。结果:(1)术前B超、CT检查与术后病理学诊断符合率为82.2%;(2)N1组术后随访5年,复发23例;(3)N0高危组术后随访5年,生存率与复发率差异不显著(P〉0.05);(4)N0低危组术后随访5年,生存率与复发率差异不显著(P〉0.05);(5)N0高危组与低危组生存率、复发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N1组应进行治疗性颈淋巴结清扫,N0高危组应进行选择性区域颈淋巴结清扫;N0低危组可考虑暂不进行颈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7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符合率为86.5%,并存的良性和恶性结节的结节的边界、结节内部回声、纵横比(L/T)、结节内钙化和血流信号的情况相比较,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均<0.01)。结论高频声像图中的钙化、纵横比和结节内部低回声是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重要指标,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丰富程度等指标对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准确性有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合并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超声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HT伴PTC(HT组)和57例PTC(非HT组)共92例单发癌结节患者超声图像特征,采用SPSS 16.0软件统计分析超声图像特征的差异.结果:HT组的癌结节内粗钙化比例为45.71%,明显高于非HT组的17.54%[x2=8.488,P=0.004,OR=3.958(95%CI:1.526-10.264)].非HT组中癌结节多表现为低回声伴微小钙化.非HT组的癌结节内微钙化的比例为63.16%,明显高于HT组的34.29%[x2 =7.244,P=0.007.OR=1.784(95 %CI:1.177-2.703)];且非HT组的癌结节低回声的比例为86.96%,明显高于HT组的54.28%[x2=ll.286.P=0.001.OR=3.257(95%CI:1.559-6.806)].两组癌结节在大小、形态、边界及CDFI特征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HT合并癌结节的超声表现,有助于提高HT背景下的甲状腺癌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