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砭石疗法对穴位经皮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砭石疗法的治病机理。方法 :使用泗滨浮石砭具对 2 0例健康人的肺经、胆经、三焦经和脾经进行顺经补法和逆经泻法的推刮治疗 ;用微量二氧化碳测定仪测量相关穴治疗前后的经皮二氧化碳释放量 (TCE)。结果 :使用补法后的TCE显著升高 (P <0 0 5) ,而泻法变化不明显 ,提示经脉气血流注和迎随补泻手法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使用加热的砭具对 2 7例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肺经相关穴位进行手法治疗 ,测量太渊和中府的TCE变化 ,发现有显著升高 (P <0 0 1 )。结论 :砭石疗法提高了经脉的能量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2.
针刺对经脉线皮肤二氧化碳呼出量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张维波  李宏 《中国针灸》1996,16(1):39-42
采用平补平泻的手法针刺心包经间使穴,使用高灵敏度二氧化碳呼出量测定仪测定针刺前、针刺中和针刺后心包经间使穴近心端和远心端三寸左右处经脉线上与线外对照区的二氧化碳呼出量。结果发现,针刺后无论是经脉线上还是经脉线外,皮肤的二氧化碳呼出量都显著升高;远心端的升高经脉线上与线外无显著差异,近心端经脉线上的升高幅度显著高于经线外;起针以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回降,而经脉线上的回降比较显著。说明针刺对外周组织特别是经脉线组织的能量代谢有促进作用,提示针刺可能有通过代谢调整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针刺促进经线皮肤释放儿茶酚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在探讨针刺信号的传导过程中,是否有经线皮肤儿茶酚胺等体液物质的释放及其同针刺信号传导的关系。结果表明皮肤中儿茶酚胺类物质可以在针刺后释放出来,作用于邻近部位及全身,产生一系列的效应。  相似文献   

4.
研究经络本质的新途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郑翠红  张明敏  黄光英 《中国针灸》2005,25(10):705-708
目的:探索经络的物质本质的新途径.方法:回顾分析了国内外近20年经络实质研究概况,并详细介绍了缝隙连接(GJ)、半通道的结构特点及其与经络的某些相似之处.结果:针刺效应的产生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以及结缔组织等密切相关;同一组织内和不同组织间相同和不同细胞间的GJ、半通道可能是机械性刺激信号(针刺)在体内转变为生物电信号或化学信号的结构基础.结论:针刺效应是在腧穴接受刺激的条件下,以高密度的GJ、半通道作为物质基础,以细胞间液、组织间液为缓冲系统的神经、血管、内分泌、免疫等多个系统的综合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对雌性恒河猴垂体-卵巢功能影响。方法采用针刺方法,观察针刺对恒河猴FASH、LH、E2、T、P分泌水平的影响。结果和结论针刺对雌性恒河河猴的生殖内分泌产生抑制性效应。  相似文献   

6.
从经络的液晶体液模型到针刺的基因位点调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卢六沙 《中国针灸》2001,21(10):603-605
在体液环境中,酶元的激活,即对酶分子链上各活性基团相对位置的调整之精度是纳米数量级的。如此之精度在液相环境内只有通过液晶排序才能实现。针刺影响内分泌的实质是“脏腑之气(内分泌)由先天之精气(基因)化生”。当前人类基因组计划中最大的难题就量对基因组功能的检测,面对天文数字的碱基对之排列组合,借助针灸等可影响内分泌的中医手段,可人为地引发各基因组合进入活动状态,将可能加快揭示生命之谜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脉腧穴与脏腑的特异关系.方法:将56只家兔随机分为7组,分别针刺不同经的穴位.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胃黏膜NO和NOS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PGE2、EGF含量,加权法分析各组综合效应.结果:(1)针刺足阳明经组与其余各组比较,能显著升高胃黏膜PGE2、EGF含量(P<0.01);(2)针刺足阳明、足太阴经组与其余各组比较,能显著升高胃黏膜NO和NOS含量(P<0.01);(3)针刺足阳明经组综合效应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1);针刺足太阴经组综合效应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多经司控同一脏腑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从作用强度和广度看又具有经脉的相对特异性;胃与足阳明经关系最为密切,足太阴经次之.  相似文献   

8.
机械压迫对隐性循经感传针刺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针刺上巨虚穴对人体生物能量信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颖  陈仪琳 《中国针灸》2010,30(6):481-484
目的:研究针刺上巨虚穴对人体各脏腑器官的影响,为针刺治疗胃肠及其他脏器疾病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针刺双侧上巨虚穴,运用生物能量信息医学诊断仪分别观察针刺前及起针后10 min、1 h和24 h人体各部的能量变化。结果:针刺上巨虚穴不仅能够调整食道、胃、直肠等消化功能,也会影响肺、子宫/前列腺、胸腺、脊椎等其他器官功能,其带来的能量变化有升高和降低两种。针刺后1 h即达到变化的最大峰值。结论:①上巨虚调整肠腑的功能主要作用部位可能在直肠,对食道、胃的能量变化也有较大影响;②其他如胸腺、肺、生殖、脊椎等的能量变化揭示出上巨虚穴的主治作用可能超出现有的认识范围;③针刺产生疗效高峰在针后1 h。  相似文献   

10.
关于经络系统和针刺治疗原理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焦顺发 《中国针灸》1995,15(6):45-49
作者总结分析了经典医著中对经络系统和针刺治病的若干论述,将经络系统理论与现代的人体神经系统相比较,发现两者在人体的重要地位上、与脊髓的关系上、以及全身分布的网络性、躯肢两侧的对称性、支配的节段性等诸多方面极其相似。因而认为中国医学家们所发现的经络系统即指现代医学中的神经系统,针灸治病即是针刺躯肢神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得气及假针刺等不同刺激手段对经穴及经线上穴点经皮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影响,研究针刺得气与外周组织能量代谢效应的相关性。方法:共测试二十名健康志愿者(男性8名,女性12名,平均年龄29岁),采用经皮二氧化碳测定仪,分别以五种不同的针刺方式刺激内关穴,在针前、针中及起针后测定上肢手厥阴心包经合穴曲泽及心包经上非穴点A(天泉与曲泽连线下1/4处)、B(曲泽与郄门连线1/2处)的经皮二氧化碳释放量,并与非心包经穴点C(A点尺侧旁开2cm)、D(B点尺侧旁开2cm)进行对照。结果:针剌前后相比,假针刺和浅针刺组五点上的TCE值均有升高趋势,其中B点及曲泽穴上针刺中与针刺后60TCE比较有统计意义;得气组A点、B点及曲泽穴针刺前后TCE值均升高,有统计学意义;经外c点、D点针刺前后的TCE值有一定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用机械力压迫阻断内关穴前后的郄门或大陵穴后,曲泽穴及A、B点上TCE值针刺过程中有所下降,起针解除压迫后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假针刺可以对全身起到一个刺激作用,也有升高局部体表能量代谢的作用,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针刺浅,医者或受刺者并没有传统的针感,但仍然可以获得临床疗效。传统针刺得气的操作方法能明显提高相关经线上的体表能量代谢,机械阻断可降低这种效应。  相似文献   

12.
Wang K  Wang XZ  Guo Y  Guo YM 《中国针灸》2011,31(4):381-384
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PubMed,从三磷酸腺苷(ATP)、氧分压、经皮二氧化碳释放量、PH值、温度及微循环血流等衡量经络活动状态的主要指标入手,对经脉循行线上的能量代谢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认为在经络研究中的对象选择、取穴原则、研究手段等方面应适当选取病理模型,善于利用穴位特异性及经络相关理化特性,积极进行跨领域合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得气及假针刺等不同刺激手段对经穴及经线上穴点经皮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影响,研究针刺得气与外周组织能量代谢效应的相关性.方法:共测试二十名健康志愿者(男性8名,女性12名,平均年龄29岁),采用经皮二氧化碳测定仪,分别以五种不同的针刺方式刺激内关穴,在针前、针中及起针后测定上肢手厥阴心包经合穴曲泽及心包经上非穴点A(天泉与曲泽连线下1/4处)、B(曲泽与郄门连线1/2处)的经皮二氧化碳释放量,并与非心包经穴点c(A点尺侧旁开2 cm)、D(B点尺侧旁开2crn)进行对照.结果:针刺前后相比,假针刺和浅针刺组五点上的TCE值均有升高趋势,其中B点及曲泽穴上针刺中与针刺后的TCE比较有统计意义;得气组A点、B点及曲泽穴针剌前后TCE值均升高,有统计学意义;经外C点、D点针刺前后的TCE值有一定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用机械力压迫阻断内关穴前后的郄门或大陵穴后,曲泽穴及A、B点上TCE值针刺过程中有所下降,起针解除压迫后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假针剌可以对全身起到一个刺激作用,也有升高局部体表能量代谢的作用,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针刺浅,医者或受剌者并没有传统的针感,但仍然可以获得临床疗效.传统针刺得气的操作方法能明显提高相关经线上的体表能量代谢,机械阻断可降低这种效应.  相似文献   

14.
Research on Meridians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theory of meridian (it is interpreted as channels and collaterals, or meridian in English), i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kerne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TCM holds that meridian is a complicated system with the fourteen meridians as the main part, which distributes over the whole human body. Each meridian belongs to a corresponding viscus interiorly, and winds around the limbs and joints exteriorly. It functions to transport the qi and blood, regulates the balance between Yin and Yang, responses to the changes in the natural world. It is the pathway for transporting qi and blood. Accordingly, it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connective, regulative and responsive system of the body. In comparison to the Western medicine and modem biology, it elucidates the vital process and regulation of the function of human body in a totally different way and involves many brilliant theoretical expositions. Therefore, it has been deeply concerned by many researchers in China and abroad. Once the essence of meridian is elucidated, it must vigorous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CM as well as the whole medical science and benefit the mankind.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加压阻滞循经感传时皮层体觉诱发电位地形图的分布特点。方法:应用EEG4400型脑电图仪和ND-1型脑地形图仪对11名循经感传显著的志愿者,刺激足三阳经膝关节以下穴位所引起的感传均可上行到头面部。另外,还对10名无感传者的皮层体觉诱发电位地形图的定位精确性进行了专门的观察。结果:对11名足三阳经循经感传显著的志愿者观察的结果表明,未加压阻滞循经感传时,在皮层体觉区的下肢和面部代表区同时出现了高电位反应。当以机械压迫阻滞感传,皮层体觉诱发电位地形图上只在下肢代表区出现一个反应,面部代表区的反应消失。结论:外周动因激发是产生循经感传现象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6.
Guiding Role of Muscle Region Theory in Acupuncture Anesthesi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刺麻醉是针灸体系的一部分,它的发展推动着针灸理论的完善。经筋理论也是针灸体系的一部分,它的主症决定了经筋理论在针刺麻醉临床应用中的指导地位。经筋分布与神经的相关性,是经筋理论对针刺麻醉指导的基础;同时,针刺麻醉推动着经筋理论的不断完善。两者间存在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循环发展关系,符合辨证发展观。  相似文献   

17.
临床基础一体化的针刺规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目的:探讨针刺临床与基础形成紧密互动性研究的有效途径.方法:从临床基础一体化的研究思路,试图提炼针刺临床的基本规律.结果:从古典经络理论和大量的临床经验,结合现代神经解剖生理的基础研究,提出针刺临床的若干规律.结论:针刺临床的对称对应规律、节段支配规律、中枢中轴规律、远肢优势规律、浅深关联规律和局部反馈规律,与古典经络理论及临床经验相吻合,在神经解剖学上也有可以解释的理论基础,值得分别立题进一步证实或证伪.  相似文献   

18.
斑马鱼体表类穴位与类经络结构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斑马鱼是否存在类经络与类穴位结构。方法:将成年斑马鱼活体经10μmol/LDiA水溶液染色,麻醉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DiA荧光标记物呈亮圆点状,若干标记物聚集在一起形成簇状,有规律地分布于身体各个部位。在躯体部,标记物从背部到腹部沿躯干纵轴形成4条线,背侧线、背外侧线、外侧线和腹侧线。在高倍镜下观察,又可依据其神经联系的不同将外侧线分为外侧上线和外侧下线,将腹侧线分为腹外侧线和腹侧线。结论:斑马鱼体表感觉器官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若干感觉器官聚集在一起形成簇,若干簇又有规律地沿躯体长轴排成线,类似于传统经络与穴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