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RASSF1A微卫星变异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HPV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择RASSF1A基因的两个微卫星多态标记位点,采用PCR技术对宫颈组织进行杂合性丢失与微卫星不稳定性的检测,同时检测宫颈组织中HPV16的感染状况.结果 两位点的LOH发生率在宫颈癌组织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位点的LOH及MSI在宫颈癌有无淋巴结转移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SSF1A基因的LOH发生率在HPV16感染阳性组中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 RASSF1A基因的改变是宫颈癌发生过程中的较晚期事件,RASSF1A基因的LOH与MSI对于宫颈癌的筛查、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可能具有临床实用价值.RASSF1A基因的LOH与HPV16感染二者共同作用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卵巢癌患者血液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a L  Liu FR  Zhang SL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5,34(12):785-787
目的 探讨循环肿瘤DNA中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及其与卵巢癌的关系。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对51名正常健康人、51例卵巢癌患者和51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循环DNA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进行了检测。结果 51名正常健康人和51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循环DNARASSF1A基因甲基化的发生率均为0;51例卵巢癌患者循环肿瘤DNARASSF1A甲基化的发生率为43.1%(22/51,P〈0.05)。RASSF1A甲基化与卵巢癌组织学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临床Ⅰ期和Ⅱ期循环肿瘤DNARASSF1A基因甲基化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临床Ⅲ期和Ⅳ期(P〈0.05);高和中分化组RASSF1A基因甲基化的发生率低于低分化组(P〈0.05)。结论 RASSF1A基因甲基化在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卵巢癌患者的循环肿瘤DNA中可以检测到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有关。循环肿瘤DNA中RASSF1A甲基化的检测有助于卵巢癌的诊断和预后判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HCC)患者肿瘤组织及血浆中p16及RASSF1A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及其在HCC早期无创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60例HCC患者肿瘤组织、癌旁组织、血浆及60例正常肝脏患者肝组织及血浆中p16、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分析其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60例HCC患者血浆、肿瘤组织及癌旁中p16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68.3%(41/60)、63.3%(38/60)和41.7%(25/60);RASSF1A基因异常甲基化检出率分别为73.3%(44/60)、70.0%(42/60)和36.7%(22/60);60例正常肝脏患者肝组织及血浆p16、RASSF1A未检测到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HCC患者外周血浆和癌组织中p16、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率与患者年龄、性别、AFP、有无肝炎病毒感染(HBV)、有无肝硬化、Child分级、肿瘤个数、包膜完整与否、有无癌栓、是否复发、病理分级、肿瘤分期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 HCC患者肿瘤组织及血浆DNA中可检测到RASSF1A基因和p16基因的甲基化,外周血p16基因和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检测对肝癌筛查有重要意义,可能成为HCC新的肿瘤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研究髓母细胞瘤与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SPNET)中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改变,探讨颅内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NET)的不同亚型中该基因的表遗传学差异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5例原发髓母细胞瘤,9例原发SPNET,3株髓母细胞瘤细胞系和2株SPNET细胞系。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应用去甲基化试剂5-aza-2’deoxycytidine处理存在基因表达缺失的细胞系,探讨基因表达与甲基化之间的关系。结果100%(25/25)的原发髓母细胞瘤、6/9的原发SPNET及全部PNET细胞系中均检测到RASSFIA基因的甲基化。相反,该基因甲基化在全部正常组织(包括2例小脑,5例大脑)中均未检测到。并且,RASSF1A在SPNET中的甲基化率明显低于髓母细胞瘤(Fisher精确检验,P=0.014)。在经去甲基化试剂处理的PNET细胞中,该基因表达得以恢复,证明甲基化与该基因沉默相关。结论RASSF1A甲基化是肿瘤特异性的,RASSF1A甲基化与PNET的发生有一定关联,不同亚型的PNET之间RASSF1A基因的不同甲基化状态提示髓母细胞瘤和SPNET是表遗传学上存在差异的两类肿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癌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和基因表达水平与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RASSF1A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实时定量PCR检测RASSF1A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在肺癌组织中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频率为53.33%(24/45),在正常肺组织中发生甲基化的频率为13.04%(3/23)(P<0.05)。正常肺组织中RASSF1A mRNA全部表达,肺癌组织中表达缺失率为28.89%(13/45),且表达量低于正常肺组织(P<0.05);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恶性程度、肿瘤分类中其表达量无显著差异;RASSF1A甲基化与其mRNA表达水平下降密切相关。结论肺癌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频率明显升高,其表达普遍下调或缺失,提示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在肺癌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RASSF1A基因作为孕妇外周血中胎儿特异性标记物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43例的外周血样本,其中妊娠晚期孕妇标本40例、健康未妊娠女性标本3例,以及早期妊娠行流产的绒毛组织样本5例。利用甲基化敏感限制性内切酶PCR(MSRE-PCR)及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血细胞、绒毛和血浆DNA的RASSF1A基因甲基化状态。结果健康未妊娠妇女血浆及孕妇血细胞中均未检出甲基化RASSF1A基因;绒毛组织中甲基化RASSF1A基因检出率为100%;孕妇血浆中甲基化RASSF1A基因检出率为92.5%。妊娠晚期孕妇血浆RASSF1A基因含量Ct平均值为30.43±2.37。结论在母体和胎儿DNA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状态有明显差异,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可对孕妇血浆RASSF1A基因进行定量,提示了RASSF1A基因是无创产前诊断的一个潜在标记物。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肺及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相关基因研究较多,LOH、比较基因组杂交(CGH)、微卫星不稳定(MSI)、甲基化特异性PCR(MSP)等方法都是目前研究肿瘤遗传学采用的热门技术,这些方法已证实了MEN1基因的杂合性缺失(LOH)、DNA拷贝数丢失、启动子甲基化。消化道NETs 11q、18q的DNA拷贝数的丢失;小细胞肺癌(SCLC)的微卫星不稳定(MSI)和SCLC在RARβ, CDH1, 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的高频甲基化也已存在较肯定的实验结果。本文对肺及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相关基因的研究作一概述,包括研究方法、基因改变的分子机制和基因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广东汉族人群MICA和MICB微卫星多态性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广东地区汉族人群 MICA基因第 5外显子和 MICB基因第 1内含子微卫星多态性分布。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荧光 ( 6 - FAM)自动化检测技术 ,对广东地区共 10 6名无亲缘关系样本进行 MICA和 MICB微卫星基因分型 ,并计算这两个微卫星的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个体鉴别力、期望杂合性、多态性信息含量和非父排除率。结果 MICA和 MICB微卫星基因型分布符合 Hardy- Weinberg平衡。MICA A5基因频率最高为 0 .2 877,A4基因频率则最低为 0 .132 1;A5 - 5 .1( 14 .15 % )和 A5 - 5 ( 10 .38% )基因型分布频率较高。 MICB CA14等位基因频率最高为 0 .32 5 5 ,CA19、CA2 8等位基因频率最低为0 .0 0 4 7,未检出 CA2 7。 CA14 - CA14 ( 14 .15 % )基因型分布频率较高。结论  MICA基因第 5外显子和MICB基因第 1内含子微卫星适合作为中国人群的遗传标志 ,用于人类学、遗传疾病基因连锁分析、法医学亲子鉴定和个体识别等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孕妇血浆中超甲基化的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A,RASSF1A)基因的水平变化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晚期妊娠子痫前期患者60例为实验组,其中轻度和重度子痫前期各30例;正常晚期孕妇60名为对照组.提取血浆游离DNA,经甲基化敏感的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实时定量检测酶切前、后RASSF1A基因的浓度,同时检测β肌动蛋白(β-actin)基因以确保酶的完全消化.结果 子痫前期孕妇血浆中超甲基化的RASSF1A基因含量为正常妊娠组的3.31倍.轻、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浓度有差异,中位数分别为1659.00 copies/mL及2036.50 copies/mL(P<0.05).结论 子痫前期孕妇血浆中的超甲基化RASSF1A基因含量明显升高,且浓度水平与子痫前期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
陈叶珊  王涛  刘伟 《医学信息》2009,22(2):238-241
目的 通过构建人RASSF1A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其在肿瘤细胞凋亡、细胞周期阻滞、细胞增殖抑制等方面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RT-PCR从人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RNA中扩增出人RASSF1A基因的全长cDNA,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其插入到真核表达栽体pcDNA3.1(+)中获得重组质粒.利用脂质体将重组质粒转染入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中,采用RT-PCR.westem-blot检测RASSF1A的瞬时表达.结果 酶切图谱分析及基因测序证明人RASSF1A基因已被完整、正确地插入到pcDNA3.1(+)质粒载体中,RT-PCR及Western-blot结果显示转染细胞的RASSF1A表达水平上调.结论 成功构建了RASSF1A基因的真核表达栽体pcDNA3.1(+)/RASSF1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