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间质纤维化与肾功能的恶化密切相关,而动物实验是研究肾间质纤维化尤为重要的手段. 文章拟对常见的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包括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环孢素A肾病模型、马兜铃酸肾病模型、镇痛剂肾病模型、阿霉素肾病模型等10种模型的制作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利于实验者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 选择适宜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苦参素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大鼠行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建立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UUO及苦参素治疗组。治疗组在UUO的基础上每天以苦参素100mg/kg腹腔注射。各组于术后第7、14、21天分别处死5只大鼠,分别检测大鼠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SCr)及24h尿蛋白定量。用PAS及Masson染色法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Ⅰ型胶原(ColⅠ)的表达。用RT-PCR法测定肾组织TGF-β1及α-SMA mRNA水平。结果与UUO组比较,苦参素治疗组肾脏TGF-β1、Smad3、α-SMA及ColⅠ的表达明显减少,肾小管损害和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也明显减轻。治疗组TGF-β1 mRNA及α-SMA 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应时间点的UUO组。结论苦参素可下调TGF-β1、ColⅠ的表达,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及肌成纤维细胞的活化与增殖,其作用途径可能是通过下调Smad3的表达,从而干预Smad3介导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最终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3.
肾间质纤维化的中医病机和治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玉宁 《新中医》2006,38(11):1-3
肾间质纤维化是以细胞外基质过度积聚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为病理特点,似属中医微观辨证之瘢积范畴。“虚、痰(浊)、瘀、毒”是导致肾间质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关键。四者之中虚是肾间质纤维化的始动因素,痰(浊)、瘀是构成肾间质纤维化的病理基础,而毒是加重肾间质纤维化不可忽视的方面。其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兼夹。治疗原则为消补兼施、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4.
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是指肾小管受到缺氧、中毒、细胞/炎性反应因子、血浆蛋白或葡萄糖等因素作用后,小管上皮细胞活化、增生,小管扩张、管型形成,最终导致细胞凋亡,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主要机制的探讨及中药对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肾间质纤维化(RIF)几乎是各种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途径。无论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或是肾血管及小管间质性疾病,肾功能的损害程度均与小管间质病变的程度密切相关,肾间质纤维化是以细胞外基质过度积聚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为病理特点。近年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中医药防治肾纤维化具有广泛的前景,文章拟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中医病名、脏腑病位、病因病机等进行详实梳理,以期对临床辨治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毒邪”是对机体有危害作用的致病因素的总称。肾间质纤维化进程中,脾肾虚损,分清泌浊功能减退,湿浊溺毒不得外泄,蓄积体内,湿浊积久,酿为浊毒,久则瘀毒互结,从而形成“虚、湿、瘀、毒”四大病机同时存在,相互交织,又互为因果,共同加速肾间质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对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肾小管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3月龄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30只),模型组(30只),预防组(30只)。以2%腺嘌呤淀粉混悬液150mg·kg^-1·d^-1灌胃,连续17周,制作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预防组加以1.5gkg^-1·d^-1百令胶囊溶于生理盐水灌胃以预防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对照组以等体积的2%淀粉溶液和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实验第7周、12周、17周时随机处死10只大鼠,进行血肌酐Cr、尿素氮BUN,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尿NAG酶检测,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计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指数。结果:①功能学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各时相点模型组、预防组大鼠尿蛋白、尿NAG酶、血Cr及血BUN均升高(P〈0.01),但预防组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预防组自身对照各指标均较前一时相点升高(P〈0.01)。②病理学变化:7周时模型组、预防组即有肾小管间质损害;模型组、预防组自身对照肾小管间质损害均较前一时相点加重(P〈0.01),但7周、12周时预防组肾小管间质损害均较模型组为轻(P〈0.01),17周时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670)。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对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肾小管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3月龄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30只),模型组(30只),预防组(30只).以2%腺嘌呤淀粉混悬液1 50mg·kg-1·d-1灌胃,连续17周,制作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预防组加以1.5g·kg-1·d-1百令胶囊溶于生理盐水灌胃以预防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对照组以等体积的2%淀粉溶液和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实验第7周、12周、17周时随机处死10只大鼠,进行血肌酐Cr、尿素氮BUN,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尿NAG酶检测,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计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指数.结果:①功能学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各时相点模型组、预防组大鼠尿蛋白、尿NAG酶、血Cr及血BUN均升高(P<0.01),但预防组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预防组自身对照各指标均较前一时相点升高(P<0.01).②病理学变化:7周时模型组、预防组即有肾小管间质损害;模型组、预防组自身对照肾小管间质损害均较前一时相点加重(P<0.01),但7周、12周时预防组肾小管间质损害均较模型组为轻(P<0.01),17周时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670).  相似文献   

9.
浅议肾间质纤维化的病因病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海  晏子友 《山西中医》2006,22(2):62-63
肾间质纤维化是多种肾脏疾病走向肾衰竭的共同病理过程,现代医学认为其形成是一个缓慢的动态过程,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且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而中医治疗具有一定优势。据其发展过程中的临床表现及发病特点,属中医水肿、癃闭、关格、肾劳、虚劳、溺毒、尿血等病证范畴。下面就其病因病机从虚实两方面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肾脏肾小管损伤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研究真武汤对UUO大鼠模型肾间质纤维化( RIF)的干预及疗效。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法制作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所有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造模组,后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真武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尿毒清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服,术后2、3和4周分批取材,收集肾脏组织,采用HE法检测梗阻侧大鼠肾脏形态学变化及肾小管损伤和肾间质纤维化的评定。结果:假手术组染色均匀,肾小管结构正常、清晰,模型组2、3、4周时肾脏形态和结构逐渐加重,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细胞增殖增生,肾小管萎缩、消失,各药物干预组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真武汤能够减轻大鼠肾组织病理损伤,降低肾小管病变,阻断或延缓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中剂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复肾颗粒在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对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TAK1)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肾脏保护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N)、模型组(M,UUO组)、福辛普利组 ·kg-1 ·d-1]、复肾颗粒1组(F1,7.5 g ·kg-1 ·d-1)、复肾颗粒2组(F2,15 g ·kg-1 ·d-1)、复肾颗粒3组(F3,30 g ·kg-1 ·d-1)。14 d后处死大鼠,取结扎侧肾组织采用HE及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变化,RT-PCR和Western-bloting检测肾组织TAK1和α-SMA的表达。 结果: 模型组大鼠肾纤维化程度及肾组织TAK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 <0.01),复肾颗粒各组及福辛普利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尤以复肾颗粒2组为甚(P <0.01,P <0.05)。 结论: 复肾颗粒可能通过降低TAK1和α-SMA的含量而起到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病程进展的作用,推测其抑制TAK1和α-SMA表达上调的作用可能是其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冼启经  曾莉 《新中医》2011,(3):128-130
目的:观察尿毒清胶囊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探讨其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大鼠模型,中药组以尿毒清灌胃,依那普利组则以依那普利灌胃,空白组以蒸馏水灌胃,另设假手术组作正常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磷酸化的Smads信号蛋白2/3(P-Smad2/3)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梗阻性肾病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尿毒清胶囊、依那普利治疗可以明显抑制肾组织TGF-β1、P—Smad2/3的表达(P〈0.05),显著下调肾组织α-SMA的表达(P〈0.05)。结论:尿毒清胶囊与依那普利均可显著抑制大鼠梗阻性肾病α-SMA的表达,从而减轻肾间质纤维化,这一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肾组织TGF-β1、P-Smad2/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16,(6):1243-1246
文章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从中西医两方面分别对肾纤维化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了回顾。分析了西医学方面肾纤维化发病机制是多种致病因子共同作用的最终途径以及中医学认为其病机多属"正虚邪实"的特点。阐明了对肾纤维化的治疗应致力于把中西医两者从病因病机及治疗有机结合,做到辨病与辨证有机结合,以探求一条中西医结合一体化的治疗之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药大黄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12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梗阻组及大黄素治疗组.制备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治疗组在UUO的基础上每天以大黄素40mg/kg灌胃,采用病理及免疫组化的方法动态观察各组大鼠术后1d、3d、7d、14d梗阻侧肾脏组织学变化和MMP9在梗阻肾小管间质中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MMP-9的表达先增高后降低,治疗组MMP-9的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 05).结论 中药大黄素可以通过提高MMP9的表达,促进ECM的降解来发挥其延缓肾间质纤维化进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苦参碱对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模型大鼠肾小管间质的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factor.CTGF)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采用UUO肾间质纤维化模型作为研究模型,分为正常组、假UUO组、UUO组、福辛普利治疗组(F组)、苦参碱大剂量治疗组(苦大组)和苦参碱小剂量治疗组(苦小组)。运用免疫组化技术半定量分析实验第14天各组MMP-3、TIMP-1、FN、CTGF和α-SMA的表达水平。结果UUO组和治疗组的MMP-3在UUO模型第14天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和假UUO组(P〈0.05),但3个治疗组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UUO组(P〈0.05);TIMP-1、FN、CTGF和α-SMA在正常组和假UUO组中的表达最低,而3个治疗组的表达均低于UUO组(P〈0.05);各指标在苦大组与F组间的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苦参碱可以部分恢复小管间质MMP-3的表达,同时降低TIMP-1、FN、CTGF和小SMA的表达。从而延缓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Researches in recent years show that progressive deterioration of the renal function caused by kidney diseases mainly relies on the severity of renal tubulointerstitial lesions (RTIL). Therefore, importance should be attached to RTIL. With its very complicated pathogenesis, RTIL is manifested as the local inflammation in renal interstitium at early stage, followed by secretion of cellular factor and then phenotype variation, apoptosis and excessive proliferation of 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 (RTEC), as well as increase in synthesis and decrease in degradation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ECM), causing excessive deposition of ECM and eventually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RIF). Progress made in TCM researches on RTIL is summarized as follows.  相似文献   

17.
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种起病隐袭,西医还没有特效疗法的疾病,结合文献和个人体会,提出该病缓解期病机为气虚血瘀、络脉不通、肺失宣降;急性发作期病机为痰热瘀阻、阴伤燥热、肺失宣降。本病脏腑亏虚,以肺肾多见,均有瘀血阻络征象。根据病机辨证论治,遣方用药,在治疗该病中起到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