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院3000TECT机1997年8月更新球管时,图像质量指标XTEST中Center值在250mA、120kV条件下为-1-8159,达不到-0-850指标,肉眼能观察到图像比前一只管显粗糙,认为是探测器氙气不足所致。将管电流由250mA调到300mA,对提高Center值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998年9月18日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用瑞典CTKV计和计量仪在高压脉宽2-5mS,4-5s扫描条件下对该机kV、mAs进行了测试,结果报告如下:  kV测试kV预示值 实测值 偏差12…  相似文献   

2.
螺旋CT血管造影 (SCTA)已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 ,如何更好地运用SCTA图像后处理技术 ,完整地显示颈内和椎基底动脉主要分支 ,提高对动脉瘤的探测 ,就我院的 11例SCTA检查 ,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  本组 11例 ,男 4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48岁 ,均因蛛网膜下腔出血 ,疑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行脑SCTA。扫描线与前颅窝基底线平行 ,起始于鞍底 ,向上扫描范围 5 10cm。扫描条件 :12 0kV ,2 0 0mAs,层厚 1.5mm ,螺距 1,FOV 16 0mm ,重建间隔 1mm ,造影剂 10 0ml,速度 2 .5 3.0ml/s,延迟时间 15 2 5s。…  相似文献   

3.
CT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及高分辨率CT图像扫描参数的选择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获得适当的高分辨扫描条件并与普通扫描进行对比。方法用随机带来的水模进行扫描,计算出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结果影响CT图像质量的因素很多,对于高档机(PQ2000),选择高分辨率扫描条件(小焦点、锐利卷积函数、130kV、400mAs、2mm层厚)可得到20个线对的空间分辨率,由于选择大mAs,可使密度分辨率的下降得到一定补偿。此外,扫描后用平滑卷积函数重建可使密度分辨率提高到3.9mm。对于中低档机(IQXTRA),高分辨率扫描条件的应用反而使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下降。结论对于中低档机应由工程师进行技术参数的测量,来决定能否进行高分辨率扫描。  相似文献   

4.
螺旋CT图像噪声影响因素的实验分析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6  
目的 通过实验,分析影响CT图像噪声的因素及其原因。方法 应用GE-Hispeed CTi及其附带QA体模1套。采用不同直径模体,不同的mA值、kV值、层厚、螺距、扫描时间、重建算法、重建矩阵和重建视野等扫描参数,分别进行螺旋和轴面扫描,测量其标准偏差并分析。结果 CT图像噪声随着mA值、kV值、层厚1扫描时间、重建视野的则减小,随着体模直径、重建矩阵的增大而增大,图像噪声与mAs的平方根、层厚的  相似文献   

5.
宁路江  秦永福 《人民军医》2000,43(4):238-238
随着高档螺旋CT的不断引进及中心工作站的配备 ,螺旋CT机及工作站技术的开发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 ,其中虚拟内窥镜成像 (virtualendoscop ,VE)是应用较多的一种技术。 1 997年 4月 1 999年 7月 ,我们应用该技术检查诊断中心型肺癌 68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男 4 1例 ,女 2 7例 ;年龄 1 971岁 ,平均 4 7 5岁。均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为中心型肺癌。1 2 扫描方法 采用TOSHIBAXpressG/X螺旋CT机 ,扫描条件 1 2 0kV ,2 50mAs ;扫描范围根据病灶大小而定 ,一般…  相似文献   

6.
由于脊柱的侧弯 ,按常规脊柱扫描程序 ,不能充分显示椎体和椎管的情况、满足临床要求。我们尝试一种新的扫描方法 ,可以达到预想的目的。1 设备和方法1 1 设备条件与技术参数 美国GE公司 90 0 0HP全身CT扫描机 ,管电压 12 0kV ;管电流 2 0 0mA ;层厚 2~ 5mm ,层间距 5~10mm ,扫描时间 5s ,预置层数视脊柱侧弯程度和临床要求而定。1 2 扫描体位 患者侧卧于扫描床 ,手臂上举抱头 ,为防止扫描时身体的晃动 ,腰部须用固定带固定。1 3 扫描方法 无论是胸椎还是腰椎部位的侧弯 ,均按腰椎扫描程序先行侧位定位像 ,等图像显…  相似文献   

7.
随着CT检查技术的发展和CT扫描机的逐渐普及 ,CT在脊椎外伤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1995年 5月—2 0 0 1年 9月 ,笔者以CT检查 34例脊椎爆裂骨折 ,现回顾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4例中男 2 5例 ,女 9例。年龄 18~ 72岁 ,平均 37 6岁。外伤原因 :坠伤 14例 ,车祸 11例 ,其它 9例。所有病例均摄X线正侧位片。有 6例治疗后复查CT。1 2 方法 CT机为美国GE公司Sytec 4 0 0 0i扫描机 ,12 0kV ,80mA ,2 .7s ,FOV 13cm ,层厚、层距均为 5mm ,连续无间断扫描 ,窗宽 2 5 0 0 ,窗位 75 0。脊…  相似文献   

8.
脑内血肿穿刺引流术为神经外科常见手术之一。我院自1994年以来应用现在的CT定位方法成功治疗适合穿刺抽吸引流术的脑内血肿 5 8例 ,方法简单 ,定位准确 ,成功率高 ,现报告如下。CT扫描技术 :东芝TCT 3 0 0SCT装置。扫描条件为 :12 0kV ,110mA ,4.5s ,2 .7s。层厚 :10mm或 5mm ;层距 :10mm或 5mm。定位穿刺方法 :采用横断面扫描 ,从基线 (听眦线或眶耳线 )向上至颅顶逐层扫描。根据CT切层选定血肿中心层面作为穿刺层面 ,血肿中心作为穿刺靶点 ,移动扫描床至选定层面所在床位锁定。在与选定层面垂直冠状面上摆放一…  相似文献   

9.
三种不同毫安秒对头颅CT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头颅CT检查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放射检查 ,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其缺点为辐射剂量较高。目前国内尚无关于头颅CT检查的毫安秒 (mAs)设置的统一标准 ,不同医院及不同型号的CT机所用的毫安秒(mAs)相差很大 ,病人所受的X射线剂量也差别很大。本研究的目的是在确保头部CT图像不影响诊断精确性的前提下 ,比较 3种不同mAs对头颅CT质量的影响 ,筛选出尽可能低的mAs条件设置 ,以减少病人的辐射剂量。一、材料和方法1 使用日本Toshiba TCT 70 0S第 3代CT机进行头颅普通扫描 ,扫描层厚为 1 0…  相似文献   

10.
螺旋CT双期肾脏扫描技术是在肾脏的动脉期和髓质期分别进行扫描 ,由于小肾癌多为供血丰富、在增强早期 (即动脉期 )有强化表现、而髓质期又为低密度。这种强化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定性是非常重要的。1 材料与方法自我院开展肾脏螺旋CT扫描检查技术以来 ,在肾脏平扫发现病灶后 ,增加双期螺旋CT扫描。在 16例病例中 ,男 11例 ,女 5例。年龄 14~ 70岁 ,平均 3 8.8岁。发现小肾癌 9例 ,肾囊肿 6例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1例。使用picker公司生产PQ2 0 0 0SV螺旋CT机 ,扫描kV 13 0、mAs 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