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DN)已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糖尿病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升高是进展成终末期肾病的高危险性的标志之一,研究表明降低UAER是有效保护肾脏的治疗措施。近年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低分子肝素对DN的疗效已得到公认,为此笔者联合应用两者.以观察其对早期DN患者uAER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3.
4.
糖尿病肾病患者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糖尿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而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如何防治糖尿病肾病 ,已成了肾病工作者关注的课题。本文观察了 88例糖尿病患者应用氟伐他汀后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的变化。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自我院住院及门诊符合 1998年美国糖尿病学会标准的 2型糖尿病患者 88例 ,接受饮食和口服降糖药 (糖适平、美吡达 ) ,部分患者应用正规胰岛素 ,空腹血糖控制在( 7.5 8± 0 .13 )mmol L水平 ,1个月内均未使用抗凝、促纤溶及降血脂类药物 ,两次测定UAER结果 (放免法 ) ,均在 ( 2 0…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阿魏酸哌嗪联合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阿魏酸哌嗪和贝那普利,对照组仅使用贝那普利。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UAER、24 h尿蛋白、血肌酐、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RP和血压的差异。结果 ①两组治疗后UAER、24 h尿蛋白、CRP和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肌酐、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试验组UAER、24 h尿蛋白和CR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魏酸哌嗪与贝那普利联用可进一步降低UAER从而提高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匹伐他汀钙对其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方法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匹伐他汀钙,比较两组样本的尿白蛋白排泄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为(46.8±12.9)mg/g,显著低于对照组(86.4±34.2)mg/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匹伐他汀钙能显著改善尿白蛋白排泄率。 相似文献
8.
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和糖尿病肾病 (DN)为糖尿病微血管损害的典型表现 ,它们是糖尿病(DM)严重的慢性并发症 ,其发生将影响着DM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本文收集了 2 0 0 0年 1月~ 9月住我院内分泌科的 80例糖尿病患者 ,通过同时进行眼底检查及 12小时尿白蛋白测定 ,以探讨二者的关系。对象与方法 80例中 1型患者 5例 ,2型患者75例 ,男 4 5例 ,女 35例 ,年龄 15岁~ 73岁 ,平均年龄 5 2 4岁。病程半月~ 18年。所有病例均排除急、慢性肾炎、尿路感染、酮症酸中毒及近期使用肾毒性药物史。所有病例的眼底检查均由眼科专科医生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予以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其代谢指标和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仅予以降糖药口服)和观察组(于前组基础上加以胰岛素强化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有效率;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三酰甘油(TG)及总胆固醇(TC)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HbA1c、FBG、2 h PBG、β2-MG、UAER、TG及TC水平相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bA1c、FBG、2 h PBG、β2-MG、UAER、TG及T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予以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改善其糖脂代谢指标和肾功能,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疗效理想,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59例2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研究组(30例),经3周治疗后,观察24 h尿蛋白、UAER和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UAER、CRP均较治疗降低[研究组分别为(0.5±0.3) g/24 h比(0.9±0.2) g/24 h,(58±32) μg/min比(92±36) μg/min,(2.4±0.5)g/L比(4.7±1.6) g/L,对照组分别为(0.7±0.2) g/24 h比(0.9±0.2)g/24 h,(74±294) μg/min比(94±39) μg/min,(3.1±0.7)g/L比(4.6±1.6)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血清肌酐、BUN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SH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明显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UAER及CRP的水平,减低肾脏损伤程度,改善肾脏功能,较单用黄芪注射液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乐脉颗粒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A组)和乐脉颗粒组(B组)。B组加服乐脉颗粒3 g,tid,连续治疗12周。结果B组治疗前后UAER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治疗前后UAER、HbA1c、肾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乐脉颗粒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够降低UAER。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名老中医经验方糖通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5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分别治疗12周(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24h尿蛋白定量、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24h尿蛋白定量、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糖通饮能有效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减轻蛋白尿,同时使空腹血糖、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得到改善,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金水宝联合缬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金水宝联合缬沙坦对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及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影响,探讨其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保护。方法:90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随机分成常规对照组、缬沙坦组、金水宝联合缬沙坦组,经6个月治疗后,观察尿白蛋白排泄率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变化,评价金水宝联合缬沙坦的肾脏保护作用。结果:缬沙坦组尿白蛋白排泄率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较常规对照组都有下降(P〈0.05);金水宝联合缬沙坦组下降更加明显,达到了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1),与缬沙坦组相比也有差异(P〈0.05)。结论:金水宝联合缬沙坦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较单用缬沙坦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种敏感的非特异性的炎性标志物[1],反映了炎症的程度。CRP不仅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预测因子,其水平也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损伤程度平行。本研究通过观察厄贝沙坦联合百令胶囊对早期DN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CRP的影响,探讨其对早期DN的保护作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就诊于 相似文献
17.
依那普利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联合应用依那普利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肾病(DN) ,以观察对早期DN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 :随机分成实验组用依那普利5mg/d口服1次 ,同时予低分子肝素钠5000U/次腹壁皮下注射 ,2次/天。对照组30例 ,依那普利5mg/d口服1次 ,共观察疗效8周。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 (P>0.05)。实验组患者未发生出血。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UAER下降幅度差异有极显著性 (P<0.01) ,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UAER下降幅度差异有极显著性 (P<0.01)。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较单用依那普利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综合降糖、降压、利尿联合低分子肝素和多巴胺与单纯综合降糖、降压、利尿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2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两组疗程均为3~4周,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餐前血糖、餐后2h血糖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24h尿蛋白定量减少,平均体重减轻,自觉症状数目减少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结果表明综合利尿降糖降压联合低分子肝素与多巴胺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在减少蛋白尿、消除水肿、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优于单纯一般综合降糖、降压、利尿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采取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缬沙坦治疗的效果.HT5"H方法 选择2014年8月到2016年8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传统组(n=40)和联合组(n=40),对传统组患者实施传统内科治疗,常规利尿抗感染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联合组患者在传统组患者基础上采取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缬沙坦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凝血功能指标及肾功能指标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T6K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采取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缬沙坦治疗效果显著,可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氟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缬沙坦治疗,治疗组应用缬沙坦联合氟伐他汀治疗,疗程8周。治疗前后观察血脂(TG、TC)、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肌酐(Scr)的变化。结果各组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缬沙坦和氟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降血脂、减少尿蛋白排泄、改善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