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未明,已知肺癌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吸烟吸烟是肺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且吸烟量越多、年限越长、开始吸烟年龄越早,肺癌的死亡率越高.吸纸烟者肺癌发病率高,因纸烟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其中苯并芘是主要的致癌物.被动吸烟也容易引起肺癌.  相似文献   

2.
9月24日,中国肺癌防治策略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教授在开幕式上说,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已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因肺癌死亡的患者中,87%是由吸烟(包括被动吸烟)引起的。男性吸烟者肺癌的病死率是不吸烟者的7—11倍。  相似文献   

3.
对福州市肺癌的1:3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以腺癌为主(55.9%),次为鳞癌(38.2%),对照按分层随机抽样法从市区一般人群中抽取。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室内燃煤污染、吸烟、慢支是肺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室内燃煤污染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OR=7.6)。吸烟对肺鳞癌 OR 为10.9,吸烟对肺癌的人群归因危险比例(PARP)为44.8%。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福州市区125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进行以医院为基础的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应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福州市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室内燃烧气污染,吸烟,慢性支气管炎,家庭肿瘤史等因素,其中室内燃煤空气污染是最主要危险因素,其相对危险度为6.0。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肺癌报告发病率持续上升,肺癌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既往研究显示,肺癌的发病风险与个人饮食、生活习惯,如吸烟、吃腌制食品等;环境因素如大气污染,厨房油烟暴露等;个体遗传易感性,如代谢酶基因多态性、DNA修复酶基因多态性等因素有关联。由于女性在雌激素水平、吸烟、被动吸烟、厨房油烟暴露等方面与男性存在差别,因此女性肺癌发病危险因素相对男性肺癌发病危险因素尚存在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6.
社会心理因素和肺癌关系的探讨(张洪书,关绍卿中国社会医学,1992,2:17)本文对社会心理因素和肺癌的关系进行1:2病例对照研究,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结果表明:严重的精神刺激和吸烟均为男性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吸烟、严重的精神刺激和室...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肺癌     
本学会于1984年5月14日召开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座谈会、现简要报道如下:王鸣岐(重庆医学院).关于肺癌.我想强调三点,即不吸烟、早期发现与综合治疗.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吸烟,其他因素均属次要.预防肺癌首先应提倡不吸烟,这需要整个社会予以支持.诊断肺癌的基本方法是X线胸片与查痰.人群普查太费人力物力.收效不大.目前国内外多主张从高危人群(即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癌危险因素,提高肺癌危险因素评价的实用价值。方法:利用2002年武汉市新发肺癌的病例对照调查资料,分析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基础上,分别估计各主要危险因素的调整人群归因危险度和总的联合作用的人群归因危险度以及两因素间交互作用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结果:武汉市肺癌主要危险因素为吸烟、人均月收入低、住地附近有污染源、精神压抑和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其调整的人群归因危险度分别为0.4908、0.1562、0.1559、0.1359和0.1308,五个因素总的人群归因危险度为0.7172;吸烟加精神压抑、吸烟加住地附近有污染源的协同作用表现最为显著,其交互作用指数分别为0.66和0.64;吸烟与精神压抑、住地附近有污染源、人均月收入低、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的协同作用的人群归因危险度分别达到0.5819、0.4975、0.3845、0.2757,其中吸烟与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表现为相加作用,吸烟与人均月收入低、住地附近有污染源及精神压抑之间均表现为相乘作用。结论:同时暴露于吸烟与其他危险因素,特别是吸烟与住地附近有污染源或精神压抑,可明显增加患肺癌的危险度。  相似文献   

9.
肺纤维化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熟悉肺纤维化并肺癌(IPF-Ca)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了解肺纤维化(IPF)与肺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胸部CT、肺活检的病理类型等表现。受实验者包括28倒肺纤维化合并有肺癌的患者,48例仅有肺纤维化患者。570例仅有肺癌的患者,所有的患者均在同一时期符合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制订的诊断标准。结果 年龄、性别、吸烟等危险因素,在肺纤维化并肺癌组与单独的肺纤维化、肺癌组比较中明显增高;IPF-Ca的常见细胞类型为磷状细胞癌,与普通的肺癌细胞类型比较,没有明显不同。在一些情况下,肺纤维化区域可发展为肺癌,胸部CT上肺纤维化与肺癌的一致率有36%。结论 本研究提示年龄、性别、吸烟等均为IPF-Ca的危险因素,与肺纤维化及肺癌的危险因素相关,在肺纤维化并肺癌的患者中与总的肺癌比较,肿瘤的细胞类型及特征没有不同,肺纤维化的发生可能与肺癌的早期活动有一定相关。  相似文献   

10.
对太原市四所医院1989年女性肺癌53例进行了1:2配比病例对照调查。并采用条件Log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开始吸烟年龄早、吸烟量大和食蔬菜量少为女性肺癌重要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3.43、1.86和3.46。但被动吸烟与之无关(P>0.05)。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174例肺癌患者1:2配对调查的结果表明:吸烟者患肺癌的RR为2.34,其中男性RR为2.47、女性RR为2.05,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肺癌组与对照组的RR均有明显差别,其RR随吸烟量的增加而增加,其比例亦逐渐增加,尤其是大量吸烟(≥20支/天)与<20支/天及不吸烟者之间有极显著差别。开始吸烟年龄与肺癌有关,吸烟年龄组越小者,得肺癌的RR越大,如10岁~组的RR最高为2.47,其比例亦最高为0.80,开始吸烟年龄≥19岁与<19岁及不吸烟者比较有显著差别。吸烟年限与癌肺亦有关系,吸烟年限越长其RR越大,肺癌与对照的比例也越大,尤其是吸烟年限≥31年与<30年及不吸烟者比较,均有显著差别。环境污染因素中,肺癌患者住地环境空气中NO_2的浓度比健康人群高1~6倍,SO_2第四季度高2倍;与生活用煤柴无关,但与通风是否良好有关;说明吸烟是得肺癌的最主要因素,环境亦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贵阳市民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3.
宣威地区肺癌危险因素系统分析与综合预防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系统分析宣威地区肺癌的危险因素,提出综合预防策略。方法:利用双向队列研究资料,应用COX模型和危险状态分析理论进行分析。研究人群为42434人,随访21年,共观察793100.7人年。结果:室内燃煤空气污染是宣威地区肺癌高发的主要原因,改炉改灶措施可以明显降低肺癌死亡率,但其效果需实施一段时期以后方可显现出来。吸烟是宣威男性肺癌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并有可能上升为主要危险因素。男性队列中各危险因素危险性的大小依次为生活燃料、肺癌家族史、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和吸烟;女性队列中为生活燃料、肺癌家族史和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危险状态分类模型可有效确定肺癌高危人群和高危个体。结论:宣威地区肺癌的综合预防策略为一级预防为主,并分3步走:(1)进一步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程度;(2)加强和实施戒烟措施;(3)在高危人群中开展肺癌化学预防和遗传易感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姚志刚  鄂勇  王浩彦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2):185-186,188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GSTMl)多态性和环境因素与肺癌发生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150例住院肺癌患者和150例健康体检者的生活习惯及家族史等信息,并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研究对象的GSTM1的基因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GSTMl基因型和吸烟因素与肺癌的关系,及其两者间的交互作用。结果:(1)病例组GSTMl缺失率64.0%,对照组45.3%,GSTM1基因缺失型发生肺癌的风险OR值为2.14(95%CI:1.35~3.41);吸烟因素发生肺癌的风险OR值为2.53(95%CI:1.57~4.06);(2)GSTM1基因缺失型联合吸烟的OR值5.58(95%CI:2.71~11.49),大于吸烟因素及GSTMl基因缺失型的风险OR值乘积,交互作用中的超相乘模型;(3)随着吸烟量的增加,交互作用系数γ值分别为2.315、2.088、2.035。结论:GSTMl基因缺失与吸烟是肺癌发生的风险因素,GSTMl基因缺失与吸烟因素两者存在交互作用,GSTMl基因缺失与吸烟量呈低暴露-基因效应。  相似文献   

15.
DNA修复基因XRCC1密码子194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DNA修复基因XRCC1密码子194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并探索其与吸烟可能的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原发性肺癌患者396例为病例组,同时抽取465名当地健康居民作为对照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运用PCR-RFLP方法分析XRCC1基因Arg194Trp位点的多态性。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该位点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等位基因Arg和Trp在病例组的频率分别为69.82%和30.18%,在对照组中则分别为74.30%和25.70%,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386)。携带纯合突变基因型Trp/Trp者患肺癌的风险显著高于携带野生型Arg/Arg者,其OR值为1.72 (95%CI:1.05-2.80)。携带纯合型Trp/Trp的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约为携带野生型Arg/Arg的非吸烟者的7倍(OR=7.18,95%CI:3.09- 16.66);是携带野生型的吸烟者的2倍(OR=2.02,95%CI:0.92-4.43)。结论 DNA修复基因XRCC1密码子194的多态性可能与肺癌的易感性有关,且在吸烟者中,Trp/Trp基因型可使肺癌发病风险显著提高,提示XRCC1可能通过遗传因素及遗传因素与环境致癌因素的交互作用影响肺癌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6.
1988~1989年间对锦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锦州市肿瘤医院等几所市级医院的原发性肺癌的新病例作为病例组,以同数量符合匹配条件的非肿瘤病例作为对照。研究因素有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烟酒嗜好、饮食习惯、个人患病史、婚姻及生育史,社会生活和遗传因素等。应用条件 Logistic 方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吸烟、精神创伤史、慢性气管炎病史及毒物接触史。本文可为锦州地区肺癌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肺癌非吸烟性危险因素的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广州市区1986年全人群原发性肺癌进行了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多因素条件Logistic模型拟合结果表明,男女肺癌的充分病因组成不同。除吸烟外,男性肺癌还与肺部疾患史和家族肿瘤史关系密切,而女性则有所不同。结果还表明新鲜蔬菜可降低肺癌危险性,绿茶也有这种倾向。年龄分层的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提示,尽管以年龄作为配比因素,仍可存在残余的混杂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分析胸段食道癌转移患者各种临床指标及肺转移的关系,探讨他们在胸段食道癌转移与肺转移的危险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1例胸段食道癌癌转移患者性别、年龄、吸烟、饮酒、胸段食道癌大小、癌部位、癌病理类型等各种指标水平,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它们与胸段食道癌肺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 191例胸段食道癌转移患者中肺部转移129例(67.54%),吸烟病例为120例(62.83%)。胸段食道癌转移患者中吸烟、男性及胸部上、中段食道癌出现肺转移高于非肺转移病例(P=0.010, P=0.000及 P=0.020)。吸烟是胸段食道癌肺转移主要危险因素(P=0.004,回归系数1.037;OR值为2.821;OR值95%可信区间为1.399-5.689)。结论 胸段食道癌转移患者合并吸烟,其发生肺转移可能性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9.
吸烟和肺癌     
作者进行了吸烟和原发性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是用Mantel-Haenszel法及1∶2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开始吸烟年龄20岁以下,吸烟年限15年以上,每日吸烟是20支以上患肺癌相对危险性较高。同时也阐明了吸烟、精神创伤史和慢性气管炎病史是锦州地区男性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吸烟、精神创伤史和室内煤烟污染是该区女性肺癌发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An increased risk of lung cancer in the Dachang tin mine of Guangxi has been reported. 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excessive risk of lung cancer, we conducted a matched case-control study in the mine area and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multiple factors, such as living and housing conditions, occupational exposure, and smoking, with the methods of 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The case series consisted of 69 patients with primary bronchial cancer, 55 of whom had died. The control series consisted of 138 individuals, 55 of whom were decrea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excessive risk of lung cancer in the mine area related mainly to occupational exposure. The significant risk factors were time of exposure to smelting, time of exposure to underground mining, and age at which underground mining was begun. In study model II where living controls were used, daily consumption of cigarettes was an additional risk factor. Furthermore, there was a synergistic action among these factors. The relation of the risk factors to lung cancer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