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隆延  金光辉 《山东医药》2012,52(18):92-9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预处理对麻醉诱导期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择期全麻手术者随机分为D、M、C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前D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M组静推咪达唑仑0.05 mg/kg,C组静注同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然后每组均静注依托咪酯0.3 mg/kg。记录三组预给药前(T0)、给依托咪酯前(T1)及给依托咪酯后1 min(T2)、2 min(T3)的HR、MAP、SpO2;观察并记录静注依托咪酯后2min内肌阵挛发生情况。结果 D、M组肌阵挛各级发生率均较C组降低(P均<0.05),且D组1级肌阵挛发生率较M组更低(P均<0.05)。D、M组HR、MAP、SpO2在T1、T2、T3较T0降低(P均<0.05),C组T2、T3较T0降低(P均<0.05);D、M组HR、MAP在T1、T2、T3较C组降低(P均<0.05),且D组较M组下降更显著(P均<0.01)。M、D组SpO2在T1、T2、T3时点较C组降低(P均<0.05),且M组较D组下降更明显(P均<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预处理,均可明显减少麻醉诱导期依托咪酯诱所致肌阵挛的发生;与咪达唑仑相比,右美托咪定可为此过程提供更稳定的血流动力环境。  相似文献   

2.
任杰  兰萍  袁瑞梅 《山东医药》2013,(48):58-60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预处理对依托咪酯全麻诱导时诱发肌阵挛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ASA 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B组和S组各50例,分别给予布托啡诺0.015 mg/kg和等量生理盐水;给药2 min后,给予依托咪酯0.3 mg/kg开始麻醉诱导.依托咪酯给药2 min后,观察患者肌阵挛发生情况.结果 B组发生肌阵挛8例(16.0%),其中轻度4例、中度3例、重度1例;对照组发生肌痉挛37例(74.0%),其中轻度7例、中度11例、重度19例;两组肌阵挛发生率比较,P<0.01.S组中男性患者肌阵挛发生率为80.7%、女性为75.0%,P>0.05;20~35岁肌阵挛发生率为72.7%、36~ 50岁为82.3%、51 ~65岁为72.7%,P>0.05.结论 依托咪酯全麻诱导前2 min静脉给予布托啡诺可有效抑制依托咪酯诱发的肌阵挛.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期静脉不同速度输注,对胸科手术患者肌阵挛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胸科手术男性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在麻醉诱导期首先以不同的速度静注0.3 mg/kg的依托咪酯。V200组30例,输注速度为200μg/s;V400组30例,输注速度为400μg/s;V800组30例,输注速度为800μg/s。3组患者均在入睡后静注肌松剂和芬太尼镇痛。记录各组在开始静注依托咪酯即刻(T0)、停止注药时(T1)及停止注药后2 min(T2)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经皮脉搏氧饱和度(SpO2)等参数、输注时间以及T0至T2期间是否发生肌阵挛及其程度。结果:3组肌阵挛发生率分别为3.3%、33.3%及73.3%,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间肌阵挛程度分级比较,V200组,低于V400组低于V800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V200组和V400组程度以1级为主,而V800组程度以3级为主。HR和SpO2值在组间和组内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AP值分别在T1、T2时点组间比较V800组均低于V200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400组和V800组MAP值分别在组内比较T1、T2时点均明显低于T0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慢依托咪酯的输注速度,可以明显降低肌阵挛的发生率及肌阵挛的程度,合理的输注速度还可以避免依托咪酯对平均动脉压的降低。  相似文献   

4.
尹鸿 《山东医药》2011,51(26):53-54
目的观察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依托咪酯乳剂的麻醉效果。方法将4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21例,均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手术。麻醉诱导:A组静注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2μg/kg、依托咪酯乳剂0.15~0.3 mg/kg(30~60 s)、维库溴铵0.1 mg/kg,B组静注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2μg/kg、丙泊酚1~2 mg/kg(30~60 s)、维库溴铵0.1 mg/kg。麻醉维持:A组静脉泵入依托咪酯乳剂0.8~1 mg/(kg.h),B组静脉泵入丙泊酚4~6 mg/(kg.h)。结果两组手术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相比,P均〉0.05。A组麻醉后各时点BP、HR、PETCO2、MAP、NBP、ABP与术前比较,P均〉0.05;B组在麻醉诱导后、插管前、插管后5 min与术前及A组比较,BP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依托咪酯乳剂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麻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依托咪酯、丙泊酚静脉麻醉在门诊老年男性膀胱镜检查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接受膀胱镜检查的门诊老年男性患者86例,随机均分为依托咪酯组(实验组)和丙泊酚组(对照组),分别采用靶控输注依托咪酯(效应室靶浓度为0.6μg/ml)和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为3μg/ml)进行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诱导后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指数值达50时、术中最低时和术毕清醒、离院前的SBP、DBP、HR、SpO2;麻醉诱导和恢复时间、膀胱镜检查时间、诱导注射痛和肌阵挛发生率、靶控诱导后下颌松弛指数、术中麻黄碱和阿托品使用次数;术后并发症(恶心、呕吐、躁动)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诱导后BIS指数到达50的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中最低SBP、HR、SpO2显著下降且低于实验组(P均〈0.05),实验组与诱导前相比差异不明显;实验组下颌松弛指数(SRI)及麻黄碱和阿托品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膀胱镜检查时间、肌阵挛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靶控输注依托咪酯静脉麻醉用于门诊老年男性患者膀胱镜检查效果优于丙泊酚,患者循环、呼吸更稳定,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6.
顺式阿曲库铵对血流动力学及组胺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在全麻诱导期间观察单次静注顺式阿曲库铵后的组胺释放作用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ASAI~Ⅱ级全麻择期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顺式阿曲库铵组(Cis组)和阿曲库铵组(Atr组),两组分别单次静注Cis0.15mg/kg和Atr0.75mg/kg。麻醉诱导及维持应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静注全麻药前、静注全麻药后2min及静注肌松药后2min、5min的血浆组胺浓度。同时记录相应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观察两组在注入肌松药前后的皮肤变化情况。结果Cis组血浆组胺浓度在静注顺式阿曲库铵后无明显变化,Atr组在静注阿曲库铵后血浆组胺浓度显著升高(P〈0.05);两组在麻醉诱导后MAP比诱导前有显著降低(P〈0.05),HR无显著变化;两组皮肤在静注肌松药前后均未发现明显改变。结论作为新型的肌肉松弛药,顺式阿曲库铵可以安全地应用于临床全麻诱导。  相似文献   

7.
将60例行心脏手术的患者(ASAⅠ~Ⅲ级)随机分为序贯诱导组(序贯组)及交叉诱导组(交叉组)各30例。序贯组麻醉中行丙泊酚序贯诱导:先静注丙泊酚0.5ml/s,至OAA/S评分≤2分时停止推注;静注芬太尼5μg/kg、维库溴铵0.15mg/kg;交叉组先静注序贯组芬太尼总量的1/3、维库溴铵总量的1/4,再静注丙泊酚、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的余量。记录两组麻醉诱导期HR、MAP、CVP变化及丙泊酚用量、麻醉诱导时间、麻醉诱导期的不良反应。结果 交叉组麻醉期间HR、MAP、CVP无明显变化,与序贯组比较,P〈0.05;丙泊酚用量小于序贯组,P〈0.01;不良反应少,P〈0.05。提示丙泊酚交叉诱导更适合于心脏手术的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罗库溴铵、维库溴铵、阿曲库铵及自身预注对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和插管条件的影响。方法将7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Ⅰ—Ⅴ组各14例,麻醉诱导用咪达唑仑、丙泊酚和芬太尼。Ⅰ~Ⅳ组分别预注罗库溴铵0.06mg/kg、维库溴铵0.01mg/kg、阿曲库铵0.05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01mg/kg,Ⅴ组静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mg/kg;3min后Ⅰ-Ⅳ组静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09mg/kg。观察插管量后的起效时间和气管插管条件。结果I~Ⅳ组的起效时间分别为(5.6±1.3)、(5.8±1.4)、(5.2±1.2)和(6.3±1.1)min,与Ⅴ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结论预注罗库溴铵、维库溴铵、阿曲库铵及自身预注都能缩短顺式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改善插管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丁丙诺啡对静注枸橼酸舒芬太尼引发咳嗽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择期全麻手术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50例).观察组预注丁丙诺啡,对照组预注等容积生理盐水,注药时间为3 s,5 min后给予0.3 μg/kg舒芬太尼麻醉诱导.3 min后给予咪达唑仑、苯磺顺阿曲库铵、依托咪酯脂肪乳后气管插管.观察两组注射丁丙诺啡或生理盐水前、注射舒芬太尼前、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2 min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两组全麻诱导期咳嗽发生例数、次数及程度.结果 两组麻醉过程平稳,各时间点MAP、HR无明显波动.观察组及对照组咳嗽发生率分别为10%、20%,重度咳嗽者分别为0、2例,P均<0.05.两组麻醉过程均平稳,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预注丁丙诺啡能有效预防舒芬太尼静注麻醉引起的咳嗽,且对麻醉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超声心动图来监测依托咪酯乳剂(商品名:宜妥利)在全麻诱导期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依托咪酯乳剂组)、B组(异丙酚组)和C组(依托咪酯乳剂+异丙酚组),每组20例,在全麻诱导时,A组静注依托咪酯乳剂0.3mg/kg,B组静注异丙酚1.6mg/kg,C组静注依托咪酯乳剂0.15mg/kg+异丙酚0.8mg/kg。经体表用超声多普勒诊断仪监测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诱导前期(T0),诱导后插管前(T1),捅管即刻(T2),插管后1min(T3),插管后5min(T4)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C组在全麻诱导期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其他两组更为稳定。结论在全麻诱导插管期间,联合应用依托咪酯(宜妥利)加异丙酚可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1.
丁娜 《山东医药》2011,51(35):92-93
目的探讨颈髓损伤患者术中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全麻诱导的适宜血浆靶浓度。方法对30例颈髓损伤患者行嗅鞘细胞移植术,术中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全麻诱导,按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2、4、6n#m1)随机分为R2、R4、R6组,设定依托咪酯血浆靶浓度为0.6μg/ml与瑞芬太尼同时输注。脑电双频指数(BIS)达60后静注罗库溴铵辅助插管,记录患者诱导前(T0)、BIS达60时(T1)、插管前即刻(T2)、插管后1min(T3)、插管后3min(T4)的SBP、HR,记录BIS达60时瑞芬太尼及依托咪酯的血浆靶浓度和效应室浓度。结果R2组T1时依托咪酯的效应室浓度明显高于R4、R6组(P〈0.05),R2组T3、T4时的SBP均明显高于T9(P〈0.05),R4、R6组插管前后SBP无显著差异。结论瑞芬太尼4ng/ml复合依托咪酯0.6μg/ml诱导能较好地控制颈髓损伤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12.
王瑞婷  方才  魏昕  康芳 《山东医药》2006,46(33):3-4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诱导用药对脑电双频指数(BIS)、MAP和HR的影响。方法将40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E组)和异丙酚组(P组),每组20例。E组采用眯唑安定0.2mg/kg、依托眯酯0.3mg/kg、芬太尼6μg/kg、琥珀胆碱1.5~2.0mg/kg静注,P组采用咪唑安定0.2mg/kg、丙泊酚1mg/kg、芬太尼6μg/kg、琥珀胆碱1.5~2.0mg/kg静注气管插管。分别记录各时点BIS、MAP、HR值。结果两组麻醉诱导后BIS值随麻醉加深进行性降低(P<0.01),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麻醉前基础MAP相比.诱导及插管期E组MAP无显著变化(P>0.05),P组MAP在静注丙泊酚后明显降低.与基础MAP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HR无明显波动(P>0.05)。结论 依托眯酯或异丙酚联合阿片类药进行全麻诱导,皆可获得满意麻醉深度和同等BIS水平.但依托咪酯扩血管作用较弱,较异丙酚安全。  相似文献   

13.
李强  马先春  徐丽  厉宝书  高兴超 《山东医药》2008,48(30):100-101
择期中、重度烧伤行削痂植皮术患者42例,随机分为依托咪酯复合氯胺酮组(E+K组)和氯胺酮组(K组)各21例。两组均应用咪唑安定、依托咪酯、氯胺酮行麻醉诱导。E+K组双道微量注射泵分别输注依托咪酯0.3 mg/(kg.h)、氯胺酮2 mg/(kg.h),K组微泵输注氯胺酮4 mg/(kg.h)。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呼之睁眼及清醒时间及注药后5min、喉罩置入5 min、削痂、取皮、植皮、停药后10 min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停药后呼之睁眼、清醒时间E+K组明显快于K组(P均〈0.05)。E+K组麻醉过程中SBP、DBP、HR无显著变化(P均〉0.05);K组麻醉过程中SBP、DBP、HR变化明显(P均〈0.01)。认为依托咪酯复合氯胺酮用于烧伤削痂植皮术麻醉维持安全有效、调控方便迅速、可控性强、对循环、呼吸影响轻微,镇静镇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内镜下食管黏膜切除术中2种静脉麻醉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40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食管黏膜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70例。I组为咪唑安定+异丙酚,Ⅱ组为咪唑安定+依托咪酯。观察比较2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麻醉效果、清醒时间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结果2种麻醉方式均能满足内镜治疗的需要。I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血压、心率较检查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Ⅱ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血压、心率相对平稳,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I组比较部分观察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氧饱合度均在正常范围,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组患者肌震颤或阵挛发生率明显高于I组,心动过缓及低血压发生率低于I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少数患者术后有疼痛、恶心及头晕等不适,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异丙酚和依托咪酯麻醉均能满足消化内镜治疗的要求,使用依托咪酯麻醉的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相似文献   

15.
贾宾  蔡兵  王天龙 《山东医药》2011,51(12):105-106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药物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诊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3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地西泮、丙泊酚和依托咪酯进行麻醉诱导,记录患者插管前、插管即刻、插管后1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插管次数、插管完成时间及有无其他并发症。结果丙泊酚组心血管功能抑制最明显,血流动力学波动大;依托咪酯组插管前后上述指标没有明显变化;地西泮组插管条件不够理想,MAP和HR明显升高。结论依托咪酯对于拟行急诊气管插管的患者是首选的静脉麻醉诱导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苯磺酸瑞马唑仑与依托咪酯应用于主动脉瓣病变老年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麻醉诱导,观察镇静效果与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6例择期行TAVR的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21例)及瑞马唑仑组(25例),麻醉诱导时分别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2mg/kg或瑞马唑仑0.3 mg/kg。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诱导开始至脑电波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60所需要的时间;麻醉前(T0)、气管插管前(T1)及气管插管后即刻(T2)的BIS值、心率、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每搏输出量指数(stroke volume index,SVI)及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记录并对比两组麻醉诱导期间低血压、心动过缓、肌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补救给药、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随访是否出现术中知晓、术后谵妄、术后肝、肾损伤等。结果:与依托咪酯组比较,瑞马唑仑组自麻醉诱导开始至BIS <60的时间更短[(64.8±16.4)vs.(100.2±46.8)s,P <0.01],补救给药次数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肌松下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颅脑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50例全麻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无肌松组、小剂量肌松组及对照组各50例。三组麻醉诱导及维持均采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术中无肌松组不用肌松剂,小剂量肌松组予维库溴铵(0.05mg/kg)静注,术中每40min静注0.02mg/kg维持肌松;对照组予维库溴铵(0.01mg/kg)静注,术中每40min静注0.05mg/kg维持肌松。结果各组气管插管均一次成功,术中气道压力及胸肺顺应性(Cr)均正常,术中麻醉平稳,无体动反应,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肌松或小剂量肌松组术后苏醒各项指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意识完全清醒,无须拮抗肌松,无呼吸抑制及呕吐误吸,分泌物阻塞,呼吸道梗阻发生。结论无肌松或小剂量肌松下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可满足颅脑手术的需要,可降低麻醉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依托咪酯与氯胺酮在小儿腹部手术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诱导中的麻醉效果。方法80例患儿,按麻醉方法分为:A组(n=50例)为依托咪酯诱导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B组(n=30例)为氯胺酮诱导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入手术室后,面罩吸氧,静脉麻醉诱导为:A组为依托咪酯0.05mg/kg预注,50s后再静脉注射全量依托咪酯0.3mg/kg和爱可松0.5mg/kg。B组为用0.9%氯化钠溶液预注,50s后再氯胺酮2mg/kg和爱可松0.5m吕/kg,两组皆1%利多卡因表麻后气管插管。收集麻醉前A组预注依托咪酯后30s及B组静脉推注0.9%氯化钠溶液、依托咪酯0.3mg/kg及氯胺酮2mg/kg全量时,气管插管、术始、进腹20min和术毕。记录各时点心率(HR)、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中心静脉压(CVP)、术中连续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和食管温度(Tmp)等生命体征及呕吐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术中均未出现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A组患儿麻醉诱导后各观察时点SpO2、HR、BP和CVP,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托咪酯对小儿呼吸影响轻微,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B组患儿诱导后SpO2下降。HR、BP和CVP升高。也较A组相应时点高,B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上述两种麻醉诱导方法,虽皆可用于小儿腹部手术,但依托咪酯对小儿呼吸影响轻微,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故依托咪酯在小儿腹部手术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诱导中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测定老年男性和女性患者瑞马唑仑预防依托咪酯全麻诱导所致肌阵挛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行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43例。按性别分为男性组21例和女性组22例。采用序贯法确定瑞马唑仑的剂量,相邻剂量间隔为0.05 mg/kg。2组患者瑞马唑仑首次静脉注射剂量均为0.2 mg/kg, 1.5 min后注射依托咪酯0.3 mg/kg,待患者意识消失后给予舒芬太尼0.2μg/kg和罗库溴铵0.4 mg/kg,诱导完成后置入喉罩。记录2组患者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前基础状态(T0)、静脉输注即刻(T1)、静脉输注后1min(T2)及静脉输注后3min(T3)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及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患者恶心、呕吐及误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采用SPSS 28.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用Probit法计算ED50、95%有效剂量(ED95)及相应95%可信区间(CI),建立线性回归方程。采用Grap...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TIVA)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择期拟行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芬太尼、咪唑安定、维库溴铵行麻醉诱导及维持,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加用依托咪酯、异丙酚.分别于术前(T1)、术中(T2)、术毕(T3)及术后24、48 h(T4、T5)观察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血糖变化;采静脉血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皮质醇(GC)、醛固酮(AL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记录两组术中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用量,停药后苏醒时间、恢复时间及术中知晓、满意度.结果 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均维持稳定,且相关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别.观察组T3时GC水平低于T1 (P< 0.05) ,T4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T5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T3时ACTH水平高于T1 (P< 0.05) ,T4基本恢复至T1水平.对照组各时点GC及ACTH水平均无显著变化.观察组苏醒时间长于对照组相(P< 0.05).结论 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静脉TIVA可安全用于胸科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