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别应用不同院前急救模式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我院急诊接收的28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院前急救,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141例(应用常规院前急救模式),观察组1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院前急救创伤评分模式),观察两组现场救治、转运和延续抢救情况,比较两组死亡情况。结果对照组现场明确急救诊断率、急救成功率以及急诊科延续抢救成功率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转运成功率对比无意义(P0.05);对照组现场急救死亡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急诊科延续抢救死亡率、转运死亡率以及进ICU/专科病房2h内死亡率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常规院前急救模式能有效抢救患者生命,为后续治疗争夺宝贵时间,院前急救创伤评分模式效果更佳,患者抢救成功率更高,死亡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脑出血患者的院前急救与安全转运方法。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来我院急诊科进行抢救的43例脑出血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院前急救过程和安全转运方法,评价效果。结果经急救车接入的患者中有1例重症患者死亡,自行送入者死亡2例(因家属途中搬运错误导致脑疝形成1例,因呕吐物窒息送到医院时已经死亡1例)。结论急救人员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掌握熟练的急救技能,具备相应的应急处理能力,对脑出血患者的病情进行迅速判断和明确的诊断,并进行及时、准确的院前急救救治,采取正确的转运方式,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脑出血患者的成功抢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SU)院前急救模式救治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新发急性脑卒中患者204例,随机分为SU组98例、传统急救组106例,观察两组现场确诊率、延续抢救成功率、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发病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 SU组现场确诊率(99.0%)明显高于传统急救组(91.5%)(P<0.05),其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但SU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1).结论 SU院前急救模式能尽快明确诊断,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为医师诊治提供参考,使院前疾病抢救成功率提高。方法分析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55例的院前急救资料,分析医护人员采取的电话急救与抵达发病现场后,采取的院前急救措施。结果通过院前急救后,本组55例患者均及时转回医院接受进一步医治,15 min内成功救治的患者约占52.73%,30 min内成功救治的患者约占96.36%。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重视院前急救流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且转运途中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为降低病死率、提高救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击伤的院前急救措施与预防,提高电击伤的院前急救成功率。方法对92例电击伤的院前急救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8例病情较轻者就地处理,23例现场死亡,61例患者病情稳定送入综合性医院急诊科。结论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对公众推广现场急救知识和基本心肺复苏技术,才能有效提高电击伤的抢救成功率。普及用电知识,预防电击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及其重要性。方法回顾我科4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院前急救资料,总结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结果本研究4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1例经现场抢救无效死亡,45例症状和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缓解时间10~35min,平均(15.3±7.4)min;转运途中无病情加重或死亡患者,45例全部安全回院进一步治疗。结论通过出诊、现场急救护理和转运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确保抢救急而有序,忙而不乱,从而最大限度减少了左心衰竭患者的无效治疗期,提高了急救成功率,为后期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急救效果、负性情绪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将由本院急诊人员出车接诊的SAP患者30例设为观察组(给予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由家属自行送至医院救治的SAP患者28例设为对照组(未接受院前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负性情绪评分(SAS,SDS)、疼痛评分(VAS)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30例安全送达医院28例,转运途中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28例安全送达医院20例,途中死亡8例,抢救成功率为71.43%;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观察组患者SAS、SDS、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4.3%)显著低于对照组(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可明显提高SAP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的院前急救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院前急救及转运。结果经过一系列的院前急救措施,救治成功者27例,猝死4例,转运途中死亡1例。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应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尽量争取时间,以科学的方式将患者转送至医院,促进抢救成功率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院前急救特点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取80例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的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急诊科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收治,行完善的院前急救,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本次选取病例中,抢救成功48例,占60%,死亡32例,占40%。抢救成功患者年龄〉165岁占25%(4/16),明显少于死亡组70.8%(17,24),CPR、电除颤时间明显早于死亡组,气管插管人数抢救成功组为18.8%(3/16),明显低于死亡组45.8%(11/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急救网络的配置,普及急救知识,对院前急救流程行完善建立,加强规范救治,可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需引起各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0.
院前急救护理是急救医疗的重要环节,急诊科护士是急救医疗的重要力量,因此强化护士的急救意识,提高急救工作快速反应能力和技术水平,将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降低患者死亡率。车祸患者常常病情复杂而严重,并发症多,张力性气胸是胸部创伤常见且严重的急诊疾病之一,可引起严重的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若诊断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现将1998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分析急诊多发性创伤的院外急救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宽城县中医院救治的84例多发性创伤患者院外急救资料.结果 院外急救84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中,死亡5例,创伤院外急救成功率为91.13%(79/84).结论 急诊多发性创伤患者,现场抢救是创伤急救的开始,做好现场的抢救和转运途中的救护工作,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速公路大型车祸的现场管理方法及院前急救措施。方法对某地区高速公路连撞大型车祸的现场管理措施和院前急救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高效的现场管理和有序的院前急救,在两次高速公路大型车祸中,现场当即死亡2例,重伤4例,轻伤22例。结论面对特殊场地的大型车祸现场,医护人员需要实施有效的现场管理,保障各项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在现场救援中,要做到有效分诊和紧急抢救,在转运过程中采取正确的转运方法避免发生再损伤,保障伤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发性创伤在急诊科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06—2011年收治的140例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0例患者中有78例经急诊抢救病情稳定后转病房治疗,51例经抢救在急诊做好急诊手术术前准备,7例在急诊科急救处置后转院,4例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及时迅速、准确有效的护理及配合对多发性创伤成功急救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在急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8月接收的42例急危重症患者纳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患者院前急救中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另将我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接收的42例急危重症患者纳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患者院前急救中实施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情评估、急救、转运以及住院等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急救物品安全达标率(100.00%)以及抢救成功率(97.62%)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危重症患者院前抢救中实施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确保急救物品的安全达标性,提高患者的急救效果,从而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因昏迷呼叫院前急救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应策略。方法对该院急诊科接受的广州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调派出车的因昏迷呼叫的1 619例院前急救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619例因昏迷呼叫院前急救的患者以70~90岁年龄段居多,出诊空车率为7.3%,现场1 501例患者急救呼叫原因最多的为脑血管意外,占20.8%,其次是眩晕、心血管急症、代谢性疾病急症、中毒、猝死等。院前急救患者有319例死亡(21.3%),其中275例在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即已发生,261例死亡原因不明。结论我院地处中心城区,院前急救具有自身的特点,同时也存在出诊空车率高、院前病死率高等问题,应从政策、组织、实施各个环节优化院前急救的管理,不断提高院前急救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网络技术下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医疗紧密衔接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1日-2020年1月31日本院接收的60例院前急救患者为研究对象.30例在无网络信息技术平台的条件下开展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患者列入对照组;30例采用网络信息技术平台开展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患者列入研究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院前诊断时间、院前急救时间、院内预警准备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结果 研究组院前诊断时间、院前急救时间与院内预警准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抢救成功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P<0.05).结论 实施网络技术下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医疗紧密衔接能使迅速做好相应的准备,减少无效就诊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老年严重多发伤预后的影响。方法对该院急诊科2012年16月收治的62例老年严重多发伤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急救组),分析其受伤至救治时间、有效救治时间、ICU停留天数和住院天数、并发症及伤后6个月的预后情况,并与60例未经院前急救的老年严重多发伤患者作对比(对照组)。结果急救组的有效救治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受伤至救治时间、ICU停留天数、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1P<0.0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证、多器官衰竭、应激性溃疡、腹腔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预后良好和中残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植物人状态和死亡例数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严重多发伤的病情发展较快,院前急救可缩短老年严重多发伤患者受伤至救治时间并增加有效救治时间,减少多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昏迷患者的病因和院前急救措施。方法对我院急诊科院前救治的463例昏迷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3例昏迷患者的病因以脑血管意外最多,其次是中毒、严重创伤、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经院前救治后,病情好转180例(38.9%),稳定236例(51.0%),恶化29例(6.3%),现场死亡13例,途中死亡5例,病死率为3.9%。结论迅速准确判断昏迷的病因,实施及时有效的院前救治措施,是提高昏迷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侯妹冬 《内科》2007,2(5):853-854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心脏病中主要死亡原因。据WHO资料统计,心肌梗死患者有40%~60%在发病最初几小时内死亡(40%的患者死于发病后15min内),而70%因来不及到医院就诊死于家中或现场。因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尤为重要。若在发病初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地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现将我院急诊科2001年1月至2007年1月对1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1年1月至2007年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46例,男87例,女59例,年龄35~8…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接到120急救电话后,立即派车前往急救,具体措施包括急救前准备、病情评估、呼吸道护理、对症处置及护理、心理护理、转运过程中的护理及患者交接等。结果本组患者从120呼救到给予院前急救护理的平均时间为(16.7±4.2)min,从120呼救到抵达医院接受急救治疗的平均时间为(29.8±10.6)min;出现致残16例,致残率为53.33%,死亡2例,死亡率为6.67%;患者家属对院前急救与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3.33%。结论院前急救与护理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抢救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可降低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