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祝凯  牛亮  魏朝霞  吴翠娇 《山东医药》2011,51(38):18-19
目的观察食管癌组织中C端结合蛋白(CtBP)1和p16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7例食管癌组织(观察组)及30例癌旁组织(对照组)中的CtBP1和p16蛋白,并分析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观察组51例、对照组29例CtBP1蛋白表达阳性,两组CtBP1蛋白阳性表达率相比P〉0.05。观察组30例、对照组24例p16蛋白表达阳性,两组p16蛋白阳性表达率相比P〈0.05。食管癌组织中p16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病理分型无关(P〉0.05);CtBP1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型均无关(P均〉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p16蛋白表达下调,CtBP1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矮小相关转录因子3(Runx3)蛋白、NF-кB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胃癌、非萎缩性胃炎、正常胃黏膜组织中Runx3蛋白、NF-кB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两者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及其临床病理关系。结果非萎缩性胃炎黏膜组织中Runx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胃癌组织,而NF-кB表达明显低于胃癌组织(P均〈0.01)。胃癌组织中Runx3蛋白、NF-кB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高中分化胃癌相比,低分化胃癌中Runx3蛋白表达较低,NF-кB表达较高(P均〈0.05);与Ⅰ~Ⅱ期胃癌相比,Ⅲ~Ⅳ期胃癌Runx3蛋白表达较低,NF-кB表达较高(P均〈0.05);胃癌组织中Runx3蛋白与NF-кB的表达呈负相关(r=-0.782,P〈0.05)。结论 Runx3蛋白和NF-кB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Runx3蛋白表达对胃癌的发生、发展有抑制作用,NF-кB表达异常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欢  邹高德  罗议  雷英  李里香 《山东医药》2011,51(22):16-18
目的观察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CD40和Caspase-7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41例肾透明细胞癌、21例癌旁组织和6例正常肾组织中CD40和Caspase-7蛋白,并分析两者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肾癌组中CD40阳性表达率达61.0%(25/41),显著高于癌旁组9.5%(2/21)和对照组0(0/6),P均〈0.05;同时CD40的阳性表达率随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进展而显著升高,P均〈0.05。肾癌组中Caspase-7阳性表达率为51.2%(21/41),显著低于癌旁组85.7%(18/21)和对照组83.3%(5/6)的表达率,P均〈0.05。同时Caspase-7的阳性表达率随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进展而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CD40表达上调,Caspase-7表达下调。二者可能在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3例EB病毒相关胃癌(EBVaGC)(观察组)组织中mdm2、p53和p21蛋白的表达,并与45例EB病毒阴性胃癌(EBVnGC)(对照组)进行比较,发现两组mdm2、p53和p21蛋白的阳性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均〉0.05),但观察组p53蛋白过表达率(15.38%)明显低于对照组(57.78%),P〈0.01。观察组核抗原基因EBNA1均为阳性,潜伏膜蛋白基因LMP1均为阴性,即刻早期基因BZLF1、早期基因BARF1和BHRF1阳性率分别为46.15%、46.15%和15.38%,三者与mdm2、p21和p53蛋白的表达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提示胃癌组织中病毒感染与p53蛋白的异常表达有关,而与mdm2和p21蛋白的异常表达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进展期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胃组织中Cyclin E、p57与双重特异性磷酸酶A(CDC25A)的表达。结果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组织标本中p5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12/30)、73.3%(22/30)、90.0%(9/10);Cyclin E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21/30)、36.7%(11/30)、10.0%(1/10);CDC25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22/30)、43.3%(13/30)、20.0%(2/10)。Cyclin E与CDC25A的表达呈正相关(r=0.371,P〈0.05),p57与CDC25A的表达呈负相关(r=-0.412,P〈0.05),p57与Cyclin E的表达呈负相关(r=-0.384,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端粒保护蛋白1(hPOT1)和p53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3份胃癌组织标本(观察组)及10份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对照组)hPOT1和p53蛋白表达;分析其与胃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观察组hPOT1和p53蛋白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POT1表达与胃癌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有关(P〈0.05)。p53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观察组hPOT1与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hPOT1和p53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hPOT1和p53蛋白表达有助于判断胃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疣状胃炎、胃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与p53、p21蛋白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疣状胃炎与幽门螺杆菌(HP)及胃癌的相关性.方法 对经胃镜确诊的疣状胃炎41例、慢性浅表性胃炎21例、胃癌20例患者进行p21、p53蛋白及HP检测.结果 疣状胃炎、胃癌组HP感染率分别为60.98%和60%(P>0.05),均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28.57%(P<0.05);p21蛋白在胃癌及疣状胃炎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5%和39%(P>0.05),均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0%(P<0.05);p53在胃癌及疣状胃炎组中的表达率为55%和24.4%(P<0.05),均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0%(P<0.05);疣状胃炎组HP感染阳性者中p53、p2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0%和56%,均显著高于HP感染阴性组(P<0.05).结论 HP感染与疣状胃炎发病相关.HP感染、ras基因激活、野生型p53基因突变参与了疣状胃炎向胃癌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周志红  原天香 《山东医药》2011,51(30):39-40
目的观察宫颈癌组织中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p53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宫颈癌患者45例(肿瘤组),行宫颈癌根治术;子宫肌瘤患者20例(良性瘤组),均行子宫肌瘤切除术,两组术中留取肿瘤组织,另取良性瘤组瘤旁2 cm以上正常组织作对照(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宫颈癌组织、子宫肌瘤组织及正常子宫组织中的SCCA;采用ELISA法对p53蛋白进行检测。结果肿瘤组SACC阳性23例,p53蛋白阳性21例,良性瘤组分别为3、2例,对照组分别为1、0例。肿瘤组与良性瘤组、对照组相比,P均〈0.01。肿瘤组SACC阳性的23例中,有p53蛋白阳性14例、阴性9例;SACC阴性的22例中,有p53蛋白阳性7例、阴性15例。SACC与p5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505,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SCCA和p53蛋白呈高表达,二者可能共同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SCCA可能是促进p53突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PTEN和p16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21例正常胃黏膜及78例胃癌组织中的PTEN和p16蛋白。结果胃癌组织中PTEN和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13%(43/78)、42.31%(33/78),在正常胃黏膜中分别为95.24%(20/21)、90.48%(19/21),两种组织中两个指标的阳性表达率相比,P均<0.05;胃癌组织中PTEN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Borrmann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p16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Borrmann分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胃癌组织中PTEN和p16的表达呈正相关(rs=0.585,P<0.01)。结论 PTEN和p16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降低,并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有可能成为胃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食管癌组织中p53、人乳头瘤病毒(HPV)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取45例食管癌患者肿瘤组织组织(食管癌组)、20例食道良性肿瘤患者肿瘤组织(良性肿瘤组)、20例食管正常者的食管组织(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其中p53蛋白,采用新柏式液基细胞学技术(TCT)检测HPV。结果食管癌组44例p53表达阳性、40例HPV阳性,良性肿瘤组分别为2、2例,对照组分别为1、1例,食管癌组p53、HPV阳性表达率与良性肿瘤组和正常组相比P均〈0.01,良性肿瘤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食管癌组织中HPV、p53表达呈正相关(r=0.429,P〈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p53、HPV表达升高。检测HPV、p53有助于食管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刘筠  曹保利  魏明 《山东医药》2013,(48):4-6,I0002
目的 观察复方莪术散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简称巧克力囊肿)患者异位和在位内膜组织中细胞周期调节蛋白p2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因巧克力囊肿行手术治疗者69例,其中35例(用药组)于术前3个月开始规律服用复方莪术散直至手术当日停药,34例(手术组)术前未经过任何治疗直接手术;选择同期因子宫肌瘤行手术治疗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用药组和手术组异位、在位内膜及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中的p21.结果 p21在对照组子宫内膜阳性表达率为56.7%,在手术组异位、在位内膜组织中分别为17.7%、26.5%,在用药组异位、在位内膜组织中分别为40.0%、48.6%;对照组和用药组异位、在位内膜p21表达率均高于手术组异位、在位内膜,P均<0.05.异位内膜p21阳性表达率在用药组Ⅱ期患者中为50.0%、Ⅲ~Ⅳ期为37.0%,手术组分别为40.0%、13.7%;在位内膜p21阳性表达率在用药组Ⅱ期患者中为75.0%、Ⅲ~Ⅳ期为32.4%,手术组分别为60.0%、24.1%;用药组Ⅱ期患者异位和在位内膜p21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手术组,P均<0.05.结论 巧克力囊肿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p21表达明显减少,复方莪术散能明显上调p21在Ⅱ期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胃癌组织CD44V6、p21阳性表达及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胃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胃癌根治术。观察组先行新辅助化疗2个周期,术后给予常规化疗;对照组仅术后给予常规化疗。两组手术前(观察组新辅助化疗后)经胃镜取胃癌组织,手术后取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癌组织中CD44V6、p21表达。术中清扫淋巴结,观察淋巴结阳性率;术后随访3年,观察术后复发率及3年生存率。结果对照组手术前后胃癌组织中CD44V6、p21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胃癌组织中CD44V6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21阳性表达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淋巴结阳性率、术后3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能降低胃癌组织CD44V6阳性表达、提高p21阳性表达,继而改善胃癌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p63蛋白在骨巨细胞瘤穿刺活检及大体标本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萌萌  孙晓淇  孟淑琴 《山东医药》2011,51(27):100-101
目的探讨p63蛋白在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骨巨细胞瘤患者39例(观察组),非骨巨细胞瘤患者14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穿刺活检及大体标本中p63蛋白表达情况,分析观察组p63蛋白的表达模式。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穿刺活检标本中p6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9%(30/39)、7.1%(1/14),P〈0.01;大体标本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3%(36/39)、7.1%(1/14),P〈0.01。观察组36例大体标本阳性者p63呈弥漫着色者17例(47.2%),其穿刺标本均为阳性;灶片状着色者19例(52.8%),其穿刺标本中13例为阳性(68.4%)。结论骨巨细胞瘤的穿刺活检和术后大体标本p63表达情况均有助于诊断,由于p63存在灶片状表达模式,故穿刺活检标本的敏感性略低。  相似文献   

14.
姜蕊  王胜昔  宋伟 《山东医药》2011,51(38):48-50
目的观察胃腺癌组织中Snail、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2例胃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和79例癌旁组织中的Snail、E-cadherin蛋白。结果胃腺癌组织中Snail阳性92例(82.1%),E-cadherin阳性38例(33.9%),癌旁组织中分别为28例(35.4%)、79例(100%),胃腺癌组织中Snail、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相比P均〈0.05。胃腺癌组织中Snail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类型、是否有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相关(P均〈0.05)。E-cadherin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类型、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以及临床分期相关(P均〈0.05)。Snail蛋白和E-cadherin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212,P〈0.05)。结论胃腺癌组织中Snail蛋白表达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联合检测Snail、E-cadherin蛋白可以作为预测胃癌恶性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肾透明细胞癌(肾癌)组织中CapG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132例肾癌标本(观察组)及40例癌旁正常肾组织标本(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apG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CapG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56.1%,P〈0.001。观察组CapG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关(P均〈0.05),与患者年龄、性别、T分期、病理分级、复发转移无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肾癌组织中CapG蛋白表达上调。其与肾癌的转移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7-H4、CD3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食管鳞癌组织(食管癌组)和20例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对照组)中B7-H4、CD3蛋白表达,采用等级相关方法分析B7-H4和CD3表达的相关性。结果食管癌组B7-H4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CD3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不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者食管癌组织中B7-H4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食管癌组织中B7-H4与CD3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467,P〈0.05)。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B7-H4呈高表达,CD3呈低表达,二者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7.
胃癌组织中p57kip2和Ki-67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艺  于燕妮 《山东医药》2009,49(30):64-65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57kip2和Ki-67的表达及二者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40例胃癌组织的p57kip2和Ki-67。结果p57kip2和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14/40)和87.5%(35/40),均与胃癌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p57kip2和Ki-67表达强度呈负相关(r=-0.326,P〈0.01)。结论胃癌组织中p57kip2表达下调,Ki-67表达上调,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洪亮  邸旭 《山东医药》2011,51(22):81-82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Claudin-4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胃癌患者胃癌组织和20例胃组织正常者胃组织中的Claudin-4。结果正常胃组织、胃癌组织中Claudin-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0%(4/25)、63.1%(41/65),两组相比P〈0.01。T3+T4级胃癌组织中Claudin-4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T1+T2级,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Claudin-4表达升高。其可能与胃癌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9.
成秀梅  冯一中 《山东医药》2010,50(24):48-49
目的探讨Runx3、Sp1、Bcl-2在胃腺癌中的表达,为评估患者预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Runx3、Sp1、Bcl-2蛋白在63例胃腺癌、19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胃腺癌组织中Runx3表达降低,Sp1和Bcl-2蛋白表达增高。Runx3低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Sp1高表达与肿瘤细胞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Bcl-2高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有关(P〈0.05)。胃腺癌组织中Runx3与Bcl-2阳性表达呈负相关(P〈0.01);Sp1与Bcl-2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1);Runx3与Sp1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unx3及Sp1阳性表达率与患者总生存率关系密切。结论 Runx3蛋白低表达及Sp1蛋白高表达与胃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周慧俊  钟美佐 《山东医药》2010,50(25):35-36
目的探讨Nodal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期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胃腺癌患者,随访生存期;取手术切除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odal蛋白表达,标准评定采用半定量法。结果 50例胃腺癌组织中,46例Nodal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92.0%;Nodal蛋白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与肿瘤是否发生血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Nodal蛋白表达≤25%组与表达〉26%组比较,术后生存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Nodal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胃癌组织中Nodal蛋白表达水平可作为评价生存期预后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