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道维 《山东医药》2006,46(18):37-38
42例(52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患儿先采用关节镜小切口手术治疗,然后根据手术方式,进行髋关节动力肌肌力训练的方法,患儿出院后指导家长辅助患儿进行康复锻练。5例(10髋)随访5a,患侧髋关节功能及活动范围均正常;37例(42髋)随访3~16个月,患侧髋关节功能及活动范围基本正常。认为微创手术治疗DDH后,根据不同年龄和手术方式及时进行个性化功能训练,对提高远期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S-ROM型THA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结构不良继发骨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S-ROM型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结构不良(DDH)继发骨关节炎(OA)的近期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成人DDH继发OA的12例(15髋)患者进行S-ROM型THA。对Crowe型和型患者应用小直径髋臼假体和小号细直柄股骨假体。结果12例均一期愈合,除3例Crowe型患者出现暂时性腓总神经麻痹(2~4个月后恢复)、2例脱位外,余均顺利康复。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0.18分恢复到术后的85.34分。结论DDH患者存在骨性和肌性结构异常,手术难度较大;S-ROM型假体适合对DDH的治疗,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者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PAO)后髋关节功能完全恢复(FRHF)的影响因素,构建DDH患者PAO术后FRHF的预测模型。方法 接受PAO手术治疗DDH的患者57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手术侧别、患者术前和术后至少一年的改良Harris评分(MHHS)及髋关节X线检查参数(包括外侧中心边缘角、股骨头挤压指数、p/a比值、髋臼前倾角、髋臼深度、髋臼外展角、Tonnis角、股骨头最内侧表面到髂坐骨线的距离、骨关节炎Tonnis分级、关节匹配度、Calve线、Shenton线)。使用R软件和“glmnet”包采用LASSO回归分析法筛选DDH患者PAO术后FRHF的相关因素,采用“rms”软件包将筛选出的DDH患者PAO术后FRHF相关因素纳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DDH患者PAO术后FRHF的影响因素。使用R语言软件构建DDH患者PAO术后FRHF的预测列线图,采用Bootstrap法对列线图进行内部验证,计算该列线图的C-index值;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C-index值评估...  相似文献   

4.
回顾总结2002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187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术后授动康复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授动康复治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杨雪  李燕华 《山东医药》2014,(7):102-103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是一种儿童发育性疾病,病变累及髋臼、股骨头、关节囊、韧带和附近肌肉,造成关节松弛、脱位或半脱位.我国六大城市对新生儿调查结果显示DDH平均发病率为3.9‰,女性多于男性,约为6∶1.按年龄分为小龄髋脱位患儿(8岁以下)和大龄髋脱位患儿(8岁及以上)[1].本病治疗方法很多,根据年龄一般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手术治疗后患儿畸形虽然得以改善,但由于手术创伤、术后石膏固定和关节制动等多方面的因素,常导致髋关节功能受损、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我们对49例DDH患儿术后早期进行系统的功能锻炼,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髋关节周围软组织松解平衡在中重度肢体短缩患者全髋关节置换中的重要性。方法对2009-06~2013-06在该院治疗的25例伴有中重度肢体短缩股骨头坏死或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37~71(58.6±11.2)岁,2 cm患肢短缩≤3 cm的患者16例,3 cm患肢短缩≤4 cm 7例,患肢短缩4 cm 2例,术前Harris评分(38.2±9.6)分、VAS疼痛评分(7.8±1.3)分。全部患者均由同一组医生采用前外侧手术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在保证牵引力平衡的前提下采用髋周软组织分步松解法依次对患肢进行适当松解延长,尽可能恢复肢体的长度同时保证人工假体的稳定;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其肢体长度恢复情况、髋关节功能及疼痛情况,评价其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3(2.2±0.7)年。术后双侧肢体长度差距≤0.5 cm的患者15例,0.5 cm双侧不等长≤1 cm 8例,双侧不等长1 cm 2例;术后3个月VAS疼痛评分为(2.6±1.1)分,疼痛得到明显缓解,术后1年Harris评分为(87.2±8.6)分,关节活动度满意,外展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在对伴有中重度肢体短缩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时,采用髋周软组织分步松解法适当行髋周软组织松解能使患肢获得较好的长度恢复,术后在获得良好髋关节功能的同时髋部疼痛亦有明显缓解,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是导致髋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也是导致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重要致病因素。由于股骨头与髋臼结构异常,在运动中容易发生碰撞,导致髋臼周围软组织损伤,从而引起关节受限、疼痛和功能障碍,进而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近些年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髋关节镜手术逐渐成为髋关节撞击综合征主要的手术治疗方法,不仅可以在术中对患者进行动态评估,还可以直接解除异常的解剖结构。患者术后常面临着疼痛、肌力减退以及其他合并症等问题,所以关节镜术后功能障碍的康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成为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术后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归纳总结近五年国内外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关节镜术后康复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旨在为该病术后的临床康复提供新的诊疗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联合中医康复疗法对老年股骨缺血性坏死(ANFH)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ANFH老年患者74例行数字标注双盲法电脑随机性分组,对照组37例,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处理;观察组37例,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基础上实施中医康复疗法干预;持续随访观察12个月,对比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干预之后,ANFH患者疼痛、关节活动度、步行能力、生活能力评分均均较治疗前明显提升(P<0.05);其中两组术后3个月内疼痛、关节活动度、步行能力、生活能力评分改善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12个月疼痛、关节活动度、步行能力、生活能力评分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干预1、3、6、12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联合中医康复疗法治疗老年ANFH疗效确切,可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利用中医康复在老年患者的优势,减少治疗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析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应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引导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间本院收治确诊为老年股骨颈骨折拟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80例,筛选后以随机分组原则,将收治患者分为对照组(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制定临床护理路径),每组40例。对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下床活动、尿管拔除、住院)、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术后并发症事件(关节脱位、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作为护理效果判断因子。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各项评价因子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当天两组患者自理能力分数评价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3天、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自理能力评价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评分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干...  相似文献   

10.
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是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治疗方法很多,仅手术治疗方法就有Salter骨盆截骨术、Pemberton髋臼成形术、髋臼加盖术、Chiari氏手术等。2001年11月至2002年11月,我们对27例2~3岁DDH患儿,一期行臼顶弧形截骨手术,对其术后1年髋关节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进行了观察,并与同期以传统术式治疗的35例患儿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治疗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股骨转子间骨折高龄患者130例均针对骨折状态采取内固定方式做骨折处理,结合患者自身康复干预意愿及实际状态分组。观察组65例在内固定治疗期实施早期康复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照组65例仅开展常规术后康复护理,均持续观察6个月,利用Barthel指数评估日常生活能力,应用Harris髋关节活动量表观察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6个月Barthe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arris髋关节活动及髋关节运动功能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转子间骨折恢复期内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治疗期间开展早期康复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骨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缓解骨伤及手术疼痛,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生活能力提升,改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股骨颈骨折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该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7月—2016年6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股骨颈骨折患者,将82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41例每组。一组患者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联合药物治疗(观察组)。将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骨折愈合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疼痛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2型糖尿病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术后骨密度值均比对照组高(P0.05),骨折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疼痛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更优,以上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联合药物治疗有助于2型糖尿病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以及骨折愈合,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3.
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骨科关节诊疗的普遍手术方法,在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方面效果显著。随着快速康复理念的发展,髋关节置换术后快速康复引发关注,但对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本研究对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旨在促进医务工作者系统的识别相关因素并尽早实施干预,为加速患者康复进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InterTan与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proximal femoral anatomical locking plate,PFLP)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2~2016-02在该院骨科采用InterTan与PFLP内固定治疗的65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InterTan组30例,PFLP组35例。比较两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肢完全负重时间,术后1、3、6、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65例患者均获得16~26(21.80±2.51)个月随访。InterTan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PF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肢完全负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terTan组术后1个月、3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PF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6个月、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terTan和PFLP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效果良好,但InterTan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利于患者早期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27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1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5例。所有患者重视围手术期治疗,包括术前全面评估患者全身情况;术中严密监护、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加强合并疾病的治疗等。结果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16例,发生率59.3%。其中1例麻醉后发生心肌梗死致死亡,1例术后心律失常,4例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尿路感染,3例肺部感染,2例合并尿路感染和肺部感染,1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部感染。经加强围手术期治疗,26例全部治愈出院,髋关节活动功能良好。结论重视高龄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治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是治疗晚期髋关节疾患最为成功的手术方法之一,可显著改善髋关节功能,矫正畸形,缓解疼痛。THA术后早期、正确有效地进行功能康复锻炼也是非常重要的,许多学者提倡生物型THA术后行早期完全负重功能锻炼,但没有一个具体的负重时间标准,以致于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许多患者并没有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延长了THA术后康复及功能恢复的时间。针对这一问题,该文就生物型THA术后早期完全负重锻炼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单纯的电针治疗,研究组进行综合康复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应用于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付海清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7,10(11):1102-1104
目的观察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实验设计,选择2015-01~2016-10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指导下进行护理管理,干预时间从围手术期至出院后6个月。内容包括疼痛管理、感染管理、血栓管理、饮食管理、康复管理、随访管理。结果术后干预组舒适度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提高,疼痛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治疗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干预组手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ERAS理念可以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康复效果及满意度,缓解疼痛,提高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不同手术入路下行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及影响程度。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所收治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80例,并根据当时采用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来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后外侧入路组(A组)40例和后外侧微创入路组(B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程度。结果 A组数据与B组比较而言,在手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在手术治疗后,包括术后2周、术后6周、术后20周,B组均优于A组,效果显著,即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中,采用后外侧微创入路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入路方式而言,能够大大提高手术疗效,以及加快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进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骨水泥双极式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年龄≥60岁)股骨颈骨折患者99例,按照入院顺序将其进行分组,单号50例(50髋)为全髋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双号49例(49髋)为半髋组,行骨水泥双极式半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髋关节功能改善效果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半髋组手术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全髋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全髋组(P0.01);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双极式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效果确切,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效果接近,但手术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从而有助于降低手术风险,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