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Runx3、p21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66例胃癌(观察组)和30例正常胃黏膜(对照组)组织中的Runx3、p21。结果对照组24例(80%)Runx3蛋白表达阳性,17例(56.7%)p21蛋白表达阳性;观察组分别为30例(45.5%)、22例(33.3%)。两组Runx3、p21蛋白阳性表达率相比P均〈0.05。观察组Runx3、p2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远转移有关(P均〈0.05)。胃癌组织中Runx3、p2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52,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Runx3、p21蛋白表达下降。Runx3可能通过影响p21蛋白的表达影响胃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姜蕊  王胜昔  宋伟 《山东医药》2011,51(38):48-50
目的观察胃腺癌组织中Snail、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2例胃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和79例癌旁组织中的Snail、E-cadherin蛋白。结果胃腺癌组织中Snail阳性92例(82.1%),E-cadherin阳性38例(33.9%),癌旁组织中分别为28例(35.4%)、79例(100%),胃腺癌组织中Snail、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相比P均〈0.05。胃腺癌组织中Snail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类型、是否有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相关(P均〈0.05)。E-cadherin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类型、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以及临床分期相关(P均〈0.05)。Snail蛋白和E-cadherin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212,P〈0.05)。结论胃腺癌组织中Snail蛋白表达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联合检测Snail、E-cadherin蛋白可以作为预测胃癌恶性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杨丽敏  王进 《山东医药》2010,50(1):59-60
目的研究正常胃黏膜和胃腺癌组织中桩蛋白(Paxillin)及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基因(PTE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Paxillin和VrEN在4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88例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胃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胃腺癌组织中Paxillin阳性表达率(72.5%)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32.5%)(P〈0.05);PTEN阳性表达率(47.7%)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100%)(P〈0.05)。胃腺癌组织中PaxiUin和PTEN的表达与胃腺癌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胃腺癌组织中Paxillin与PTEN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369,P〈0.05)。结论胃腺癌组织中Paxillin蛋白水平的高表达与PTEN蛋白水平的低表达可能与胃腺癌的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可能成为一组能够有效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3例胃腺癌癌组织和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蛋白激酶受体2(PAR-2)和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结果胃腺癌癌组织中PAR-2和COX-2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PAR-2的高表达与浸润深度相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无关;COX-2的高表达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分化程度无关。胃腺癌组织中PAR-2和COX-2的表达存在正相关(r=0.309,P〈0.05)。提示胃腺癌癌组织中PAR-2和COX-2表达升高,二者的高表达在胃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胃腺癌组织中PINCH蛋白、环氧合酶(COX)-2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化SP法检测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和73例胃腺癌组织中的PINCH、COX-2蛋白。结果胃腺癌组织中PINCH、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34%、76.71%,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的43.30%、40.00%,P均〈0.05。胃腺癌组织中PINCH、COX-2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胃腺癌组织中PINCH、COX-2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587,P〈0.05)。结论胃腺癌组织中PINCH、COX-2高表达,其可能参与了胃腺癌的发生和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食管鳞癌中HIF-1,α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Caspase-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0%(25/49)、34.7%(17/49),与阴性对照组的0、100%相比,P均〈0.05。HIF-1α、Caspase-3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组织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HIF-1α、Caspase-3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存在HIF-1α蛋白的高表达和Caspase-3蛋白的缺失或低表达。这一变化与食管鳞癌的浸润转移有关,其机制可能与HIF-1α蛋白下调Caspase-3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肠腺癌中p53、Bcl-2及Bax阳性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肠腺癌、大肠腺瘤、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p53、Bcl-2及Bax阳性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比较,大肠腺癌组织中p53、Bcl-2阳性表达明显升高、Bax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均<0.01)。 p53、Bcl-2、Bax表达与大肠腺癌患者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Dukes分期明显相关( P均<0.01),与性别、年龄无关。 p53的表达与Bcl-2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与Bax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Bcl-2的表达与Bax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 p53、Bcl-2及Bax可相互作用,共同参与大肠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李晓芳 《山东医药》2011,51(20):94-96
目的探讨RCAS1、Caspase-8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胃腺癌组织及其切端正常胃黏膜组织中RCAS1、Caspase-8的蛋白表达。结果正常胃黏膜组织及胃腺癌组织中RCA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87%(28/46)和84.78%(39/46)(P〈0.05)。正常胃黏膜组织及胃腺癌组织中Caspase-8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43%(37/46)和65.22%(30/46)(P〈0.05)。二者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性(r=-0.321、P〈0.05)。结论 RCAS1、Caspase-8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与胃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
周慧俊  钟美佐 《山东医药》2010,50(25):35-36
目的探讨Nodal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期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胃腺癌患者,随访生存期;取手术切除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odal蛋白表达,标准评定采用半定量法。结果 50例胃腺癌组织中,46例Nodal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92.0%;Nodal蛋白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与肿瘤是否发生血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Nodal蛋白表达≤25%组与表达〉26%组比较,术后生存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Nodal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胃癌组织中Nodal蛋白表达水平可作为评价生存期预后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10.
普通型胃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普通型胃腺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与神经内分泌(NE)分化的关系.方法随机收集88例手术切除石蜡包埋的胃癌标本,采用Syn、CgA及NSE等3种神经内分泌抗体,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其神经内分泌的表达情况.结果在88例普通型胃癌中,38例(43.2%)表达Syn,13例(14%)表达CgA,10例(11%)表达NSE.58例(65.9%)至少有一种NE标记表达,其中18例表达2种标记,仅4例3种标记均表达,3种标记表达彼此相关(P<0.05).胃癌中以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阳性多见(P<0.05).NE阳性与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但是NE标志阳性与淋巴转移及临床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3种NE标记可以检测出胃癌的NE分化,三者联合应用可提高NE分化的诊断率.胃癌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及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与NE分化有关,而NE分化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关.  相似文献   

11.
热休克蛋白70在人胃腺癌发展过程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人胃腺癌发展过程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与病理分型、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人胃腺癌组织中HSP70的表达。结果 胃腺癌和黏液腺癌的HSP70阳性率分别为64.29%和60.00%;高分化和低分化腺癌的HSP70阳性率分别为67.86%和50.00%;胃腺癌HSP70的阳性率在不同病理分型、不同分化程度的肿瘤之间差别均无显著意义。侵犯深度达浆膜和肌层的胃腺癌HSP70阳性率分别为75.68%和33.33%(P〈0.05)。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组中HSP70阳性率分别为73.33%和45.45%(P〈0.05)。结论 人胃腺癌HSP70中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侵犯深度有关,与病理分型无关。提示胃腺癌晚期HSP70的表达高于早期胃腺癌,检测核指标可为早期诊断胃腺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微管蛋白(Tubulin β-2C)和肝肠钙粘连蛋白(LI-cadherin)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两种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ubulin β-2C及LI-cadherin在60例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两种蛋白的相关性.结果 Tubulin β-2C及LI-cadherin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3%和68.33%,在癌旁及正常组织中均不表达,两种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 =0.450,P<0.05).Tubulin β-2C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与年龄、性别以及淋巴结转移无关.LI-cadherin与肿瘤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无关.结论 Tubulin β-2C是胃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蛋白分子,其表达强度与胃腺癌分化程度有关,且与LI-cadherin的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杨丽敏  王进 《胃肠病学》2009,14(12):734-737
背景:研究表明Paxillin、黏着斑激酶(FAK)和PTEN在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联合检测三者在胃癌中表达的报道罕见。目的:研究正常胃黏膜和胃腺癌组织中Paxillin、FAK和PTE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4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和88例胃腺癌组织中Paxillin、FAK和PTEN表达,并分析其与胃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Paxillin与PTEN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胃黏膜组织相比,胃腺癌组织Paxillin(65.9%对32.5%,P〈0.05)、FAK(56.8%对17.5%,P〈0.05)阳性表达率显著增高,PTEN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47.7%对100%,P〈0.05)。Paxillin、FAK和PTEN表达与胃腺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与性别和年龄无关。胃腺癌组织中Paxillin表达与PTEN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369,P〈0.05)。结论:Paxillin、FAK高表达和PTEN低表达可能与胃腺癌的浸润、淋巴结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联合检测三者可能有助于判断胃腺癌恶性程度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癌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蛋白表达水平与胃黏液腺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胃黏液腺癌患者的正常胃黏膜组织、癌旁组织、癌组织中GLUT1和VEGF—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GLUT1和VEGF—c蛋白在癌肿实质黏液湖中漂浮的散在癌细胞几乎无阳性表达,在癌旁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中有不同程度表达,癌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在侵及浅肌层、深肌层和浆膜层的癌组织中表达率依次升高;有淋巴结转移者中二者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结论GLUT1和VEGF-c蛋白表达与胃黏液腺癌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二者过度表达可能共同参与了胃黏液腺癌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胃腺癌及非癌组织中Runx3、Smad4和p2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30例胃腺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制作的石蜡块共378份,其中癌组织130份,癌旁组织和非癌组织248份,每份组织制成4块组织芯片,分别为174点、282点、156点和156点.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中Runx3、Smad4和p2l的表达.结果 Runx3在胃腺癌中的异常表达率高于非癌组织(P<0.05),Smad4及p2l的异常表达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呈上升趋势(P<0.05).Runx3的异常表达与胃腺癌组织学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Smad4和p21的异常表达均与胃腺癌的分化程度相关(P<0.05).胃腺癌中Runx3表达与Smad4和p21表达呈正相关(r=0.387,P<0.05;r=0.840,P<0.05).Runx3、Smad4、p21正常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均大于异常表达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Runx3和Smad4的表达可作为胃腺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 Runx3、Smad4和p21在胃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Runx3和Smad4可作为判断胃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EphA2蛋白的表达与大肠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4例大肠腺癌和相应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EphA2蛋白的表达。结果EphA2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相应正常大肠黏膜组织(P〈0.001)。EphA2阳性染色定位于相同区域的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且EphA2蛋白在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60.272。P〈0.001)。EphA2蛋白高表达与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大体类型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体积及淋巴结和血行、种植性转移无关(P〉0.05)。结论EphA2蛋白的高表达与大肠腺癌的发生和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7.
Bcl-2、Bax、P21-WAF1、P16-MTS1蛋白在胃腺癌演化系列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胃腺癌演化系列胃粘膜中Bcl 2、Bax、P2 1 WAF1、P16 MTS1蛋白的检测 ,探讨胃腺癌发生的机制及四种蛋白表达与胃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1、利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胃癌演化系列胃粘膜中Bcl 2、Bax、P2 1 WAF1、P16 MTS1蛋白的表达 ;2、利用SPSS统计软件包作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在CSG、CAG、IM系列胃粘膜中Bax、Bcl 2表达先高后低 ,而P16 MTS1、P2 1 WAF1表达先低后高 ,(P <0 .0 5 )。高分化胃腺癌中Bcl 2、Bax、P2 1 WAF1、P16 MTS1表达较低分化者高 ;P16 MTS1表达在非贲门癌中比贲门癌中高 ,P2 1 WAF1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腺癌中较低 (P<0 .0 5 )。结论 Bax、Bcl 2的高表达及P2 1 WAF1、P16 MTS1的表达受抑可能参与胃腺癌发生 ;四种蛋白异常表达均与胃腺癌分化呈正相关 ;P16 MTS1、P2 1 WAF1的表达异常与胃腺癌的发生部位及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8.
PUMA、Bcl-2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UMA、Bcl-2的表达,探讨其与喉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喉鳞癌组织及30例癌旁组织中PUMA、Bcl-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二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PUMA和Bcl-2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2.5%、43.8%,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较喉癌旁组织低(P〈0.05);PUMA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分化程度、有无颈淋巴结转移及术后生存期显著相关(P均〈0.05),Bcl-2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术后生存期显著相关(P〈0.05);PUMA蛋白阳性组与PUMA蛋白阴性组的Bcl-2蛋白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UMA、Bcl-2在细胞凋亡及肿瘤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对喉鳞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基因生存素、核因子-kB p65和p53基因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它们与胃腺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胃腺癌组织中生存素、核因子-kB p65及p5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生存素、NF-kB p65和p53基因在胃腺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存素的表达情况与胃腺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NF-kB p65及p53与胃腺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胃腺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胃腺癌组织中生存素、核因子-kB p65及p53基因在胃腺癌的各个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检测三者有助于胃腺癌恶性程度的判定及侵袭转移能力的评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细胞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p27k ip1、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在结直肠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A组)、30例腺瘤组织(B组)、20例正常大肠组织(对照组)中skp2、p27k ip1、ERK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3组skp2、p27k ip1、ERK蛋白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kp2、p27k ip1、ERK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腺癌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skp2、ERK与p27k ip1表达呈负相关(r=-0.723 7、P〈0.01;r=-0.695 2、P〈0.01),而skp2与ERK表达呈正相关(r=0.652 2、P〈0.01)。结论 skp2、p27k ip1、ERK蛋白的表达可能与结直肠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ERK可能参与了skp2-p27k ip1通路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