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东省梅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梅州市2002~200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2007年共发生44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有2267人发病,10例死亡。20起为传染性疾病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4起为食物中毒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较集中发生在每年的3~6月份,且大多发生在学校,占47.73%。结论梅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形势不容乐观,应加强重点人群如学生、农民的传染病及食物中毒的预防及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河北省保定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0年保定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0年共发生40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有850人发病,25例死亡。19起为传染性疾病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起为食物中毒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较集中发生在每年的3—8月份,且大多发生在学校,占46.15%。结论保定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形势不容乐观,应加强重点人群如学生、农民的传染病及食物中毒的预防及控制。  相似文献   

3.
周红俊  张丽 《职业与健康》2011,27(12):1407-1408
目的了解湖北省咸宁市2004—2010年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今后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2004—2010年咸宁市各地通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并进行调查处置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咸宁市2004—2010年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4起,占同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总起数的45.16%。具有"以呼吸道传播的疫苗可预防传染病(丙类)为主、春夏季多发、农村学校频发"的流行特征。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学校频发的特点,提醒要更加关注学校卫生工作,尤其是农村学校的传染病预防控制。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及时性、规范性也应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2005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及监测系统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红缨  焦美秀  孙净  伍佩仪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8):1420-1421,1423
[目的]了解湖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规律,及时发现和报告突发疫情,有效预防控制疾病。[方法]根据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湖北省全年24 h疫情报告、突发疫情月报监测数据,使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湖北省共报告突发疫情151起,丙类和非法定传染病所致突发疫情占74.8%;3~6月突发疫情明显增多,突发疫情主要集中在学校,发病人群以学生为主;监测系统收集的数据比较全面,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及时性较差。[结论]针对高发季节和高危人群做好突发疫情的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同时需进一步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和原因,为预防、控制和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顺义区2006—2015年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10年来顺义区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4起,发病405人,死亡8人;其中,传染病突发事件占全部事件的87.50%(21/24)。结论顺义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疫情为主,应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朝阳区2006~2008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北京市朝阳区2006~2008年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事件特征。[结果]2006~2008年,朝阳区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8起,其中一般事件26起,较大事件2起;发病人数396人,死亡13人。传染病疫情、生活饮用水污染、食物中毒分别占事件总数的35.70%、28.60%、17.90%;60.70%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乡地区。7~10月是事件高发时期,事件数占总数的60.70%,主要为消化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事件。从事件发生到报告的时限平均为6.7h,各类突发事件报告均及时。[结论]应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疫情、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防控;学校卫生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2004年各类学校突发公卫事件监测结果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目的了解各类学校突发卫生事件的报告及时性与现场处置情况,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各类学校突发卫生事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分析2004年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与福建省文件传输协议(FTP)监测系统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果各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不够平衡,有些地市报告工作不够理想;FTP方式是目前的主要报告途径,占各类报告途径的78.02%(71/91);传染性疾病类是各类学校突发公卫事件的主要类型,占89.01%(81/91);春秋两季是学校各类突发公卫事件的好发季节。结论应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保健部门督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及时性。  相似文献   

8.
2006年深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深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报告数据与资料,进行汇总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2006年深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20起、报告病例338例,事件类型以传染病爆发疫情为主,占90%,事件发生场所主要在学校。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危害市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周口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周口市网络直报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2年,周口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7起,Ⅳ级事件16起(占94.12%),Ⅲ级事件1起(占5.88%),罹患率为14.27%。乡村学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频率比市区为高。事件类型以传染病暴发为主(占88.23%),高发月份是3~6月(占70.59%),高发场所是乡级小学(占88.23%)。结论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农村学校是防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点部位。应建立卫生与教育部门联防联控机制,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预防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弥渡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的疫情数据,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0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3年,弥渡县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0起,累计报告发病302人,死亡2人,病死率为0.66%,罹患率为6.93%。其中传染病疫情6起,占60%,食物中毒4起,占40%;一般事件8起,占80%,未分级事件1起,占10%,较大事件1起,占10%;学校发生突发事件6起,占60%,村庄发生4起,占40%。结论 2005-2013年弥渡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及学校为主,提示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场所,加强学校卫生管理是防范、控制事件发生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南陵县网络直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陵县2008-2012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6起,级别以一般事件为主,占84.62%;类别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占84.61%;3-6月为报告高峰期,占65.38%;学校是高发场所,占73.08%。结论学校是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的重要场所,应进一步完善应急体系,有效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石家庄市2004-2010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2004-2010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的资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77起,其中传染病类170起;各类学校均有报告,小学报告120起,占各类学校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67.80%;除2月外,其余时间均有发生,其中3-6月累计报告107起,占全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60.45%。从首例发病到接到信息报告时间中位数为5.5 d;报告及时性与事件控制效果Pearson相关系数为0.546,(P=0.000)。结论中小学校突发公共卫生问题是目前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的关键。及早报告有利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控制。  相似文献   

13.
分析2006-2011年报告的马鞍山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预防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2年通过网络直报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马鞍山市2006-2012年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3起,以手足口病和流行性腮腺炎疫情为主,分别占47.9%,23.3%;事件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4-5月是高发期,呈逐年递增趋势.结论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现高发势头,以传染病为主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学校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2007-2008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江苏省2007-2008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点,为预防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江苏省2007-2008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报告数据与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08年江苏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92起,发病人数为9430例,无死亡病例;其中传染病事件278起,占95.2%。发病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和托幼机构;高峰出现在3-6月和11月至次年1月,病种主要为呼吸道传染病。结论江苏省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呈现高发趋势,主要发生在乡村和中小学校。应加强学校突发事件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06—2021年北京市通州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6—2021年北京市通州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6—2021年北京市通州区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7起,发病1 245例。以水痘、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类事件为主,占94.12%;事件主要发生在幼儿园和小学,分别占35.30%和29.41%;秋季是高发期,占41.18%;事件集中在乡镇学校,但城区中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率高于乡镇中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76,P<0.01);乡镇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率高于城区幼儿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64,P<0.05);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发生在乡镇。结论 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发场所。应重视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学校师生防病意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对校外培训学校监管,切实保护师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2004-2007年衢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衢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4-2007年各县(区)网络直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数据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4年来,衢州市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1起;其中未分级14起、一般75起、较大事件2起。传染病暴发疫情占88起(96.7%);食物中毒占3起(3.3%)。以4、11月为发病高峰,呈双峰型;患者主要为学生和托幼儿童。乡镇学校68起(74.7%)、市区学校5起(5.5%)、县城学校7起(7.7%)、行政村11起(12.1%)。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比例逐年下降,肠道传染病疫情逐年递增,狂犬病疫情近年来有所回升。市区和县城学校均为呼吸道疫情,但乡镇学校仍有肠道暴发疫情;行政村主要以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性、食物中毒为主。结论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学校疫情预防控制的领导和支持,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疫情报告的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黔西南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黔西南州2005-201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信息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1年黔西南州共报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78起,发病或中毒人数7 865人,死亡35人,病死率为0.45%.事件类型以传染病疫情为主,占报告事件总数的75.28%,占发病或中毒总人数的78.39%.幼托机构和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占报告事件总数的70.22%和发病或中毒总人数的82.21%.事件好发于4-6月及10-12月.结论 黔西南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形势严峻,学校是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点,应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建设,建立应急保障机制,设立应急专项经费,加强人员培训,并定期演练,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及时应对和有效控制事件的发生、发展,预防类似事件的继续出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2004~2010年发生、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内蒙古自治区2004~2010年期间,全区共发生、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72起,其中较大事件23起,一般事件149起。所有事件中传染病疫情达到116起,占报告事件总数的67.4%;其次是食物中毒34起,占报告事件总数的19.8%;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发病事件及其他事件共17起,占报告事件总数的9.8%。在所有发生事件中有132起发生在学校,占报告事件总数的76.7%,事件涉及人数达8762人。结论 2004~2010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信息报告、现场处置的能力不断提升,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未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仍是构成该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体,今后应加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各类学校之间联动的应急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普洱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普洱市卫生防病网络在2002~200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接报、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普洱市2002~2007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2起,以传染病爆发疫情37起(占51.39%)和食物中毒35起(占46.61%)为主,绝大部分发生在农村地区,6-9月份发生32起(占44.44%),学生和农民为高发人群(占99.1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的敏感性、及时性逐年增高趋势。结论学校和农村是普洱市传染病爆发和食物中毒事件高发地区,是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南海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和及时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09年南海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09年南海区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0起,发病858例,无死亡病例,波及人数51 576人,其中传染病相关事件38起(占事件总数95.00%)。事件主要集中在狮山镇和桂城街道,占事件总数的65.00%。发生高峰出现在6月、9月及12月。发生在学校、波及人群为学生和托幼儿童的事件共30起,占事件总数的75.00%,发病737例,波及人数46 947人,其中发生原因以传染病相关事件为主的29起,占事件总数的72.50%。病种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共30起(占传染病相关事件数的78.95%),主要是水痘(14起)、其次是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9起)。结论南海区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集中在学校及托幼机构,应加强重点人群如学生、托幼儿童的传染病预防及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