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制癌素 A(TetrocarcinA)是青铜色小单孢菌产生的一种新的抗生素,具有由非糖部份、四内酯(Tetronoliole)、硝基糖,三个地芰毒糖以及二个友菌糖所组成的结构,其生物合成很有研究意义。小单孢菌属产生数类抗生素,例如氨基糖苷类及大环内酯类,但是产生四制癌素类抗生素尚无报道。用合成培养基可以测定影响生长及抗生素产生的因素,用以阐明四制癌素类的生化途径。本文叙述合成培养基配制,四制癌素 A 产生的必需条件以及讨论其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2.
用于生物合成过程培养基的氮的形式,对生物合成抗生素影响很大。有机氮和无机氮对微生物的生长和抗生素的大量合成作用极大。无机氮在培养基中的形式,取决于产生抗生素的微生物特性。所以,铵氮用于链霉素、庆大霉素生产菌,氧化形氮用于albo·mycin和新生霉素生产菌,而无机氮源对林可霉素生产菌则起抑制作用。利福霉素B通常使用的无机氮源为硫酸铵。本文研究各种形式的无机氮源对利福霉素B生物合成的影响。利福霉素B生产菌为Nocardia medite-rranei1536菌株。实验培养基用豆粉作有机氮  相似文献   

3.
微量元素在抗生素生物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近几年内我们没有在文献中看到关于制霉菌素发酵培养基中分布最广的金属阳离子,如铁和铜改变动力学研究的报道。在抗生素生产菌培养中采用植物来源为主的原料,其无机盐成分在广范围内改变,造成培养基组成的极大的易变性。因此,控制原料和培养基中微量元素含量是重要的。同时,微量元素在生物合成中起不同作用。因此,抗生素产生菌发酵过程中微量元素组成动力学研究,可以阐明它对该过程的影响并科学地论证为建立微生物发酵的操作过程和获得生物合成产物组分对微量元素组成的要求。试验列出了对生物合成重要的微量元素,如铁和铜,以及抑制生物合成的元素砷的动力学研究结果,并分析了它们与抗生素生成的主要参数的联系。事先研究了用于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抗生素生物合成的条件中获得了许多第一手资料,其中之一是发酵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或其它迅速代谢的碳源,只有助于抗生素产生菌的生长而不利于抗生素的分泌。典型的例子是青霉素的生物合成,产黄青霉菌在含有缓慢代谢的乳糖培养基中进行生物合成青霉素,而它在葡萄糖培养基中几乎不产生青霉素。 Demain评述了与微生物代谢物工业生产的调节有关的许多试验资料之后,将迅速代谢的碳源的抑制作用称为次级代谢分解产物的阻遏。是分解产物的抑制还是  相似文献   

5.
头孢菌素生物合成的种子能否移种可根据种子培养基的利用情况、细胞形态、菌种呼吸强度及其菌丝量等参数来决定。本文就改善头孢菌素C产生菌种子培养条件的研究,以便提高头孢菌素C生物合成指数。在固定无机和有机氮源情况下产生菌的生长速率变化取决于糖浓度。在种子培养基中糖的浓度从1%提高到3.5%生长速率将增加到最大值。但在相同培养基中把有机氮源浓度提高到3%,生长速率也能达到最大值,但需较长时间。值得指出增加培养基糖的浓  相似文献   

6.
培养温度、通气条件以及培养基的pH对托普霉素产生菌的生长发育以及托普霉素的合成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各种温度条件(28℃和27℃)对托普霉素生物合成过程的有效性是以发酵液中抗生素的累积量  相似文献   

7.
很多抗生素产生菌的摇瓶发酵水平与生产罐发酵水平不相平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可以认为有两个:一是培养条件的差异,如生产罐带有搅拌、通气装置等;二是培养基质量的差异,如生产罐消毒的方式、升降温时间等。因此,有必要设计一套摇瓶跟踪试验,以找出造成摇瓶发酵与生产罐发酵水平差异的原因,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作者曾采用如图所示的摇瓶跟踪试验,对几种抗生素生产的差异进行了考察,发现:1)培养基的消毒质量对抗生素的发酵单位影响很大,即在摇瓶中消毒的培养基质量优于在生产罐中消毒的培养基质量;2)生产罐的发酵培养条件优于摇瓶发酵培养条  相似文献   

8.
碳源物质对阿卡波糖生物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索游动放线菌中阿卡波糖生物合成与发酵培养基中碳源物质的关系 ,进一步优化阿卡波糖发酵培养基的组成。方法采用不同的碳源物质组成发酵培养基 ,并测定阿卡波糖发酵过程中碳源物质消耗与阿卡波糖生物合成的关系。结果发现麦芽糖和葡萄糖组成的混合碳源是最适的碳源物质 ,并且葡萄糖和麦芽糖是按照 1∶1的质量比被菌体摄取用于阿卡波糖的生物合成。结论这些发现为阿卡波糖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和发酵过程中补糖工艺的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土霉素产生菌Strep. rimosus1525为对象,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土霉素生物合成调节过程的特性。摇床转速200~220转/分钟,750毫升摇瓶装50毫升麦芽糖-玉米浆发酵培养基。于培养48、72和96小时,添加麦芽糖,使培养基中糖浓度不下降到不利于生物合成土霉素的水平。以合成消沫剂消沫。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采用合成培养基研究多烯类抗生素产生菌的物质代谢与抗生素生物合成间的关系,着重介绍了左制菌素(Le-vorin)和两性霉素 B(Amphotericin B)的生物合成与合成培养基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作者首先以单因子试验预测各种碳水化合物对左制菌素合成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指出在培养基中加入淀粉能促进抗生素的合成,因此在进一步研究中,采用了含有葡萄糖和淀粉的培养基。在这基础上又进行了无机氮源的利用试验,整个试验采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用生米卡链霉菌(S.mycarofaciers)四川变种的突变株研究铵离子在麦白霉素生物合成中的调节作用。在合成培养基和复合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铵离子,对麦白霉素的生物合成显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同时表明铵离子抑制分支氨基酸的降解是它调节麦白霉素生物合成的主要调节位点。在合成培养基中,铵离子对抗生素生物合成的调节作用似乎与培养基中糖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天然活性物质的糖基对其发挥生物活性十分重要。目前已从许多抗生素产生菌中分离出各种糖生物合成基因簇以及糖苷转移酶基因,对其生物合成途径的认识也不断深入。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抗生素的糖合成酶和糖苷转移酶具有一定的底物宽泛性。本文在总结脱氧糖生物合成基因及糖苷转移酶基因的发展概况基础上,重点综述了运用组合生物合成技术改造脱氧糖分子结构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卡那霉素链霉菌诱变育种和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生素的生物合成受产生菌调节机制的限制。产生调节作用的内部原因来自染色体或质粒DNA,外部原因是环境诸因素。因此,可以从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控制产生菌的调节作用,从而提高抗生素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介绍卡那霉素链霉菌诱变育种和发酵条件试验所取得的成果,并对诱变育种及其发酵等问题作了初步的讨论。 材料和力法 一、出发菌种:卡那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kanamyceticus)575 二、培养基:下述培养基用自来水配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顶孢头孢霉菌(cephlaosporiam acremonium)281A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头孢菌素C在合成培养基中生物合成的某些特点。首先考察了糖和多元醇对生长及头孢菌素-C生物合成的影响,证明该菌株能很好地同化各种糖和醇,在培养24小时,所有碳源(除蔗糖以外)都能使生长达到很高的速度,但抗生素的合成水平却有所不同。在利用蔗糖、淀粉和麦芽糖时,该菌合成头孢菌素C能力最强,因此这三种糖均可作为头孢霉菌培养基的碳源。  相似文献   

15.
pH值对紫苏霉素产生菌生长及其抗生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就 pH 值对紫苏霉素产生菌生长及其抗生素生物合成的影响进行研究。实验分二个组别进行,第一组实验,先以酸或碱配制成不同 pH 值(pH5.45~8.5)的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比较,发酵24小时后,几乎所有的不同的实验组,培养基 pH 值都达到接近中性。即原碱性培养基被酸化,而原酸性培养基被碱化。培养基 pH 值为6.45~7.6时,紫苏霉素生物合成的效价最高,pH5.5时,在开始24小时生长明显缓慢,约48小时时,pH 值可上升到6.9,但抗生素形成仍不能达到最高效价水平。培养基 pH6.5时,在开始24小时的生长以及前期48小时的抗生  相似文献   

16.
Umezawa等在复合培养基中添加钠、钾、镁、磷等微量元素,研究了对Streptomyces kanamyceticus K2j生物合成卡那霉素的影响。一些作者曾报导放线菌在生物合成抗生素过程中对微量元素的需求情况。而不同作者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有时是互相矛盾的。在我们的条件下,有些结果不能再现,这种情况可能同试验中使用的菌种和培养基的性质不同有关。 微量元素对微生物生长发育和分泌活性物质有重要作用。产生同一抗生素的不同变株,或同一变株而发酵工艺条件不同,它们合成抗生素的最适微量元素浓度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7.
铵离子抑制a—vermectin生物合成的机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实验中发现铵离子(NH4^ )对avermectin 的生物合成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并对其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铵离子对avermectin生物合成的抑制作用是通过同时作用于avermectin产生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糖代谢过程中的多个位点而实验的,发酵培养基中含有的少量铵离子,造成了avermectin链霉菌胞外淀粉酶的总活力降低;发酵液中的丙酮酸积累量明显降低。菌丝体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力降低;琥珀酸脱氢酶活力显著提高,最终造成了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可用于avermectin生物合成的短链脂肪酸数量减少,进而抑制抗生素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蒽环抗生素的生物合成过程中发现了阿柔比星(aclarubicin)X(1),它存在于加利利链霉菌(Str.galilaeus)的7日龄菌丝体中。产生菌的种子以YS培养基制备,发酵用SGM培养基,28℃,350r/min,培养 7天。  相似文献   

19.
抗生素产生菌在其发酵过程中,利用培养基中的各种成份,进行一系列的代谢变化。菌体在其代谢过程中,对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的形成,都有着特定的调节机制。 作为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参与抗生素生物合成的调节机制主要包括有:1)诱导调节,即在抗生素生物合成过程中参与次级代谢的酶是诱导酶,需要有诱导物存在时才能形成;2)反馈调节,即包括作用于基因水平、控制酶合成量的反馈阻抑和作用于分子水平、控制酶活性的反馈抑制两种调节方式;3)分解代谢物调节,即快速利用的碳源和氮源等的分解产物对某些酶形成的阻遏和对酶活性控制的调节,这种现象对具有二阶段生  相似文献   

20.
静息细胞培养下螺旋霉素生物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以螺旋霉素产生菌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并建立了螺旋霉素生物合成的静息细胞培养系统。将不同生长阶段的菌丝取出,分离并洗净,把菌丝悬浮在人工的培养系统内,在一定条件下继续观察被试化合物对菌的生理代谢和抗生素生物合成的影响。所用的人工培养系统被证实只能维持菌的生存和合成抗生素。在简化了的生物合成系统中,考察了一系列有关化合物对螺旋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以及螺旋霉素的反馈阻遏和其生物合成酶形成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