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7,(6):1170-1171
"培土生金"治法起源于五行相生学说。然而中医认为,除了五行相生学说的抽象解释之外,"培土生金"治法有着更具体的实质内容。人体肺与脾两脏在经脉循行、水液代谢、气的生成等生理病理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肺脾之间的密切关系更具体地诠释"培土生金"的治法内涵。  相似文献   

2.
介绍杨道文教授治疗哮喘的临床经验。哮喘病位在肺,病因为外感六淫邪气或自身脏腑气机失调影响及肺,而风邪犯肺是诱导哮喘急性发作的最常见原因,且常为外风引动内风,内风多责之于肝。治法上重视调理脏腑气机,尤其是肺、脾胃、肝,擅长疏风宣肺、培土生金、肺胃同降、肝肺同调等治法,收效良好。现介绍杨道文教授治疗哮喘的临床经验,并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治疗哮喘有独特优势,临床上依据肺肠相关理论,采用肺肠合治法常有较好的疗效。本文就肺肠合治法治疗哮喘发作期的机理予以探讨,并对临床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1肺肠合治法治疗哮喘发作期的机理1.1肺与大肠经脉相互连络《灵枢·经脉》篇曰:“肺手太阴之脉,下络大肠,……上膈属肺……”。“大肠手阳明之脉,……络肺,下膈属大肠  相似文献   

4.
在中医的治法中,固涩法往往并不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在临床实际运用中,常有它不可忽视的地位,在不少方面,起到了其他治法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在儿科,应用固涩法虽然不如清热、解表、导滞等法那样广泛,然而在许多方面,需要用固涩法来发挥其特殊的作用。长期以来,我们将固涩法与其他治法密切结合,用于治疗泻痢、咳喘、自汗、遗尿等多种疾病,收效良好。现分别简述如下。一、剑肺固表:这一类治法,起到顾护肺气,不令其耗散于外;又肺主皮毛,通过固肺  相似文献   

5.
“表里”是反映疾病病变部位外内浅深的两个纲领,是指导临床用药重要准则。对疾病表里病机的准确辨证,对中医学防治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中医学者对间质性肺疾病的病因病机和治法均有较为详细的论述,但大都从“里证”或脏腑层面进行论述,往往忽视了由“表”致“里”的病机,治疗上多采用补肺益肾、化痰祛瘀等治法,较少从“表”和“里”两个方面同时论治。笔者基于《素问·痹论篇》之“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结合中医学审因论治、标本兼治原则及表里双解治法,提出“内外受邪,肺气郁滞”是间质性肺疾病基本病因,“表里同病,肺不散津”致肺焦叶损是间质性肺疾病基本病机,“表里双解”是间质性肺疾病基本治则。表里双解治法能有效改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临床症状,减缓或逆转纤维化进程,为中医药防治间质性肺疾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崔红生 《中医杂志》2013,54(2):107-109
论述了武维屏辨治肺系疾病的思路与方法,在肺系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法和方药等方面均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心得,特别对肺系疾病“以通为用”、“以平为期”的治疗原则做了全面分析和详尽阐释,不仅拓宽了辨治思路,而且丰富了治法内涵.  相似文献   

7.
在胸痹证的防治研究工作中,中医学创立了以治心为主,肺、脾、肝、肾兼调的五脏辨证整体综合调治的多途径治法,并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这些论点的提出和治法的创立,对我们今天更深入地开展病理机制研究和治疗创新方法均有启迪思维的先进性,拓展治法的多样性,提高疗效的科学性。更显示出了中医学的“同病异治”的特色和优势。本文就近年从肺、脾、肝、肾四脏论治的机理和治法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国医大师刘祖贻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经验。刘祖贻教授认为,小儿乃纯阳之体,体质偏于阳盛,又易感儿多肺脾气虚,故本病急性感染期多以肺卫热盛为标,应以“宣清”为先,治法为清宣肺热、止咳化痰,佐以健脾助运;迁延期多表现为表虚邪恋,故应“扶正祛邪”,治疗上以益卫固表、宣肺止咳为基本治法;感染间歇期则为肺、脾、肾虚,以肺脾气虚多见,故应“扶正御邪”,因脾为后天之本,故以健脾益气、实卫固表为基本治法,从而预防其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肺络的生理病理特点,探讨"毒损肺络"在小儿肺炎病变过程中的病理意义。系统阐述了毒损肺络的科学基础、核心内涵、病机演变及证候特点,认为毒损肺络是小儿肺炎疾病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关键病机,提出清肺解毒内治法贯穿小儿肺炎肺本脏疾病始末、化毒解瘀通络法扭转小儿肺炎肺本脏重症病机转归关键、外治法增强内治法之效之治则,以期为小儿肺炎乃至难治性肺炎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梳理脾肺二脏的功能与经络关系,阐述培土生金这一治疗方法,并从虚实两方面列举了这一治法的临床应用,从顽固性咽喉炎、哮喘、支气管炎与反流性胃炎,肺系淋巴系统与消化系淋巴系统,肺系免疫系统与消化系免疫系统,肺系内分泌系统与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肺系炎症性疾病与胃肠菌群系统,以及对脾虚哮喘模型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这6个方面叙述了此治法的现代研究,充分证明了培土生金这一中医经典治疗方法对治疗肺系及消化系疾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探讨刘完素辨治咳嗽的病因病机、治法用药、方药剂型及对后世的影响。认为咳嗽系内伤脾胃复感风邪所致,治法重祛痰下气、健脾理肺,方药多用汤、丸、散剂。  相似文献   

12.
活血化瘀治法在内伤咳嗽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绍俭 《四川中医》1998,16(7):11-13
笔者认为,内伤咳嗽,多伴随血行不畅或瘀血内阻的病理,瘀血又可成致病因素,或直接于肺,或滋生痰。火于肺,或伤阴耗气干肺,或与痰、火互结于肺,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作咳,临证常兼挟出现瘀血征候或以瘀血证候为主,或胸部X线检查显示瘀血征,治疗宜配合运用活血化瘀治法或以活血化瘀治法为主。1痰湿蕴肺咳嗽多伴随气滞、阳虚血行不畅或瘀血内阻的病理,临证常兼挟出现气滞、阳虚血瘀证候,治疗宜配合运用理气温阳化瘀治法。脾湿不运,痰湿上渍于肺,塞遏肺气,肺失宣肃而作咳。“痰湿”为有形之邪,其性届阴,易阻碍气机,遏伤阳气…  相似文献   

13.
清热解郁涤痰化瘀法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的热郁痰瘀病机及其证候,以清热解郁、涤痰化瘀为治法,进行多中心、分层区组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热郁痰瘀为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的常见病机及主要证候.清热解郁、涤痰化瘀法是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的有效治法。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热哮证,是临床常见的证型。通常对热哮证的治法,多针对痰热壅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的病机,而立足于清肺涤痰,降气平喘,或清热宣肺,化痰平喘。根据以上治法,常使用定喘汤、麻杏石甘汤加味等方药治疗。数年来,笔者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认为:痰热壅肺虽然是热  相似文献   

15.
笔者根据张珍玉教授的脱发从肺论治的医话,从理论基础、现代研究进展,张老脱发治肺的具体治则、治法、方药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理论基础、现代理论研究、治法等方面对该理论治疗肺系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讨论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灿晖教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独具匠心。文章分病机探讨、辨证要点,治则治法三部分介绍王教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经验,以窥其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内外合治法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2例小儿肺炎(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患儿,采用基础治疗加中药小儿清肺饮、止咳散口服及敷胸散外敷,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内外合治法治疗小儿肺炎的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96.72%和98.36%.结论:内外合治法治疗小儿肺炎(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临床实际,结合温病学理论,综合各家之言提出目前治疗外感热病初期多重视苦寒清热解毒方药,但该法易致寒凝闭滞,外邪不易透达。明确提出外感热病初起多为外邪从口鼻而入,易侵袭肺卫致肺失宣降、表气郁闭,辨证属邪郁肺卫证。采用清解宣透肺卫方药随证加减可有效治疗该病证,所研制的清解宣透肺卫方药银花平感颗粒(金银花、生麻黄、杏仁、生葛根、虎杖、生甘草)治疗外感热病邪郁肺卫证具有安全有效特点。系列研究明确提出清解宣透肺卫法是治疗外感热病邪郁肺卫证的重要治法,可达到标本兼治,提出外感热病初起诊治的新证型、新治法和新方药。  相似文献   

20.
阐述肺痹病名的来源及历史沿革,分析肺痹病因病机,以及治疗肺痹邪盛痹重期(大肠湿热)的治法和方药。王檀教授从事肺痹研究多年,将肺痹分为邪盛痹重期和邪微痹缓期,认为肺痹的基础是肺气不足,病理因素为痰饮与瘀血。通过分析肺的生理特性及功能,阐述肺与大肠相表里,表明肺与大肠的生理病理联系,突出大肠湿热是肺痹的重要证候之一。总结王檀教授采用泻下除湿导滞的治法,用枳实导滞汤治疗肺痹的临床应用,并举出验案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