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确定亚历山大技术课程、按摩疗法以及按照医生运动处方在护士指导下进行体育锻炼对慢性或复发性腰背痛治疗的效果。设计析因随机试验。地点英格兰的64个全科医疗机构。参试者579例慢性复发性腰背痛患者;144例随机接受常规治疗,147例接受按摩治疗,144例接受6节亚历山大技术课程,144例接受24节亚历山大技术课程;每组均有半数患者随机给予运动处方。干预常规治疗(对照)、6次按摩、6或24节亚历山大技术课程以及按照医生运动处方在护士指导下进行体育锻炼。主要结局指标RolandMorris残疾评分(疼痛受损活动数)和疼痛天数。结果体育锻炼和亚历山大技术课程,而非按摩,1年时依然有效(与对照组RolandMorris残疾评分8.1比较:按摩组为-0.58,95%可信区间-1.94-0.77;6节亚历山大技术课程-1.40,-2.77--0.03;24节亚历山大技术课程-3.4,-4.76--2.03;体育锻炼组-1.29,-2.25--0.34)。6节课程之后体育锻炼的疗效为单独24节亚历山大技术课的72%(Roland Morris残疾评分分别为-2.98和-4.14)。课程后前4周腰背痛天数减少(与对照组中位数21天相比,24节课程-18天,6节课程-10天,按摩组-7天);而且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没有明显的损害报告。结论由注册教师提供的一对一亚历山大技术课程可使慢性腰背痛患者长期受益。6节亚历山大技术课程后辅以体育锻炼处方的效果接近24节亚历山大技术课程。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学生食品检验的职业技能和素养,校企合作教学团队对高职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食品理化检验》核心课程进行了研究设计。校企教学团队对课程构建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自研自探-引任务-讲新知-明流程-练技能-评结果-做总结-拓展应用的“三段八环”教学模式和“三主体三阶段三维度”教学评价体系。课程改革教学效果良好,教学改革前后学生职业技能和素养得到提高,平均分分别由69.25、77.89分提高到83.30、89.57分。该教学模式可为企业提供毕业即能上岗的精准化人才,符合企业对综合型技术技能检验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根据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生素质培养的要求,以促进医学生专业知识、动手能力、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为目标,设计临床医学导论整合课程。通过临床基本职业素养,疾病诊断基本技术,手术相关基本技能,临床医学新进展与技术,临床护理与医护关系,医疗信息管理学六大功能模块,构建临床医学导论整合课程的核心内容,使临床相关基本知识与技能有机整合、临床课程与基础课程紧密衔接、医学与人文并举,为各个器官-系统整合课程协同推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病理技术》课程是医学检验专业-病理技术分流方向的核心课程,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就业竞争力,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文件精神,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借鉴国外高等工科教育的创新模式-CDIO[1],并将其应用到《病理技术》课程的整体设计与实施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广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参照总后勤部《军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优秀课程建设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案》,对九四届、九五届、九七届(1993-1997年)检验专业《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课程建设的评估情况。结果显示,基本符合优秀课程条件。  相似文献   

6.
《中药鉴定技术》是中药类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极具特色的中医药专业课程,其课程目标是教会学生识别中药的真伪优劣,对于学生从事中药及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中药鉴定技术》受到了各中医药院校和专业教师的高度重视,也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1-5]。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中药鉴定技术》的教学实践,我校也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7.
医学生的医学信息技术系列课程设置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各学科技术彼此相互渗透融合和依存发展。有必要结合医学生培养目标与社会信息化水平,为医学生配置优化的医学信息技术系列课程。提出了围绕“医学信息学”主题,提升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的层次,强调弓导学生认识在学科技术共用性下的特殊应用规律、特点和适应-眭。并探讨了医学信息技术系列课程设置调整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陈丕  黄春霞 《西北医学教育》2012,20(3):456-457,487
为培养符合21世纪需要的合格临床医生,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势在必行。首先,新的学科、新的技术进一步拓宽了医学科学的发展空间。其次,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标志着以健康与疾病为中心的医学科学,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这些转变将推动高等医学课程设置的一系列改革。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高等医学院校课程改革发展进行趋势分析,对于我国现行的高等医学课程设置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等护理教育新型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恒  王冬  吴娴波 《广东医学》2005,26(2):280-281
目的 探讨高等护理教育新型课程体系改革。方法 在分析护理专业课程改革必要性和改革原则的基础上 ,结合我校的实践进行分析。结果 提出了“政治理论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 -医学基础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课程 -专业 (护理 )课程 -人文社会课程”五大模块的新型护理课程体系。结论 该新型护理课程体系可为护理教育改革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教学中对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形成了组织学与胚胎学数码互动实验教学-组织学实验技术-组织学与胚胎学网络课程这一完整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蒋爱品  马春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0):128-130
本文结合北京卫生职业学院中药调剂技术课程建设的实践,从深刻认识课程内涵,明确课程开发思路、指定课程建设内容、完善课程教学设计、提高课程建设质量等几方面阐述了中药调剂技术课程建设的体会和做法。中药调剂技术课程的建设思路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任务为驱动,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物理诊断学实训课的传统教学模式及其缺点,提出和实施了该课程改革方案:采用"预习-互动示范-纠正"模式改进实训课中体格检查课程;采用PBL模式改进实训课程中病房教学课程,也对在该课程中实施的改革方案的效果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为培养创新型的医学人才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常用护理技术》四步教学法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常用护理技术》是为适应卫生职业中等教育办学宗旨,培养乡村两级实用卫生人才,所开设的-门护理技术操作课程.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练掌握并准确无误地进行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相似文献   

14.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设立了研究生助教岗位,推行以研究生助教参与辅助教学为基础的“探究式-小班化”医学课程改革。研究生助教在课程负责人和教师的指导下,辅助“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协助课程过程性考核的实施,丰富完善课程中心教学资源,助力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在帮助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同时,也有效促进“探究式-小班化”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出了目前医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内科实践导向课程设计的新方法-利用智能模拟技术实施医学情景教学的内涵、设计思路、教学活动内容与方法、效果评价以及该项课程开发对于医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我校2010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检验技术课程,进行了“模拟临床检验过程”实验课的教学探索,通过2-3人为一组的分组实验使学生在模拟临床环境中获得了临床检验技术的操作技能,并产生了主动学习兴趣,由QQ网络对参加实验与未参加实验两届毕业生调查统计,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曾秀丽 《广西医学》2007,29(10):1656-1657
《护理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中实验教学占总学时的50%以上,是学校教育和临床实践的桥梁课程.传统的《护理技术》实验教学采用"教师演示-护生模拟练习-教师指导"三段式实验教学模式,使得护生机械性模仿教师操作,操作时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限制了护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我校对《护理技术》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西北医学教育》2017,(4):525-527
探讨临床医学"器官-系统"整合课程体系改革的教学运行规律与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西安交大在进行"器官-系统"整合课程改革中的教学运行管理体系创新、重建与实践的经验,教学质量评估的效果。通过建立整合课程运行与管理队伍、规范运行工作流程、制定教学指导与工作手册,创建新的教学运行与管理体系;通过建立学科系/教研室、区段负责人分工负责与协调管理制度、加强骨干教学整合课程新教学能力的培养、实施教学效果评估与政策鼓励,创建新的整合课程运行保障体系;同时重建了整合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上述措施有效地保障了"器官-系统"整合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推进与顺利运行。临床医学"器官-系统"整合课程体系具有自身的结构特点与运行规律,教务运行管理与质量评估体系必须创新、重建。  相似文献   

19.
营养学专业课程食品加工与烹饪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需要掌握营养学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因此课程中引入体验式教学法,采用具体实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主动应用四个环节,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应用-再实践,重新调整与设计实践目标和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并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评价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课程的教学内涵,提高课程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20.
根据生物制品技术课程专业性强、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等特点,依据就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课程模式,基于生物制品生产工作过程探讨医学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制品技术课程的设计和实践探索,对生物制品生产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实现了学生综合能力与工作岗位要求的"零距离"对接,学岗直通,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