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 ,男性 ,16岁 ,2 0 0 4 - 0 2因胸部轻微外伤出现前胸部隐痛不适 ,3月底感上述症状加重 ,并伴有胸闷、气短 ,在当地医院摄胸片发现胸部占位病变 ,后行胸部核磁共振检查 ,考虑纵隔巨大肿块 ,诊断畸胎性肿瘤 ,2 0 0 4 - 0 4 - 0 1入住我院胸外科后在B超引导下行前纵隔包块穿刺术 ,病理报告 :镜下见梭形为主的肿瘤 ,背景有淋巴细胞散在 ,考虑胸腺瘤。因肿瘤巨大 ,并包饶纵隔内大血管 ,无手术适应证 ,于 2 0 0 4 -0 4 - 11开始行适形放疗 ,放疗前肝肾功、血细胞分析未见明显异常 ,胸部X刀定位扫描示 :前纵隔内见巨大软组织肿块明显压迫纵隔…  相似文献   

2.
1病例报告患者男,28岁。因咳嗽、气短3个月余入院。查体:无贫血貌、皮肤未见出血点、颈部、腋下可触及直径约0.5cm大小淋巴结,胸廓对称,左侧第5肋以下叩诊浊音,呼吸音低、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2.1×10^9/L,分类淋巴细胞0.69,中性粒细胞0.25,  相似文献   

3.
1病例报告 患者,男,33岁,因全身多处游走性疼痛于2012-11行X线片及CT 检查,提示颈椎、肱骨、髂骨、股骨骨质破坏,股骨头见小囊状骨质破坏(图1)。以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 myeloma , MM )收入我科。骨髓穿刺涂片检查考虑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 ALL )。组织化学染色提示:过氧化物酶阴性,糖原染色阳性,糖原原始细胞积分高,醋酸萘酚酯酶染色阴性。流式细胞学检查:主要可见原始细胞群、成熟淋巴细胞群和粒系细胞群,原始细胞约占有核细胞32%,表达CD34、HLA-DR、CD19、CD10和CD13(部分阳性),少数细胞表达CD20、CD38,不表达 cIgM、cCG79a,不表达cCD3、CD5、CD33和cMP0。骨髓活检:有核细胞核脂肪比值为2∶1,部分为中等偏小幼稚细胞。基因检测提示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综合诊断为B淋巴细胞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2( B-ALL-L2)。给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环磷酰胺和泼尼松联合进行诱导缓解治疗,化疗方案6周期,预防性鞘内注射甲氨喋呤6次,最后一次化疗完成于2013-05。转入维持治疗(甲氨喋呤和巯嘌呤与泼尼松和长春新碱交替治疗)。期间于2013-01骨髓穿刺检查仅见3%幼稚淋巴细胞,评估为缓解。2013-05骨髓穿刺检查仅见1%幼稚淋巴细胞,评估为缓解。治疗过程中患者游走性疼痛症状减轻, PTH 2610 ng/L ,血钙2121 mmol/L。2013-05 CT检查仍示胸椎多个椎体融骨性骨质破坏。2013-07患者双侧髋关节疼痛,逐渐加重,给予膦酸盐类药物治疗。患者开始口服伊马替尼。2013-08再次复查CT仍示双侧髂骨及股骨骨质破坏(图2)。继续止痛及膦酸盐类药物治疗,患者疼痛症状减轻。2014-04患者骨髓检查呈示缓解。  相似文献   

4.
以巨大双肾为主要表现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一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者 女,11岁。因发现“蛋白尿伴乏力2个月”于2001年6月14日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纳差,体重减轻约3kg。体检:体温37.4℃,血压:130/70mmHg(1mm Hg=0.133kPa),入院1周后体温上升,最高达39.0℃。神清,贫血貌,发育欠佳,两侧腋下扪及散在绿豆至花生米大小的淋巴结,活动,压痛。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25岁,乙肝病史13年,间歇乏力,纳差加重伴腹胀1月入院。病程中有发冷发热、全身骨痛、牙龈出血及脱发症。查体:T39.0℃,P112/min,R18/min,BP108/80mmHg;精神差,可见散在出血点,左耳(颈)部及腹股沟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巩膜轻度黄染,肝未及,脾大肋下5.0cm,边钝、质硬,肝区有叩痛。血:WBC74.2×109/L,RBC2.66×1012/L,HGB84g/L,PLT20×109/L,N0.172,L0.72,M0.018,血片中幼稚细胞占97%;POX强阳性;骨髓像:增生极度活跃,粒系原粒+早粒占88%,大部分细胞体积大小一致,核圆形、染色质疏松,可见1~2个核仁,细胞浆量较少染灰蓝色,易…  相似文献   

6.
病人,男,40岁。因腹胀、低热、纳差半月入院。查体:贫血貌。皮下无出血点及淤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中下段压痛,心肺正常,肝肋下未及,脾肋下3指,质软,轻压痛。血常规:白细胞18.7×109/L,血红蛋白98g/L,血小板80×109/L,骨髓常规分类:原幼稚淋巴细胞占98%,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于入院第3天化疗:柔红霉素60mg、长春新碱2mg、地塞米松15mg、阿糖孢苷150mg静滴,6h后逐渐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畏寒、高热、面色苍白等症状,第4天出现少尿,化验血常规示:白细胞1.2×109/L、血红蛋白62g/L、血小板2×109/L,查尿酸1842μmol/L、钾5.6mmol/…  相似文献   

7.
吴名波  沈鹰 《临床军医杂志》2009,37(4):705-705,725
病人,男,33岁.于2008年9月26日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右上臂肌肉疼痛,无局部红肿,无皮温升高,无肌无力,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遂就诊省中医院,查右上臂B超、血常规示未见异常,诊断为:"(1)颈椎病;(2)肩周炎;(3)神经痛".  相似文献   

8.
早期白血病细胞清除与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白血病细胞清除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45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以长春新碱、柔红霉素、环磷酰胺、泼尼松及左旋门冬酰胺酶方案诱导化疗,评估第15~21天期间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以白血病细胞占骨髓有核细胞5%以下作为早期白血病细胞清除标准,统计分析早期白血病细胞清除与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结局的关系.结果 病例随访时间1~6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9个月.获得早期白血病细胞清除的病例占总数的57.8%,与性别无关(P=1.0),但年龄大不利于早期白血病细胞清除(P=0.0419).化疗后早期骨髓抑制有利于早期白血病细胞清除(P=0.018).早期白血病细胞清除与4周内完全缓解密切相关(P=0.000).未获早期白血病细胞清除者,几乎不可能达4周内完全缓解,这些病例4周以后获完全缓解的比例也不高(52.7%).早期白血病细胞清除组的总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0076).但早期白血病细胞清除者的完全缓解持续时间、复发率、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1、2年)与未获早期白血病细胞清除者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早期白血病细胞清除是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又一个有利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9.
收稿日期:2002 06 18作者简介:澹台林芳(1972—),女,主治医师  患者,男性,35岁。因发热5月,头晕、乏力2月,骨痛半月,于2001-07-18入我院。查体:中度贫血貌,胸骨无压痛,脾肋下4cm,质中,无触痛,表面光滑。实验室检查:白细胞9.3×109·L-1,血红蛋白73g·L-1,血小板48×109·L-1。取骨髓活检及涂片检查,大部分为骨组织,骨髓较少,骨质结构紊乱,哈弗氏管管腔扩大;少许骨髓组织中,红系较少,有较多早幼粒细胞,未见巨核细胞,网状纤维稍多,网染(+)。骨髓涂片:有核细胞增生低下,单核原单+幼单占15%,粒系增生低,可见Auer小体,中幼粒大小不等…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26岁。3年前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型,曾行VPLD(长春新碱 泼尼松 门冬酰胺酶 柔红霉素)化疗。出院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缓解期。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国内报导HAD (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柔红霉素 ) ,HAE(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足叶乙甙 )缓解率有进一步提高[1,2 ] ,我院参照Bishop等 (1989)用DA±E方案治疗ANLL报导[3 ] 采用DAE方案治疗ANLL16例 ,取得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按随机分组原则选 1997年 7月~ 1999年 7月确诊的ANLL的住院病人。治疗组 16例 ,男性 11例 ,女性 5例 ,中位年龄 2 1岁 (18~ 45岁 ) ,其中M12例、M2a8例、M2b3例、M42例、M51例 ,对照组 18例 ,男 10例、女 8例、中位年龄 2 3岁(16~ 5 0岁 …  相似文献   

12.
王玉琴 《民航医学》1994,4(2):42-43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恶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死亡率甚高。通常称之为“血癌”,曾被认为是不治之症。但通过近年血液病专家们临床研究表明,ANLL是可以缓解和治愈的。本例患,主要通过联合应用化疗药物,治疗22个疗程,已完全缓解(CR),5年达到治愈标准。  相似文献   

13.
<正> 病人,男63岁。2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右眼视物不清,伴有左侧肢体无力,无胸闷、心慌、恶心、呕吐、昏迷、大小便失禁等不适,曾在我院门诊予以“灯盏花素、葛根素”输液治疗后,视物不清有所好转,仍头痛、左侧肢体无力。门诊行头颅CT示:左侧桥小脑角至右侧脑室后角后内侧缺血性脑梗死。既往身体健康,否认“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病史。查体:血压125/85 mmHg,意识清楚,扶入病房,查体合作。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免疫表型检测,记录结果并给予统计学分析。结果 CD34、HLA-DR表达均为阳性患者RR率30.00%,CD34、HLA-DR表达均为阴性患者RR率72.73%,提示CD34、HLA-DR表达均为阳性患者为临床RR率反而降低(P〈0.05)。结论临床医师应利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特点准确诊断病情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5.
刘萍  赖志强  张繁 《武警医学》2014,(5):507-508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tic leukemias,ALL),是由于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在造血组织异常增殖,并浸润全身各组织脏器的一种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2012-05-26我院收治1例以多发性骨损害为首发症状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L2).  相似文献   

16.
<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小儿常见的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治疗费用昂贵,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1-4])。药物经济学是一种应用型科学,其为资源优化配置、新药研制开发、临床药学服务、合理用药及医疗保健提供了科学的信息基础和决策依据~([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Auer小体在各类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特征。方法对132例不同类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标本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用显微镜观察Auer小体的有无、位置、颜色、长度、粗细、数目(根)、形态所占百分比。结果 132例标本中有Auer小体的47例(35.61%),其中M3阳性率较高(80.77%),。其次为M2(42.10%)、M5(22.58%)。结论对Auer小体各项参数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Auer小体本身的认识,并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胡志华  吴春华  程瑶瑶 《人民军医》2002,45(12):742-743
1 病例报告患者女 ,60岁。因乏力 ,全身皮肤瘀斑 2个月余 ,于1997年 4月 2 3日第 1次入院。查体 :胸骨无压痛 ,肝肋下 4cm ,脾肋下 5cm。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 10 3 g/L ,白细胞12 6 0× 10 9/L ,血小板 5 0× 10 9/L ,早幼粒细胞 0 0 1,中幼粒细胞 0 0 9,晚幼粒细胞 0 12 ,干状核细胞 0 2 7,分叶核细胞0 3 0 ,嗜酸性粒细胞 0 0 8,嗜碱性粒细胞 0 0 6,成熟淋巴细胞 0 0 7。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 ,中晚幼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 ,NAP积分 3分 ,Ph′染色体 (+ )。诊断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期。予以HA方案 (三尖杉酯碱 1…  相似文献   

19.
1病例介绍患者,女,6岁,2000年11月22日因左腿剧痛半月、发热1d入院。患儿1997年5月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型(符合诊断标准),经VP方案化疗缓解,并进行了6个疗程的VDCP等巩固维持治疗。近2年未进行任何治疗。查体:T:38℃,无贫血外貌,皮肤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胸骨无压痛  相似文献   

20.
白永峰  张丽娟 《武警医学》2003,14(2):104-105
甲状腺巨大包块常伴有邻近组织压迫症状,特别是气管的压迫症状,给这类手术的麻醉处理带来了一定的危险性。现将近2a来,我院18例甲状腺巨大包块手术的麻醉处理和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18例甲状腺巨大包块手术治疗患者,男6例,女12例,年龄15~70岁,平均39岁。甲状腺瘤8例,甲状腺肿4例,甲状腺癌6例。包块直径8.0~14.2cm,均伴有气管压迫或气管移位。病程6个月~10a。颈部X线片示:14例有气管软化。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者5例,术前通过药物治疗,已得到控制。手术方法:甲状腺次全切除术14例,甲状腺腺瘤摘除术4例,手术时间(178.5±56.5)min。1.2 麻醉方法 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术前常规禁食,麻醉前30min肌注哌替啶1mg/kg、异丙嗪0.5mg/kg、东莨菪碱6μg/kg。患者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路,连接麻醉监护仪,监测ECG、BP、P、SpO_2。行半清醒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取仰卧位或半坐位插管。静注氟哌利多5mg与芬太尼0.1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