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4 毫秒
1.
孙丽萍 《职业与健康》2011,27(14):1657-1658
目的了解天津市红桥区60岁以上社区居民血糖、血脂异常情况和不同年龄段的变化特点。方法对4 745例60岁以上不同年龄段社区居民的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检测结果进行报告和比较分析。结果 GLU异常检出率32.1%,TC异常检出率28.0%,TG异常检出率36.6%。结论 GLU异常检出率在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G和TC女性异常检出率和水平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G和TC异常检出率和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有逐渐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北京市在职机关人员血脂水平及异常情况,为该人群的健康保健提供参考.方法 以北京市3175例在职机关人员为对象,对其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血脂异常检出率为55.4%,男、女性分别为62.6%和45.2%.TC、LDL-C、TG水平及异常检出率在不同性别间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男性TG水平在50岁后和女性TC水平在60岁后均有所下降.高TC和高TG检出率在50岁前各年龄组中男性高于女性,50岁后女性高于男性;高LDL-C和低HDL-C检出率各年龄组男性均高于女性.结论 中青年男性和更年期后女性血脂异常检出率较高,男性高LDL-C年轻化对血脂的影响尤为重要,须尽早建立以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为基础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天津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男女性尿酸(UA)水平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为个体化健康指导意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在天津市肿瘤医院预防体检中心体检并符合标准的45 229名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趋势判断采用Cox-Staut趋势存在性检验。结果男性UA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女性UA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男性UA与TC、TG呈正相关,与年龄和FPG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00、0.269、-0.139和-0.110,P0.01);女性UA与TC、TG和年龄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08、0.346和0.191,P0.01)。不同性别、年龄HUA检出率与UA水平变化趋势一致,男性HUA检出率从40岁开始出现显著降低,而高FPG检出率则显著升高。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TC5.71 mmol/L、TG1.81 mmol/L为男性HUA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288、2.553),FPG≥5.87 mmol/L为男性HUA的保护因素(OR=0.766);TC5.71 mmol/L、TG1.53 mmol/L、FPG≥5.53 mmol/L均是女性HUA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347、3.969和1.659)。结论年轻男性以及≥50岁女性应积极关注UA水平,高UA水平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男性UA水平及HUA检出率随年龄的变化趋势与FPG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泰顺县≥40岁人群血脂异常情况,为早期干预和心血管疾病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收集2018年泰顺县25 982名≥40岁居民体检资料,分析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检测结果,以及不同性别、年龄人群的血脂异常情况。结果泰顺县≥40岁居民血脂异常检出率为35.80%,标化率为37.00%。女性血脂异常检出率为41.12%,高于男性的30.87%(P0.05)。随年龄增长,总人群、男性血脂异常检出率均呈下降趋势(P0.05),女性不同年龄组血脂异常检出率未见明显变化趋势(P0.05)。高TC、高LDL-C、高TG和低HDL-C检出率分别为19.72%、14.83%、6.51%和3.58%。女性高TC和高TG检出率均高于男性(P0.05);男性低HDL-C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不同性别高LDL-C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TC、高TG和高LDL-C检出率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P0.05),低HDL-C检出率随年龄增长未见明显变化趋势(P0.05)。结论泰顺县≥40岁人群血脂异常检出率较高,以高TC、高LDL-C检出为主,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5.
申俊 《现代养生》2014,(24):41-41
目的:对体检人群血糖、血脂异常现状及危险因素加以分析。方法: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682例接受健康体检者,对所有体检者的血糖及血脂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讨论。结果:682例参与体检者中,男性的Glu和TG水平均显著高于女性,LDL-C及HDL-C均低于女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所有参与体检者,血糖水平异常者共计117例(17.16%),男性与女性血糖异常检出率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对血脂异常状况进行分析,男性TC和TG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男性HDL-C异常检出率显著低于女性(P<0.05)。结论:血糖、血脂异常检出率均较高,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和生活习惯等,对有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以避免罹患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连续2年健康体检人群血脂水平和血脂异常的动态变化以及血脂异常的发生率.方法 收集2010年和2011年连续2年在天津市某中心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701人的体检结果,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数据.对该人群不同组别各年份的血脂水平、血脂异常检出率及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男女血TG和TC含量2年间自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份50岁以下TG平均水平以及2年差值的平均水平、各年份30岁以下TC平均水平,均显示男性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份50~岁以上男女的TC平均水平以及女性的TG平均水平,均高于各自其他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各年份40岁以下男性的TG、TC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而且50岁以上女子TC异常检出率高于其他各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各年份TC异常检出率均显示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3)男性TG异常发生率(20.2%)高于女性(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846,P<0.01),而男女TC异常发生率(分别为7.79%、4.87%)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32,P>0.05),并且男女50岁及以上组TC异常发生率均高于50岁以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男女健康查体者各年龄组TC和TG 2年间的平均水平和异常检出率无明显变化,40岁以下成年男子TG和TC异常检出率和发生率高于女性,而50岁以上女子TC异常发生率较高.长期进行血脂监测在健康查体人群中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分布特征。方法对某高校891名教职工进行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C、TG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HDL-C水平随年龄增长而降低;60岁以后血脂异常比59岁以前有所下降。男性TG升高检出率为28.1%,女性为20.9%,男性高于女性(χ2=4.07,p<0.05);男性TC升高检出率为5.1%,女性为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p>0.05)。结论高校教职工血脂异常的状况应引起高度关注,该人群是心血管病重点防控人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台州市健康体检人群血糖和血脂的异常情况。方法以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台州市中心医院进行体检的正常人群为研究对象,检测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各项指标异常检出率。结果 18 961名体检者中男性11 557人,占60.95%;女性7 404人,占39.05%;平均(42.68±12.54)岁。机关事业单位6 196人,占32.68%;企业4 693人,占24.75%;学校3 155人,占16.64%;社区4 917人,占25.93%。FBG、TC、TG、HDL-C和LDL-C异常检出率分别为6.30%、14.73%、21.84%、14.56%和8.71%。男女间TC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2),FBG、TG、HDL-C和LDL-C异常检出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P0.01);FBG和各项血脂异常检出率均随年龄增加呈增高趋势(P0.01)。结论台州市健康体检人群血糖、血脂异常情况较普遍,应加强血糖、血脂异常的知识普及和筛检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中国地质大学职工血糖血脂水平,做好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方法 早晨空腹采血,对已服用降糖降脂降压的患者不要求停药,用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CHEMIX-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糖(GLU)、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结果 空腹血糖高呈逐年递减趋势,随着年龄组的增加,水平及GLU>6.10 mmol/L检出率逐步增加,男性高于女性;女性呈现高胆固醇和高LDL-C血症并随着年龄的增加水平增加,以女性50岁组为分界线,60岁女性TC≥6.22 mmol/L及LDL-C≥4.14 mmol/L检出率最高;男性高甘油三酯低HDL-C血症,水平均值和TG≥2.26 mmol/L及HLD-C<1.04 mmol/L检出率均以40岁组男性升高明显.结论 开展定期体检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建立有效的健康教育体系,提高职工对血糖血脂异常的认知度,达到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0.
广东某高校50岁以上教职工血脂血糖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50岁以上教职工的血脂、血糖水平,做好相关疾病的防治工作。方法对广东某高校446名50岁以上教职工进行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0岁以上教职工TC异常检出率为66.36%,TG异常检出率为40.13%,空腹血糖异常检出率为31.84%。女性血脂水平、空腹血糖水平有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趋势。结论50岁以上教职工的血脂、血糖异常检出率较高,高校应重视高血脂、高血糖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职业体检人群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中心健康体检者1 557例为研究对象,检测血脂水平,并按不同年龄段进行分组,比较血脂异常率。结果男性TG、LDL-C总体水平高于女性,女性HDL总体水平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C水平在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4项血脂水平与年龄增加呈正相关;男、女性血脂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8,P0.01);男性血脂4项指标异常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41岁~60岁组TG、TC、LDL-C异常率达到较高值。女性50岁组TG、TC、LDL-C的异常率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结论对40岁以上男性和更年期女性等高发人群,应加强对血脂的定期监测,做到早预防、早治疗,控制降低人群血脂水平,对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40岁以上教职工高血压的患病和血脂、血糖的异常情况,以指导教职工进行日常的自我保健,提高教职工健康水平.[方法]检测血压、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糖(FPG),分析不同性别人群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高血压患病率男性和女性分别为54.63%和33.82%,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30,P<0.001)TG异常检出率男性与女性分别为33.34%和14.71%,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C、HDL-C、LDL-C和FPG的异常检出率,男性与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C异常检出率高血压与非高血压人群分别为30.48%和15.11%;TG异常检出率高血压与非高血压人群分别为34.29%和20.86%,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男性教职工的高血压患病率、TG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教职工;TC和TG异常检出率高血压人群高于非高血压人群;TC、HDL-C、LDL-C和FPG的异常检出率,男性与女性教职工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高脂血症患病情况,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南京某高校教职工2012—2016年体检资料进行统计整理,分析高脂血症检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012—2016年共体检7 189人次,其中男性3 113人次,女性4 076人次,年龄22~91岁,平均(47.6±15.4)岁,检出高脂血症2 947人次,年均检出率40.5%;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P值均0.01),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χ2=163.103,P0.01)。高发年龄段分别为中年组(35~59岁)和老年组(≥60岁),检出率分别为53.7%和62.6%。高脂血症检出率随血压、血糖、体质指数和脂肪肝水平增高而升高。四型高脂血症检出率,高TG血症高TC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低HDL血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血压、血糖、体质指数和脂肪肝是高脂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脂血症的发生与年龄、性别、血压、血糖、体质指数和脂肪肝密切相关,可制定针对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国体检人群心血管及代谢指标异常检出率情况。方法收集的全国部分体检机构2009年的体检数据,分析我国体检人群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五个指标的异常检出率情况。结果体检人群收缩压高于正常、舒张压高于正常、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正常、总胆固醇高于正常检出率分别为16.7%、14.1%、4.6%、5.9%、6.7%。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女性收缩期血压高于正常的比例逐渐升高;舒张期血压高于正常的比例先升高后降低,男性、女性分别在50岁组、60岁组达到最大值;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的比例均先增加后降低,男性、女性均在70岁组达到最大值;男性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至正常高值和高于正常的比例均先升高后降低,均在50岁组达到最大值;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从20岁组到60岁组至正常高值和高于正常的比例逐渐升高,但60岁组以后两者比例均变化不大。20~59岁组男性人群的血压、血糖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女性相应年龄组;20~49岁组男性人群的血脂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相应年龄组。结论体检人群的心血管及代谢指标异常检出率具有性别和年龄别差异;20~59岁组的男性体检人群尤其应加强血压、血糖、血脂异常监测与健康管理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分布特征。方法对某高校891名教职工进行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C、TG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HDL-C水平随年龄增长而降低;60岁以后血脂异常比59岁以前有所下降。男性TG升高检出率为28.1%,女性为20.9%,男性高于女性(χ^2=4.07,p〈0.05);男性TC升高检出率为5.1%,女性为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p〉0.05)。结论高校教职工血脂异常的状况应引起高度关注,该人群是心血管病重点防控人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温州地区部分人群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和血致动脉硬化指数(AIP)水平情况,为防治血脂异常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体检30448例人员资料,并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出non-HDL-C、AIP;并按性别及不同年龄段、LDL-C不同水平进行分组,将各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男性non-HDL-C、AIP水平明显高于女性.并随年龄增高而逐渐升高;男性在41岁~60岁时non-HDL-C、AIP水平呈最高,而后呈下降趋势;女性在老年组时non-HDL-C、AlP水平呈最高;AIP与TG、non-HDL-C、LDL-C成正相关,non-HDL-C与TG、TC、LDL-C、AIP成正相关,两者与HDL-C均成负相关.结论:温州地区该部分人群non-HDL-C、AIP水平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并随着年龄增高而均呈升高趋势,故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人群健康状况,为调整、推进社区老年医疗服务和社区慢性病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4—6月上海市浦东新区泥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健康体检数据,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及血液生化指标,采用Epi Data3.1软件创建数据库。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和趋势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6 428名体检者中,检出率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高血压(53.7%)、超重或肥胖(51.8%)、高尿酸血症(23.2%);高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升高、高TC血症、高TG血症、高LDL-C血症,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均P0.05);而低HDL-C血症、血肌酐升高、血尿素氮升高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均P0.05)。趋势卡方分析,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血肌酐升高及血尿素氮升高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均P0.05);而超重或肥胖、高TC血症、高TG血症检出率呈下降趋势(均P0.05)。结论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超重或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代谢异常、高尿酸血症及肾功能异常患病率较高;社区慢性病防控应注重控制率和管理效果的提升,实现干预人群治疗性生活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50岁以上教职工的血脂、血糖水平,做好相关疾病的防治工作。方法对广东某高校446名50岁以上教职工进行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0岁以上教职工TC异常检出率为66.36%,TG异常检出率为40.13%,空腹血糖异常检出率为31.84%。女性血脂水平、空腹血糖水平有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趋势。结论50岁以上教职工的血脂、血糖异常检出率较高,高校应重视高血脂、高血糖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张家港市211 715名50岁以上中老年人血脂异常的检出率及分布情况,探讨血脂异常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尿酸、血压、空腹血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从张家港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中导出2016年老年人健康体检数据库,对其中具有完整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检测数据的211 715名中老年人体检资料进行整理,根据不同变量需求确定样本量,分析血脂异常的检出率及分布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脂异常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尿酸、血压、空腹血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211 715名中老年人血脂异常总体检出率为33.55%,男性检出率为31.14%,女性检出率为34.95%。以总体检人群作为标准人口,对年龄进行标化,男女血脂异常标化检出率分别为32.11%、35.34%,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血脂异常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呈现"先升后降"趋势(P0.001)。(2)临床分型方面,高TC、高TG、混合型、低HDL-C的检出率分别为8.87%、16.11%、2.93%、10.61%,不同临床分型中女性检出率均高于男性(P0.001)。(3)BMI过低及正常人群中,女性血脂异常检出率均高于男性(P0.001);BMI超重人群男女检出率无差别;BMI肥胖人群中,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P0.001);血脂异常的检出率随着BMI的增加而呈现升高趋势(P0.001)。(4)年龄、男性、高尿酸(HUA)、超重及肥胖、血压偏高、高空腹血糖(FBG)对血脂异常的风险度OR值(95%CI)分别为0.989(0.988~0.990)、0.811(0.795~0.828)、1.665(1.628~1.704)、1.549(1.517~1.581)、1.269(1.238~1.300)、1.438(1.406~1.471)。结论张家港市50岁以上中老年人血脂异常普遍流行,尤以高TG和女性群体为主;HUA、超重及肥胖、血压偏高、高FBG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血脂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龄、男性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辖区内体检人群空腹血糖水平,为本地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己糖激酶法测定杭州市上城区2014年16 213例体检人群空腹血糖(FPG)水平,并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FPG平均水平及血糖异常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空腹血糖异常总检出率为33.63%,其中空腹血糖受损(IFG)检出率为20.22%,糖尿病疑似阳性检出率为13.41%。FPG的平均水平随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男性FPG平均水平总体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在41岁~50岁、51岁~60岁以及61岁~70岁这3个年龄段IFG检出率高于同年龄段女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在60岁以前糖尿病疑似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同年龄段女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区FPG平均水平及血糖异常检出率高于某些省市调查结果,应通过健康教育等方式倡导科学的膳食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