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在细胞和实验动物水平上分析高表达OAZI-1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RT-PCR和Western blot用于鉴定高表达OAZI-1的4T1细胞(4T1/OAZI-1);流式细胞仪检测Mφ下同和DC对4T1细胞的吞噬率以及成熟DC标志性表面分子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和小鼠血清中IFN-γ和TNF-α含量。用4T1/OAZI-1和4T1/3.1对照细胞分别接种Balb/c小鼠后,观察接种瘤的生长状况及荷瘤小鼠的生存期。结果 1)成功构建OAZI-1高表达的4T1/OAZI-1细胞株;2)M?和DC对4T1/OAZI-1细胞的吞噬率(10.8%,58.4%)显著高于对照细胞(6.3%,19.6%);3)将DC与4T1/OAZI-1共孵育后,CD40、CD80和CD86(成熟DC细胞表面标志分子)表达阳性的DC比率(62.8%、77.9%和75.1%)显著高于和对照细胞共孵育的DC(43.9%、57.5%和49.6%);4)将4T1/OAZI-1活化的DC与Balb/c小鼠脾淋巴细胞共孵育后,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含量(28.7 pg/ml)显著高于对照细胞(19.4 pg/ml);5)将4T1/OAZI-1和4T1/3.1细胞分别接种Balb/c小鼠右前肢腋窝皮下,小鼠体内4T1/OAZI-1接种瘤的生长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细胞接种瘤,其生存期和血清TNF-α和IFN-γ水平也明显高于接种对照细胞的小鼠。结论高表达OAZI-1的小鼠乳腺癌4T1细胞能更有效地被抗原提呈细胞识别、吞噬并诱导T淋巴细胞活化与成熟,诱导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抑制接种瘤在动物体内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实验动物的水平上分析来源于肿瘤细胞的鸟氨酸脱羧酶抗酶抑制因子-1(Ornithine decarboxylaseantizyme inhibitor-1,OAZI-1) 蛋白复合物能否在小鼠体内诱导特异性抗肿瘤效应。方法:用包被有OAZI-1 抗体的免疫磁珠从B16-F1 小鼠黑色素瘤细胞中分离OAZI-1 蛋白复合物,用此复合物免疫小鼠后, 再在小鼠皮下接种B16-F1 活细胞,然后观察接种瘤在小鼠体内的成瘤及生长状况。ELISA 法用于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IFN-γ含量。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LDH)检测免疫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对B16-F1 细胞的杀伤效应。上述动物实验用原核表达纯化的OAZI-1 蛋白和PBS 免疫的小鼠作为对照。结果:与对照小鼠相比,接种OAZI-1 蛋白复合物的小鼠脾淋巴细胞(效应细胞)对B16-F1 黑素瘤细胞(靶细胞)具有更强的杀伤能力。在三种不同的效:靶比下(10 :1、50 :1、100 :1),该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分别为46.2%、59.5% 和92.5%,显著性高于接种纯化OAZI-1 蛋白组(36.1%、26.8% 和45.9%)和接种PBS 组(24.6%、24.0% 和27.2%)小鼠脾淋巴细胞。此外,接种OAZI-1 蛋白复合物的小鼠血清中抗肿瘤细胞因子IFN-γ含量(538.3 pg/ ml)也显著性高于接种纯化OAZI-1 蛋白组(256.2 pg/ ml)和接种PBS 组(131.0 pg/ ml)小鼠。上述方法免疫的小鼠在皮下再接种B16-F1 活细胞后,免疫OAZI-1 蛋白复合物组小鼠成瘤率为40%,而PBS 组和纯化OAZI-1 蛋白组小鼠成瘤率为100%,且接种瘤在OAZI-1 蛋白复合物免疫小鼠体内生长更为缓慢。结论:从B16-F1 肿瘤细胞中分离的OAZI-1 蛋白复合物中可能含有肿瘤抗原,用此复合物接种小鼠能在实验动物体内诱导抗肿瘤免疫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鸟氨酸脱羧酶抗酶抑制剂-1(OAZI-1)能否增强Melan-A疫苗的免疫原性,进而诱导实验动物体内更强的细胞免疫效应。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 DNA3.1(-)/OAZI-1、pc DNA3.1(-)/Melan-A及pc DNA3.1(-)/Melan-A-OAZI-1。将真核表达质粒作为基因疫苗免疫BALB/c小鼠,收集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及血液,用流式细胞计量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分析法检测脾淋巴细胞的肿瘤杀伤活性;用ELISA分析法检测血清INF-γ水平。结果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 DNA3.1(-)/OAZI-1、pc DNA3.1(-)/Melan-A及pc DNA3.1(-)/Melan-A-OAZI-1;将真核表达质粒作为基因疫苗免疫小鼠后,小鼠脾脏CD4+T细胞比率显著性升高(P0.05),其中以pc DNA3.1(-)/Melan-A-OAZI-1免疫组和pc DNA3.1(-)/Melan-A免疫组升高更为明显(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上述3种基因疫苗接种小鼠后,CD8+T细胞比率也显著性升高(p0.05),但以pc DNA3.1(-)/Melan-A-OAZI-1免疫组升高最为显著,与所有其他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pc DNA3.1(-)/Melan-A-OAZI-1免疫小鼠能显著增加脾淋巴细胞的肿瘤杀伤活性(P0.05);上述3种基因疫苗免疫小鼠后,仅pc DNA3.1(-)/Melan-A-OAZI-1组小鼠血清中INF-γ含量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 OAZI-1能通过促进肿瘤抗原提呈,增加机体的抗肿瘤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小鼠骨髓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对细菌颗粒抗原交叉递呈的动力学特点。方法取小鼠骨髓细胞,采用GM-CSF诱导培养。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培养过程中细胞形态,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纯度和表型测定。采用第7天未成熟的DC细胞进行细菌抗原的交叉递呈能力检测和动力学分析。结果小鼠骨髓细胞经GM-CSF诱导培养,第7天获得大量具有典型形态和免疫表型的树突状细胞,并且在细菌脂多糖刺激后,其表型也发生特征性变化表现在共刺激分子CD80由刺激前的27.7%上调到71.6%,CD86从刺激前的36.0%上调到80.3%,DEC205从刺激前的6.5%上调到26.2%。同时该细胞吞噬低剂量的细菌抗原即可有效活化T细胞,其动力学曲线为:1~3h,该细胞抗原递呈能力呈对数增加,3~8hDC抗原递呈能力进入一个平台期,10~12h,抗原递呈能力又迅速增强。结论采用GM-CSF可以从小鼠骨髓中获得大量纯度高并且具有典型免疫表型的DC,该DC细胞能有效的递呈外源性细菌抗原,并具有特殊的抗原递呈动力学曲线。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4-1BB信号拮抗肿瘤细胞培养上清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C)凋亡的作用,采用rmGM-CSF联合rmIL-4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分化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分别经rmTNF-α、4-1BB激发型单克隆抗体(2A)或TNF-α联合2A激发DC成熟。未成熟或成熟DC分别与不同浓度的肿瘤培养上清混合培养。流式细胞仪测定DC表面CD80、CD86的表达,3H-TdR掺入法测定DC激发T细胞活化增殖能力;JAM法测定未成熟或成熟DC与肿瘤上清混合培养后DNA片断形成率。结果显示:经2A或TNF-α刺激后,DC激发T细胞活化的能力显著提高;5%、10%、20%、50%小鼠肿瘤细胞株A20或B16培养上清与未成熟DC共育24h后,DNA片断形成率分别为16%、29%、41%、51%和20%、27%、37%、58%,且该效应具有时间依赖性;DC经2A或TNF-α激发48h后,不同浓度肿瘤培养上清诱导DNA片断形成率显著降低。因此,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分泌可溶性因子诱导未成熟DC凋亡;4-1BBmAb能促进DC的发育成熟,并能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培养上清诱导的DC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顺铂联合DC疫苗对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方法:用终浓度20μg/ml的顺铂处理体外培养的小鼠黑色素瘤B16或B16-hsp70L1细胞,24小时后,Western blot方法观察HMGB1、hsp70蛋白表达;用顺铂处理的B16或B16-hsp70L1细胞裂解液负载DC,LPS诱导成熟,流式细胞仪分析DCs表面MHCⅠ、ICAM-1、CD86的表达。制备荷瘤小鼠模型,给荷瘤小鼠经腹腔注射顺铂(100μg/只),瘤内注射DC疫苗(3×106/只),观察肿瘤生长曲线、荷瘤小鼠脾脏中肿瘤抗原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IFN-γ的分泌及CTL活性。结果:顺铂显著促进B16或B16-hsp70L1细胞HMGB1的表达,对hsp70蛋白表达影响不明显;顺铂处理的B16或B16-hsp70L1细胞裂解液负载DC后,MHCⅠ、ICAM-1及CD86表达率分别为41%、39%、42%和47%、41%、42%;顺铂联合DC疫苗不仅显著抑制荷瘤小鼠肿瘤增殖(P0.05),对荷瘤小鼠脾脏CD8+T淋巴细胞IFN-γ的分泌及CTL活性也有明显的提高。结论:顺铂处理的B16细胞裂解液可诱导DC活化;联合DC疫苗后不仅显著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对肿瘤特异性免疫应答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SOCS1基因沉默的DC疫苗对荷黑素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及肿瘤微环境中IL-10对该DC疫苗抗瘤作用的影响。方法从小鼠股骨分离骨髓细胞,GM-CSF和IL-4联合诱导DCs分化,然后感染携带沉默SOCS1基因的Len-SOCS1-shRNA慢病毒;用TRP2抗原肽负载沉默SOCS1的DC细胞制备DC疫苗,LPS诱导成熟,流式细胞仪分析DC细胞表面MHCⅡ和CD86的表达,real-time PCR分析该DC细胞的SOCS1、IL-10和IL-12p40表达。用B16细胞或降低IL-10基因表达的B16(B16-IL-10-/-)制备荷瘤小鼠模型,瘤内注射DC疫苗(3×106/只),观察肿瘤生长和荷瘤小鼠生存期。采用不连续梯度离心法分离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观察CD8+T细胞的分布;并采用微量细胞毒的方法分析CTL活性。结果 Len-SOCS1-shRNA慢病毒感染DC后,可使SOCS1表达下调80%;下调SOCS1表达的DC细胞MHCⅡ和CD86表达有增加趋势,但与对照组DC相比无明显差异;下调SOCS1表达可降低DC细胞的IL-10表达,提高IL-12p40的表达。沉默SOCS1的DC疫苗对B16荷瘤小鼠的生存率没有明显影响,但可显著提高B16-IL-10-/-荷瘤小鼠的生存率(P<0.05)。下调SOCS1表达的DC疫苗不仅可提高B16-IL-10-/-荷瘤小鼠肿瘤浸润CD8+T淋巴细胞数,还可促进CD8+T细胞IFN-γ的分泌及CTL活性。结论沉默SOCS1可提高DC疫苗的活性,但肿瘤微环境的IL-10依然是限制该DC疫苗有效发挥抗瘤作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LPS持续刺激对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LPS持续刺激对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 (DC)成熟的影响。方法 小鼠骨髓细胞用GM CSF培养 7d ,持续刺激组全程加入LPS ,短期刺激组在最后 48h加入LPS ,对照组不加LPS。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和细胞摄取抗原的能力 ,ELISA检测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检测细胞提呈抗原的能力。结果 用LPS持续刺激的小鼠骨髓DC表达MHCⅡ、CD86、CD80和CD11c等分子和分泌TNF α和IL 12 (p70 )的能力并未增加 ,吞噬FITC OVA的能力显著升高 ,刺激同种异基因T细胞和刺激同种同基因T细胞增殖的能力亦显著低于LPS短期刺激组。结论 LPS持续刺激可抑制DC的发育成熟 ,可能是持续严重感染时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D40配基化对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上B7-H3分子表达的调节作用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GM-CSF和IL-4联合方案体外诱导小鼠髓系DC,并利用mCD40-CHO和TNF-α分别刺激凋亡肿瘤细胞负载的Dc制备成熟DC;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成熟Dc上B7-H3分子的表达;RT-PCR检测B7-H3 mRNA转录水平;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和B7-H3单抗阻断实验分析CD40配基化的DC表面B7-H3分子在T细胞活化中的作用;^3H-TdR掺入试验检测DC对T淋巴细胞的促增殖效应;ELISA测定各组MLR反应和DC培养上清中IFN-γ分泌水平。结果 B7-H3分子在DC不同分化发育阶段均有表达,CD40配基化能显著上调凋亡肿瘤细胞负载的DC中B7-H3表达,TNF-α激发的DC弱表达(P〈0.05);阻断CD40配基化的DC上B7-H3分子能抑制T细胞增殖和IFN-γ分泌;CD40配基化促进凋亡肿瘤细胞负载的DC分泌IFN-γ量也明显高于TNF-α组(P〈0.05)。结论 体外CD0配基化DC的B7-H3分子上调性表达有助于其刺激T细胞增殖和IFN-γ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对小鼠巨噬细胞抗原提呈能力及炎性分泌功能的影响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分离野生型C57B小鼠及TSLPR基因敲除(TSLPR-/-)C57B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给予TSLP进行刺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MHCⅡ、CD86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以及ELISA方法检测小鼠巨噬细胞内以及培养上清液炎症因子MCP-1、TNF-α和IL-10的表达。结果:与野生型对照组比较,野生型实验组小鼠巨噬细胞表面抗原提呈分子(MHCⅡ,CD86)表达明显升高,炎症因子MCP-1和TNF-α表达及分泌均增高,IL-10表达及分泌无明显变化;与TSLPR基因敲除对照组相比较,TSLPR基因敲除小鼠巨噬细胞经TSLP刺激后细胞表面抗原提呈分子(MHCⅡ,CD86)表达及炎症因子MCP-1、TNF-α和IL-10的表达及分泌均无明显变化;与野生型实验组相比较,TSLPR基因敲除可明显抑制TSLP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抗原提呈分子增加以及炎症因子表达。结论:TSLP可通过与TSLPR结合促进小鼠巨噬细胞活化,增加巨噬细胞抗原递呈能力,产生炎症因子,促使小鼠巨噬细胞向促炎巨噬细胞表型M1型转化。  相似文献   

11.
树突状细胞激活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抗小鼠乳腺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127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DC激活的TIL体外抗小鼠乳腺癌活性,并将C127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DC激活的TIL(C127-DC-TIL)过继免疫荷瘤小鼠,研究其对C127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抑瘤作用.方法 从小鼠四肢长骨骨髓中获取DC,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和肿瘤全细胞性抗原致敏DC,然后用DC激活TIL,观察TIL在体外对C127细胞、MA782细胞和B16细胞的杀伤活性;检测应用C127-DC-TIL后荷瘤小鼠的脾淋巴细胞的NK、LAK、CTL活性、血清TNF活性、抑瘤作用以及瘤体病理改变,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①C127-DC-TIL具有很强的对C127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为(70.21±2.86)%],明显高于其对MA782和B16细胞的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51.31±3.25)%,(31.41±2.65)%],也明显高于未经DC激活的TIL、C127-DC-脾淋巴细胞和未经DC激活的脾淋巴细胞对C127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48.30±2.97)%,(47.76±3.43)%和(17.23±2.56)%]和对MA782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38.52±2.87)%,(36.62±2.75)%和(18.07±2.40)%]以及对B16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25.38±2.63)%,(24.82±2.81)%和(17.34±2.81)%],同时B16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DC激活的TIL(B16-DC-TIL,TIL来源于C127瘤体)也可诱导相对较低的对B16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杀伤活性.②C127-DC-TIL可明显诱导提高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NK、LAK和CTL活性[活性分别为(32.21±1.24)%、(30.35±1.72)%和(37.43±1.54)%],并可检测到血清TNF水平明显上升[血清TNF水平为(38.41±1.77)U/ml],它们均达正常对照组水平,与未经DC激活的TIL组、C127-DC-脾淋巴细胞组、未经DC激活的脾淋巴细胞组、生理盐水组分别对应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该组瘤体内淋巴细胞浸润程度也高于对照组,其瘤体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结论 ①C127-DC-TIL可产生很强的体外针对C127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②C127-DC-TIL具有很强的特异性抗小鼠乳腺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Neuropilin-1 T细胞(Nrp-1 T细胞)与经典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Treg)的关系并比较二者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流式细胞术分析BALB/c小鼠脾脏T细胞上Nrp-1与CD4、CD25的表达关系并分选Nrp-1 T细胞及CD4 CD25 Treg,通过B16-F10-luc-G5黑色素肿瘤细胞体外培养实验并利用萤光成像系统,观察比较两种细胞对NK细胞杀伤B16-F10-luc-G5黑色素瘤细胞的影响。结果:CD4 CD25 Treg中表达Nrp-1的比例为(27.28±1.17)%,明显高于CD4 CD25-T细胞的(1.63±0.08)%(P<0.01);在体外实验中,Nrp-1 T细胞与CD4 CD25 Treg均能抑制NK细胞杀伤B16-F10-luc-G5黑色素瘤细胞,Nrp-1 T细胞组的肿瘤细胞数目在6、24、48、72h分别为984±15、1015±14、1261±21、1323±38,高于CD4 CD25 Treg组的931±4、983±8、1201±18、1256±18,两组肿瘤细胞数目在各时间点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典CD4 CD25 Treg中表达Nrp-1的细胞比例较高,Nrp-1 T细胞有负性免疫调节作用,抑制功能比CD4 CD25 Treg更强,可以作为一类新的Treg亚群。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小鼠表皮内T淋巴细胞(dendritic epidermal T cells,DETCs)的形态、表型及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揭示小鼠DETCs活化后能够发挥抗原递呈功能。方法通过免疫荧光的方法观察DETCs的形态,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分析DETCs的表型及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通过DETCs和na觙ve CD4+T细胞进行共培养,观察DETCs对淋巴细胞分化方向的影响。结果 DETCs在形态上表现出抗原递呈细胞的树突状特征,活化后分泌一定水平的IFN-γ,DETCs活化后在体外与na觙ve CD4+T细胞共培养可以诱导该型T细胞向Th1方向分化。结论小鼠DETCs具有抗原递呈细胞的基本特征,是皮肤免疫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缺氧/复氧对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DC)表型及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 培养小鼠骨髓源性DC,分为对照组及缺氧/复氧组,对照组在正常培养条件下培养,缺氧/复氧组给予缺氧气体培养4 h,然后在正常培养条件下继续培养1 d.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CD80、CD86、MHC Ⅱ分子的变化,ELISA法检测DC分泌TNF-α、IFN-γ和IL-12的浓度,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检测T细胞增殖能力,免疫细胞化学检测Dc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结果 缺氧/复氧可促进DC高表达CD80、CD86、MHC Ⅱ分子,促进Th1型细胞因子释放、NF-κB高表达及核移位,并诱导T细胞增殖.结论 缺氧/复氧可刺激DC高表达表面分子,具有明显的免疫刺激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小鼠乳腺癌干细胞(BCSCs)中免疫相关分子的表达和肿瘤组织中免疫细胞的浸润。方法 用成球培养的方法在体外富集小鼠乳腺癌细胞系4T1和4T07的肿瘤干细胞(CSCs);用实时定量PCR检测BCSCs中免疫检查点与抗原递呈相关基因的表达;用小鼠乳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和流式细胞测量术分别检测脾脏和肿瘤组织中各类免疫细胞的比例。结果 用成球培养的方法可以成功富集小鼠乳腺癌干细胞4T1和4T07;与贴壁培养的肿瘤细胞相比,小鼠BCSCs中免疫检查点和抗原递呈相关基因的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体内的结果表明,与贴壁肿瘤细胞来源的肿瘤组织相比,肿瘤干细胞来源的肿瘤组织中浸润更多的CD4+ T和CD8+ T细胞(P<0.05),但是CD11b+ F4/80+的巨噬细胞浸润更少(P<0.05)。结论 小鼠BCSCs中免疫检查点与抗原递呈相关基因的表达有改变,且在体内可招募更多的T细胞到肿瘤组织中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负载滋养层细胞抗原对小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C)分化成熟过程的影响,获得致耐受性DC.方法 体外使用粒细胞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定向分化、经LPS刺激获得成熟DC;通过外胎盘锥组织块培养法获得滋养层细胞,制备可溶性抗原,加入DC培养体系.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共刺激分子及MHC-Ⅱ的表达,ELISA法检测DC分泌IL-10和IL-12的浓度,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评估 DC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活化的功能.结果 成熟DC表型为CD40high CD80highCD86highMHC-Ⅱhigh,分泌大量的IL-12和极少量的IL-10 ,体外能有效刺激T细胞的增殖;负载滋养层细胞抗原的DC表型为CD40midCD80lo wCD86lowMHC-Ⅱlow,在分泌大量IL-12的同时IL-10也明显升高,不能有效刺激T细胞增殖,并使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呈现明显Th2偏倚.结论 负载滋养层细胞抗原后的DC表面共刺激分子及MHC-Ⅱ表达降低,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其自分泌和促使T细胞旁分泌的细胞因子呈现Th2偏倚,是一种耐受性DC.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鼠树突状细胞系DC2.4中瞬时表达Th1特异的核转录Hlx,探讨该转录因子对树突状细胞系DC2.4的功能的影响。方法:含有Hlx基因全部编码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Hlx通过脂质体转染的方法转入DC细胞,转染效率应用FACS鉴定;Hlx基因在DC中表达情况应用RT-PCR和Real-time PCR检测。转染48 h后,分别从细胞因子,表面分子,吞噬功能,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方面对DC功能进行探讨。结果: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Hlx成功转入DC细胞,转染率可高达60%;在树突状细胞系DC2.4中瞬时高表达Hlx可以有效的增进成熟标志CD80,CD86,MHCII分子的表达,减弱DC的吞噬功能,IL-12表达量增加,但同时却高表达IL-10,TGF-β并表现为可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结论:在小鼠树突状细胞系DC2.4中瞬时高表达Hlx可有效地促进DC2.4的成熟,但是在功能方面多表现为调节性DC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获得mICOS-Ig基因修饰的小鼠DC,分析表达产物mICOS-Ig对T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电转染方法将mICOS-Ig表达载体转入小鼠DC,通过ELISA法检测转染小鼠DC 60和96h以及稳定表达的培养上清;观察mICOS-Ig对同种混合细胞培养反应的影响。结果 ELISA法检测证明将mICOS-Ig表达载体转入小鼠DC,获得瞬时表达及稳定表达,mICOS-Ig可抑制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抑制率达40%,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获得了稳定表达mICOS-Ig融合蛋白的小鼠DC,mICOS-Ig表达产物对同种细胞刺激的增殖反应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检测感染递呈抗原的细胞浆质时,CD1分子能与外来的脂类抗原结合。与T细胞识别CD1限制性外来脂质不同,CD1限制性T细胞具有自身抗原反应功能,作为自身效应器它可快速被激活,在CD1表达的递呈抗原细胞之间起到辅助和效应器功能。CD1l限制性T细胞亚群及其通路之间功能上的差异表现在这些细胞既能影响树突状细胞(DC)的功能和耐受作用,同时还能激活自然杀伤(NK)细胞和其它淋巴细胞,从而揭示了CD1限制性T细胞如何调节抗微生物应答、抗肿瘤免疫和平衡免疫耐受、自身免疫。  相似文献   

20.
在检测感染递呈抗原的细胞浆质时,CD1分子能与外来的脂类抗原结合。与T细胞识别CD1限制性外来脂质不同,CD1限制性T细胞具有自身抗原反应功能,作为自身效应器它可快速被激活,在CD1表达的递呈抗原细胞之间起到辅助和效应器功能。CD1限制性T细胞亚群及其通路之间功能上的差异表现在这些细胞既能影响树突状细胞(DC)的功能和耐受作用,同时还能激活自然杀伤(NK)细胞和其它淋巴细胞,从而揭示了CD1限制性T细胞如何调节抗微生物应答、抗肿瘤免疫和平衡免疫耐受、自身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