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重组质粒pc DNA3.1+-CD44(s1-s5)转染的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联合培养后对乳腺癌干细胞(BCSC)的体外杀伤效应。方法传代培养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构建重组质粒p ET32aCD44(s1-s5)及pc DNA3.1+-CD44(s1-s5),前者转化感受态BL21后经原核系统表达,检测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后者通过化学转染法负载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诱导的DC后,与同源诱导成熟的CIK细胞共同培养,以此为实验组[CD44(s1-s5)-DC-CIK组],并与对照组(载体质粒-DC-CIK组),即同样条件下以载体质粒pc DNA3.1+转染的DC与CIK共同培养,对体外微球体培养法富集的乳腺癌干细胞进行杀伤,通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各组的LDH释放值,计算细胞毒性百分比来对比两组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效果。结果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并能通过原核及真核系统正常表达;经过6 d的诱导培养,DC表面伸出大量突起,形态趋于成熟,CIK细胞始终呈单一圆球形悬浮生长,细胞数目较前明显增多。用LDH释放法检测在40∶1、20∶1、10∶1、5∶1 4种效靶比,在相同效靶比时,CD44(s1-s5)-DC-CIK组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33.45%±1.24%、25.43%±0.51%、16.07%±1.16%和9.40%±1.08%)明显高于载体质粒-DC-CIK组(分别为17.56%±0.71%、12.97%±0.36%、7.62%±0.25%和5.13%±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干细胞抗原负载的DC可以提高CIK细胞对抗原相关乳腺癌细胞的靶向杀伤活性,为临床生物靶向治疗的开展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s,CIK)治疗原发性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护理体会。方法:对76名肺癌患者遵医嘱采用静脉回输、淋巴结区皮下注射、胸膜腔内注射途径输注DC-CIK混合培养细胞,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并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患者治疗后达到CR10例(13.16%),PR19例(25%),SD26例(34.21%),PD21例(26.32%),其中精神状态好转72例(94.74%),咳嗽症状减轻62例(81.58%),胸闷症状减轻48例(63.16%),体重上升5%以上35例(46.05%)。发热为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有25例(32.89%),均为输注完毕2~4 h后出现,其中37.5~38℃者23例(30.26%),39℃以上者2例(2.63%)。结论:DC-CIK细胞治疗肺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患者疗中疗后生活质量相对较高。在DC-CIK细胞治疗过程中,积极给予患者心理辅导及相关知识教育,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同时在输注过程中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更利于患者及家属接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结肠癌干细胞(CSC)经RNA转染或全细胞裂解诱导树突状(DC)细胞,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共培养,对结肠癌HT29细胞及其CSC的杀伤作用,为结肠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提取健康人单个核细胞,培养DC和CIK细胞,用结肠癌HT29细胞干细胞的RNA转染或全细胞裂解诱导DC细胞,然后与CIK细胞共培养,形成CSC-RNA-DC-CIK、CSC-裂解物-DC-CIK以及HT29细胞RNA-DC-CIK、HT29细胞裂解物-DC-CIK,用LHD法检测其对HT29细胞及其干细胞的杀伤效果。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CSC-RNA-DC-CIK组、CSC-裂解物-DC-CIK组、HT29-RNA-DC-CIK组和HT29-裂解物-DC-CIK组的CIK免疫表型(CD3、CD8、CD56)和DC免疫表型(CD40、CD80、CD86、HLA-DR)成熟表达率均明显高于CIK组和DC-C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SCRNA-DC-CIK组、CSC-裂解物-DC-CIK组、HT29-RNA-DC-CIK组和HT29-裂解物-DC-CIK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效靶比的增加,CIK、DC-CIK、CSC-RNA-DC-CIK、CSC-裂解物-DC-CIK、HT29-RNA-DC-CIK和HT29-裂解物-DC-CIK作为效应细胞对HT29细胞及其干细胞的杀伤作用也逐渐增强,各效靶比中,CSC-RNA-DC-CIK组、CSC-裂解物-DC-CIK组、HT29-RNA-DC-CIK组和HT29-裂解物-DC-CIK组的杀伤率高于CIK组和DC-C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CIK组高于CI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SC-RNA-DC-CIK组、CSC-裂解物-DCCIK组、HT29-RNA-DC-CIK组和HT29-裂解物-DC-CIK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CSC经RNA转染或全细胞裂解诱导DC细胞,与CIK细胞共培养,强于常规DC-CIK细胞对结肠癌HT29细胞及其CSC的杀伤作用,为今后的肿瘤患者提供了新免疫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s induced killer,CIK)对不同程度苯中毒患者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轻度(10例)、中度(9例)和重度(13例)慢性苯中毒者采用CIK细胞治疗,另外选择轻度、中度苯中毒患者19例采用升自细胞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轻度、中度苯中毒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统计重度苯中毒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12例CIK细胞治疗效果(有效率、病死率),并观察其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血细胞及骨髓恢复情况。结果轻度、中度苯中毒患者CIK细胞治疗后,白细胞和血小板恢复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32例CIK治疗组患者治疗前CD/CDs的比值均倒置(〈1),而治疗后在外周血细胞恢复正常时,CD/CDs的比例也恢复正常。重度苯中毒患者采用CIK细胞治疗有效率高达91.7%(12/13),病死率为0%。结论CIK细胞治疗对苯中毒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有明显疗效,且无毒副作用。该疗法为苯中毒治疗被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周炳喜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6):3335-3336,3339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细胞)在消化道癌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0年6月干本院进行治疗的88例消化道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化疗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后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SF-36总分及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CA199、CA242、CEA、A...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树突状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即DC-CIK联合白细胞介素(IL)-2治疗肾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肾细胞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DC-CIK联合IL-2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IL-2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及CD16+CD56+较治疗前显著升高,CD8+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4+/CD8+、CD16+CD56+及CD8+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83.3%(25/30),高于对照组的56.7%(1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年生存率、1年复发率分别为93.3%(28/30)、6.7%(2/30),对照组分别为83.3%(25/30)、13.3%(4/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CIK联合IL-2治疗可以提高肾细胞癌根治术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周豪 《智慧健康》2023,(25):136-139
目的 探究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治疗中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患者,按照收治时间顺序在电脑系统盲抽68例患者,对抽取的患者行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方式,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在机体免疫状态、毒性反应、肿瘤标志物等指标上的变化情况,分析其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根据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在培养7d后的CIK细胞CD3+与CD56+均呈现强阳性,细胞百分率较治疗前更高(P<0.05);检查患者血常规、肾功能、γ-GT、ALT等指标,均未见异常情况,而且患者外周血免疫指标在第2疗程后改善显著(P<0.05);患者在完成2个疗程治疗后,缓解率为92.65%,且胸部CT复查未出现异常情况,无毒性反应情况;经观察患者癌胚抗原、癌抗原125、乳酸脱氢酶、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肿瘤标志物指标,在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均呈下降趋势,且降幅显著(P<0.05);在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患者的Karnofsky评分值显著提高,生存质量改善明显(P<0.05)。结论 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在泌尿生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负载肺癌A549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特异性肿瘤杀伤活性的作用.方法 由正常人富含淋巴细胞白膜分离、细胞因子诱导制备DC细胞和CIK细胞.用流式细胞术分析DC细胞和CIK细胞的表型.经混合淋巴反应和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观察负载A549抗原的DC对CIK具有特异性激活作用.结果 表型分析显示,CIK细胞以CD3 CD56 自然杀伤细胞为主,成熟DC细胞高表达CD40、CD80、CD86和HLA-DR,并可刺激CIK细胞的增殖诱导混合淋巴反应,而负载A549抗原的DC细胞能显著增强CIK细胞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的能力(P<0.05).小鼠注射CIK、DCCIK和Ag·DC·CIK后的肿瘤直径分别为(65.34±12.33)、(70.17±13.26)和(36.79±9.19)mm,后者的抗肿瘤作用较高(P<0.05).结论 抗原负载的DC细胞可活化CIK细胞,并使其具有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用冻融的自身胃癌抗原冲击树突状细胞(DC),体外观察其对自身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自身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方法从胃癌手术切除肿瘤周围转移引流淋巴结,提取单个核细胞,将贴壁生长的细胞用细胞因子基因重组粒巨集落和生长因子(rhGM-CSF)、基因重组白介素4(rhIL-4)、以及基因重组α-肿瘤坏死因子(rhTNF-α)联合诱导培养DC,然后用经冻融制备的自身肿瘤细胞抗原冲击DC并作用CIK细胞,最后检测CIK细胞体外杀伤三种靶细胞(自身胃癌细胞、K562和SGC-7901细胞)的活性。结果经细胞因子联合诱导培养后,DC含量明显增高,CD1a/CD14和CD80/CD86阳性细胞比刚分离的单个核细胞明显增多。DC和CIK细胞共同培养后,CIK细胞高表达CD3+CD56+。负载胃癌抗原冲击的引流淋巴结DC活化的CIK细胞,杀伤自身肿瘤细胞活性达78.6%,而单纯CIK细胞为35.2%,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K562和SGC-7901细胞杀伤活性二者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肿瘤周围转移引流淋巴结贴壁细胞在体外能定向诱导扩增出大量DC;胃癌抗原负载的DC和CIK细胞共同培养,可明显提高CIK细胞对自身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CSC)抗原负载树突细胞(DC)活化同源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形成CSC-DCCIK效应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例2011年1-12月入院治疗的均经病理检查证实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其中肺癌10例,膀胱癌15例,乳腺癌7例,给予CSC-DC-CIK细胞治疗。结果共培养后CIK表面标志CD3、CD8、CD56的表达率(分别为87.74%±5.23%、82.67%±6.12%、55.62%±8.33%)高于单独培养CIK(分别为61.65%±7.79%、50.21%±4.94%、22.12%±2.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IK组、DC-CIK组和CSC-DC-CIK组间细胞上清中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2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2例患者中,有效患者为3例(9.4%),显效患者为18例(56.3%),无效患者6例(18.7%),5例(15.6%)患者属于其他(没有坚持治疗等)。有效和显效患者共21例,治疗有效率为65.6%(21/32)。结论靶向肿瘤干细胞免疫治疗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方式诱导的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细胞)对荷结肠癌HT29细胞干细胞瘤裸鼠的免疫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的研究。方法建立BALB/c裸鼠结肠癌干细胞模型,随机分为6组,每组3只裸鼠:空白对照组、DC-CIK组(D组)、HT29细胞干细胞全细胞裂解液-DC-CIK组(L-D组)、HT29细胞干细胞RNA-DCCIK组(R-D组)、DC-CIK联合化疗5-Fu组(F-D组)和化疗5-Fu组。其中D组、L-D组、R-D组和F-D组裸鼠在肿瘤干细胞接种4 d后通过尾静脉注射1×106个DC-CIK细胞给予治疗,每周2次,共3周;5-Fu组和F-D组在裸鼠给予DC-CIK治疗前1天通过尾静脉注射50 mg/kg剂量的5-Fu化疗药物,每周1次,共3周;空白对照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代替。各组裸鼠在治疗3周期间每2天测量瘤体大小及裸鼠体重,治疗结束后处死裸鼠取出瘤体称重,绘制裸鼠生长曲线,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蛋白磷酸化(AKt)信号通路中关键原癌基因c-Myc表达水平。结果各组治疗结束后,比较各组瘤体生长速率,L-D组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纯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肿瘤科收治胃癌晚期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紫杉醇进行治疗,而对照组采用5-氟尿嘧啶为治疗方案,仔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48例患者中,有9例完全缓解,占18.75%,21例部分缓解,占43.75%,18例无变化,占37.5%,总的有效率为62.5%。对照组中有4例完全缓解,占8.33%,11例部分缓解,占22.92%,33例无变化,占68.75%,总的有效率为31.25%,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紫杉醇治疗组明显优于5-氟尿嘧啶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显著,是治疗晚期胃癌一种较好的化疗药物,延长了病人生存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曾乾 《医疗装备》2020,(8):68-69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配合靶向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万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同步放化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吉非替尼进行靶向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同步放化疗配合靶向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30例老年肺癌患者行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多疗程免疫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治疗前加强心理护理并做好护理评估,治疗中注重细节护理,治疗后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并做好健康教育。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30例老年肺癌患者经过CIK细胞联合IL-2的4-6个疗程免疫治疗后,自感食欲改善、活动耐力增强、睡眠改善、免疫功能较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结论CIK细胞免疫治疗解决了制约肿瘤治疗进展的瓶颈,避开了手术、放疗、化疗的弊端,既可以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又可针对局部进行治疗。老年肺癌患者经过CIK细胞联合IL-2的4~6个疗程免疫治疗期间规范与细化护理措施,特别是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使其充分了解整个治疗过程,有效防止不良因素的干扰,确保整个治疗过程顺利完成,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对肺癌的治疗充满信心,为整个多疗程CIK细胞治疗的顺利完成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姜黄素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在体内外对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SKOV3/CDDP的杀伤作用,探讨两者合用是否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方法诱导脐血CIK细胞,MTT法测定体外姜黄素、CIK细胞及姜黄素联合CIK细胞对SKOV3/CDDP细胞的杀伤活性;在SCID小鼠腹腔内接种卵巢癌SKOV3/CDDP细胞,观察姜黄素、CIK细胞及姜黄素联合CIK细胞对荷瘤鼠的体内抑瘤作用,用放免法检测各组血清中CA125的含量。结果与单独应用相比,两者的联合应用能明显促进对增殖的抑制,并呈时间及剂量依赖关系,在姜黄素浓度为200μM时效靶比为12.5∶1,作用48 h,抑制率达到80.38%;SCID小鼠实验治疗结束后,姜黄素组、CIK组、姜黄素联合CIK组CA125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而姜黄素联合CIK组下降最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姜黄素组、CIK组、姜黄素联合CIK组均能抑制癌性结节的生长,而姜黄素联合CIK组抑瘤率最显著达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与CIK细胞合用对耐药卵巢癌细胞具有协同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医院》2017,(8):1172-1174
目的研究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患者在治疗前后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不同亚群和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探讨其与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关系,并结合临床研究选取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6例TAO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数量,同时利用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及白细胞介素-6(IL-6)等细胞因子的水平。TAO患者中36人为治疗前组、16人只使用甲巯咪唑治疗作为常规治疗组,15人使用甲巯咪唑和强的松联合治疗作为强化治疗组,同时观察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实际临床效果。结果测定得出TAO治疗前组髓样树突状细胞(pDC)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mDC)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4种细胞因子水平均出现明显变化。强化治疗组p DC、mDC及细胞因子水平进一步改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实际临床中,强化治疗组TAO病情好转率同样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 TAO同时存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紊乱,使用甲巯咪唑联合强的松的强化治疗方案能有效地调节机体免疫状态,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中埃克替尼的应用效果,掌握埃克替尼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4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抽签法将其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化学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化疗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化疗基础上接受埃克替尼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与疗效相关性、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症状缓解时间、疾病进展时间、平均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EGFR、EGFR突变类型、吸烟室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密切相关,不同指标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患者客观缓解率存在确切差异(P<0.05)。研究组CR、PR高于对照组,SD、PD小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与疾病控制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病症缓解时间少于对照组,疾病进展时间与平均生存时间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确切(P<0.05)。治疗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埃克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中的疗效突出,能够切实减少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晚期疗效。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g induced killer,CIK)联合放疗对鼻咽癌的疗效.方法 入选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我院120例经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0例采用CIK联合放疗,对照组60例采用单纯放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91.7%高于对照组76.7%,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3.3%低于对照组28.3%,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IK联合放疗对鼻咽癌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消除肿瘤明显,同时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小,能有效消除肿瘤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g induced killer,CIK)联合放疗对鼻咽癌的疗效。方法入选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我院120例经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0例采用CIK联合放疗,对照组60例采用单纯放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有效率91.7%高于对照组76.7%,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3.3%低于对照组28.3%,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IK联合放疗对鼻咽癌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消除肿瘤明显,同时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小,能有效消除肿瘤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