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3年中国≥ 25岁人群高血糖归因死亡和期望寿命损失情况。方法 用2013年中国居民死因监测及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采用人群归因分值估计高血糖危险因素造成的死亡和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结果 2013年中国≥ 25岁人群归因于高血糖的总死亡人数为62.1万,其中男性33.3万,女性28.8万。高血糖造成的相关疾病死亡人数以缺血性心脏病为最多,约21.2万,其次为脑血管病,约18.1万,其余依次为糖尿病(14.5万)、慢性肾病(5.2万)和结核病(3.1万)。去除高血糖危险因素后,2013年中国居民期望寿命可达到76.5岁,较全死因期望寿命平均提高0.7岁。其中,男性提高0.7岁,女性提高0.8岁。结论 高血糖是影响中国居民死亡和期望寿命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应加强高血糖及相关疾病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5年宁波市25岁及以上人群高体质指数(BMI)对死亡和期望寿命的影响,为慢性病干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5年宁波市成人慢性病监测调查身高体重数据、2015年宁波市死因监测数据、人口统计数据和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高BMI相关疾病结局及其相对危险度数据,计算宁波市25岁及以上人群高BMI相关疾病的归因分值,进而得到高BMI造成的归因死亡数和期望寿命损失年。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 2015年宁波市25岁及以上人群归因于高BMI死亡人数约为1 579人,占25岁及以上人群总死亡的4.15%,其中男性752人(3.51%),女性827人(4.97%)。高BMI造成的相关疾病死亡前5位分别是高血压性心脏病(414人)、出血性脑卒中(226人)、缺血性心脏病(213人)、糖尿病(201人)和缺血性脑卒中(131人)。2015年宁波市25岁及以上人群高BMI导致的期望寿命损失为0.400岁,其中男性期望寿命损失为0.353岁,女性为0.455岁。城市期望寿命损失为0.363岁,农村为0.422岁。结论高BMI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是影响宁波市居民死亡和期望寿命损失的重要因素,应提高人群身体活动,控制体重,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011年与2017年南京25岁及以上人群归因于豆类摄入不足的缺血性心脏病(IHD)疾病负担和期望寿命损失情况,为IHD的饮食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本研究资料来源于2011年和2017年南京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南京市死因监测和2017全球疾病负担(GBD)资料,采用GBD团队提供的Excel插件程序计算人群归因分值(PAF),估算豆类摄入不足导致的IHD死亡和寿命损失。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2017年,南京市因豆类摄入不足导致IHD的死亡例数占IHD总死亡例数的13.73%,较2011年(12.44%)增长了10.37%。2017年南京市归因于豆类摄入不足的IHD死亡例数和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分别为645例、8116人年,较2011年(449例、6610人年)分别上升43.65%、22.78%;而标化归因死亡率和标化YLL率分别由2011年的11.05/10万、155.72/10万下降至2017年的8.86/10万、118.66/10万,下降率分别为19.82%、23.80%。2017年,豆类摄入不足导致的IHD死亡使期望寿命损失0.17岁,男性、女性分别损失0.13、0.21岁;与2011年相比,2017年男性、女性及总人群归因于豆类摄入不足的期望寿命损失均上升。结论豆类摄入不足已成为影响南京市居民死亡和期望寿命的饮食危险因素之一,应积极倡导合理膳食,增加居民豆类摄入水平,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北京市和世界各国的期望寿命及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13-2015年北京市户籍居民死亡登记资料,分析期望寿命并与2015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015年北京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为81.95岁,男性79.81岁,女性84.16岁;2013-2015年平均增长0.15岁。2015年北京市期望寿命高于社会人口指数较高的国家和地区(79.3岁),高于全球高收入国家和地区(80.8岁),仅低于世界上13个国家和地区的水平。结论2015年北京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较高,增长缓慢,且不同区的期望寿命及其增长速度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宁波市≥25岁居民高胆固醇(total cholestrol,TC)水平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和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使用宁波市2015年成人慢性病监测血清TC水平计算人群归因分值(population attribntable fration,PAF),采用2015年死因监测资料和人口统计数据估算血清高TC相关疾病归因死亡人数和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结果 2015年宁波市≥25岁居民血清TC水平为(4.92±0.97)mmol/L,男性血清TC水平(4.89±0.96)mmol/L低于女性(4.93±0.98)mmol/L,城市地区(4.91±0.95)mmol/L与农村地区(4.92±0.99)mmol/L居民血清TC水平基本一致,不同性别及地区居民血清T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归因于血清高TC的死亡人数1 139人,占全部死亡人数的2.97%;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归因于血清高TC的死亡人数分别为771人和368人,PAF分别为33.25%和11.61%。血清高TC导致宁波市期望寿命损失0.27岁,女性0.29岁高于男性0.25岁,城市地区期望寿命损失与农村地区一致均为0.27岁。结论宁波市血清高TC水平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死亡,对女性期望寿命的影响大于男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14—2019年中山市户籍居民心血管病死亡现状及寿命损失情况,为制定科学有效的心血管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9年中山市死因监测数据,按照ICD-10对疾病编码和分类,利用Excel-2010计算不同性别、年龄组的心血管病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分析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计算去心血管病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减寿率(PYLLR)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寿命损失指标并比较。结果 2014—2019年中山市心血管病平均粗死亡率为227.91/10万(标化死亡率189.30/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无论男性还是女性,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P0.01)。心血管病死亡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P0.01),死亡主要集中在45岁及以上年龄组,15~44岁组、65岁及以上年龄组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P0.01)。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占心血管病死因的95.63%。全死因期望寿命为80.00岁,去心血管病死因后,男性和女性寿命分别增加3.50岁和2.75岁。因心血管病死亡导致的PYLL为137 845人年,PYLLR为14.02‰,AYLL为5.95年。PYLLR呈现总体逐年下降趋势,而AYLL总体逐年上升。男性PYLL、PYLLR和AYLL明显高于女性。结论中山市心血管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心血管病导致的疾病负担仍然严重,其中男性和45岁及以上年龄组人群是心血管病死亡的高危人群,应对不同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和死亡,提高居民健康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北京市大兴区户籍居民的主要死因及对期望寿命的影响,为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8年北京市大兴区户籍居民死亡监测资料,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期望寿命和去死因期望寿命等相关指标。结果 2018年北京市大兴区户籍居民粗死亡率为612.49/10万,标化死亡率为415.31/10万,男性死亡率(697.89/10万)高于女性(361.77/10万)。居民死因顺位前5位分别是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占全部死因的比例达82.14%;其中恶性肿瘤及心脏病分列男女性的首位死因,分别占男女性全部死因的25.52%和25.36%。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81.07 岁,男性78.59岁,女性83.62岁;造成寿命损失的死因依次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去除后寿命分别增加2.98、2.82、2.54、0.87和0.81岁。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影响大兴区居民健康和期望寿命的主要因素,应加强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工作。此外,应重视交通事故、跌落和自杀等伤害的监测与干预,提高居民期望寿命。  相似文献   

8.
期望寿命及健康寿命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居民期望寿命和健康寿命的应用进行分析。 方法 采用宁波市城乡 2 0 0 0年居民病伤死因年报表和 2 0 0 1年宁波市城市居民慢性病调查数据 ,分析全死因、去死因期望寿命及健康寿命。 结果 全死因、去死因期望寿命分布均表现为女性高于男性 ,城市高于农村。宁波市 35岁以上城市居民不健康寿命平均为 9.2 1岁 ,占期望寿命的比例各年龄组从 4 3.4 3%到 6 9.88%不等 ,随年龄增长比例逐渐下降。各年龄组健康寿命女性均高于男性 ,平均高 3.0 8岁。 结论 健康寿命是评价人群健康状况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青岛市2015年归因于吸烟的癌症疾病负担,为进一步控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青岛市2015年人口数据、死因监测数据,以吸烟影响比表示吸烟的暴露分布,估计归因于吸烟的癌症死亡人数及其造成的期望寿命损失。结果 青岛市2015年归因于吸烟的癌症死亡数为4 148人(占癌症总死亡人数的29.13%),其中男性3 195人(33.00%),女性953人(20.92%)。死亡人数伴随年龄组增大呈现上升趋势,在45~岁年龄组明显增加,在60~岁年龄组达到顶点。在与吸烟相关的癌症中,吸烟归因分值最高的5种癌症依次为肺癌(60.04%)、鼻咽癌(37.95%)、口腔癌(35.41%)、食管癌(35.14%)和膀胱癌(14.93%);归因于吸烟的死亡数最高的5种癌症依次为肺癌(3 122人)、肝癌(339人)、食管癌(293人)、胃癌(185人)和胰腺癌(55人)。青岛市居民归因于吸烟的癌症死亡所导致的期望寿命损失为0.87岁,其中男性1.19岁,女性0.45岁。结论 青岛市居民归因于吸烟的癌症疾病负担较重,降低吸烟率,保护不吸烟者免受二手烟污染等控烟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中国居民2018年脑卒中归因于吸烟的死亡情况,为进一步采取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和2018年死因监测数据,计算2013年吸烟流行率和吸烟量、戒烟年数等吸烟暴露水平以及2018年我国脑卒中死亡情况,使用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7)的最新吸烟归因疾病负担的测算方法,计算我国吸烟导致脑卒中的人群归因分值(PAF),以及吸烟导致的脑卒中死亡情况。应用SAS 9.4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中国30岁及以上人群总体现在吸烟率为28.4%,其中男性为53.4%,女性为2.7%。30岁及以上人群戒烟率为5.8%,其中男性为10.9%,女性为0.6%。农村吸烟率(29.2%)和戒烟率(5.9%)均高于城市(分别为26.8%、5.7%)。脑卒中死亡率总体上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并且男性各年龄组死亡率均高于女性。2018年中国30岁及以上人群归因于吸烟的脑卒中死亡人数为39.0万人,其中男性死亡人数为34.4万人,远高于女性死亡人数(4.6万人)。30岁及以上人群的PAF为21.8%,男性为34.1%,高于女性(5.9%)。吸烟归因脑卒中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各年龄组的PAF均高于女性。结论我国男性人群吸烟率远高于女性。吸烟导致脑卒中的死亡水平较高,亟须采取更加严格的控烟措施,降低脑卒中等疾病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00-2010年北京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变化规律以及主要疾病死亡率变化对期望寿命增量的影响.方法 应用简略寿命表、期望寿命差异的年龄和死因分解法对北京市户籍居民2000-2010年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各主要疾病死亡率变化对期望寿命增量的贡献值和百分比.结果 10年间北京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增加了3.35岁.≥80岁组和65~岁组居民死亡率下降对期望寿命的增加贡献较大,贡献率分别为44.27%(1.48岁)和26.76%(0.90岁).脑血管病和心脏病是对期望寿命增加贡献最大的两类疾病,贡献率分别为41.21%(1.38岁)和21.39%(0.72岁),而恶性肿瘤是阻碍期望寿命增加的最主要疾病,其贡献率为-26.00%(-0.87岁).结论 2000-2010年北京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增长主要归因于老年人以及心脑血管病死亡率的下降,而恶性肿瘤死亡率的上升则阻碍其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糖尿病患病和死亡对居民健康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 采用去病因健康期望寿命计算方法,整合人群死因、健康自评以及糖尿病患病等资料,定量分析糖尿病对人群健康期望寿命的影响以及造成健康损失的内部构成。结果 2013年浙江省15岁居民健康期望寿命为55.80岁,去除糖尿病病因,男、女性居民健康期望寿命分别增加0.86岁和1.13岁,城市和农村居民分别增加1.04岁和0.66岁,女性居民增幅大于男性居民,城市居民增幅大于农村居民;糖尿病死亡、患病造成的健康寿命损失分别为0.10岁和0.79岁,患病/死亡健康寿命损失之比为7.92。结论 2013年浙江省居民糖尿病患病导致的健康寿命损失远大于死亡,应降低城市地区,特别是女性人群的糖尿病流行水平是减少糖尿病对人群健康寿命影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广州市白云区居民主要死因对期望寿命的影响,为制定居民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死因监测系统数据及人口统计数据,编制简略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计算白云区居民期望寿命及因疾病死亡导致的减寿年数。结果2013年,白云区居民粗死亡率为293.91/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居民前5位死因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疾病和死亡的外因和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的疾病;居民平均期望寿命是80.40岁(男性78.15岁,女性82.57岁)。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导致白云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提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水平是进一步提高居民期望寿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收集2010-2012年生前住址为北京市丰台区的死者死亡相关资料,估计北京市丰台区的人群死亡漏报率,校正人群死亡率,为描述北京市丰台区死亡模式提供基础,为估算北京市丰台区居民期望寿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调查北京市丰台区所有街道(乡/镇)每户家庭常住人口在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的死亡相关信息,与全国疾病登记系统死因监测网的数据核对是否漏报,采用SAS 9.2统计软件对不同年份、性别、地区、年龄组的漏报率进行比较。结果 2010-2012年北京市丰台区死因监测漏报率分别为6.74%、7.17%、7.42%;不同年份死亡漏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岁以下儿童漏报率与5岁以上人群漏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死亡漏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死亡漏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漏报率校正后,2010-2012年北京市丰台区人群死亡率分别为709.78/10万、691.71/10万、742.20/10万;2012年校正后的期望寿命为80.65岁。结论2010-2012年北京市丰台区死亡漏报率低于全国或北京市死亡漏报率;女性漏报率高于男性;城市地区死亡漏报率高于农村地区;2012年北京市丰台区人群期望寿命为80.65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020—2022年四川天府新区户籍居民的死亡水平和死因分布特征,分析不同疾病对期望寿命的影响和潜在寿命损失,为该地区制定疾病防控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20—2022年四川天府新区户籍居民死因监测资料,采用Excel 2019和SPSS 26.0软件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R)、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20—2022年四川天府新区户籍居民粗死亡率450.57/10万,标化死亡率379.95/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死因顺位前5位分别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心脏病和损伤中毒,占全部死因的85.58%。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82.79岁,男性80.29岁,女性85.52岁;去除死因顺位前5位死因后,期望寿命分别增加3.45、3.32、2.20、1.46和1.08岁;对男女性期望寿命影响最大的疾病分别是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天府新区居民全死因导致的PYLL为46 496人年,AYLL为4.42年...  相似文献   

16.
1980年及1984年北京市居民寿命表分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1980年及1984年北京市居民寿命表中的几项主要指标进行了分析评价。1980年至1984年间,北京市居民各年龄组死亡概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尚存人数有相应的增加,北京市居民期望寿命男性增加3.9岁,女性增加1.2岁。1984年北京市男、女性居民期望寿命分别为72.9岁和75.6岁。运用 Log-RanK-Test 方法对1980年及1984年北京市居民寿命表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近年来首都居民平均寿命的增加有显著意义。与国内外资料比较,北京市居民寿命表主要指标明显优于同期全国相应的指标,并已赶上英、美、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管控放开后上海市某镇居民的超额死亡和减寿等情况。【方法】居民死亡信息来源于死亡登记报告系统,年龄别人口数据来源于浦东公安户籍系统记录。定义2015年12月—2022年11月为放开前,2022年12月—2023年1月为放开后。使用SPSS 22.0软件的时间序列预测专家建模器的方法估算预期死亡人数,对<60岁、60~岁、70~岁、80~岁、≥90岁男性和女性,分别计算预期死亡人数、实际死亡人数、超额死亡人数、超额率、实际死亡减寿年、超额死亡减寿年、超额死亡人均减寿年等。【结果】COVID⁃19管控放开后预期死亡125人,实际死亡317人,超额死亡192人,超额率153.60%(192/125),超额死亡占总人口的0.29%(192/66703)。超额率最高者分别为≥90岁男性(300.00%),70~岁和≥90岁女性(283.33%,258.82%),超额死亡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放开前居民期望寿命84.41岁,其中男性81.50岁、女性87.36岁;放开后居民期望寿命79.88岁,其中男性77.24岁、女性82.71岁。放开后居民期望寿命减少了4.53岁,其中男性4.26岁、女性4.65岁。COVID⁃19管控放开后超额死亡居民中人均减寿11.60年,其中男性11.91年、女性11.30年。【结论】COVID⁃19管控放开后居民超额死亡较多,但主要集中于≥70岁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遵义市居民期望寿命,了解主要死因对遵义市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为制定疾病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遵义市死因监测点数据和漏报数据,运用简略寿命表和去死因简略寿命表,计算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寿命损失年数和损失率等指标。结果 2014年遵义市死因监测点居民期望寿命为75.76岁,男性和女性依次为73.41岁和78.43岁,女性期望寿命比男性高5.02岁。去除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前5位死因后,人均期望寿命可依次增加6.66、2.03、1.97、1.35和0.40岁,男性期望寿命增幅与全人群一致,女性期望寿命顺位与全人群略有差别,呼吸系统疾病居第2位。去除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后,期望寿命分别增长2.80岁、2.31岁、0.92岁、0.87岁。结论 遵义市居民期望寿命值有待进一步提高,重点应加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以及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收集2010-2012年生前住址为北京市丰台区的死者死亡相关资料,估计北京市丰台区的人群死亡漏报率,校正人群死亡率,为描述北京市丰台区死亡模式提供基础,为估算北京市丰台区居民期望寿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调查北京市丰台区所有街道(乡/镇)每户家庭常住人口在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的死亡相关信息,与全国疾病登记系统死因监测网的数据核对是否漏报,采用SAS 9.2统计软件对不同年份、性别、地区、年龄组的漏报率进行比较。结果 2010-2012年北京市丰台区死因监测漏报率分别为6.74%、7.17%、7.42%;不同年份死亡漏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岁以下儿童漏报率与5岁以上人群漏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死亡漏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死亡漏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漏报率校正后,2010-2012年北京市丰台区人群死亡率分别为709.78/10万、691.71/10万、742.20/10万;2012年校正后的期望寿命为80.65岁。结论2010-2012年北京市丰台区死亡漏报率低于全国或北京市死亡漏报率;女性漏报率高于男性;城市地区死亡漏报率高于农村地区;2012年北京市丰台区人群期望寿命为80.65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南昌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及期望寿命,为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及制定疾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4年南昌市全人群死因监测数据中常驻居民的所有死亡个案为研究对象,使用死亡率、期望寿命等指标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南昌市居民的粗死亡率为3.16‰(标化率3.54‰),死因以慢性病为主,死亡专率2.64‰,占全死亡人数的83.42%。居民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病、伤害以及内分泌营养,占全死因的88.58%。居民的期望寿命为74.28岁(男性73.05岁,女性75.83岁),造成寿命损失的疾病顺位前4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伤害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结论 南昌市居民的死亡率较低,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为代表的慢性病与伤害是影响该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继续加强该区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工作,以降低主要慢性病的发病与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