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荷瘤小鼠来源的髓样抑制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在肿瘤免疫抑制中的作用机理。方法:用Percoll分离法从荷瘤小鼠的脾脏和骨髓中分离Gr-1+CD11b+MDSC;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对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分别用生化法和ELISA技术检测MDSC体外培养上清中抑制性因子NO、ROS和IL-10、TGF-β的含量。结果:MDSC在荷瘤小鼠的脾脏和骨髓中聚集增多,且其在骨髓中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脾脏;MDSC可以明显抑制脾脏细胞的增殖,体外培养6小时的MDSC可以分泌大量NO、ROS和IL-10、TGF-β。结论:本实验进一步证实MDSC可以通过分泌大量NO、ROS和IL-10、TGF-β抑制T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
张亚辉  赵林涛  朱波 《免疫学杂志》2014,(4):293-296,301
目的探讨荷瘤小鼠5-氟尿嘧啶治疗后,机体细胞免疫应答的改变及初步机制,为化疗结合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皮下注射Lewis肺癌细胞,不同时相点观察肿瘤大小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髓源抑制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及CD8+T细胞的比例;尾静脉感染李斯特菌,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检测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免疫应答;标记CFSE的OT-I细胞过继转移实验,观察体内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增殖。结果 5-氟尿嘧啶处理的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显著受到抑制;MDSC细胞的比例显著减少;机体总CD8+T细胞的比例没有明显的改变,感染李斯特菌感染后,5-氟尿嘧啶处理组,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显著增多;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体内增殖速率明显增强。结论荷瘤小鼠5-氟尿嘧啶治疗后,可以显著抑制MDSC,提高机体CD8+T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肿瘤环境下,机体对非肿瘤来源的外来微生物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应答的变化及其可能机制,为肿瘤患者免疫调节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建立小鼠荷瘤模型的基础上,尾静脉感染李斯特菌(OVA-Listeria Monocytogenes,OVA-LM),观察其生存曲线的变化;在荷瘤后感染小鼠模型中,通过流式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和Pentamer染色技术检测小鼠抗OVA257-264表位特异性CD8+T细胞免疫应答的变化;通过标记CFSE的OT-Ⅰ细胞过继转移小鼠,观察体内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增殖和抗原呈递情况;FACS分析荷瘤情况下小鼠脾脏CD11b+Gr-1+细胞及Treg细胞比例和数量变化。结果荷瘤小鼠感染OVA-LM菌后生存期明显缩短;荷瘤小鼠脾脏抗OVA257-264表位特异性CD8+T细胞免疫应答显著下调;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增殖速率没有显著变化,但是细胞总数明显下降;荷瘤小鼠脾脏调节性T细胞比例未见明显变化,但CD11b+Gr-1+细胞显著上调。结论荷瘤小鼠抗感染CD8+T细胞免疫反应下降,其脾脏CD11b+Gr-1+细胞显著上调,提示肿瘤环境下脾脏CD11b+Gr-1+细胞升高可能是影响抗感染CD8+T细胞应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鼠肺癌细胞生长过程中自然杀伤性T细胞(NKT)和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变化。方法:采用小鼠Lewis肺癌细胞系(LLC)制备小鼠皮下肿瘤模型,在肿瘤生长不同时间取鼠尾血,提取白细胞进行相关抗体染色,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NKT和MDSC细胞检测。结果:肺癌小鼠随着肿瘤增大外周血NKT细胞比例逐渐降低,而MDSC细胞比例逐渐增加,与正常对照小鼠相比,二者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小鼠NKT细胞和MDSC细胞在肺肿瘤发展过程中呈相反趋势变化,二者可作为肺癌发展的潜在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肿瘤引流淋巴结(TDLNs)内调节性T细胞(Tregs)对局部免疫效应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肝癌TDLNs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TDLNs内Foxp3+Tregs和CD4+及CD8+T细胞的数量。实时定量PCR测定Foxp3mRNA表达水平。应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TDLNs内CD8+T细胞分泌IFN-γ的功能。结果:TDLNs内Tregs和效应性T细胞均明显扩增,Tregs弥散分布于CD8+T细胞聚居区。TDLNs内Foxp3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同一接种肿瘤小鼠腹股沟淋巴结(P0.01)和脾脏(P0.01)。Tregs趋向于在TDLNs内聚集,而非其它外周淋巴结位点。荷瘤小鼠的脾脏Foxp3mRNA表达明显高于注射LPS小鼠脾脏。Tregs抑制TDLNs内已初始化的CD8+T细胞分泌IFN-γ的功能,经anti-CD3刺激激活后,CD8+T细胞分泌IFN-γ的功能可恢复。结论:TDLNs内Tregs通过调控CD8+T细胞功能而发挥重要作用,清除Tregs是发挥特异性肿瘤免疫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藏药红景天(RRL)的抗肿瘤免疫功能。方法将Lewis肺癌荷瘤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 500 mg/kg RRL乙醇提取物处理组和10 mg/kg环磷酰胺(CTX)处理组,处理10 d。计算小鼠生存率和肿瘤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浸润的CD4~+T、 CD8~+ T细胞数量及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占CD4~+CD25~+Treg的比例; ELISA检测荷瘤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 (IL-2)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脾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结果 RRL乙醇提取物处理的Lewis荷瘤小鼠生存率显著提高,肿瘤生长受到抑制,肿瘤浸润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数量增加, FOXP3~+ Treg占CD4~+CD25~+Treg的比例降低。荷瘤小鼠血清IFN-γ和IL-2水平提高,脾脏CTL的杀伤能力增强。结论 RRL乙醇提取物通过调节免疫细胞数量和功能增强抗肿瘤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各发育阶段小鼠胸腺细胞、胸腺上皮细胞(TEC)和脾脏中T细胞的变化,探索Rho相关卷曲蛋白激酶(ROCK)抑制剂对衰老小鼠胸腺再生的作用。方法取幼年、青年、中年及老年期C57BL/6雌鼠的胸腺和脾脏,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胸腺细胞、TEC及脾脏中T细胞亚群;ROCK抑制剂体外处理衰老进程中小鼠TEC,荧光酶联斑点分析仪观察细胞增殖情况;ROCK抑制剂处理20月龄衰老小鼠,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胸腺细胞、TEC及脾脏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随月龄增加,胸腺细胞、TEC总数及各细胞亚群数量均显著降低;脾脏中总CD4+T细胞及CD8+T细胞比例无显著性改变,但CD4+初始T细胞、CD8+初始T细胞和CD4+近期胸腺迁出细胞(RTE)在脾脏中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ROCK抑制剂在体外促进衰老进程中小鼠TEC增殖,ROCK抑制剂在体内使衰老小鼠胸腺细胞、TEC以及外周脾脏中T淋巴细胞各亚群数量明显增加。结论随着小鼠月龄增加,胸腺呈进行性退化。ROCK抑制剂可以显著缓解衰老小鼠胸腺的萎缩,促进衰老小鼠胸腺再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miR-7(MicroRNA-7,miRNA-7)对小鼠肠系膜淋巴结αβT淋巴细胞比例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意义。方法:利用miR-7基因敲减(Knockdown,KD)小鼠模型,观察其肠系膜淋巴结大小、重量和淋巴结细胞总数,以及HE染色的病理学变化;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淋巴结中αβT淋巴细胞亚群(CD3+T细胞、CD4+T细胞和CD8+T细胞)以及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活化相关分子CD69、CD62L和功能相关因子IFN-γ表达的情况。结果:与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相比,miR-7KD小鼠肠系膜淋巴结大小、重量指数和淋巴结细胞总数均显著增高(P0.05),且HE染色显示MLNs有病理性改变;肠系膜淋巴结中αβCD3+T细胞比例增加显著,其中以CD4+T细胞比例变化最为明显(P0.05),而CD19+B淋巴细胞比例明显下调(P0.05),但各亚群细胞总数均明显增加(P0.05);最后,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中的CD62L+细胞的比例均显著下调(P0.05),而CD69+细胞和IFN-γ+细胞比例均显著上调(P0.05)。结论:miR-7敲减后可显著影响肠系膜淋巴结中αβT淋巴细胞的组成比例,提示其对肠系膜淋巴结中淋巴细胞的组成和功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Gr-1+CD11b+髓系来源的抑制细胞(MDSC)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中的数量变化及功能。方法 30只健康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EAE诱导组和对照组,借助MOG35-55多肽免疫诱导制备EAE小鼠模型,采用HE染色和Luxol快蓝染色评估发病动物的脊髓病理变化。流式细胞分析和免疫荧光染色技术确定2组小鼠脾脏和脊髓组织中Gr-1+CD11b+MDSC的数量变化,体外细胞共培养检测来自EAE小鼠的Gr-1+CD11b+MDSC对CD4+T细胞及CD8+T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EAE造模成功率为80%(12/15),HE染色显示炎症细胞广泛浸润于EAE小鼠脊髓组织,Luxol快蓝染色在炎性浸润灶内发现多处脱髓鞘区域。EAE诱导组小鼠脊髓组织切片中可见大量Gr-1+CD11b+MDSC,而对照组未发现任何阳性细胞。EAE小鼠的脾质量显著大于对照组[(146.5±12.4)mg vs(67.2±8.7)mg,P0.01],其中Gr-1+CD11b+MDSC比率明显增高(P0.01)。与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一致,流式细胞术分析在EAE小鼠脊髓中亦可见明显增多的Gr-1+CD11b+MDSC。体外细胞共培养实验显示,EAE小鼠脊髓中Gr-1+CD11b+MDSC可显著抑制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分裂增殖。结论EAE诱导了Gr-1+CD11b+MDSC在脾脏和脊髓中的扩增和聚集,后者参与了EAE疾病的免疫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原位肿瘤中浸润T细胞数量与临床转移及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肺癌组织共140例(其中发生转移的4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在肿瘤组织的浸润情况,对比未转移和转移患者肿瘤组织CD4~+T细胞和CD8~+ T细胞的浸润数量,采用生存分析对比不同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浸润数量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肿瘤组织CD4~+ T细胞比例差异不大,转移组患者肿瘤组织CD8~+ T细胞数量显著低于转移组,且未转移组CD8/CD4比例显著高于转移组, CD8~+ T细胞数量多和CD8/CD4比例高的患者总体生存率显著优于CD8~+ T细胞数量少和CD8/CD4比例低的患者。结论出现转移的NSCLC患者肿瘤组织CD8~+ T细胞浸润数量、 CD8/CD4比例均显著下降,与NSCLC转移患者预后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观察微小RNA-7(microRNA-7,miR-7)敲减(Knock down,KD)对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体外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常规分离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经CD3和CD28抗体刺激后,Real-time PCR检测不同时间点(0h;24h;48h)细胞中miR-7的表达变化;进一步用Con A、CD3和CD28抗体刺激miR-7KD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CCK8检测细胞增殖率;Real-time PCR检测miR-7KD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IL-12、IL-4、IL-6、TNF-α、IFN-γ和IL-10表达的变化;FACS检测CD4+T和CD8+T细胞的数量变化及CD4+T细胞膜分子CD44、CD62L和IL-4、IFN-γ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WT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活化后,miR-7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WT小鼠相比,在Con A、CD3和CD28抗体作用下miR-7KD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明显增加(P0.05);miR-7KD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IL-12、IL-4、IL-6、TNF-α和IFN-γ水平均明显上调(P0.05),而IL-10表达显著下调(P0.05);FACS检测结果显示CD4+T细胞比例明显上调(P0.05),而CD8+T细胞的比例变化不显著(P0.05);CD4+T细胞膜分子CD62L水平显著下降,CD69及IL-4、IFN-γ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结果表明,miR-7敲减以后可显著影响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的功能,本实验为后续深入探讨其在T淋巴细胞功能调控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小鼠Lewis肺癌为肿瘤模型探讨人参皂甙Rg3抗肿瘤机制。方法以肺癌细胞系LLC荷瘤C57/BL小鼠建立小鼠肺癌模型,随机分为人参皂甙Rg3组、阳性药顺铂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人参皂甙Rg3、顺铂和生理盐水;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以肿瘤质量、抑瘤率观察人参皂甙Rg3的抗肿瘤效果;以流式细胞术测定脾脏CD4+T细胞、CD8+T细胞数量及比值;以Elispot技术检测机体肿瘤抗原特异性CTL的诱生情况;以肝脏指数、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判定人参皂甙Rg3的毒副作用。结果人参皂甙Rg3组抑瘤率高于顺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小鼠脾脏CD4+T细胞、CD8+T细胞百分率比正常小鼠低,而人参皂甙Rg3组和顺铂组高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参皂甙Rg3组肿瘤特异性IFN-γ斑点数明显增多,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顺铂组脾脏无肿瘤特异性IFN-γ斑点出现。和模型组相比较,人参皂甙Rg3组小鼠肝脏、脾脏、胸腺指数无明显差异,而顺铂组的肝脏、脾脏、胸腺指数低于人参皂甙Rg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LC细胞荷瘤小鼠具有明显的免疫抑制现象,人参皂甙Rg3可显著增加脾脏CD4+T细胞、CD8+T细胞阳性率并促进肿瘤特异性CTL细胞诱生,人参皂甙Rg3无肝脏、胸腺、脾脏毒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小鼠CD4~+ T细胞中微小RNA-155(miRNA-155)表达调控的影响。方法:使用糖皮质激素对卵清蛋白诱导的小鼠哮喘模型进行治疗,观察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小鼠肺组织病理学、肺组织及CD4~+ T细胞中miRNA-155表达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结果:RT-qPCR结果显示,哮喘小鼠肺组织和脾脏CD4~+ T细胞中miRNA-155表达显著升高,随着接触过敏原时间的增加,CD4~+ T细胞中miRNA-155水平显著升高(P0.01)。HE和PAS染色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小鼠肺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显著增加,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可明显减轻支气管周围和血管周围炎症,减少增生杯状细胞的黏液分泌。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的miRNA-155水平显著降低,CD4~+ T细胞中的miRNA-155水平显著下调。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抑制哮喘小鼠的脾脏中CD4~+ CD8~-细胞比例的增加,减少哮喘小鼠肺组织中CD4~+ T细胞的聚集。糖皮质激素治疗后BALF中白细胞介素4(IL-4)、IL-5和IL-13水平下降,干扰素γ水平显著增加。结论: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哮喘小鼠肺组织中CD4~+ T细胞的聚集,并可降低肺组织和脾脏中CD4~+ T细胞的miRNA-155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Notch信号途径相关分子在小鼠髓源抑制细胞(MDSC)中表达水平,以CD11b+和Gr-1+为表面标记,采用流式细胞术分选出小鼠骨髓与脾脏MDSC,进而采用定量RT-PCR技术检测Notch 4种受体、5种配体及其下游靶基因Hes-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发现,骨髓中CD11b+Gr-1+细胞(MDSC)比例远高于脾脏,达总细胞的46%,而脾脏MDSC仅占总细胞的4.4%左右。骨髓与脾脏MDSC表达Notch四种受体分子,四种受体分子在两种MDSC中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骨髓MDSC Dll4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脾脏MDSC(P0.001),而Jagged1、Jagged2和Dll1三种配体分子在来源于两种淋巴器官的MDSC中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二者均不表达Dll3。与骨髓MDSC相比,脾脏MDSC Hes-1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1)。结果提示Notch信号途径可能在MDSC成熟与迁移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NOD/Ltj小鼠在未发病、发病初期与发病末期不同组织器官中CD4~+T、CD8~+T细胞,Th1、Th2、Th17亚群,iNKT细胞频率及亚群,细胞因子、相关转录因子进行观察分析,进一步了解NOD/Ltj小鼠Ⅰ型糖尿病不同发病阶段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选用雌性NOD/Ltj小鼠为实验对象。血糖仪检测小鼠空腹血糖值,根据尿糖阳性且连续2次≥11. 1 mmol/L作为T1D发病标准将动物分为未发病组、发病初期组、发病末期组。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胸腺、脾脏、肝脏中CD4~+T、CD8~+T细胞,Th1、Th2、Th17亚群,iNKT细胞频率及亚群比例以及腹股沟淋巴结CD4~+T、CD8~+T细胞; CBA检测IFN-γ、TNF-α、IL-2、IL-6、IL-17A、IL-4、IL-10; WB检测PLZF、T-bet、GATA-3、ROR-γt。结果:①与未发病组比较,发病初期组CD4~+、CD8~+T细胞频率在脾脏、肝脏、胸腺、腹股沟淋巴结中均显著增加(P0. 05);与发病初期组比较,发病末期CD4~+T细胞频率在肝脏、胸腺、腹股沟淋巴结及外周血中均显著降低(P0. 05)。②在脾脏、肝脏中,与未发病组和发病初期组比较,发病末期组Th1亚群比例显著增加(P0. 05);在肝脏中,与发病初期组比较,发病末期组Th2、Th17亚群水平显著升高(P0. 05)。③与未发病组比较,发病初期组肝脏、腹股沟淋巴结中iNKT细胞频率均显著增高(P0. 05);与发病初期组比较,发病末期组外周血、肝脏中iNKT细胞频率显著降低(P0. 05);与未发病组比较,发病初期组和发病末期组胸腺iNKT1亚群比例均显著增加,iNKT2亚群比例均显著降低(P0. 05),脾脏、肝脏、腹股沟淋巴结iNKT1及iNKT2亚群比例三组两两比较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④在脾脏和腹股沟淋巴结中致炎性细胞因子和抑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在发病初期较未发病组和发病末期组均显著升高(P0. 05);在肝脏中致炎性细胞因子水平随小鼠病情进展逐渐升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抑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在发病初期最高,发病末期显著降低(P0. 05)。⑤胸腺PLZF相对表达量,三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脾脏和肝,与未发病组和发病初期组比较,发病末期组T-bet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 05)。结论:①发病初期CD4~+T和CD8~+T细胞的增加,特别是CD4~+T细胞的增加以及Th亚群的失衡是导致胰岛炎重要的免疫基础;②发病初期iNKT细胞频率的增加以及胸腺iNKT1/iNKT2亚群比例的翻转,提示了iNKT细胞在NOD/Ltj小鼠发病初期可能参与了T1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诱导的营养性肥胖小鼠脂肪组织内CD4+T淋巴细胞的变化。方法:将6周龄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成2组,即正常对照组和高脂饮食组,分别饲养16周后眼底取血分离血清检测血糖、CHOL、TG、HDL和LDL水平,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水平;游离附睾垫脂肪组织分离细胞,流式检测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及亚群的比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脂饮食组体重、增加体重、附睾垫脂肪重量、肾周脂肪重量、血脂、血糖和TNF-α水平均有显著增加,但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别。脂肪组织内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均较对照组有所增高,其中CD8+T淋巴细胞增多最显著。在CD4+T淋巴细胞中,Th1和Th17细胞显著增多,而Th2细胞未见显著变化。结论:高脂饮食可诱导脂肪组织内T淋巴细胞的增多,并向Th1和Th17方向极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COX2)在肝星状细胞(HSC)促进肝癌发生发展中的机制。方法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H22组、HSC组、SC-236组。H22组皮下注射单纯小鼠肝癌细胞H22,HSC组皮下注射H22和HSC,SC-236组皮下注射H22和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SC-236预处理的HSC。从第5天开始每3天测量小鼠肿瘤大小。第25天将小鼠处理,测量肿瘤大小、质量,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小鼠脾脏中CD4、CD8,调节性T细胞以及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的表达。结果 HSC组的肝癌大小、质量明显大于H22组,而SC-236组的肝癌大小、质量显著小于HSC组。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HSC组的脾脏CD4、CD8,调节性T细胞以及MDSC的表达均显著高于H22组,而SC-236组的CD4、CD8,调节性T细胞以及MDSC的表达均显著低于HSC组。结论在肝癌微环境中,肝星状细胞(HSC)可能通过COX2调节小鼠体内免疫微环境从而促进肝癌发生发展,本研究为肝癌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通过Toll样受体4 (TLR4)调控心肌缺血损伤及对脾脏组织CD4~+T细胞、CD8~+T细胞及Th17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C57BL/6野生型小鼠(WT)和TLR4基因敲除(TLR4-/-)小鼠各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心肌缺血(ISO)组和ISO联合重组HMGB1(r HMGB1)组。采用心脏超声检查小鼠心功能,应用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组织中CD4~+T细胞、CD8~+T细胞和Th17细胞亚群的比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SO组小鼠诱发心脏功能损害、心肌组织坏死和纤维化、心肌细胞凋亡,脾脏组织中CD4~+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T细胞比值和Th17细胞比例升高;与ISO组小鼠相比,ISO联合r HMGB1组心脏功能损害、心肌组织坏死和纤维化、心肌细胞凋亡状况均加重,脾脏组织中CD4~+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T细胞比值和Th17细胞比例更高;与ISO联合r HMGB1组野生型小鼠相比,ISO联合r HMGB1组TLR4-/-小鼠心脏功能损害、心肌组织坏死和纤维化和心肌细胞凋亡减轻,脾脏组织CD4~+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T细胞比值和Th17细胞比例显著降低。结论 HMGB1通过TLR4诱发心肌缺血时心肌组织损伤,并上调脾脏组织CD4~+T细胞比例、CD4~+/CD8~+T细胞比值和Th17细胞比例,从而可能促进心肌组织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抗寄生虫药物阿苯达唑(albendazole,ABZ)对小鼠皮下黑色素瘤内T细胞浸润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腹部皮下接种B16F10-luciferase黑色素瘤细胞。荷瘤4 d后,将肿瘤体积大小基本一致的小鼠随机分成2组,每组5只。ABZ组每天给予100 mg/kg的ABZ溶液进行灌胃治疗;Control组给予等量体积PBS灌胃。期间测量并记录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大小,于第12天处死小鼠。对肿瘤进行称重,并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小鼠脾脏、引流淋巴结、外周血和肿瘤中浸润T细胞的差异。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小鼠,ABZ处理组小鼠肿瘤体积较小,重量较轻;ABZ处理组小鼠脾脏、引流淋巴结、外周血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频率无明显差异,但肿瘤内CD4+T和CD8+T细胞浸润增多;同时我们发现肿瘤内浸润的耗竭前体CD8+T细胞增多,且CD8+T细胞分泌IFN-γ和Granzyme B能力增强,而Treg细胞减少。结论 抗寄生虫药物ABZ能够通过增加皮下瘤体内CD4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卵巢切除对成年小鼠胸腺和外周淋巴器官淋巴细胞亚群组成的影响。方法: 用双色免疫荧光结合流式细胞仪, 检测成年小鼠双侧卵巢切除 14d后, 胸腺、脾脏和腹腔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结果: 与伪手术组相比较, 卵巢切除的成年小鼠胸腺CD4 CD8 T细胞的比率显著升高(P<0. 05), CD4- CD8- T细胞和CD4 CD8- T细胞的比率显著降低(P<0. 05); 脾脏和淋巴结中CD4 CD8- T细胞的比率显著降低(P<0. 05)。结论: 成年小鼠切除卵巢后, 可明显影响免疫系统淋巴细胞亚群的组成; 对于胸腺T细胞的发育及向外周输出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