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中学生睡眠状况及其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为有效控制中学生超重肥胖提供支持。方法 2016年3-4月在乌鲁木齐市20所中学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8 242名中学生进行睡眠状况等方面的调查,并分析与超重肥胖之间的关系。结果 乌鲁木齐市中学生睡眠质量得分为(4.97±2.48)分;睡眠质量问题检出率为28.44%,男生(26.36%)低于女生(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6,P<0.01)。中学生平均睡眠时间为(8.18±1.16)h/d,睡眠不足的检出率为48.24%。中学生超重肥胖率为15.47%,其中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乡村,初中高于高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1.04、11.21、44.36,P<0.0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中学生性别、年龄、睡眠时间与体重指数(BMI)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睡眠时间与BMI呈现负相关关系,年龄与BMI呈现正相关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中学男生睡眠时间不足是导致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OR=1.23, 95%CI:1.04~1.47,P=0.02),未发现睡眠质量问题与超重肥胖存在统计学关联,亦未发现女生睡眠时间和质量问题与超重肥胖存在关联。结论 中学生睡眠时间与BMI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男生睡眠不足可能是导致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杭州市半山街道成人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区域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11月对半山街道3个社区315名成人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计算超重率、肥胖率和超重、肥胖率之和。结果调查人群标化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5.03%和12.51%,二者之和为47.54%。性别、文化程度和职业强度是影响超重患病情况的主要因素(P〈0.05),性别和文化程度是影响肥胖患病情况的主要因素(P〈0.05);男性超重、肥胖率高于女性;文化程度越低,超重、肥胖率越高;职业强度越大,超重率越高。结论半山街道成人的超重、肥胖率较高,其中文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的男性是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乌鲁木齐市新市区6~15岁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的发育规律及其在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间的差异;探讨体重指数(BMI)及体脂两种方法评定超重肥胖的不同,对早期发现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及制定改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19年1月纳入乌鲁木齐市儿童青少年907人;采用儿童青少年体成分分析仪测量体成分、计算BMI-Z分值;超重肥胖评定参考WS/T586-2018。结果 6~15岁儿童青少年除男生体脂率外,男女生各体成分指标随年龄变化均存在线性趋势(P<0.05),BMI-Z评分男生高于女生(P<0.05);男生体脂百分比随年龄增长呈先上升后下降变化,女生在11岁时体脂百分比(BFP)超过男生(P<0.05)。BMI及BFP评价超重率及肥胖率分别为11.5%和9.0%、14.1%和20.5%;其中BMI正常组有7.6%和3.1%的少儿BFP评定为超重和肥胖;在BMI超重组有49.5%的少儿BFP评定为肥胖。各体成分在超重与肥胖组均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儿童青少年体成分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且有性别及年龄差异;不同方法评定超重肥胖率略有不同,提示BMI评定肥胖标准易低估体脂胖肥儿童青少年;其超重和肥胖组各体成分均高于正常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深圳市南山区社区居民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慢性病防治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深圳市南山区随机抽取10个社区共1 265名成人进行现况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调查人群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达到33.04%,9.01%(标化后分别为31.36%,8.55%).性别、年龄和家庭年均收入是影响超重率的主要因素(P<0.05),年龄和吸烟则是影响肥胖率的主要因素(P<0.05),超重、肥胖人群年龄和吸烟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男性超重率明显高于女性,而中老年人超重、肥胖率明显高于青年人,吸烟人群发生肥胖的可能性更高.结论 深圳居民超重、肥胖率处于较高水平,防治工作中应以主要危险因素干预为主,加强健康教育,促进居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河北省农村成年人超重、肥胖现状及膳食和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不同经济地区农村18岁及以上人群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2 315人,超重、肥胖的粗患病率分别为30.7%和1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能量摄入过多、脂肪供给量过多和静态生活时间过长。结论合理的膳食结构(低能量和脂肪摄入)和体力活动是干预超重、肥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肥胖、超重青少年通气功能与体成分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肥胖、超重和体重正常青少年的通气功能差异,探讨体成分对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肥胖、超重筛查标准,对筛选出的肥胖(64人)、超重(56人)和对照(75人)3组青少年进行体成分和通气功能测定.结果3组青少年用力肺活量(FVC)测量值肥胖组>超重组>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5.213,P=0.000).单位体重深吸气量(IC)、单位体表面积最大通气量(MVV)均表现为对照组>超重组>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316,P=0.000;F=9.660,P=0.000).3组青少年小气道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肥胖、超重男生体重及瘦体重含量与通气功能呈显著正相关,肥胖男生腰围、体脂百分比与通气功能呈负相关;肥胖、超重女生体质指数(BMI)与通气功能呈负相关.结论与对照相比,肥胖、超重青少年通气功能有一定影响,小气道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肥胖、超重男生瘦体重对通气功能有正性作用,体脂百分比对肥胖男、女青少年通气功能有负性作用.中心性体脂分布模式对男生通气功能有负性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母亲对学生超重肥胖相关知识水平,并比较超重肥胖学生与非超重肥胖学生母亲的知识水平之间的差异,为开展针对母亲的学生超重肥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整群选取6、7、8年级各2个班的学生,请这些学生的母亲填写问卷,问卷由学生带给家长。发放母亲问卷249份,回收有效问卷241份。使用Epi Data建立数据库,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母亲关于学生超重肥胖危险因素知晓率为25.73%,其中对于过度疲劳、压力过大以及睡眠不足可引起超重肥胖的认知率过低;母亲关于学生超重肥胖的危害的知晓率为29.05%,其中对于超重肥胖可引起性发育障碍的认识严重不足。将学生分为超重肥胖组和非超重肥胖组,比较两组学生的母亲的相关知识水平,发现超重肥胖组母亲关于超重肥胖原因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较非超重肥胖组低(P0.05),对于压力过大、长期服用激素、爱吃肥肉、常吃甜食等超重肥胖危险因素的知晓率较非超重肥胖组低(P0.05),对于超重肥胖可引起糖尿病、可引起冠心病等超重肥胖危害的知晓率亦较低(P0.05)。结论超重肥胖学生的母亲关于超重肥胖相关知识水平显著低于非超重肥胖学生母亲,提示学生母亲的超重肥胖相关知识水平与学生超重肥胖具有相关性,预防学生超重肥胖需要加强学生母亲的相关教育。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成人超重与肥胖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了解广东省成年人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确定可以进行健康干预的重点环节。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大、中小城市及2类农村各3个区(县),1类农村4个县。每个县(区)抽取2个街道(乡)的6个居(村)委,共540户居民,进行面对面询问调查,了解18岁以上成年居民个人基本情况,检测体重、身高等数据。结果 调查15130人,超重与肥胖的粗患病率分别为16.8%和1.8%。年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5.0%和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超重的因素有家庭人均年收入,年龄,性别,吸烟,体力运动和城乡户籍,OR值分别为1.29,1.11,0.78,0.77.0.72,0.53;影响肥胖的因素主要有家庭人均年收入、年龄、体力活动和城乡户籍,OR值分别为1.47,1.14,0.76,0.41。结论 体力活动是超重与肥胖可干预的重要影响因素,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的体力活动水平是预防控制超重与肥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青春期是儿童青少年发育的关键时期。青春期开始发育的早晚不仅与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密切相关,还影响着成年后某些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近30年以来,女生青春期发育年龄在世界范围内呈现下降趋势;与此同时,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不断上升。两者之间的关系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为此,本文按指标就超重肥胖、体成分与女生青春期发育关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体成分体脂百分比(BFP)与体重指数(BMI)筛查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的一致性,探讨体成分对学龄儿童血脂异常、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的筛查效能。方法 以2020年3—9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所门诊就诊的7~12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应用生物电阻抗法测量体成分,评价BFP与BMI筛查儿童超重肥胖的一致性,采用ROC曲线分析体成分指标判断血脂异常、NAFL的曲线下面积(AUC),计算各最佳截断值的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 BMI判断为正常的儿童中有20.11%的儿童被BFP判断为超重肥胖,BFP判断为正常的儿童中有4.98%的儿童被BMI判断为超重肥胖,Kappa值为0.867;体脂肪量(BF)筛查血脂异常的AUC为0.659(P<0.05),最佳截断值为9.85 kg时,灵敏度为0.767,特异度为0.521;内脏脂肪面积(VFA)筛查NAFL的AUC为0.851(P<0.05),最佳截断值为86.50 cm2时,灵敏度为0.781,特异度为0.778。结论 体成分BFP与BMI筛查学龄儿童超重肥胖有高度一致性;体成分对学龄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的筛查效能,对血脂异常的筛查效能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高中生饮酒依赖与超重肥胖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上海市长宁区4所高中(其中1所为职业高中)作为研究现场。采用自主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高中生饮酒行为进行调查。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控制研究中的混杂因素(性别、学校类型等),匹配后比较肥胖超重组与体重正常组之间在饮酒行为上的差异,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饮酒行为与超重肥胖之间的关系。【结果】811名高中生参与本次调查,剔除轻度消瘦和中重度消瘦共60人,剩余正常以及肥胖/超重共751人。经倾向得分1∶1匹配后,得到肥胖/超重组与体重正常组各217人。2组的性别、学校类型、年级以及家庭经济水平等特征在匹配后达到均衡。高中生是否饮酒、酒精依赖情况、一次最多饮酒份数、是否在家庭聚会中饮酒、是否曾经给别人买过酒、家人是否主动建议饮酒、过去1年里是否尝试过戒酒以及喝酒后开始出现脸红的时间均与肥胖/超重有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酒精依赖程度(即酒精使用障碍评分≥8分)为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OR=3.600,95%CI:1.244~10.424),曾给他人买酒以及家人主动建议饮酒为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OR=0.525,95%CI:0.309~0.890和OR=0.377,95%CI:0.222~0.641)。【结论】酒精依赖程度高的高中生出现肥胖超重的风险更高,而可能存在饮酒行为但饮酒量与饮酒频率未达到酒精依赖程度的高中生肥胖超重风险较低,引导青少年人群健康饮酒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马磊  周海荣  张震中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8):2943-2945
目的:用体重指数(BMI)对乌鲁木齐市儿童超重与肥胖情况进行连续3年的监测,以掌握儿童体重变化规律。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乌鲁木齐市内0~3岁儿童3 418例,用WHO月龄标准值离差法计算其BMI,连续测量3年,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0~3岁儿童超重率分别为20.4%、17.2%和15.7%;肥胖率分别为5.8%、3.0%和2.5%,均呈下降趋势。3~6岁儿童超重率分别为12.4%、11.2%、12.7%和12.5%,随年龄增长,超重率基本无变化;而肥胖率分别为2.8%、5.1%、6.9%和6.3%,随年龄增长,肥胖率呈上升趋势。0岁与5~6岁是发生儿童肥胖的两个高峰期。结论:BMI可方便、准确地评价儿童生长情况,重点开展0岁与5~6岁儿童科学育儿知识宣传教育,重视此阶段儿童肥胖的风险,能有效降低儿童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汉族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现状,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要求,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乌鲁木齐市7~18岁汉族中小学生2 400名,使用“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分类标准”(WGOC-BMI标准)筛查超重和肥胖,分析不同群体超重、肥胖检出率.结果 7~18岁学生超重检出率为11.00%,肥胖检出率为7.12%;性别间、城乡间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且超重、肥胖检出率均为城男>乡男>城女>乡女;各年龄组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鲁木齐市汉族7 ~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应提高认识,加强宣传,及早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母乳喂养与成年后肥胖和超重的关系,为有效预防成人肥胖和超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黑龙江省哈尔滨市35~45岁居民800人,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方法搜集资料,以体质指数(BMI)作为肥胖和超重的判定标准。结果非母乳、混合母乳和母乳喂养人群肥胖发生率分别为21.21%,12.08%,11.31%,各组肥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287,P=0.071);各组超重发生率分别为45.45%,37.68%,2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82,P=0.005);非母乳组超重率高于纯母乳喂养组(χ2=7.493,P<0.05)。非母乳喂养和母乳喂养人群(混合和纯母乳)肥胖和超重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肥胖和超重发生率未随纯母乳喂养时间延长而减少。在影响成人肥胖的各种因素中,母乳喂养为保护因素,可使肥胖的危险性减少到0.816倍,出生体重、母亲BMI和能量摄入为危险因素,可使肥胖的危险性分别增加1.516,1.922和1.738倍。结论母乳喂养对于成人肥胖和超重的发生具有一定预防作用,应大力提倡合理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初中生超重与肥胖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某市742名初一学生,采取询问法进行问卷调查,在膳食和体质调查的基础上,对超重肥胖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超重肥胖组与对照组学生在体育锻炼、就餐地点、坚果摄取频次上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体育锻炼每天平均>1 h,即有保护性作用,相对危险度为0.039,而晚餐在餐馆或街头就餐及坚果类食物的摄取频率每周>5 d时,相对危险度则分别为7.435和1.934。结论晚餐在餐馆或街头就餐、坚果摄取频率高为超重与肥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体成分是指人体内脂肪、蛋白质、无机盐、水份等各组分的含量,及其在人体总质量中的百分比。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体成分对儿童青少年肥胖的检测评估、干预及肥胖相关疾病的预测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体成分测量,能够区别出超标的体成分,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制订预防措施,控制儿童青少年肥胖。本文就体成分在儿童青少年肥胖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体成分在儿童青少年肥胖评估、干预及相关疾病的预防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四川省城乡成年人超重、肥胖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四川省调查资料,对6249名18岁以上人群的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体重指数均值22.65,腰围均值79.83cm,二者都随年龄增加而增大。超重、肥胖的现患率分别为23.44%和5.97%,标化率分别为22.25%和5.53%;超重、肥胖现患率城市(分别为31.85%、10.15%)高于农村(19.11%和3.87%),女性(24.50%、6.71%)高于男性(21.84%、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性肥胖患病率为27.03%,男23.85%、女29.50%,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家庭人均年收入、吸烟、城乡、体力活动是影响超重、肥胖的主要因素。[结论]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影响四川省成年居民的重要健康问题,必须采取平衡膳食、增加体力活动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减少肥胖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城乡成人超重肥胖状况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了解天津市城乡成人超重、肥胖患病状况。方法在全国抽样入选的调查点(乡村为武清区1152人,城区为河西区1131人,共计2283人),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3个乡镇和街道,每个乡镇(街道)再整群随机抽取2个村(居委会);按单纯随机抽样原则,在每村(居委会)抽取3个群,每群30户,共计90户(其中膳食调查30户,非膳食调查60户),以其中18岁以上成人为调查对象。按照《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工作手册》,对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BMI平均水平为(25.05±5.02)kgm/2,城区成人BMI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r=0.886,P=0.000)。城市成人超重率高于乡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29,P<0.05)。其中,城市男性超重率高于乡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54.66,P=0.000)。天津乡村女性肥胖率高于男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896,P<0.05)。各年龄组间超重率、肥胖率和腹型肥胖率比较,经χ2检验,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超重率、肥胖率和腹型肥胖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经相关分析,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乡村30岁~、40岁~和50岁~组腹型肥胖率均高于城区,经χ2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城区、乡村还是天津市,腹型肥胖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经相关分析,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年龄增加腹型肥胖率升高,经相关分析,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r=0.874P,=0.000)。同年龄组男、女腹型肥胖率比较,经χ2检验,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18岁~组不同职业肥胖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12.92,P>0.05);40岁~组不同职业肥胖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20.04,P<0.05);60岁~组不同职业肥胖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2.52,P>0.05)。结论天津城乡两区成人超重率、肥胖率均高于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中全国人群超重、肥胖水平,其中腹型肥胖率尤高,达63.9%,应尽快采取措施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成人超重肥胖现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近10年来,随着我省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肥胖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本利用2002年辽宁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分析成人超重肥胖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社区超重与肥胖成人减肥前后血压、血糖、血甘油三酯、血胰岛素等变化,探讨健康减肥方法。[方法]2005年3月抽取本市两个社区25-60岁超重与肥胖男、女成人各200名,采用健康知识教育+有氧运动+合理饮食+行为矫正+医务监督综合方法进行8个月干预比较,同时设立对照组。[结果]干预组减肥后血压、血糖、血甘油三酣、血胰岛素等浓度明显降低,与减肥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减肥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综合干预方法可有效降低超重与肥胖社区成人血压、血糖,血脂,改善体内胰岛者的抵抗作用并降低血胰岛索水平,对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达到健康减肥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