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间排卵期的生理特点,前人缺乏具体记载,但在<证治准绳·女科>[1]中引述袁了凡所云:"天地生物,必有絪缊之时……凡妇人一月经行一度,必有一日絪缊之候……此的候也.……乃生化之真机,顺而施之则成胎."说明一个月经周期中,必有一日成絪缊状变化.  相似文献   

2.
排卵功能障碍是造成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无排卵和黄体功能不全十分多见,并已被广大医者所重视,而因卵泡发育不全,提前排卵导致的不孕亦常见于临床,但较少极道。笔者在临床中应用滋肾固涩法治疗此类病例,收到较好的效果。《灵枢经·决气篇》云:“两神相搏,合而成形。”《证治准绳·女科》引袁了凡曰:“凡妇女一月行经一度,必有一日氤氲之候……于此时……顺而施之则成胎矣。”氤氲之候又称真机期。  相似文献   

3.
经间期出血系指两次月经之间阴道出血,亦称排卵期出血。为女科临床之常见病。经间期即经后十四天左右,体内正处于阳消阴长,血气的显著活动为排卵之所需,也即前人所说的氤氲乐育之气,如《女科要旨》引袁了凡语“凡妇人一月经行一度,必有一日氤氲之候……此的候也,此时逆而取之则成丹,顺而施之则成胎。”同时此期冲任二脉之气逐渐旺盛,激动血海而至出血,故属正常生理现象,无需治疗,若出血量多或如月经淋漓日久,且伴全身症状者则属病理现象。  相似文献   

4.
李广文教授是全国名中医药专家,在治疗不孕症方面有很高造诣,笔者乃其学术继承人,兹将老师非药物治疗不孕症的经验介绍于同道。 1 掌握排卵期 正常生育期妇女,每月有一个卵细胞成熟并排出,卵细胞排出后存活约12h~24h,因此排卵期是受孕的最佳时机。中医学早已认识到这个最佳时机,称此时为“的候”、“真机”。如明·岳甫嘉《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交合有时篇》曰:“夫天地生物,必有絪缊之时,万物化生,必有乐育之时。……凡妇人月经行一度,必有一日絪緼之候,于一时辰间,气蒸而热,昏而闷,有欲交接不可忍之状,此的候也。于此时逆而取之则成丹,顺而取之则成胎矣。”排卵发生在下次月经的前14天左右,对  相似文献   

5.
经间排卵期的生理特点,前人缺乏具体记载,但在《证治准绳·女科》中引述袁了凡所云:“天地生物.必有絪缊之时……凡妇人一月经行一度,必有一日絪缊组之候……此的候也。……乃生化之真机,  相似文献   

6.
按常理认为"阳虚自汗,阴虚盗汗",但笔者临床所见阳虚盗汗也有之.考诸先贤对阳虚盗汗也有论述,如<诸病源候论*虚劳盗汗候>说:"盗汗者,因眠睡而身体流汗也,此有阳虚所致."<景岳全书>亦说:"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盗汗亦多阳虚也".  相似文献   

7.
介绍张晓东教授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所致不孕症的经验。张教授崇尚"女子以肾为要"之理,治疗本病所致不孕首辨肾虚之证,又认为"女子以肝为先天",故多夹肝郁之象,认为LUFS首要病机为肾虚肝郁,治以补肾疏肝之法。且根据女子月经周期阴阳转化规律调摄气血阴阳,使氤氲之候如期而至。  相似文献   

8.
两次月经中间周期性阴道出血称经间期出血。经间期出血一般发生于月经周期第12~16天,出血量较月经量少,持续1~4天,现代医学称排卵期出血。经间期出血常见于月经初潮后l~2年和近更年期,有人认为有些不孕症由此而引起。对于经间期出血的治疗,由于病因有异,因此治疗亦不相同。笔者本着经水出诸于肾,肾为月经之本的原则,根据月经周期性阴阳消长转化规律,从肾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祖国医学对经间期的认识经间期即织组期,如《女科准绳》中引古人袁了凡之言回:“凡妇人一月经行一度,必有一日细组之候,于一时辰间,气蒸而热………  相似文献   

9.
冀萍  宋翠英 《中国针灸》1998,18(3):13-14
采用放免分析法对乳腺增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孕激素、雌激素、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泌乳素进行了测定 ,并与健康人测定结果对照。结果显示 :健康人除泌乳素外 ,其他性激素指标都有明显的周期节律变化。乳腺增生患者则性激素分泌节律紊乱 ,表现为孕激素分泌时间延长 ;雌激素分泌在卵泡期、月经前期升高 ,而在排卵期降低 ;促卵泡生成素在排卵期降低 ,黄体期略有升高 ;促黄体生成素排卵期、黄体期均降低。经针刺治疗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性激素分泌节律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方"员"作为针刺手法最早见于《内经》,《灵枢·官能》说:"泻必用员.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入徐出,邪气乃出,伸而迎之,摇大其穴,气出乃疾.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令当其门……微旋而徐推之……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盖其外门,真气乃存".后世医家对"方"员"作了各种不同解  相似文献   

11.
经间期出血是指以氤氲期(即排卵期)周期性出现子宫少量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若出血期长,血量多,不及时治疗,进一步发展可致崩漏。该病多发于育龄期妇女,尤多见于产后或流产后妇女,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排卵期出血"。罗志娟教授辨证使用滋阴育泡汤治疗经间期出血疗效显著,优势突出,总结其临证经验,以飨大众。  相似文献   

12.
经间期出血即西医所说的排卵期出血.中医学文献中没有专论,散见于月经先期、月经量少、经漏、赤白带下等有关记载中.由于本病发生的特殊时间,正处于氤氲之期,可致已婚妇女难以受孕,故有论治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不孕症诊治中黄体生成素与促卵泡激素检验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间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同济康复医院收治的不孕症患者40例为本研究对象,设定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来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激素检测比较分析,不同期促卵泡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结果:观察组患者促卵泡激素在黄体期、排卵期、卵泡期均低于对照组,而黄体生成素检测值在排卵期、卵泡期是低于对照组的,在黄体期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激素在检查不孕症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临床医师可以根据诊断的结果采取一定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联合壮药助卵汤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壮医药线点灸联合壮药助卵汤治疗,对照组采用枸橼酸氯米芬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证候积分、子宫内膜厚度、卵泡发育情况(优势卵泡数、主卵泡直径)以及治疗后的总体疗效、排卵率、妊娠率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在临床证候积分、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数、主卵泡直径等方面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临床证候积分、优势卵泡数、主卵泡直径等方面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试验组在总体疗效、排卵率、妊娠率、子宫内膜厚度、主卵泡直径以及改善患者临床证候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联合壮药助卵汤能改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作为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治疗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超声检测探讨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98例 ,随机分成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 ,经超声监测其卵泡发育情况。结果 :患者排卵期间子宫内膜厚度及卵泡发育检测结果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妊娠率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可以调整月经周期 ,提高妊娠率 ,应用超声波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检查有助于了解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6.
正语出《素问·五藏别论》篇,曰:"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王冰注:"下,谓目下所见可否也。调适其脉之盈虚,观量志意之邪正,及病深浅成败之宜,乃守法以治之也。"《新校正》云:"按《太素》作必察其上下,适其脉候,观其志意,与其病能。"郭霭春注云:"其下"之"下"谓二便。"适其脉",《太素》"脉"下有"候"字。"适"有"察"的意  相似文献   

17.
兰颖   陈瑶  吴节 《陕西中医》2021,(11):1607-1610,1615
目的:探讨针灸对促排卵期间卵泡发育及优质胚胎率的影响。方法:将99例受试者随机分成安神补肾针灸组、常规针灸组和对照组三组,在促排卵期间采用不同方案针灸治疗及单纯促排卵方案刺激,经阴道B超观察促排当日、人体绒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前7 d及HCG注射日三个时间点中卵泡数及卵泡大小,并最终比较三组的取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结果:HCG注射前7 d及HCG注射当日,两个针灸组平均卵泡直径均大于对照组,但前两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卵泡个数方面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安神补肾针灸组受试者在HCG注射当日,直径大于14 mm的卵泡个数占优(P<0.05)。优质胚胎个数仍以安神补肾针灸组最高,常规针灸组次之,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优质胚胎率的比较中,安神补肾针灸组、常规针灸组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灸可以促进促排卵期卵泡发育,使同批卵泡的大小更为均衡,提高受精率和优势胚胎率,为顺利移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中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蝗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芒种节气时,天气变得更加炎热,不仅热蒸湿动,湿热之气弥漫空中,而且也有阴湿之气尚未散去裹挟其中。暑令湿胜必多兼感,使人感到四胜困倦,萎靡不振。因此,在芒种节气里更要注意增强体质,适时进行调养保健,避免季节性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刘芹 《陕西中医》2009,30(7):782-782
目的:观察养阴潜阳类中药治疗围排卵期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自拟氤氲宁汤(生地、玄参、麦冬、白芍、地骨皮、女贞子等)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安宫黄体酮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9%,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方治疗围排卵期子宫出血有甘寒养阴,育阴潜阳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痛经”在祖国医籍中早有记载。如最早的妇产科家陈自明所著良妇人办云:“妇人经来腹痛,由风冷客于胞络冲任……”,朱震亨心法云:“月候不调之中有兼疼痛者,有兼发热者…”,又“疼痛之中有常时作痛者,有经前经后作痛者”,戴思恭证治要诀云:“经事来而腹痛者,经事不来而腹亦痛者,皆血之不调故也”,张景岳书云:“凡妇人但遇经期则必作腹痛,或食则呕吐、肢体困倦,或兼寒热者,是必素稟气血不足”,类此记载很多,其中以张景岳对痛经症状之描写较为具体。以下试分原因、机理、症状分类、诊断、治疗等来讨论中医对“痛经”的认识及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