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活化T细胞表面表达的CD137L分子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活化的T细胞与内皮细胞共培养,ELISA检测共培养上清中IL-1、IL-8的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ICAM-1的表达变化,并观察用融合蛋白CD137-Fc阻断CD137-CD137L共刺激通路后内皮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活化的T细胞刺激了内皮细胞活化,诱导了内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细胞因子IL-1、IL-8以及粘附分子ICAM-1的表达;可溶性融合蛋白CD137-Fc成功地阻断了CD137-CD137L的相互作用,内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降低.结论证明CD137-CD137L的相互作用在内皮细胞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提示CD137与其配体交联具有刺激内皮细胞活化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D40信号在血管内皮细胞(ECV)与人外周血CD4^+T细胞体外共培养的同种反应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免疫磁珠阴性选择法分离获得人外周血CD4^+T细胞,将纯化的CD4^+T细胞与高表达CD40分子的ECV体外共培养,同时应用功能型CD154单克隆抗体阻断CD40信号,通过检测不同时间点的共培养上清IL-2、IFN-γ水平及CD4^+T细胞的增殖来评价CD40信号在同种反应中的生物学效应。结果CD4^+T细胞与ECV共培养组上清中的IL-2和IFN-γ水平高于含有CD154单克隆抗体的阻断效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CD154单克隆抗体通过阻断CD40共信号,能有效地抑制CD4^+T细胞活化,并使之对同种抗原的刺激,维持在较低的应答水平,在共培养的第6天差异最为显著(P〈0.05)。结论CD40信号参与ECV介导的CD4^+T细胞分泌IL-2和IFN-γ,并介导CD4^+T细胞对同种抗原的免疫反应;CD154单克隆抗体等多种干预CD40信号的生物制剂可能在移植排斥的免疫负性调节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D137信号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生物学效应及机制。方法采用激发型抗人CD137单抗加入PHA刺激的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培养体系及Treg细胞培养体系中,利用细胞计数及^3H-TdR掺入法分析T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膜分子和Foxp3表达,ELISA分析细胞因子的分泌。结果CD137分子表达于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膜;抗人CD137单抗加入PHA活化的乳腺癌患者T细胞培养体系后,T细胞增殖明显增加,Foxp3^+Treg细胞比例明显下降;激发CD137信号可下调CD4^+CD25^+Treg细胞的Foxp3表达,抑制Treg细胞产生TGF-β1和IL-10,以及下调Treg细胞对PHA刺激的CD4^+CD25^-T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结论CD137信号可抑制Treg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CD137可能是对Treg细胞进行免疫干预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T细胞亚群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D137及其在单核细胞表面的配体CD137L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对SLE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面CD137及单核细胞表面CD137L的表达进行分析。 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SLE患者CD4+T细胞和CD8+T细胞表达共刺激分子CD137增高,单核细胞表达共刺激分子CD137L增加;SLE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表达的CD137与24 h尿蛋白定量、球蛋白、SLE病情活动指数(SLEDAI)呈正相关性,与C3呈负相关性;CD8+T细胞表达的CD137的与24 h尿蛋白定量、SLEDAI呈正相关性。结论 共刺激分子CD137和CD137L表达异常在SLE发病机制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CD137L单克隆抗体在体外、体内阻断CDl37/CDl37L信号通路对T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以及对小鼠同基因型移植物抗宿主病(syngeneic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SGVHD)的作用。方法: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抗CD137L单克隆抗体,观察抗体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同基因骨髓细胞移植给致死剂量X射线照射的受体小鼠后,腹腔注射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诱导SGVHD,并于诱导治疗的第10天起给治疗组小鼠腹腔注射抗CD137L单克隆抗体进行干预治疗。观察各组小鼠的临床症状(体重下降,腹泻),组织病理学和细胞因子改变。结果:体外用抗CD137L单抗阻断CD137/CD137L通路后,可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和IL-2的产生。体内注射抗CD137L单抗,小鼠SGVHD的发生率为25%,显著低于诱导组小鼠SGVHD67%的发生率,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GVHD小鼠肝脏和结肠组织病理学呈严重炎症细胞浸润,组织中细胞因子IL-12、IFN-γ、TNF-αamRNA水平升高。而抗体治疗组小鼠组织病理学呈轻度炎症细胞浸润,组织中细胞因子IL-12、IFN-γ、TNF-αmRNA水平较低或检测不到,而IL-4mRNA水平升高。结论:单独用抗CD137L单克隆抗体阻断CD137/CD137L信号通路在体外可明显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在体内可明显抑制小鼠SGVHD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正常人外周血CD8 CD25 T细胞亚群的数量及其表达IFN-γ、IL-10和TGF-β的细胞数量情况,以期得到一组该亚群细胞正常数值范围,为研究CD8 CD25 T细胞亚群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和器官移植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提供参考.方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利用三色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CD3 T细胞中CD8 CD25 、CD8 CD25-、CD8-CD25 和CD8-CD25-亚群的比例,并计算其细胞数量;并对经过或未经过离子霉素(ionomycin)、佛波醇乙酯(PMA)联合刺激5 h的CD8 CD25 T细胞检测表达IFN-γ、IL-1O及TGF-β的细胞数量情况.结果:正常人外周血CD3 T细胞中CD8 CD25 细胞亚群约为2.52%.数量达37.09×106/L,经离子霉素、佛波醇乙酯联合刺激培养5 h后其比例、数量均略有降低;CD8 CD25 T细胞表面TGF-β阳性率达到93.8%,刺激对其表达无明显影响;但刺激后IFN-γ T细胞明显增多,而IL-10 的T细胞未见明显升高.结论:正常人外周血CD3 T细胞中存在少量的CD8 CD25 细胞亚群,该细胞表面稳定地高表达TGF-β,可对刺激呈现IFN-γ反应,但不对刺激产生增殖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D137信号对CIK细胞的增殖和功能调节作用.方法: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实验组在常规CIK培养体系中加入CD137单抗(CD137-CIK组),对照组在常规CIK培养体系中加入鼠IgG1同型对照(IgG1-CIK组).苔盼蓝拒染法细胞计数分析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型及细胞内因子的表达;LDH酶释放法检测CIK细胞杀伤活性.结果:CD137-CIK组细胞体外扩增效率显著高于IgG1-CIK组,CD137-CIK组细胞浓度最高达(9.87±0.57)×106/ml;IgG1-CIK组最高为(7.02±0.68)×106/ml;CD137-CIK组和IgG1-CIK组细胞中CD3 CD56 细胞比例至28天分别达到(39.86±4.69)%和(29.14±5.12)%(P<0.05);经CD137mAb作用后,其体外杀伤肺癌细胞株A549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0、7、14、21天流式检测IFN-γ表达,实验组CD3 CD56 细胞IFN-γ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CD137mAb介导的共刺激信号可以促进CIK细胞的体外增殖活性,并增强CIK细胞体外抗瘤作用.其中CD137-CIK组CD3 CD56 细胞的比例及其IFN-γ表达显著提高,这可能是CD137信号增强CIK抗瘤作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HIV感染患者mDCs表面B7-H1表达对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HIV/AID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患者和健康者来源的mDCs与异源健康者的CD3+T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培养,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T细胞的增殖,并采用流式微球阵列分析(cytometric bead assay,CB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浓度,细胞染色检测T细胞分泌IFN-γ和IL-4水平,并观察用B7-H1单克隆抗体5H1阻断B7-H1信号后的效果.结果 比较患者来源、健康者来源的mDCs其刺激异源性CD3+T细胞增殖能力,结果显示患者来源mDCs其刺激能力明显降低;加入B7-H1单克隆抗体后,能够恢复患者mDCs对T细胞的刺激能力.CBA结果显示,阻断B7-H1抑制信号细胞培养上清中1型细胞因子IFN-γ、IL-12、TNF-α、TNF-β和IL-1β的浓度明显升高,而2型细胞因子IL-4和IL-10的浓度则明显降低,且流式细胞内因子染色方法结果显示,阻断B7-H1信号能够明显提高T细胞1型细胞因子IFN-γ的产生,而产生2型细胞因子IL-4的CD3+T则减少.结论 HIV/AIDS患者T细胞功能降低可能关键由mDCs上B7-H1表达频率的升高引起,阻断B7-H1负向调控信号,T细胞的免疫功能有所恢复,可能是艾滋病的一个潜在的免疫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分子水平揭示CD4^+ T淋巴细胞表达D1受体和D5受体mRNA的现象,探讨这些受体在调节CD4^+ T淋巴细胞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分离和纯化小鼠淋巴结CD4^+ T淋巴细胞.用抗CD3/CD28抗体刺激活化CD4^+ T淋巴细胞,并用D1样受体激动剂SKF38393、拮抗剂SCH23390分别作用于CD4^+ T淋巴细胞,然后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CD4^+ T淋巴细胞上D1受体和D5受体mRNA的表达,Th1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T-box expressed in T cells,T-bet)和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表达,Th2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GATA binding protein 3(GATA 3)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的表达,Th17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retinoid ac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 gammat,RoR γt)和细胞因子IL-17、IL-22的表达.结果:D1样受体激动剂SKF38393(10^-8和10^-7 mol/L)作用于CD4^+ T淋巴细胞后,CD4^+ T淋巴细胞表达D1样受体mRNA增高,IFN-γ的表达降低,GATA 3、IL-4的表达增高,但T-bet、RoR γt、IL-17和IL-22的表达没有变化,SCH23390(10^-7 mol/L)能阻断SKF38393的这些作用.结论:CD4^+ T淋巴细胞能表达多巴胺D1样受体,CD4^+ T淋巴细胞上D1样受体的激活可促进CD4^+ T淋巴细胞向Th2细胞分化、抑制Th1细胞功能及增强Th2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对B淋巴细胞免疫调节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骨髓MSCs,流式细胞仪分选出B细胞,共培养,CpG+CD40L刺激48 h后,收集B细胞,再与分选的CD4+CD25-T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B细胞对T细胞炎性因子分泌功能的影响;B淋巴细胞与MSCs共培养,CpG+CD40L刺激72 h后,检测B细胞胞内抑炎因子IL-10的表达;分别加入不同调控通路的抑制剂,观察其对MSCs诱导B细胞产生IL-10的影响。结果与MSCs共培养后,B细胞对T细胞炎性因子IFN-γ分泌的抑制作用增强,IL-10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加入COX/PGE2信号通路的抑制剂Indomethacin预处理MSCs后,与其共培养的B细胞表达IL-10显著减少。结论 MSCs能诱导高表达IL-10的调节性B淋巴细胞的产生,该机制可能与COX/PGE2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hTERT启动子调控下CD137L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人卵巢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探讨CD137L靶向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采用RT-PCR法从K562细胞中克隆CD137L全长基因, 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构建的质粒为pcDNA3-hCD137L,用Hind Ⅲ和Xba Ⅰ双酶切后将CD137L再定向插入pBTdel-279中,构建成hTERT启动子调控下CD137L表达载体pBTdel-279-hCD137L,采用酶切法和测序法鉴定。用Fugene6转染试剂盒将两种重组质粒分别瞬时转染人卵巢癌细胞株OVCR3和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株HELF,RT-PCR和流式细胞仪检测CD137L的表达。结果测序证实所克隆的CD137L基因序列与GENEBANK中的序列相符。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电泳后显示片段插入正确,证实构建成功。pcDNA3-hCD137L转染后OVCR3细胞和HELF细胞均可检测到CD137L的表达,但pBTdel-279-hCD137L转染后仅在OVCR3细胞中检测到其表达,在HELF细胞中无表达。流式细胞显示pBTdel-279-hCD137L转染效率低于pcDNA3-hCD137L。结论hTERT启动子调控下CD137L表达载体构建正确,并可在卵巢癌细胞中较高表达,为探讨靶向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但hTERT启动子活性仍低于CMV启动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D137L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大肠癌发生进展中的意义&#65377; 【方法】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冰冻切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D137L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情况与各临床因素的相关性&#65377; 【结果】 54例大肠癌组织中CD137L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为 0.035 ± 0.013,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0.008 ± 0.005(P < 0.05)&#65377;但在不同性别&#65380;年龄&#65380;肿瘤发生部位&#65380;Dukes分期&#65380;病理分化及血清CEA水平情况下,CD137L mRNA的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 > 0.05)&#65377;随机抽取8例大肠癌肿瘤组织及3例癌旁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6例CD137L蛋白呈阳性表达,CD137L表达于肿瘤细胞表面;3例癌旁组织该分子的表达均为阴性&#65377;【结论】 CD137L mRNA在大肠癌组织中高表达,CD137L分子表达于大肠癌肿瘤细胞表面,提示该分子可能在大肠癌的发生进展中发挥作用&#65377;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人CD137-Fc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并表达有生物学活性的纯化人CD137-Fc融合蛋白。方法从cDNA文库中用PCR扩增cD137全长编码基因,并导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测序证实后,继续用PCR扩增其膜外区cDNA,酶切后与hIgGIFc基因一起装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转染293T细胞瞬时表达,用夹心ELISA检测其表达情况,经蛋白A亲和纯化,用SDS-PAGE与免疫印迹进行鉴定。结果测序证实构建的CD137与CD137-Fc cDNA阅读框完整,连接部位序列正确;ELISA证实cD137-Fc蛋白的表达;SDS-PAGE与免疫印迹证实其为人cD137-Fc蛋白。结论获得了纯化的hCD137-Fc融合蛋白,为探讨CD137在免疫自稳调节中的地位,以及探索CD137的其它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共刺激分子CD137L重组质粒对HBsAg DNA疫苗诱导小鼠细胞免疫应答和回忆反应的佐剂作用.方法:将小鼠CD137L真核表达载体(pcD137L)体外转染NIH3T3细胞,RT-PCR、流式细胞仪和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CD137L mRNA和蛋白的表达;pcD137L与HBsAg DNA疫苗(pcDS)通过肌肉注射联合免疫BALB/c小鼠,LDH释放法测定体外脾细胞特异性CTL杀伤活性;流式细胞仪分析小鼠脾脏CD8+记忆T细胞数量;流式细胞仪检测CD8+T细胞及淋巴细胞中IFN-γ和IL-4的表达水平.结果:重组质粒pcD137L在NIH3T3细胞中获得有效表达.与pcDS单独免疫组比较:免疫后1周,pcDS+pcD137L免疫组能诱导更强的HBsAg特异性CTL杀伤活性(P<0.05);免疫后1周和12周,pcDS+pcD137L免疫组CD8+T细胞CD44high和CD127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或P<0.01);免疫后1周、12周和13周(即再次给予pcDS刺激后1周),pcDS+pcD137L免疫组分别明显上调CD8+T细胞和淋巴细胞中IFN-γ产生细胞的百分比,差异有显著意义(均P<0.05).结论:共刺激分子CD137L能显著增强HBsAg DNA疫苗诱导的Tc1(I型)细胞免疫、特异性CTL应答及回忆反应,是诱导HBV特异性T细胞应答的有效佐剂.  相似文献   

15.
ABS-ELISA检测46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可溶性CD137L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灵敏、可靠的检测血清可溶性CD137L(sCD137L)浓度的方法. 方法建立链霉亲和素-生物素-ELISA检测27例结肠癌患者、19例直肠癌患者以及1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sCD137L水平. 结果 46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sCD137L的平均浓度为(1091.48±519.32)p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4.36±2.94)pg/ml](P<0.01).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sCD137L水平显著升高,血清sCD137L浓度在结直肠癌的诊断及疗效评估、预后判断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马肖容  张王刚  杨惠云  田玮 《医学争鸣》2003,24(19):1787-1789
目的 :研究共刺激分子CD2 8和CD137(4 1BB)在人急性白血病 (AL)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上的表达特点 ,探讨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术 (FACS)检测了 38例AL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2 8和CD137的表达 ,并分析了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 .结果 :①治疗前AL患者CD2 8,CD3,CD4 ,CD4 /CD8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而CD137显著增高 (P <0 .0 5 ) ;②治疗后完全缓解 (CR)和部分缓解 (PR)患者CD2 8,CD3,CD4 ,CD4 /CD8均较其治疗前显著增高 ,而CD137显著降低 (P <0 .0 5 ) ,CR患者接近对照者 ,而未缓解 (NR)患者以上指标无显著变化 (P >0 .0 5 ) .结论 :CD2 8和CD137是参与急性白血病发病和抗白血病免疫反应的重要共刺激分子 ,其表达异常可能是急性白血病发病机制之一且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 ;调节T细胞上CD2 8和CD137的表达 ,纠正白血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可能是免疫基因治疗人类急性白血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