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经>的许多针灸篇章中都蕴藏着诊脉原则.通过正确察脉,可以准确判断经络脏腑之气的虚与实,从而指导针灸治疗.诊脉对针灸临证的指导作用包括决定针灸方法、决定针灸取穴、检验针刺效果和判断针灸禁忌等.  相似文献   

2.
针灸与脉诊之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内经>非常重视脉诊在针灸中的作用,因为脉诊是诊察患者的病位,确定疾病的性质,了解患者体内脏腑气血盛衰活动情况,从而获得辨证依据的重要手段,所以在针灸临床工作中,脉诊是针灸医生获得正确辨证、立法、处方配穴和确定针刺手法的必要条件.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特别强调"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一样,如果在针灸临床中忽视诊脉,或诊脉不认真,那辨证、立法、处方配穴和相应的针刺手法就有可能不正确,甚至与真实脉象所反应的病证性质相反,以致犯"虚虚实实"的错误,进而加重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4.
人迎寸口脉法及其对针灸临床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建芸  赵京生 《中国针灸》2003,23(7):427-428
目的:研究人迎寸口脉法对针灸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运用TCD技术观察正常人与高血压病人的人迎寸口脉动情况和以人迎寸口脉法指导针刺补泻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结论:人迎寸口脉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在现代针灸临床上可以为针刺补泻方法的运用提供一种新的、较为客观可靠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5.
从《内经》看诊脉对针灸临证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经》的许多针灸篇章中都蕴藏着一个诊脉原则,通过正确察脉,可以准确判断经络脏腑之气的虚与实,从而指导针灸治疗,诊脉对针灸昨证的指导作用包括决定针灸方法。决定针灸取穴,检验针刺效果和判断针灸禁忌等。  相似文献   

6.
<内经>云:"凡将用针,必先持脉,视气之剧易,乃可治也."可见脉诊在针灸实施中的重要性.然而现代针灸师很少有人重视脉诊,实乃大误.兹将<内经>所述,结合个人体会浅谈如下,以示脉诊在针灸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再谈脉诊为何独取寸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脉诊病早在《周礼》上便有“以五气、五声、五色、视其死生,而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藏之动”的记载。切脉法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内经》中所记载的脉诊部位有遍诊法、人迎寸口对比诊法、尺肤诊法等。同时,《素问·五脏别论》[1]中说:“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五脏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这也就是说,《内经》为脉诊“独取寸口”理论的提出做了铺垫。其后的《难经》继承并发展了《黄帝内经》中的脉学理论,如《难经》第一难中指出:“…  相似文献   

8.
切诊是中医传统四诊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包括脉诊和按诊.在针灸临床中,切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切诊对针灸临床的指导作用出发,阐述切诊在针灸中的具体应用,以明确其临床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针灸甲乙经》对脉诊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甲乙经》在诊断学方面尤重望诊和切诊,切诊方面又尤重切脉,且都有相应的针灸治则,这是此书在诊断方面最大的特点之一。本文从《甲乙经》中记载的脉象出发,详细地论述了与此有关的针灸治则。  相似文献   

10.
脉诊是中医主要的诊察疾病的方法之一,被历代医家所重视,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至今仍是中医临床诊病的重要手段。〈九针十二原》作为《灵枢经》的开篇,就明确提出“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说明了在内经时代古人已认识到脉诊对针灸的重要性。纵观灵枢全文,不难从很多篇目中看到从各个方面提及脉诊在针灸辩证施治中的作用,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四诊之脉诊可客观反映病机之演变。据头痛脉象以辨证,审因定位相应经络与脏腑;据脉象以辨虚实,制定针灸取穴,施行补泻手法;审察脉象之变化,辨别头痛标本而行补泻手法,上述环环相扣,乃能切中病机获取良效。  相似文献   

12.
<正>临床实践中发现不少针灸医生忽视脉诊在针灸治疗疾病过程中的应用,仅根据症状、部位对症治疗,往往容易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误。《灵枢·九针十二原》开篇即提出:"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在针灸治疗前通过脉诊来体察病者脏腑气血之盈亏,病邪之虚实,病性之寒热来决定选用或针或灸等不同治疗方法以及穴位、针具、手法等。《灵枢·刺节真邪》也提出"用针之类,在于调气"可见针刺有别于汤药,  相似文献   

13.
江晓东  吴燕君 《新中医》2015,47(4):322-323
<正>脉诊是中医主要的诊察疾病的方法之一,被历代医家所重视,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至今仍是中医临床诊病的重要手段。《九针十二原》作为《灵枢》的开篇,就明确提出"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说明了在内经时代古人已认识到脉诊对针灸的重要性。然当今在针灸临床上重症轻脉的现象时常可见,对脉诊未予应有的重视。笔者试图通过《灵枢》的整理以及结合个人体会,对脉诊在针灸临床中的重要意义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内经》的许多针灸篇章中都蕴藏着一个诊脉原则。通过正确察脉,可以准确判断经络脏腑之气的虚与实,从而指导针灸治疗。诊脉对针灸临证的指导作用包括决定针灸方法、决定针灸取穴、检验针刺效果和判断针灸禁忌等。  相似文献   

15.
论针灸的效应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灵枢》的许多针灸篇章中都蕴藏着一个诊脉原则。通过正确察脉,可以准确判断经络脏腑之气的虚与实,从而指导临床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17.
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与针灸作用原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在针灸作用原理研究的创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针灸作用原理研究和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的特点,分析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在针灸作用原理研究中的创新价值。结果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具备从整体出发,应用高通量技术与方法,不依赖已知知识为基本出发点,阐释整体效应机制的特征,符合针灸作用原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要求。结论将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引入针灸作用原理研究,对保持我国在针灸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率先在针灸研究领域拥有原创性的自主知识产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应激反应(Stress)是指机体受到强烈刺激而发生的以交感神经兴奋和丘脑下部一垂体前叶一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为主要特点的一种非特异性防御反应。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称为应激原,任何刺激,只要达到一定的强度,都可成为应激原,包括各种内外环境因素以及社会、心理因素。应激根据影响程度常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对机体有利的良性应激(生理性应激);一种是对机体不利的劣性应激(病理性应激)。应激对健康具有双重作用,适当的应激可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但过强的应激(不论是良性应激还是劣性应激)使得适应机制失效时会导致机体的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9.
脉诊与针灸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影响针灸效应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研究告诉我们,许多因素,如选穴配伍、针灸时机、针刺补泻手法、针刺深浅、留针时间、艾灸术式与灸材、疗程,还有病人的功能、精神状态及病程、病期等均可影响针灸的效应。以往的研究多注重于穴位与手法方面,对其它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较少。这明显限制了对针灸作用全面、客观的了解。而忽视影响因素的分析与控制,也是过去有些研究结果难以重复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深入探讨针灸作用规律,提高疗效,我所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