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安徽省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安徽省不同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月10~25日期间,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4 567名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血清抗凝实验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结果全人群抗体阳性率为29.41%,未接种疫苗人群抗体阳性率为23.94%;全人群中,省会城市抗体阳性率高于中小城市,中小城市高于农村;在全人群和未接种疫苗的人群中,6~岁和16~岁年龄组抗体阳性率较高,60岁及以上组抗体阳性率最低,中小学生抗体阳性率最高,其次是幼托儿童和医护人员。结论人群中甲型H1N1流感免疫屏障尚未建立,目前仍需加强疫苗接种和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2.
32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心肌酶谱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在不同时间动态变化的意义。方法应用OLYMPUS AU 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32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100份外周血样品心肌酶谱指标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将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的在不同病程期间的心肌酶相互比较:肌酸激酶(CK)在病程的4-6 d明显升高(P〈0.05),10-14 d降至正常范围(P〈0.05),大于14 d时较正常值再次升高;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在整个病程中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以14 d以后尤为明显,但是无统计学意义;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变化不大。结论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各病程期间心肌酶谱呈失衡状态,动态检测各期心肌酶有助于鉴别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重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为进一步防治重型甲型H1N1流感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6-12月杭州市6家医院收治的36例重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重症患者27例,危重症患者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36例患者中位年龄24.0(2.5~73.0)岁,主要表现为发热(100.0%)、咽部充血(100.0%)、咳嗽(97.2%)、乏力(75.0%)和肌痛(44.4%)等,合并肺炎27例(75.0%)、呼吸衰竭5例(13.9%).入院时,危重症患者平均发热时间、急性病生理学与长期健康评价Ⅱ(APACHEⅡ)、氧合指数、血清肌酐、血小板、肌酸激酶分别为8.5(3~17)d、(14±5)分、157(130~337)mmHg(1 mm Hg=0.133 kPa)、93(66~298)μmol/L、(113±41)×109/L、335(64~2038)U/L,而重症患者分别为6(2~13)d、(10±3)分、258(210~557)mm Hg、79(25~107)μmol/L、(164±57)× 109/L、116.0(27~451)U/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04、2.790、-2.558、2.359、-2.478、2.782,P<0.05).32例接受抗病毒治疗,13例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2例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 重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主要见于年轻人群,主要表现为发热、呼吸道和全身症状,危重症患者多有全身多脏器损伤,APACHEⅡ评分有助于早期鉴别危重症患者.  相似文献   

4.
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影响面积之广,其流行强度已经直追甚至超过禽流感和SARS.到2009年12月底,全球累计死亡病例超过1万余人,且死亡人数还在增加.WHO在短时间内提升流感大流行预警级别为6级,中国卫生部2009年4月30日发布公告,明确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动态观察重型甲型H1N1流感(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数量变化,探讨患者的免疫病理机制及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甲型H1N1流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2009年10-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1例重症、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和同期41例轻症患者的外周血T、B和NK细胞数量.结果 在发病初期,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外周血总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较轻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显著降低(P<0.01),CD4+T细胞较轻症患者降低(P<0.05);危重症患者总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低于重症患者(P<0.01).恢复期重症及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总T细胞、CD8+T细胞低于轻症患者(P<0.05),NK细胞低于轻症患者(P<0.01),B细胞高于轻症患者(P<0.05).结论 重症及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009年10月-2010年2月在宝鸡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12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皮质激素多采用早期、小剂量、短疗程方案,激素组6例,非激素组6例,激素组与非激素组年龄与性别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退热时间和肺部炎症吸收时间,激素组分别为(6.3±3.5)d和(18.2±7.8)d,非激素组分别为(8.1±3.2)d和(21.7±8.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组病死率(16.7%)高于非激素组(0),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小剂量、短疗程使用糖皮质激素虽能明显缩短重症甲型流感的病程,加快肺部炎症的吸收,但不是治疗重症甲型流感必需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我院2009年11-12月应用连花清瘟囊配合西药治疗甲型H1N1流感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用个体化护理方法 对重症甲型H1N1流感实施有效干预.方法 对29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临床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结果 根据不同患者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制定个体化护理措施对减慢病情的进展,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结论 经抗病毒及综合治疗,实施个体化护理,是降低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死率的关健.  相似文献   

9.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型的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的粘膜直接或者间接接触传播[1].截至2009年10月28日,中国内地病例数量已达42009人,死亡4例.世界卫生组织曾将甲型H1N1流感警戒级别提高到了第六级(最高级)[2].根据卫生部和教育部安排,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教委于2009年11月起为崇文区中小学生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该文对接种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为安全接种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中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原因和流行特征,为今后类似疫情的防控提供参考和借鉴. 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此次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采集咽拭子样本用RT-PCR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测. 结果 共检出50例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男女比例为1.27∶1.临床上以发热、咽痛、咳嗽、头痛、全身酸痛、咽充血为主要症状.经实验室RT-PCR检测显示,9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阳性.由于及时处理,疫情很快被控制. 结论 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加强学校的病原学监测与预防知识的宣传,对疫情的控制很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甲型H1N1流感临床特点,探讨治疗方法,以期及早地控制病情,提高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7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中轻症病例占89.47%,男女之比为2.16∶1;以青少年居多,30岁以下占87.72%.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全身酸痛等全身症状,具有季节性流感特征,但较季节性流感病程长.X线示肺纹理增粗为66.67%,10.53%患者合并肺炎.43.86%表现为心电图异常;部分有心肌酶学指标升高,尤以危重病例明显.26.32%患者有肝功能异常.40.35%的患者外周血象表现为白细胞降低,少数有血小板下降.17.54%患者伴有消化道症状.6例重症、危重症病例3岁以下2例,40岁以上3例,均并发肺炎、心肌炎,2例危重症病例并发Ⅰ型呼吸衰竭、低氯低钠血症等.本组病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预后好,无后遗症及死亡病例.结论 甲型H1N1流感临床表现特异性不强,但有其特点,儿童及老年人易重症的高危人群;掌握临床特点,早期识别重症病例,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奥司他韦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了我院560例轻症甲型H1N1流感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主要症状、实验室检查、发热至口服奥司他韦的时间、发热持续时间、病毒转阴时间;分析发热至口服奥司他韦的时间与发热持续时间及病毒转阴时间的相关性.患者按发热至口服奥司他韦的时间不同分三组,比较不同组间发热持续时间及病毒转阴时间是否有差异.结果 大部分患者症状为发热(97.0%)及咳嗽(90.0%);少数伴有胃肠道(1.8%)或神经系统症状(0.9%);部分患者血常规及生化异常;16.6%的患者心电图呈非特异性改变.患者从发热到起始服奥司他韦时间与发热持续时间及病毒转阴时间均呈正相关(r=0.83,P<0.01;r=0.60,P<0.01).各组之间比较其发热持续时间及病毒转阴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轻症甲型H1N1流感临床特征与季节性流感类似,发热患者早期口服奥司他韦治疗可能会缩短发热持续时间及病毒转阴时间.  相似文献   

13.
张峰  刘晓静 《中国校医》2011,25(2):126+128-126,128
2009年9月17日,徐州市矿业大学附属中学发生了1起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疫情。泉山区疾控中心在徐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试行)和《江苏省甲型H1N1流感轻症病例居家隔离治疗与管理技术指南》(试行)等相关文件和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落实了各项防控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将本次事件调查处理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09年9月中下旬,昆明市多所中小学暴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部分学校采取停课等干预措施,疫情于2009年10月中旬得以控制.现将该次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情况调查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 根据昆明市常规传染病报告系统及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资料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浙江省学生甲型H1N1流感(甲流)流行特征,为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9年浙江省学生甲流个案信息和聚集性疫情进行描述分析。结果浙江省学生甲流病例数占全市病例总数的比例为44.20%(217/491)~78.70%(532/676)不等;高达91.23%(52/57)的聚集性甲流疫情发生在学校。学生甲流病例的住院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6.05%(1 188/7 402)和0.027%(2/7 402)。全省学生甲流于9月9-11日首次达到流行高峰,日发病数为67例;然后疫情逐步攀升并于11月21-23日达到一个新高峰,其流行强度约为首次高峰的2.91倍;随后疫情持续减弱。结论学生应成为甲型H1N1流感尤其是其聚集性疫情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孕产妇合并重型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诊治经验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09年11-12月收治的11例重型甲型H1N1流感孕产妇患者(危重症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患者均存在发热咳嗽症状,体温38.7~39.6℃,持续3~14 d.淋巴细胞降低9例,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9例,C反应蛋白均增高(12~129 mg/L),低蛋白血症者9例(22.4~30.2 mg/L).11例胸部影像学均提示两肺广泛片状密度增高,经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抗病毒、抗细菌感染和(或)综合治疗,10例痊愈、1例好转出院,9例孕妇患者均继续妊娠.仅1例新生儿败血症经治疗已痊愈,余新生儿及胎儿情况良好.结论 孕产妇感染甲型H1N1流感易发展为重症,及时抗病毒抗菌、辅助支持治疗很重要,继续妊娠多数是安全的,但对新生儿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温州市首次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为防控措施提出建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温州市2009年5月至2010年7月甲型H1N1流感病例个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5月至2010年7月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4164例,累积发病率53.94/10万.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为发病高峰,共...  相似文献   

18.
2009年甲型H1N1流感世界范围大流行期间,我国从5月份出现甲型H1N1确诊病例,9月份在全国范围出现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宝鸡市2009年流感样病例发病高峰比往年提前,且流感样病例人数较往年异常增多;9月份出现首例输入性甲型H1N1病例,随后病例数量持续上升,甲型H1N1疫  相似文献   

19.
徐小冬  李瑞  蒋希宏 《中国校医》2014,(11):848-850
目的通过分析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的发现和处置情况,总结防控经验,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对这次甲型H1N1流感暴发学校的所有病例进行调查,并对部分病例采集咽拭子标本,采用RT-PCR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 2013年12月27至2014年1月26日,该校共累计报告流感样病例24例,罹患率为2.37%。病例全部为学生,病例主要集中在二年级。病例均为轻症表现,未出现大规模暴发。采集8例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5份标本新甲1型流感病毒核酸呈阳性。结论此次为一起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及早报告疫情、落实隔离、通风、接种流感疫苗等综合防控措施是控制甲流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pregnant women infected with severe influenza A(H1N1), to survey the disease effects for the newborn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1 pregnant women infected with influenza A(H1N1 )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to December 2009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All the cases were in serious conditions, and 3 cases were in critical. All the patients were with symptoms of fever and cough, the temperature were in 38.7-39.6 ℃, and duration were 3-14 days. There were 9 cases with low lymphocytes, and 9 cases with high WBC. CRP were elevated in all the cases ( 12-129 mg/L), 9 cases were with hypochromia (22.4-30.2 mg/L). X ray showed increases of pulmonary hilar density for all the cases. By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10 patients were cured and one showed marked progress. 9 cases continued pregnacy. One infant with septicemia was cured, other newborns and fetus were in good condition. Conclusions Pregnant women infected with influenza A (H1N1) are likely to develop severe condition. It is important to use antiviral treatment promptly,supplementary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Continuing pregnancy is safe, but the outcome to newborn needs further stud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