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囊胆汁中p53和K—ras基因的表达与大肠癌肝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胆囊胆汁中基因表达检测的可行性,探讨胆囊胆汁中微转移癌细胞与大肠癌肝转移间的关系。方法:应用DNA分析技术,检测33例大肠癌患胆囊胆汁中癌基因(p53和K—ras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33例胆囊胆汁中检出基因表达阳性17例(51.51%),阳性检出与Dukes分期、肝转移显相关。随访发现胆囊胆汁中基因表达阳性,术后发生肝转移机会增加。结论:胆囊胆汁中微转移癌细胞的基因表达检测有助于判断大肠癌恶性程度和患预后,对早期诊断或预测大肠癌肝脏微小转移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江皓  马胜林 《浙江临床医学》2006,8(11):1201-1202
肺癌转移是肺癌的恶性标志和特征,也是导致患治疗无效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这与肺癌患早期即存在的全身微转移有关。常规病理检查漏诊的微小转移病灶,通常为几个恶性细胞或直径<2mm的转移灶。某些被认为可根治的早期肺癌病灶转移可能已发生于手术前,常规CT、MR乃至PET亦不易检测到,但其它技术可能检测出转移至淋巴结、骨髓等处的微小转移灶,说明已非早期。微转移还导致了临床对TNM分期的下调,若进行准确分期,合理规范治疗,则可提高患生存率。肿瘤微转移是分子诊断及分子分期的重要依据,是指导治疗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Dukes‘B期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测定CEA检测Dukes‘B期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以CEA为目标抗原的免疫组化技术来检测42例Dukes‘B期大肠癌的淋巴结微转移,并分析其对术后3年肿瘤复发转移的影响。结果:在42例(330枚淋巴结)中,共有10例(16枚淋巴结)为微转移阳性,阳性率23.81%(10/42);微转移阳性组的3年肿瘤复发转移率为40%(4/10),明显高于阴性组的9.4%(3/32)(P=0.023)。结论:通过免疫组化测定CEA可以预测到Dukes‘B期大肠癌淋巴结的微转移,微转移阳性者瘤容易复发转移,预后不良,应加强术后辅助治疗和随访。  相似文献   

4.
宫颈癌患者死亡与转移密切相关。的存在是导致患者肿瘤转移和复发的主要原因。治疗。研究发现,淋巴结、外周血、骨髓中肿瘤细胞微转移宫颈癌微转移的早期发现,有助于判断预后及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后复发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至2004年36例大肠癌复发的临床资料。结果盆腔、腹腔种植性复发9例,吻合口复发15例,肝脏转移6例,局部复发伴肝转移5例,肺转移1例。手术治疗28例,非手术治疗8例。结论首次手术应根据大肠癌生物学特点,制定合理的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方案。预防大肠癌术后复发的重点是首次手术应重视无瘤操作,彻底的淋巴清扫,足够的肠管切除,术后定期随访。对复发大肠癌应积极手术,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转移是肿瘤患者最主要的死因。肿瘤的早期诊断对于其治疗至关重要[1]。循环肿瘤细胞相关检测在肿瘤的诊断疗效和预后判断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1循环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分子特征在原发肿瘤形成和生长的早期,部分细胞会从原发灶脱落并进入血液循环,这些高度异质性的细胞被称为循环肿瘤细胞(CTCs)。来自肿瘤原发灶的CTCs可能成为播散肿瘤细胞(DTCs),导致肿瘤细胞在骨髓、肝、肺、脑和骨等远处组织器官中定植和生长。因此,DTCs也被称为肿瘤的微转移或肿瘤的微小残留病(MRD)。在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和大肠癌等上皮性肿瘤中,如,患者体内出现CTCs和DTCs的情况尤为多见[2]。  相似文献   

7.
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是恶性的标志和特征,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人类对肿瘤转移研究的深入.认识到在肿瘤发生临床转移前。往往在外周血、骨髓、淋巴结等组织中已有微小肿瘤细胞灶,如能及早检测出这些微小肿瘤灶,对肿瘤的诊断、分期、复发、预后判断、术后综合治疗的选择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就肿瘤微转移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和监测复发转移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又被称为"二次活检",可作为一种实时监测肺癌复发转移的非侵入性工具。随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的优化,富集目的细胞并且鉴定为肿瘤细胞的准确性不断提高。循环肿瘤细胞在肺癌诊断、治疗监测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胃癌术后复发和转移是其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1]),其中胃癌微转移是胃癌术后复发的一个潜在因素~([2,3])。胃癌淋巴结微转移是指在病理学HE染色为阴性的淋巴结中,通过免疫组化、放射性免疫技术或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检测特异性肿瘤标记物,发现的单个肿瘤细胞或微小肿瘤细胞束,其直径介于0.2~2 mm的微转移灶~([4])。胃癌微转移的途径可经淋巴结、外周血、骨髓及局部腹膜、腹腔等转移,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发生在淋巴结的转移~([5])。研究显示,CEA  相似文献   

10.
邓藏 《江西医学检验》2003,21(2):102-103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虽为目前治疗大肠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根治术后仍有部分患者5年内出现复发或转移。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微转移研究的深入,对常规病理不能检查出的微转移病灶,目前有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1.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虽为目前治疗大肠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根治术后仍有部分患者5年内出现复发或转移.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微转移研究的深入,对常规病理不能检查出的微转移病灶,目前有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2.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恶性程度较高,易扩散超出大肠及发生血行转移及淋巴道转移和消化道种植播散,是患者肿瘤复发、死亡的主要原因,而淋巴转移是大肠癌的主要转移途径,但多年来由于缺乏淋巴管内皮特有的标志物,对淋巴管的研究一直没有获得较理想的方法。现就大肠癌微淋巴管的研究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同期予以合并胆囊疾患的大肠癌患施行胆囊切除术,对大肠癌根治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1986年以来,合并有胆囊疾患的大肠癌患65例,分析在行大肠癌根治术的同时施行胆囊切除与否,两组患的生存期的差异。结果所有患随机分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病例的生存率无显差异(P>0.05)。结论:大肠癌根治术后,同期切除病变的胆囊,未发现有显导致大肠癌术后提早再发和复发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研究发现乳腺癌患者死亡与早期肿瘤转移密切相关。早期转移系直径〈2mm的恶性肿瘤转移灶,包括单个肿瘤细胞和组织中的微小转移。由于取材限制,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前哨淋巴结、血液、骨髓等方面。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具有原发肿瘤的特征,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复发转移诊断,以及指导术后治疗等意义重大。本研究采用悬浮微阵列技术同时检测乳腺癌细胞多个基因表达水平,以便为乳腺癌早期转移的多基因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手术治疗方法、适应症、效果以及分析复发原因。方法:通过分析173例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治疗情况和治疗效果,展开对复发原因、防治措施和手术适应症的讨论。结果:大肠癌术后原位复发、肝转移、肺转移的病例通过二次手术,部分复发病人获得根治切除,有一定比例的3年、5年生存率。结论:掌握大肠癌术后各种形式的复发转移的治疗原则和手术适应症,以积极态度进行合理治疗,可提高复发病人存活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鸟苷环化酶CmRNA(GCC-mRNA)的表达对大肠癌微转移的诊断意义。方法1、制备微转移模型;2、收集周围血标本:大肠癌患者67例,正常人及良性胃肠道疾病患者20例。3、检测GCC—m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GCC—mRNA。结果1、微转移模型:微转移模型GCC—mRNA表达阳性率为85%;对照组正常人外周血20例中无一例阳性;大肠癌微转移模型标本及对照组中的表达差异显著(P〈0.001)。2、结肠癌:结肠癌GCC—mRNA表达阳性率为58%,良性胃肠道疾病为20%,正常人为0%.三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大肠癌患者有结肠外转移阳性率为72%;无转移阳性率为52%,二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3、GCC与CEA:GC—C与CEA总阳性率分别为58%与27%,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结论1、提示RT—PCR法检测GC—C诊断大肠癌微转移方法有希望用于诊断大肠癌微转移。2、提示GC—C有希望用于结肠癌患者微转移的诊断指标.且优于CEA。  相似文献   

17.
1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监测AFP加超声(US)是目前肝癌术后复发转移最为常用和有效监测手段。但我国仍有30%-40%患肝癌者AFP阴性,US也存在不能发现隐蔽的微小复发转移灶的可能,血液中出现癌细胞是肿瘤血源性转移的关键环节,有理由相信外周血AFP-mRNA的检测能弥补AH,加US的不足,加强术后对血液中AFP-mRNA阳性患者的随访,能提高肝癌复发转移灶的早期检出率。2肝癌患者肝移植受体选择肝移植治疗肝癌目前正取得明显进展,但有些患者移植前血液中已有播散的肿瘤细胞或存在目前各种影像检查尚不能发现的…  相似文献   

18.
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大肠癌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高复发和远处转移的生物学特性。25%的大肠癌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另外有超过25%的患者在第一次手术后仍将复发或转移。长期以来,治疗晚期大肠癌的化疗药物仅有5-Fu,而5-Fu单药应用的有效率仅15%,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大肠癌患根治性切除术后局部复发情况。方法:患术后每隔3个月,半年,1年及2年各作一次肠镜检查及病理组织活检,以观察肿瘤复发情况。结果:大肠癌术后1-2年为好发期,其局部复发与大肠癌原发部位,Dukes分明,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有关,结论:大肠癌患术后都应该在无症状时进行定期的内镜随访检查,以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术后复发的肿瘤。  相似文献   

20.
微转移,也称亚临床转移,即一般指非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在发展过程中,播散并存活于淋巴系统、血循环、骨髓、肝、肺等组织器官中的微小肿瘤细胞灶,常无任何临床表现。微转移的肿瘤细胞常以单个细胞或微小细胞团形式经淋巴系统、血液系统转移至淋巴结、骨髓和其他组织器官,也可直接侵袭周围组织或种植于体腔,常规检查方法如CT、MRI、单抗放射显影技术及普通病理检查等都很难发现。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恶性肿瘤的微转移检测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