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上皮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相关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75例患者中,平均发病年龄为(45.3±3.5)岁;病理分类为浆液性35例,黏液性39例,子宫内膜样1例;单侧72例,双侧3例;结合术后病理检查临床分期为Ⅰ期56例(其中Ⅰa期33例),Ⅱ期9例,Ⅲ期1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部分患者(19例)辅助以化疗(CP或PAC方案);随访患者69例,其中复发2例,死亡1例。结论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预后良好,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对于早期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选择保守性手术,力求将肿瘤完全切除,晚期患者应行根治性手术;患者术后可辅助化疗,并积极随访,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的预后及病理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6例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的组织类型:黏液性5例(31%),浆液性11例(69%)。临床分期Ⅰ期12例(75%),Ⅱ期2例(12.5%),Ⅲ期2例(12.5%),Ⅳ期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单纯手术5年存活率92.3%,6例手术治疗后给予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CAP)方案为主的化学药物治疗5年存活83.3%(P〈0.01)。Ⅰ期12例中9例行保守性手术,3例行根治性手术,5年存活率分别为91%和66.7%(P〈0.01)。结论: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应适当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23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患者均获随访。2例死亡,存活率为91.30%(21/23),2例复发。11例Ⅰ期保守性手术患者中有4例术后生育,随访至今未复发。结论卵巢交界性肿瘤预后较好,手术是治疗卵巢交界性肿瘤的基本措施,对有生育要求的年轻患者可以实施保守性手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复发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2000 年 3 月—2015 年 1 月收治的 112 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的临床资料。 结果 112 例患者发病的平均年龄为(50.59±16.90)岁。 FIGO 临床分期Ⅰ 期 102 例(91.07%), Ⅱ 期 4 例(3.57%), Ⅲ期 6 例(5.36%);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 行 CA125 检查患者 102 例, 其中指标升高者 27 例, 占 26.47%;112 例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 年轻患者较年长患者更倾向于选择保守手术治疗; 随访患者 97 例, 其中 5 例复发, 复发病例均行非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对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下复发的病例进行对比, 病理提示微浸润患者复发率高于无微浸润患者[37.50%(3/8) vs. 2.25%(2/89), P=0.004]; 在浆液性交界性肿瘤患者中, 微乳头型交界性浆液性肿瘤的复发率高于非微乳头型[40.00%(2/5) vs. 0(0/ 41),P=0.019]; 7 例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患者成功妊娠。 结论 对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患者可选择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结局安全有效。 对于存在间质微浸润及微乳头型患者要警惕复发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王惠珍  王光敏 《河北医药》2000,22(11):827-828
目的 掌握卵巢交界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7年来收治的18例卵巢交界性肿瘤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病理分类:浆液性7例,粘液性11例。按FIGO临床分期:Ⅰ期14例,Ⅱ期3例,Ⅲ期1例。18例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接受化疗8例。无瘤存活14例,死于交界性肿瘤2例,内科疾患2例,全组5年以生存率为88.8%。本组资料显示,期别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 卵巢交界性肿瘤的诊断主要为病理切征,治疗主要为手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细胞周期蛋白B1、P34cdc2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探讨细胞周期蛋白B1、P34cdc2在卵巢上皮性肿瘤发生、发展及判断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对正常卵巢、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卵巢交界性肿瘤和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的细胞周期蛋白B1、P34cdc2进行检测。结果细胞周期蛋白B1和P34cdc2在正常卵巢、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交界性卵巢肿瘤和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呈递增趋势,且二者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1)。在58例卵巢癌中细胞周期蛋白B1及P34cdc2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2,P<0.01)。细胞周期蛋白B1及P34cdc2的表达与卵巢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与病理学类型无关。结论过表达的细胞周期蛋白B1和P34cdc2可作为反映卵巢上皮性肿瘤细胞分裂增殖能力和临床分期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观察卵巢交界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探索肿瘤组织学改变的意义。方法对14例卵巢浆液性交界瘤进行回顾分析。肿瘤分期按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标准,Ⅰ期8例,Ⅱ期4例,Ⅲ期2例。结果2例浆液性交界瘤于术后5年和1年复发。9例卵巢浆液交界瘤2-7年随访,按Kaplan-Meier法5年生存率为100%。结论卵巢浆液性交界瘤预后较好,卵巢表面生长的浆液性交界瘤常伴有腹膜种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73及突变型p53蛋白在人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进一步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方法:检测102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p73及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检验,综合患者的手术病理分期、组织类型、病理分级以及预后等重要的相关因素来分析每种蛋白表达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①p73蛋白在良性肿瘤中无表达,而在交界性肿瘤和卵巢癌中均有表达,与组织分化有关,与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②p53蛋白在良性肿瘤中无表达,而在交界性肿瘤和卵巢癌中均有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有无腹水和淋巴结转移相关。③p73表达与p53表达呈显著正相关。④p53蛋白累积与生存预后呈显著负相关,而p73表达与生存时间无关。结论:①p73基因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②在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中,p73过表达与p53表达状况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9.
一、临床资料1988年8月至1992年11月,我科收治11例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患者,均经病理核实。患者平均年龄37岁(21~65岁),其中浆液性细胞型肿瘤4例(36.4%),粘液性肿瘤5例(45.5%).混合细胞型肿瘤2例(18.8%)。本组原发性卵巢肿瘤平均直径10~22cm,其中粘液瘤平均直径18cm,略大于浆液性平均直径16cm,临床分期按FIGO分期法,治疗以手术为主加化疗,11例均存活,最长达5年。二、诊断与分期本组11例患者.发现下腹肿块9例,伴下腹疼痛2例,1例因急性腹膜炎由外科手术中发现卵巢巨大囊肿破裂转入,另1例由于卵巢囊肿蒂扭转急腹症入院。肿瘤大体标本,囊腔内见乳头样突起,术中送冰冻切片以便决定手术方式。交界性卵巢肿瘤主要依靠组织学诊断.上皮明显增生,一般增生到3~4层.若超过4层.细胞极性紊乱和异型性,需要考虑恶性,但要与上皮斜切加以鉴别,卵巢交界性肿瘤无肿瘤细胞间质浸润现象,这一点是与恶性肿瘤主要区别之一。在电镜下交界瘤出现核皱褶,这一特点与囊腺癌细胞核的变化相同,但交界瘤的上皮细胞往往有纤毛,而在囊腺癌中看不到纤毛。临床分期按FIGO分期法,除正例囊肿破裂,生物行为已属皿期外,IO...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卵巢交界性肿瘤(BOTs)的治疗进行探讨,为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3年间65例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病例,对其治疗经过和疗效进行详细的探讨。结果结果显示65例患者术后康复效果较好。同时对65例中的56例患者进行平均为期70个月的随访,只有1例患者病症复发,术后2年后死亡。结论利用手术方式进行卵巢交界性肿瘤的治疗预后效果较好,尤其对有生育功能要求的患者行囊肿剔除或患侧附件摘除术较为合适。另外,早期症状的治疗可不用清扫淋巴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BOT)的临床特点及病理诊断分析。方法 对商丘市妇幼保健院2010年1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6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对其病理诊断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4例患者中经病理组织学诊断为单纯BOT型34例(浆液性20例,粘液性11例,其他3例。Ⅰ期15例,Ⅱ期16例,Ⅲ期3例)和BOT伴微浸润型22例(浆液性12例,粘液性8例,其他2例。Ⅰ期5例,Ⅱ期12例,Ⅲ期5例)。随访12—60个月,复发6例,死亡1例。结论 正确诊断卵巢交界性肿瘤,有利于指导临床医师准确实施手术方案及术后治疗。广泛取材并依靠显微镜下观察是评估此类肿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何霞  罗梅  薛家强 《重庆医药》2009,38(16):2032-2033,2035
目的探讨KLK7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34例卵巢上皮性癌、19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32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及37例正常卵巢组织中KLK7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KLK7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及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4%、47.4%)及表达水平(分别为0.85&#177;0.15、0.53&#177;0.09)均显著高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分别为15.6%、16.2%和0.20&#177;0.13、0.22&#177;0.11,P均〈0.05);且KLK7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均与手术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KLK7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不同程度的表达增强与卵巢上皮性肿瘤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癌组织血管生成及卵巢上皮性肿瘤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检测20例上皮性卵巢肿瘤、12例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和48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中VEGF水平,同时以CD34标记肿瘤微血管内皮细胞,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微血管(MVD)的生成密度.结果 良性、交界性及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血VEGF水平依次升高,分别为(686.28±149.68)ng/L、(750.28±90.12)ng/L和(1 183.23±293.22)ng/L(P<0.001),肿瘤组织中微血管(MVD)的生成密度依次升高(P<0.001);上皮性卵巢癌中患者血VGEF与组织中MVD表达正相关(r=0.625,P<0.001),并在浆液性卵巢腺癌、低分化卵巢腺癌中水平明显升高(P=0.046、P=0.029),而与临床分期无关.结论 血VEGF水平与上皮性卵巢癌血管生成相关,可作为反映卵巢上皮性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有助于判断卵巢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卵巢上皮性肿瘤中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45例,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50例及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61例中Galectin-3、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中Galectin-3、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67.2.%和70.5%,明显高于良性组及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Galectin-3、VEGF的表达与肿瘤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肿瘤的类型及肿瘤患者患病年龄状况无关(P>0.05)。Galectin-3与VEGF在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739,P<0.05)。结论卵巢上皮性肿瘤中Galectin-3及VEGF的表达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卵巢肿瘤的恶性程度,与肿瘤的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成为判断卵巢上皮性肿瘤性质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总结85例经病理快速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诊断的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的一致性,最终79例患者经石蜡切片确诊为卵巢交界性肿瘤,分析其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结果Ia期56例(70.9%),1b期4例(5.1%),IC期14例(17.7%),Ⅱ期3例(3.8%),Ⅲ期2例(2.5%)。浆液性40例(占50.6%),黏液性26例(占32.9%),混合性9例(占11.4%),其他类型4例(占5.1%)。最终石蜡切片确诊79例卵巢交界性肿瘤,6例恶性肿瘤,67例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诊断相符,诊断总体准确率为78.8%。79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对无生育要求及绝经患者39例(49.4%)行根治性手术,40例(50.6%)行保留生育功能的保守性手术。结论卵巢交界性肿瘤术前确诊困难,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是指导手术的有效手段,力求提高其准确性;手术是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年龄及有无生育要求是选择手术方式的主要因素,可行保守性手术或根治性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TEN在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2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12例卵巢交界性肿瘤,80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结果 PTEN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主要表现为表达缺失,显著低于正常卵巢组织、良性上皮性肿瘤(P均<0.01)。PTEN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与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结论 PTEN表达缺失参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PTEN蛋白表达缺失是可能是卵巢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viio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4例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石蜡块标本中OPN和MMP-3的表达,其中恶性34例,交界性10例,良性10例;并将OPN、MMP-3在卵巢恶性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①OPN、MMP-3在卵巢良性、交界性和恶性浆液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P〈0.05,P〈0.01);②OPN、MMP-3在卵巢恶性浆液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组织学2、3级高于1级(P〈0.05);手术分期:晚期(Ⅲ-Ⅳ期)高于早期(I-Ⅱ期)(P〈0.05);而在其他临床病理的分组间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OPN与MMP-3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5729,P〈0.01)。结论:OPN、MMP-3与卵巢恶性浆液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二者可能共同促进了、卵巢恶性浆液性肿瘤的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噬基因BECN1和凋亡抑制基因bcl-2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owerVision二步法检测10例正常卵巢、20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10例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60例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BECN1,bcl-2基因表达情况,井分析其表达与不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BECN1,Bcl-2均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两者均与肿瘤的病理学类型无关。BECN1和Bcl-2表达之间呈正相关。结论:BECNl和bcL-2基因共同参与了上皮性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方法选取临床40例卵巢上皮性肿瘤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Ⅰ期32例,Ⅱ期6例,Ⅲ期2例。结论卵巢上皮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卵巢肿瘤,大致上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  相似文献   

20.
40岁以下妇女卵巢上皮性癌7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碧芳  裴红  吴强  周宝琴 《江苏医药》2006,32(12):1156-1157
目的 探讨40岁以下妇女卵巢上皮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年1月-2000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岁以下妇女卵巢上皮性癌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3例患者确诊为卵巢上皮性癌的中位平均年龄为33岁,多以腹痛,腹胀和盆腔包块为主要症状,49例(67.1%)为单侧,肿瘤最大径线平均为15.4cm,所有患者均接受肿瘤减灭术,57例(78.1%)达到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病理分级为G1、G2、G3级者分别为45.2%(33/73)、34.2%o(25/73)、20.6%(15/73)。病理类型以浆液性囊腺癌和粘液性囊腺癌最常见,占78.1%(57/73)。41例(56.2%)临床分期为Ⅰ期和Ⅱ期。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化疗,5年生存率53.4%。本病预后与临床分期、细胞学分级、手术彻底性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40岁以下妇女患者卵巢上皮性癌较少见,肿瘤体积较大,单侧多见,早期,高分化多见,经手术和化疗,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