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导管从外周静脉导入中心静脉,可以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既可减少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又能避免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从而保护外周血管,减少局部不良反应,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2.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并使其末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入术。与传统的静脉给药和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术相比,PICC具有留置时间长、能够安全地输注刺激性药物、保护患者血管、减轻患者痛苦及可由护士操作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成功和置管后的并发症。方法 对640例有长期输液适应的病人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导管。外径为0.8mm(Fr3)、(Fr4),1.6mm(Fr5)结果 本组穿刺成功率95.1%(包括:穿刺2次成功),失败率为4.9%。609例插管成功后的临床表现:(1)上臂胀感占12%;(2)重症静脉炎在一周左右发生占2.6%;(3)导管异位占3%,经调整后恢复正常位置;(4)导管堵塞率在20天以上90天以内发生的占21.4%。(5)清洗堵塞导管成功率占33.1%,失败率占66.9%。结论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操作简单,可长期安全保留在血管内,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 ( peripherally in- 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 ) 是从肘部贵要静脉、正中静脉或头静脉穿刺将PICC导管送至上腔静脉的技术。因肘部静脉属于表浅静脉,易充盈显现,可在直视下穿刺进入静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在临床工作中会遇到因高度浮肿或肥胖导致穿刺困难甚至失败,不仅可增加患者的疼痛和经济负担,也可影响其治疗。  相似文献   

5.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并使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PICC具有中心静脉置管的各种优点,而且只需外周血管穿刺,便于护士操作,不受性别年龄等限制,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在极低出生体重儿营养支持方面,已成为建立静脉营养通道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6.
杨竞 《现代保健》2009,(34):123-124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方法针对易导致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因素制定置管方法、预防措施及护理措施。结果对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干预导管相关性感染。结论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操作过程中,对导管进行正确应用及护理,可避免导致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美国BD公司引入中国的静脉输液技术,被广泛用于肿瘤化疗、成人术后肠外营养和早产儿营养通路的建立等方面。该技术是维持静脉通畅及预防静脉炎的有效方法,适用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静脉输入刺激性药物的患者。PICC具有中心静脉置管的各种优点,而且只需外周血管穿刺,便于护士操作,不受性别、年龄等限制,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并使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PICC具有中心静脉置管的各种优点,而且只需外周血管穿刺,便于护士操作,不受性别年龄等限制,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在极低出生体重儿营养支持方面,已成为建立静脉营养通道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9.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因操作方便安全,并发症较其他的深静脉置管少,为需要中长期输液及输注刺激性药物的患者提供静脉通道.临床实际工作中发现,老年患者由于上肢皮肤肌肉松弛而形成"蝴蝶袖",采用盲穿方法穿刺置入PICC时成功率较低.2011年10月起,我院对老年蝴蝶袖患者采用改良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肘上穿刺置入PICC导管的方法,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已作为一种可靠的血管通道器材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置管时可因多种因素导致导管异位.目前临床上PICC置管时要求患者平卧位,术肢外展与躯干成90°,送管时头转向穿刺侧,下颌靠近肩部.这种体位影响患者舒适度,且有些患者因疾病原因不能配合此体位.  相似文献   

11.
不同置放途径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比两种经不同途径置放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选择需长期输液治疗的患80例,分为A、B两组,每组各40例。A组应用双腔或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美国Arrow公司)经锁骨下静脉穿刺至上腔静脉置管,B组应用“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美国B—D公司Peripherally Insented Central Catheter,简称PICC)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观察2组置管成功率、流速及导管相关并发症30天。结果 置管成功率相近(P=0.5562):PICC导管置管成功97.5%(39例);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100%(40例)。导管堵塞率有明显差别(P=0.0231):PICC9例(22.5%),锁骨下静脉穿刺2例(5%)。锁骨下静脉置管流速明显快于PICC(P=0.0001)。其他导管相关并发症两组无明显差异(P=0.1521~0.5562)。气、血胸并发症:PICC末发生,锁骨下静脉穿刺1例(2.5%)。动脉损伤:PICC末发生,锁骨下静脉穿刺1例(2.5%)。导管易位:PICC2例(5%),锁骨下静脉穿刺1例(2.5%)。静脉炎:PICC2例(5%),锁骨下静脉穿刺末发生。导管感染:PICC末发生,锁骨下静脉穿刺2例(5%)。大多数PICC置管可由护士完成,而锁骨下静脉置管全部由医师操作。结论 经锁骨下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流速大,是抢救危重患的首选导管。PICC导管穿刺更安全、易推广;导管堵塞或感染后,能进行原地置换;是长期输液和大剂量长时间化疗的首选中心静脉导管。两种置管途径的导管相关感染率无统计学羌异。  相似文献   

12.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ization,PICC)是一种经外周静脉导人且导管尖端位于中心静脉的置管技术。目前,在国外PICC已成为一种主要的中长期静脉体液治疗的途径。本文回顾性分析了510例次PICC的临床应用资料,观察其置管成功率、带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效果,以评价PICC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因素分析以及控制对策,以降低静脉导管感染率。方法选取急性白血病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儿115例,收集其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导管感染的主要因素,探讨其护理对策。结果 115例患儿发生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感染28例,发生率为24.35%,单因素分析表明,PICC留置感染的原因包括患儿年龄、穿刺部位渗血、中心静脉导管阻塞、静脉血栓、静脉炎、导管脱出、疾病类型与合并骨性疼痛、PICC穿刺次数及留置时间,其中穿刺部位渗血、中心静脉导管阻塞、导管脱出和PICC穿刺次数是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提高临床PICC操作质量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利于降低PICC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静脉化疗是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为避免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及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建立一条良好的静脉通道以保证药物准确输入很有必要。我科自2007年9月起,对需要行多周期化疗的患者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北京协和医院10例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方法、维护及导管使用的临床观察,探讨导管的特点及安全性.方法 10例患者采用超声弓l导下塞丁格技术分别置入4Fr单腔、5Fr双腔、6Fr三腔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10例患者成功上臂置管,常规维护,并发症较少.结论 导管耐高压注射、能够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流速快,可以满足临床加强CT造影及大量补液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将导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目的是确保药物直接进入上腔静脉,避免患者因长期静脉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所带来的血管损害[1],减轻患者痛苦,为患者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我科于2006年10月至2007年11月共行570例PICC术,本研究总结了术后不同位置导管异位对静脉输液的影响,以期为PICC的维护和并发症处理提供帮助。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570例患者中有83例(14.6%)出现不同位置异位,其中5例异位至头静脉(A组),男1例,女4例…  相似文献   

17.
静脉化疗是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为避免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及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建立一条良好的静脉通道以保证药物准确输入很有必要.我科自2007年9月起,对需要行多周期化疗的患者采用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满意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PICC导管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60例PICC留置导管的病人进行观察,并对24例PICC导管留置失败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4例PICC置管患者中,留置时间为3-90天,血栓形成8例,留置导管滑脱6例,导管不通4例,穿刺局部感染6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catheter relatedinfection,CRI)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 以2017-2018年丹东市某医院进行PICC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从医院病历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患者性别、年龄、合并基础疾病、穿刺部位、穿刺方法 、穿刺次数、导管材料、PICC...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北京协和医院10例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方法、维护及导管使用的临床观察,探讨导管的特点及安全性。方法10例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分别置入4Fr单腔、5Fr双腔、6Fr三腔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评估治疗效果。结果10例患者成功上臂置管,常规维护,并发症较少。结论导管耐高压注射、能够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流速快,可以满足临床加强CT造影及大量补液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