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磁共振T1ρ和T2mapping成像评价骨性关节炎(OA)早期软骨损伤的价值。方法 对78例OA患者(轻度OA组50例,重度OA组28例)和23名正常人(正常组)行膝关节软骨MR扫描,包括FSET1W/T2W、自旋锁定T1ρ和T2mapping成像。分别测量股骨软骨平均T1ρ和T2值,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共86个膝关节516个观察面纳入研究,其中正常组20名,轻度OA组41例,重度OA组25例。65例(143个关节面)出现不同程度软骨损伤,主要位于股骨内侧髁后部。重度OA、轻度OA及正常组平均T1ρ和T2值分别为(48.37±5.80)ms和(48.67±6.05)ms、(44.26±4.16)ms和(45.78±5.85)ms、(40.34±2.10)ms和(42.62±4.15)ms,各组间T1ρ值和T2值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OA组与正常组T2值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1ρ和T2mapping成像可发现早期软骨损伤,T1ρ敏感度更高,可用于早期诊断骨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磁共振T1ρ成像技术定量评估股骨头坏死患者软骨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7例股骨头坏死初治患者及24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MR和T1ρ检查,通过工作站后处理计算定量参数T1ρ值。比较对照组及不同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期患者的T1ρ值,并分析T1ρ值与ARCO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47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中,ARCO Ⅰ期6例,Ⅱ期13例,Ⅲ期28例。对照组、Ⅰ期、Ⅱ期、Ⅲ期患者的T1ρ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3,P<0.01);Ⅲ期与对照组、Ⅰ期及Ⅱ期的T1ρ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1ρ值与ARCO分期呈正相关(rs=0.75,P<0.01)。结论 T1ρ成像技术可用于定量评估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软骨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基于3.0 T MRI T2 mapping的纹理特征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een osteoarthritis,KOA)患者不同程度软骨损伤分级中的诊断性能.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实验组骨性关节炎患者72个膝关节及对照组健康志愿者22个膝关节.通过矢状位T2 mapping生成T2伪彩图,在T2伪彩图中画取RO...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MR T1ρ技术诊断早期骨性关节炎(OA)软骨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经临床和MRI确诊的OA患者75例及健康志愿者23名(对照组),进行常规MR及MR T1ρ成像。根据常规MRI表现,按Noyes分级将OA患者分为轻度OA组和重度OA组,比较不同OA组与对照组患者T1ρ值差异,分析年龄与T1ρ值的相关性。结果 膝关节T1ρ伪彩图对照组呈均一蓝色,轻度OA组呈斑片状绿色增高影,重度OA组色阶信号混杂。对照组、轻度OA组和重度OA组膝关节软骨平均T1ρ值为(39.18±2.05)ms、(44.00±3.33)ms和(47.57±3.57)ms,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1ρ值与年龄呈正相关(r=0.62,P<0.05)。结论 T1ρ成像可显示膝关节OA患者早期软骨损伤,有助于早期诊断OA。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关节镜为“金标准”,研究T1ρ技术对踝关节距骨骨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对比T1ρ、PDWI对早期踝关节软骨损伤诊断的敏感性。方法 研究40例临床诊断为踝关节损伤拟住院行关节镜检查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前MR和T1ρ成像检查,随后的1周内行关节镜检查。冠状位测量正常与损伤软骨的T1ρ值,所有病例均记录MR和关节镜结果。结果 T1ρ技术可清晰地显示踝关节距骨软骨,且呈现不同色阶。正常软骨的T1ρ值为(32.66±1.92)ms,随着软骨损伤的加重T1ρ值逐渐增高。Ⅰ-Ⅱ型软骨损伤的T1ρ值无明显差异(P=0.12>0.05),其余各分型软骨的T1ρ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1ρ技术能够客观的分析踝关节距骨软骨的损伤程度;T1ρ技术对于发现早期软骨损伤非常敏感,较常规PDWI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2*mapping辅助MRI技术对差异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软骨损伤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病变组,共46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4例,年龄22~69岁(41.19±15.53岁);另将7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23~64岁(42.05±15.28岁)。两组均行膝关节MRI常规扫描及T2*mapping序列扫描,分别比较两组不同区域软骨T2*值,分析病变组软骨损伤程度、各区域浅深层软骨以及股骨内侧髁、外侧髁负重区与非负重区的T2*值。结果病变组股骨内侧髁、股骨外侧髁、内侧胫骨平台、外侧胫骨平台T2*值均高于对照组(P < 0.05)。重度患者股骨内侧髁、股骨外侧髁、内侧胫骨平台、外侧胫骨平台T2*值均高于轻度患者(P < 0.05)。病变组股骨内侧髁、股骨外侧髁、内侧胫骨平台、外侧胫骨平台浅层软骨的T2*值均高于深层软骨(P < 0.05)。病变组股骨内侧髁、外侧髁负重区的T2*值均高于负重区(P < 0.05)。结论T2*mapping辅助MRI技术在诊断差异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软骨损伤程度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为患者病情的判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T1ρ对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例OA患者的患侧膝关节行T1ρ、T2 mapping序列扫描,以T2 mapping序列作为对比,测量髌骨、股骨软骨的T1ρ、T2值,与20例正常组比较;同时计算各部分软骨的T1ρ、T2值Z-score 的置信区间、Z-score的相关性(Pearson相关)及了解其分布情况。结果 OA组髌骨、股骨软骨T1ρ值分别为(50.01±4.23)ms、(53.80±4.38)ms,较正常组(45.12±0.92)ms、(45.42±0.84)ms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77,P<0.001;t=8.446,P<0.001)。OA组与正常组软骨的T1ρ、T2值之间具有相关性[OA组相关系数为0.548±0.170,置信区间为(0.396,0.812),正常组相关系数为(0.455±0.163),置信区间为(0.246,0.789)]。结论 OA患者中关节软骨T1ρ值升高,且T1ρ与T2值两者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T1ρ与T2 mapping能互补的诊断关节软骨早期退变,两技术可作为临床诊断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T1ρ和T2 mapping成像观察青少年尺、桡骨远端骺板表现,分析其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20名健康青少年志愿者,采集双侧腕关节T1ρ和T2 mapping,观察尺、桡骨远端骺板形态,测量尺骨远端骺板内、外侧区和桡骨远端骺板内侧区、中间区及外侧区T1ρ和T2值;比较不同侧别、性别间尺、桡骨远端骺板总体及不同区域的T1ρ和T2值差异,分析尺、桡骨和远端骺板T1ρ及T2值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尺、桡骨远端骺板于T1ρ和T2 mapping原始图中均呈板状高信号。不同侧别、性别之间,尺、桡骨远端骺板总体及不同区域T1ρ和T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桡骨远端骺板T1ρ值与年龄呈正相关(r=0.596,P=0.006),其余参数均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 T1ρ及T2 mapping成像可直观显示青少年尺、桡骨远端骺板形态,定量观察骺板生化改变,可行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T2^*mapping技术诊断早期膝关节软骨退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常规MR成像显示关节软骨正常而关节镜诊断软骨退变的65个膝关节,先记录常规MR成像显示关节软骨正常的具体关节面和数量,再记录T2^*mapping诊断为软骨退变的具体关节面和数量并与关节镜结果对照。测量软骨内退变区域T2^*值以及正常区域T2^*值,统计分析两者是否存在差异。结果:65个膝关节,关节镜诊断软骨退变113处,T2^*mapping诊断软骨退变72处,T2^*mapping诊断阳性率63.7%。软骨退变区域的T2^*均值为30±8.1ms,正常区域的T2^*均值为23±5.1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85,P<0.05)。结论:T2^*mapping技术可明显提高MR术前诊断早期软骨退变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MR) T2 mapping成像技术定量评价早期腰椎间盘退变的价值。方法:纳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因腰痛进院就诊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MR检查、常规MR扫描与T2 mapping成像检查,根据Pfirrmann标准对腰椎间盘进行分级,同时测定T2 mapping成像下髓核、纤维环前/后缘的T2弛豫时间,并且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级同年龄的关系。结果:经MR扫描出375个腰椎间盘,Pfirrmann标准分级为Ⅰ级58个,Ⅱ级116个,Ⅲ级92个,Ⅳ级75个,V级34个;腰椎间盘各分级髓核T2弛豫时间随分级增高而缩短,腰椎间盘纤维环前/后缘T2弛豫时间也随机分级增高而缩短,但是纤维环前缘在Ⅱ级~Ⅳ级的指标无显著差异;腰痛者年龄同腰椎间盘分级呈弱正相关,龄与纤维环前/后缘T2值呈弱负相关,椎间盘纤维环前/后缘T2值与各分级均呈弱负相关。结论:MRT2mapping成像技术可为早期定量评价腰椎间盘退变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磁共振T1ρ成像检测兔膝关节软骨早期退变的可行性。方法 将32只实验兔随机分组;其中24只(实验组)随机分为A~D组,每组6只,均予左侧膝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建立关节软骨早期退变的模型;余8只作为空白对照组(E组),随机分为EA、EB、EC、ED亚组,每组2只,分别做为A、B、C、D组的空白对照。于末次注药后1、2、3、4周分别对A~D组(对EA、EB、EC、ED亚组进行同期对照成像)行双膝常规T2W、3D-FS-SPGR和T1ρ扫描后处死并取双膝关节股骨髁软骨做组织学检查。测量并分析兔股骨髁软骨T1ρ值组内及组间的差异,并与组织学结果对照。结果 实验组处理侧(左侧)股骨髁软骨T1ρ值均明显高于对照侧(P<0.05);实验组处理侧股骨髁软骨T1ρ值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P<0.05);T1ρ伪彩图显示实验组处理侧软骨呈浅绿色向深绿色的渐进性改变;组织学检查显示实验组处理侧股骨髁软骨发生早期退变,软骨内PG含量明显下降。结论 T1ρ值能够敏感地量化反映关节软骨退变早期、形态学改变之前的蛋白多糖变化。T1ρ成像可能为临床检测关节软骨早期退变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磁共振T2-mapping成像评价长跑爱好者膝关节软骨厚度及软骨T2值的变化。方法: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抽取80例长跑爱好者为研究对象,在其跑步前24小时、10公里跑步后立即及休息24小时后进行磁共振T2-mapping成像评价,分析膝关节软骨恢复情况。结果:从影像学可以看出,10公里跑步后的膝关节内外侧胫骨中央区域、内外侧股骨髁中央区域软骨厚度、软骨T2值明显薄于/低于跑步前24h、休息24h后(P<0.05),但跑步前24H和休息24H后的膝关节内侧胫骨中央区域、内外侧股骨髁中央区域软骨厚度、软骨T2值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患者的软骨厚度及软骨T2值患者发生一定变化,但在休息24h后基本恢复原来水平,为避免膝关节损伤,患者可尝试2天及以上长跑运动一次,保证长跑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定量MR图像可能的临床应用和借助于计算机自动认读图像的可行性.方法利用最基本的磁共振参数,自旋密度ρ、弛豫时间T1、T2以及临床自旋回波序列、线性回归拟合方法得到定量maps,以探索所执行的路线.结果分别用自旋双回波序列和自旋快回波序列采集混合加权图像数据,对其中任一套数据进行后处理,都成功得到了定量的自旋密度ρ-map、弛豫时间T2-map和T1-map.结论上述两种采集方法中,快自旋回波采集可减少采集时间,且效果比较理想.用一个子序列扫描获得一套数据,同时处理出三个参数的maps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磁共振纵向弛豫时间定量(T1 mapping)成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和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肌纤维化的价值,及心肌纤维化与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关系。方法 收集经临床诊断证实的30例HCM患者(HCM组)、27例DCM患者(DCM)和符合纳入标准的33例患者(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均行心脏电影成像、对比增强前、后T1 mapping成像、延迟对比增强(LGE)成像。测量不同受检者增强前、后左心室平均T1值及心功能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心肌平均T1值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HCM组22例(22/30,73.33%)患者存在延迟强化,DCM组15例(15/27,55.56%)患者存在延迟强化,对照组无延迟强化。比增强前,HCM组[(1294.79±85.22)ms]、DCM组[(1312.88±59.57)ms]左心室心肌T1值均较对照组[(1266.56±57.33)ms]显著增加(P均<0.05);对比增强后,HCM组[(491.31±121.59)ms]、DCM组[(466.77±126.34)ms]左心室心肌T1均值较对照组[(534.09±92.73)]显著减低(P均<0.05)。HCM患者左心室心肌增强前T1值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58,P<0.05),增强后T1值与其呈正相关(r=0.59,P<0.05);DCM患者左心室心肌增强前T1值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55,P<0.05),增强后T1值与其呈正相关(r=0.51,P<0.05)。结论 HCM和DCM患者心肌纤维化与心功能相关;T1 mapping成像有助于评价HCM和DCM患者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T2 mapping成像评价青年健康志愿者肩关节软骨构成成分的可行性,并定量分析肩关节软骨T2值。方法 对16名青年健康志愿者行双侧肩关节斜冠状位8回波T2 mapping成像,并经后处理获得伪彩图,将肩关节软骨三等分为外带、中带、内带,测量其T2值。比较外带、中带、内带间T2值的差异及不同性别间、左右侧间T2值差异。结果 肩关节软骨外带、中带、内带T2值分别为(38.67±2.82)ms、(38.41±2.52)ms、(36.49±1.80)ms,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89,P=0.001),肩关节外带、中带软骨T2值均大于内带(P均<0.05)。肩关节软骨外带、中带及内带的左侧与右侧T2值、不同性别间肩关节软骨外带、内带T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性别间肩关节软骨中带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 mapping成像可用于评价肩关节软骨构成成分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将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的疼痛和功能状态的影响,并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后T2 mapping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36例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受试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接受以肌力训练为主的康复训练,包括膝关节活动度训练、下肢肌力训练等,并进行超声引导下ESWT治疗;对照组行以肌力训练为主的康复训练,并进行冲击波能流密度为0的超声引导下ESWT治疗。对所有受试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及治疗后12周(±7天)行膝关节活动度、VAS评分、WOMAC评分、6MWT等评定,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7天)行膝关节核磁T2 mapping评估软骨损伤和退变程度。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较,治疗后即刻及治疗后12周VAS评分和WOMAC评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WOMAC评分中的疼痛和僵硬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关节功能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即刻与治疗前6MWT差值及治疗后12周与治疗前差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  相似文献   

19.
背景:T1ρ驰豫时间是探测软骨生化改变的最具吸引力的新的磁共振参数。早期骨关节炎主要表现为蛋白多糖的丢失以及胶原的轻微改变。目的:应用T1ρ成像技术与弛豫时间图量化分析方法,评价体外胰蛋白酶消化与未消化家猪髌骨软骨T1ρ驰豫时间的改变。设计、时间及地点:同体对照观察,于2007-02/2008-01在丹麦奥胡斯大学医院骨科与磁共振研究中心完成。材料:丹麦雌性长白猪10头,左右侧髌骨共20个。方法:选择10头家猪,取右侧髌骨10个为对照组,浸泡于PBS中4 h后取出。取左侧髌骨10个为消化组,浸泡于含有胰蛋白酶的PBS溶液中,4 h后取出。利用7.0T磁共振机,分别采用自旋锁定自动补偿脉冲簇的三维SE序列进行扫描,获得关节软骨的T1ρ加权图像。重构T1ρ弛豫时间图,测定关节软骨T1ρ值。取两组髌骨软骨标本行番红O/固绿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主要观察指标:①T1ρ弛豫时间图量化分析结果。②两组软骨标本组织学结果。结果:经酶诱导消化的体外家猪髌骨关节软骨T1ρ加权图像成像清晰,呈分层状表现,对比度好,无异常伪影。大体观察两组关节软骨T1ρ加权图像,见局部的信号异常改变。重构T1ρ弛豫时间图并量化测定分析显示,消化组软骨表层T1ρ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其全层、深层与钙化层之间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结论:经胰蛋白酶诱导消化可引起退变软骨T1ρ驰豫时间改变,特别是在软骨的表层变化明显,提示T1ρ驰豫时间是较敏感、特异性的检测指标,可进一步应用于关节软骨退变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磁共振T2 mapping成像技术对健康成年人腕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 定量评价的可行性。 方法 经知情同意纳入81名健康志愿者(平均年龄23.7±5.3岁),行腕关节3.0T磁共振冠状位8回波T2 mapping成像。由1名肌骨影像诊断医师在AW 4.6工作站进行后处理,选择桡侧软骨、三角纤维软骨盘(TFC)、纤维血管、类半月板、TFC的尺侧附着处5个感兴趣区(ROI)测量T2值,对比分析各ROI间T2值的差异及不同性别间、利手与非利手间T2值差异。 结果 所纳样本桡侧软骨、TFC、纤维血管、类半月板、TFC尺侧附着处T2值范围分别为(41.37±7.04) ms、(29.8±7.23) ms、(34.22±6.85) ms、(39.26±8.88)ms、(32.57±7.23)ms,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235,P<0.01)。除了纤维血管组织与TFC尺侧附着处、软骨与类半月板之间T2值无统计学差异,其他ROI之间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利手与非利手T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2 mapping 成像技术可以评价TFCC软骨成分的变化, 对定量评价早期腕关节软骨退变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