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2.
休克期切痂植皮在大面积化学烧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临床资料 :大面积化学烧伤患者 4例 ,其中男 3例、女 1例 ,年龄 2 0~ 4 5岁。烧伤总面积 4 5 %~ 92 % ,Ⅲ度烧伤 38%~ 76 %TBSA。致伤原因 :三氯化磷烧伤 2例 ,硝酸烧伤 1例 ,硝酸、盐酸混合液烧伤 1例。手术开始时间为伤后 6~ 19h。一次切痂面积 30 %~ 4 5 % ,切痂后创面均用辐照猪皮覆盖 ,术后 4~ 5d行自体微粒皮 大张打洞新鲜猪皮覆盖。治疗过程中重点监测尿量、心率、呼吸、消化道症状及有无口渴等。控制尿量 80~ 10 0ml/h ,心率 10 0~ 110次 /min ,呼吸 2 0~ 4 0次 /min ,血红蛋白≤ 15g/L ,患者意识清楚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合并脓毒症患者切痂植皮的手术时机。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2月于笔者医院收治的60例大面积烧伤合并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休克期组(30例,休克期行手术切痂植皮)、延期组(30例,延期行手术切痂植皮)。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血液指标、血清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统计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创面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休克期组手术前后白细胞数量、血小板计数、血乳酸水平变化值量均优于延期组(P<0.05);两组术前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水平均相近(P>0.05);两组术后3 d的IL-6、TNF-α、PCT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休克期组均低于延期组(P<0.05);休克期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延期组(P<0.05);休克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延期组(P<0.05)。结论:大面积烧伤合并脓毒症患者休克期行切痂植皮手术可有效减轻创面侵袭性感染,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创面愈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休克期切痂在儿童大面积烧伤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阻止大量血浆丢失,减轻坏死组织对机体的毒性反应,降低大面积深度烧伤儿童的死亡率以及缩短住院时间。方法 对20例大面积烧伤儿童施行了休克期切痂植皮术(A组)。年龄5个月至12岁,烧伤总面积28%±11.4%,Ⅲ度面积23.1%±6.2%,开始手术时间平均伤后33小时,一次切痂面积16.1%±4.6%。为评价休克期切痂效果,随机选择18例非休克期切痂植皮大面积烧伤儿童作为对照(B组)。结果 两组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回顾美国陆军外科研究所1983年1月~1985年12月间210例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治疗结果,旨在确定切痂是否为影响大面积烧伤后生存率的一个因素。 210例(男186例,女24例,8个月~93岁,平均烧伤面积52.6%,全层烧伤32.6%)中118例(56%)伴吸入性损伤。存活者117例(55.7%,平均年龄27.9岁,烧伤面积44.5%,全层烧伤面积21.1%)中39例(33.3%)伴吸入性损伤;104例作切痂术,13例(非全层烧伤)未作切痂和植皮而自愈。表浅切痂平面至皮下 相似文献
7.
8.
9.
急诊切痂植皮治疗大面积烧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诊切痂植皮治疗大面积烧伤唐忠义,曹卫刚,陆兴安,金陵,祁强,林伟,沈国良自1991年6月至1993年2月,开展急诊切痂植皮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14例,应用自体皮和辐照消毒猪皮混合移植覆盖切削痂创面,采用脉氧仪测定组织中动脉血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SpO... 相似文献
10.
11.
大面积深度烧伤休克期切痂植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大面积深度烧伤休克期切痂植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 自1991年1月至1997年6月选择伤后及时入院的12例病人,烧伤面积平均78.3%±18.3,Ⅲ度面积平均69.2%±26.8%,其中6例合并吸入性损伤,3例气管切开。开始手术时间为伤后38.4±9.6小时,一次切痂面积39.3%±8.7%,以尿量、心率、SaO2和CVP为主要监护指标。结果 术中术后各监护指标都较平稳。与条件相似的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面积深度烧伤休克期切痂植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自1991年1月至1997年6月选择伤后及时入院的12例病人,烧伤面积平均78.3%±18.3%,Ⅲ度面积平均69.2%±26.8%,其中6例合并吸入性损伤,3例气管切开。开始手术时间为伤后38.4±9.6小时,一次切痂面积39.3%±8.7%,以尿量、心率、SaO2和CVP为主要监护指标。结果术中术后各监护指标都较平稳。与条件相似的19例非休克期切痂病人对比表明:休克期切痂病人愈合天数缩短14天左右,内脏并发症及菌血症发生率低,治愈率高,平均每日住院费用降低。结论休克期大面积切痂植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面积深度烧伤休克期切痂植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自1991年1月至1997年6月选择伤后及时入院的12例病人,烧伤面积平均78.3%±18.3%,Ⅲ度面积平均69.2%±26.8%,其中6例合并吸入性损伤,3例气管切开。开始手术时间为伤后38.4±9.6小时,一次切痂面积39.3%±8.7%,以尿量、心率、SaO_2和 CVP 为主要监护指标。结果术中术后各监护指标都较平稳。与条件相似的19例非休克期切痂病人对比表明:休克期切痂病人愈合天数缩短14天左右,内脏并发症及菌血症发生率低,治愈率高,平均每日住院费用降低。结论休克期大面积切痂植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FloTrac/Vigileov3.0系统监测心排血量(APCO)在肝移植手术中与Swan-Ganz漂浮导管经肺动脉连续心排血量(PCCO)的一致性,探讨其在肝移植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指导术中容量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肝移植手术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同时分别应用APCO和PCCO连续监测心排血量,并于麻醉后2 h(T1)、无肝期前(T2)、无肝期2 min(T3)、无肝期35 min(T4)、新肝期2 min(T5)、新肝期30 min(T6)、新肝期2 h(T7)及术毕(T8),记录患者的心排量(CO)、周围血管阻力(SVR)、每搏量变异(SVV)等血流动力学参数.Bland-Altman分析法综合分析两种方法监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与T1时比较,T2~T5时SVV明显升高,T6时SVV明显降低;T2、T3、T6~T8时PCCO明显升高,T4、T5时明显降低;T2、T5~T8时APCO明显升高,T3、T4时明显降低(P<0.05或P<0.01).T1~T4、T6~T8时PCCO均明显高于APCO,T5时明显低于APCO(P<0.05或P<0.01).除T3和T5时点外,APCO与PCCO的变化趋势一致,二者的一致性较好.结论 FloTrac/Vigileov3.0监测系统与Swan-Ganz漂浮导管经肺动脉连续心排血量监测的监测结果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用于肝移植手术中连续监测CO具有可行性,可以用于指导容量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FloTrac/Vigileo系统在单肺通气心输出量(CO)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单肺通气手术患者17例,ASAⅡ或Ⅲ级,使用FloTrac/Vigileo系统观察CO变化,记录诱导后(T0)、单肺通气5 min(T1)、10 min(T2)、30 min(T3)以及双腔管双肺通气时(T4)、关胸时(T5)的HR、MAP、心脏指数(CI)、每搏量变异度(SVV)和气道峰压(Pmax)。结果与T0时比较,T1、T5时CI明显增加(P<0.05);T1~T5时SVV均明显下降(P<0.05);T1~T3时Pmax显著增加(P<0.05)。结论 FloTrac/Vigileo系统能快速、持续地监测单肺通气时CO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大面积烧伤后48小时内病理生理变化主要为微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内液迅速而持续地渗出血管外,引起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而致休克,早在1863年Baraduc 即认为血流不足是烧伤后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对复苏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创伤(烧伤)救治技术的提高,将尽快补充血容量作为急救的第一步,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死亡率明显下降,烧伤创面处理就成为预防烧伤并发症和死亡的重心。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早期切痂植皮被公认为救治大面积深度烧伤的主要手段,伤后3至7天为首次施术时机已被国内外普遍接 相似文献
17.
大面积深度烧伤休克期切痂植皮进展娄季鹤孙永华大面积烧伤后48小时内病理生理变化主要为微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内液迅速而持续地渗出血管外,引起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而致休克,早在1863年Baraduc即认为血流不足是烧伤后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对复苏理论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FloTrac/Vigileo监测下不同体位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拟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手术时分别为头低脚高位10°(A组)、20°(B组)和30°(C组)。麻醉前行左桡动脉穿刺连接FloTrac/Vigileo系统。记录气腹前(T0)、气腹后1min(T1)、5min稳定后改变体位时(T2)、气腹后20min(T3)、气腹结束后1 min(T4)及5min稳定后恢复体位时(T5)的HR、MA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和每搏量(SV),并记录气腹时间和手术时间。结果与T0时比较,T1~T3时三组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P0.05);与T1时比较,T2、T3时C组CO及SV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T2、T3时A、B组CO及SV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A、B组气腹时间及手术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头低脚高位30°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在临床安全范围内,且手术时间及气腹时间较10°和20°短。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