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观察金尔伦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经临床、CT、MRI、TCD确诊的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金尔伦4.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脉点滴qd,连用2周,分析对比治疗前、后和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病情和重要辅助检查的变化,并同时对比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1例老年患者治疗后总的生活能力有明显提高(P<0.001),治疗过程中未发现因用药造成的毒副作用.结论 金尔伦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疗效,并且对合并多种疾病的老年患者可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2.
贺亚龙  高焱 《河北医学》2016,(8):1260-1262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66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在介入手术过程中应用DSA 进行检查。观察 DSA 在其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在 DSA 检查下,血管正常的有11例,占16.67%。有55例为血管异常患者,其中患有大脑动脉狭窄比例最多占54.55%,患有交通动脉瘤比例最少为6.06%。在治疗后,患者血管面积的狭窄程度、血管直径狭窄程度、病变的长度及最小直径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预防和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采用 DSA 进行检查,能够使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检出率得到提高,不良反应率比较低,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血脂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口服。观察两组患者4周后血脂水平;随访3年,观察两组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 LDL-C、TC 及 TG 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 P <0.05或 P <0.01),HDL-C 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 P <0.05或 P <0.01);对照组治疗后 LDL-C 高于治疗前( P <0.05)。随访3年,观察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1)。结论他汀类药物可调节血脂,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赵洁 《当代医学》2014,(15):146-147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98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9),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是81.65%以及5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则为2.04%,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一定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对策。方法:以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接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和非老年高血压患者各70例作为研究对象,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非老年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老年高血压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差等血压水平与非老年高血压对照组患者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高血压观察组患者出现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眼底病等合并症的人数均高于非老年高血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的临床特征为收缩压和脉压升高,多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要坚持个体化治疗,持续有效的平缓的降低血压,并注意并发症对疾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脑血管支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行脑血管支架治疗的45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经治疗,45例患者中有42例手术成功,总有效率为93.33%,术后有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结论脑血管支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丁基苯酞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丁基苯酞软胶囊NBP(恩必普)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69例ICVD患者,治疗组3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丁基苯酞软胶囊,200mg tid po,对照组32例(常规组)予红花注射液,40ml qd。结果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4d的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数据无显著改变。结论 丁基苯酞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宋素景  李政军  齐彦辉 《医学争鸣》2008,29(16):1535-1535
0引言 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地影响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研究表明,血液流变学及红细胞压积改变与脑梗死有密切的关系,可帮助临床对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我们通过对脑梗死患者及健康人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红细胞压积的变化规律,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及预后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神经介入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并不长,虽然在近几年得到较大的发展,但是有很多人对于神经介入,尤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却缺乏足够的认识。其实,在中风的发病中,缺血性中风占据了绝大多数,很多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都可以通过DSA的检查得到明确的诊断,有的进而可以进行神经介入治疗,甚至能达到从根本上治愈的目的。本文就我们在2002年11月-2004年5月进行DSA检查的126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分析。旨在强调DSA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临床上考虑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126例患者先进行颈动脉B超、TCD、头颅CT或MRI等检查,如果仍然不能明确诊断者,进行全脑血管DSA检查。结果临床上表现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经过常规的血液生化、颈动脉B超、TCD、头颅CT或MRI等检查,仍然不能得到明确的病因诊断者,经过DSA检查后,大多数患者得到了明确的病因诊断和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其起病急、变化快,致残率及病死率颇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疗效,本文就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1.
马文娟 《中外医疗》2011,30(17):28-29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急性脑血管意识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意识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急性脑血管意识障碍的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静脉滴注。2组均连续用药14d。观察2组总有效率,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6%、73.33%,2组比较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具有催醒作用,应用于临床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意识障碍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重型脑外伤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2月入住我院脑外科治疗重型脑外伤恢复期的患者76例,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联合穴位注射纳洛酮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60d)后比较两组患者偏瘫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手部、上肢、下肢的运动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1),生活自理能力、制约括约肌能力、转移能力、运动能力、交流能力、社会认知能力等各项FIM评分和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提高(P<0.01),认知功能MMS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提高(P<0.01),各项数据比较观察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针灸配合穴位注射纳洛酮的中医手段联合西药和高压氧治疗重型脑外伤恢复期患者,可以有效改善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提高认知功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天麻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采用纳洛酮针1.6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或0.9%的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联合天麻素针600 mg静滴,1次/d,15 d为1个疗程;对照组86例采用胞二磷胆碱针1.0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或0.9%的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联合葛根素针0.4 g静滴,1次/d,15 d为1个疗程。采用欧洲脑卒中量表(E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分及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1%,对照组为74.4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ESS及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天麻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并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醒脑静与纳洛酮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给予醒脑静与纳洛酮联合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CS)、日常生活能力(ADL)以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在总体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ADL分级方面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与醒脑静联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减少患者死亡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了纳络酮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临床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50例患者采用纳络酮治疗(治疗组),并与常规治疗(对照组)方法相对照。结果:纳络酮能明显恢复患者的意识,缩短病程,减少致残率,提高治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纳络酮治疗急性缺血性性脑血管病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陈燕雄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8):156-157,160
目的探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4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44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纳洛酮(2.0mg)静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体疗效、血气分析、临床转归。结果(1)对照组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0.0%(28/40)和88.6%(33/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在P02、PC02、SO:、HR、RR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P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与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6.8%(3/44)、12.5%(5/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6,P〉0.05)。结论大剂量纳洛酮可以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改善气血分析水平,并不能改善患者的死亡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林莎莎 《罕少疾病杂志》2020,27(1):29-30,51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7年6月收治的78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痴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例数均等,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QOL-AD和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其认知功能,对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江枫林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2):144-145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2例,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43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观察治疗前后GCS评分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4.4%,显著低于治疗组总有效率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洛酮可显著提高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胆道感染是老年人常见的外科疾病 ,由于老年人脏器功能减退 ,免疫功能下降 ,胆道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较成年人有很大不同。该文通过对 6 4例老年人急性胆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分析了老年人病理生理特点、临床特点。提醒临床医生加深对老年人急性胆道感染的认识 ,在积极抗感染 ,抗休克治疗的同时 ,尽量采取恰当有效的手术措施 ,做好围手术期处理 ,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纳洛酮联合丹参注射液对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血清神经递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8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纳洛酮组)34例和观察组(纳洛酮联合丹参注射液组)34例,然后将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2、24h的血清神经递质及抗氧化能力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2、24h的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他神经递质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抗氧化能力相关指标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丹参注射液对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血清神经递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较大,有助于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