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报导了冠心病患者针刺内关穴半小时、一小时和一小时半后 Tv_(4-6)升高,并与温溜穴对比,发现内关穴对冠心病患者有显著的特异性,之后,我们又进行内关穴与外关穴对比,再次证明内关穴有显著的特异性。同时测量内关穴与外关穴的进针深度以便探讨刺激的部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观测大鼠心肌处于正常生理态、缺血损伤病理态、低频电针和高频电针刺激后干预状态时相关经穴和非相关经穴皮肤温度变化的规律,探寻机体的机能状态与相关经穴的相关性.方法 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经穴低频电针内关穴组、经穴高频电针内关穴组,每组10只.于第3天治疗后,检测心电图,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内关、足三里、阳陵泉穴区的皮肤温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大鼠在心肌缺血损伤病理态时,双侧相关经穴内关、足三里穴区温度均降低(P<0.01,P<0.05);低频或高频电针治疗后,双侧相关经穴内关穴区温度均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 大鼠心肌处于不同状态时,相关经穴穴区皮肤温度存在一定的变化特征,以内关穴尤为明显,足三里穴次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不同穴区肥大细胞(MC)活化情况。方法 健康SD雄性大鼠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各6只。皮下多点位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心肌缺血面积验证造模成功与否,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左侧心俞穴、左侧内关穴穴区MC分布及活化情况。结果 ①模型组心肌缺血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左侧心俞穴MC数目和MC脱颗粒率显著增大(P<0.05);左侧内关穴MC脱颗粒率升高显著(P<0.05),MC数目没有显著差异;③对照组左侧内关穴MC数目大于左侧心俞穴MC数目(P<0.05),模型组左侧内关穴与心俞穴MC数目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急性心肌缺血可引起心俞穴和内关穴穴位敏化,穴区呈现MC募集和脱颗粒活化表达;正常状态下不同部位穴位MC含量不同,推测四肢部位腧穴MC含量高于背部腧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内关、足三里等穴对胃扩张模型大鼠孤束核c—fos表达及胃内压的影响,阐明NTS可能是内关、足三里穴共同调节胃功能的—个重要的延髓初级中枢。方法采用抗FOS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电生理技术。结果(1)造成大鼠胃扩张模型后,NTS内c—fos的表达增加,而电针足三里、内关穴组与胃扩张模型组比较,NTS内FOS阳性细胞数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电针足三里穴、内关穴组NTS内FOS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电针偏历穴、合阳穴组(P〈0.01)。(2)电针足三里穴、内关穴组能显著升高胃扩张模型大鼠胃内压(P〈0.01),其胃内压升高程度高于电针偏历穴、合阳穴组(P〈0.01)。结论NTS是针刺内关、足三里穴共同调节胃功能的整合中枢之一;经穴对脏腑的调控具有相对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借助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探讨低频或高频电针刺激内关穴后内关穴及非经非穴皮肤血流灌注量的变化规律及治疗次数对其的影响。方法将10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次治疗组和3次治疗组,各组再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频电针组、高频电针组5个小组,每组10只。电针组大鼠左侧内关穴每日接受针刺1次,于第1天或第3天治疗结束60 min后,应用激光散斑衬比成像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双侧内关穴和非经非穴区域的皮肤血流灌注量,HE染色观测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3次治疗后模型组内关穴区皮肤血流量显著降低(P0.01),且3次治疗模型组较1次治疗模型组内关和非经非穴皮肤血流量皆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3次治疗后低频电针组和高频电针组内关穴区皮肤血流量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内关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较非经非穴能相对特异地反映大鼠心肌处于不同状态的变化,尤其是低频或高频治疗后随次数增加能阻抑由于心肌缺血损伤诱发的相关经穴皮肤血流灌注量下降的情况,且3次治疗后以高频电针作用更为明显,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 ,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 ,通阴维脉。位于前臂掌侧 ,腕横纹上 2寸 ,掌长肌健与桡侧腕屈肌健之间。据文献记载 ,其主治胸痹、不寐、心悸、胃脘痛、呕吐、呃逆、郁证等疾病。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此穴 ,疗效满意 ,现举例如下。1 穴性探讨内关穴在《灵枢·经脉》中又称为“两筋间”。如“手心主之别 ,名曰内关” ,“心系实则心痛 ;虚则为烦心 ,取之两筋间也”。金元时期著名针灸家窦汉卿首先将“交经八穴”即八脉交会穴记载于《针经指南》 ,明确将内关穴与阴维脉联系起来。内关属手厥阴经络穴 ,经脉从胸走手 ,在胸中与…  相似文献   

7.
内关穴为临床针刺治疗呃逆的效穴,但对顽固性呃逆单纯采用针刺的方法却不奏效。笔者近几年来采用内关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静脉注射脑垂体后叶素造成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亦称实验性心绞痛),然后分别针刺阴郄、郄门、内关穴对照观察其疗效,结果表明:阴郄和郄门穴对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即实验性心绞痛有显著疗效,与内关穴的结果相当,且无副作用出现。  相似文献   

9.
内关穴 ,名出自《灵枢·经脉》 ,属手厥阴心包经 ,为本经络穴 ,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 ,通阴维脉。位于腕横纹上两寸 ,掌长伸肌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内关穴适用于治疗心悸心痛、眩晕、失眠头痛、癫痫、胃痛、呕吐呃逆等病症。大量的实验和临床实践证明 ,内关穴对心脏具有以下的调整作用。①对异常窦性心律的调整作用 :过速的心率可使之减慢 ,过缓的心率可使之加快 ;②增加急性心肌缺血时冠脉血流量 ;③增强心肌收缩力 ,改善心脏功能等。笔者从事临床心血管病治疗 ,常据此以内关穴为主穴随证配穴治疗本科常见病 ,取到很好疗效。1 胸痹 (冠心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对延髓背外侧综合征顽固呃逆患者在临床中行内关穴、膻中穴配伍气舍穴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择取在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38例延髓背外侧综合征顽固呃逆患者,随机均分为甲组(n=19)、乙组(n=19),甲组行常规针刺治疗(足三里、胃上脘、中脘、下脘穴),乙组行特殊针灸治疗(内关穴、膻中穴配伍气舍穴),统计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情况,并进行评价与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乙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甲组为73.69%,对比乙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在对延髓背外侧综合征顽固呃逆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予以针刺内关穴、膻中穴、气舍穴治疗能够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减少患者痛苦及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11.
电针内关与五输穴对正常人左心功能的效应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十二经脉分为12个实验级,采用同一的6×6拉丁方实验设计,在同等条件下观察电针五输穴和内关穴对正常大学生收缩时间间期(STI)的效应差异。结果发现,在电针前后,井穴组、经穴组以及合穴组的PEPI、PEPI/LVETI比值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荥穴组的PEPI、LVITI以及PEPI/LVETI比值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5、P〈0.o1)和P〈0.001),内关组的Q—S_2I、PEPI以及PEPI/LVETI比值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输穴组的STI各指标在电针前后的差别则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内关穴仍能特异地对左心功能施加影响;而在内关穴与五输穴之间以及五输穴本身之间,则存在着一定的效应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隔物灸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中脘穴、双侧足三里穴和内关穴隔药饼后用灸疗贴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分级评分情况,并对干预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2.64%(12/53),较对照组的41.82%(23/55)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脘穴、双侧足三里穴和内关穴给予隔物灸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针不同神经节段穴位对胃运动异常模型大鼠胃内压的调节作用及其效应的差异性。方法通过在大鼠胃内安置球囊的方法记录胃内压,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内关穴、水沟穴、膻中穴、天枢穴对胃运动异常模型大鼠胃内压的影响。结果胃运动亢进和胃运动抑制模型大鼠针刺前后比较各组胃内压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足三里穴组、天枢穴组与内关穴组、水沟穴组、膻中穴组比较胃内压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足三里穴组与天枢穴组比较胃内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不同神经节段穴位对胃运动异常大鼠胃内压均有双向调节作用,且该调节效应有差异性,足三里、天枢穴对胃运动异常大鼠胃内压的调节作用要优于内关、水沟、膻中穴。  相似文献   

14.
电针内关和心俞对家兔急性心肌缺血的协同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和心俞穴对家兔急性心肌缺血的协同保护作用。方法:4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内关组(电针内关穴)、心俞组(电针心俞穴)、关俞组)电针内关和心俞穴)。通过耳缘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复制急性缺血性心电图模型,观察电针治疗后心电图T波、ST段变化。结果:关俞组T波、ST段改善最明显(P<0.05),缺血性心电图恢复时间最短(P<0.05)。结论:电针心俞和内关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具有协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针灸大成》中内关穴的相关文献记载,为扩大内关穴在现代针灸临床中的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整理《针灸大成》有关内关穴的条文,系统分析其定位、刺灸方法及临床应用规律,探讨内关穴的古今临床应用差异。[结果]《针灸大成》中内关穴定位在掌后横纹上二寸,两筋间,可针入三分、五分及一寸二分。内关穴为心包经之络穴,主治心胸虚实病证,配合阳池穴为主客原络配穴法可治疗三焦经病症。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演化出了本经原络配穴法及异经原络配穴法,使内关穴的现代临床应用更为广泛。内关穴又为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可治疗神志疾病以及与阴维脉相关联的足三阴经、任脉及阳明经经脉循经所过病症。[结论]将《针灸大成》中内关穴的定位、刺灸法及临床应用规律进行总结对内关穴在现代针灸临床中的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们曾用指压至阳、内关、中脘等穴位,治疗腹痛、呕吐、头晕等症,收到一定效果。兹将操作方法介绍如下,可供作在某些徒手的情况下应用。患者侧卧,两人施术,一人站于患者背侧,左手拇指压至阳穴(在第七、八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右手中指压中脘穴(在脐上四寸),另一人站于患者头端,从患者臂之背侧握住其双腕,用中指压内关穴(在掌后二寸正中,尺桡骨之间)。压至阳穴的拇指各关节要伸道,压中脘、内关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穴位按压内关穴、足三里穴,联合心理干预减轻胃镜检查患者焦虑情绪的有效性。方法:胃镜检查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心理组、穴位组、综合组。观察各组检查前后焦虑情况。结果:四组患者检查前后焦虑情况比较:心理组、穴位组得分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综合组得分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穴位按压内关穴、足三里穴,联合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胃镜检查患者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8.
双扶突穴单针法针麻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扶突穴单针法针麻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赵文砚(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麻醉科北京100700)关键词:扶突穴;单针法;针刺麻醉;甲状腺手术多年来,我院在行颈部手术时,均选用针刺麻醉。针麻常用穴位为双侧合谷、内关穴,或双侧扶突穴双针法。为进一步简化操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对55例失眠患者采用针灸疗法,主穴取安眠穴、内关穴.心脾两虚者加百会穴、心俞穴、脾俞穴;肝郁化火者加太冲和肝俞穴;阴虚火旺者加太溪和三阴交穴;胃腑不和者加中脘穴、丰隆穴.针灸并用.结果:临床治愈44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36%.结论:针灸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和心俞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率变异性的协同保护作用。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内关组(电针内关穴)、心俞组(电针心俞穴)、内关+心俞组(电针内关和心俞穴)。通过舌下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复制急性缺血性大鼠模型,观察电针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结果内关组、心俞组和内关+心俞组均能显著改善脑垂体后叶素所致的RRI延长、TV增大和LF/HF减小的作用,且内关+心俞组心率变异性的改善最为明显(P〈0.05)。结论电针心俞和内关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心率变异具有协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