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8):90-91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采用柴胡疏肝散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东宝肝泰片治疗。疗程3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为86.7%,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脂及肝功能指标: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采用柴胡舒肝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柴胡疏肝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8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柴胡疏肝散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服用柴胡疏肝散,对照组服用东宝肝泰片.评价两组肝功能、血脂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2%,对照组总有效率70.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柴胡疏肝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2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中药组36例口服中药柴胡疏肝散加减,对照组36例口服水飞蓟宾胶囊,均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肝功能、血脂、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并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中药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6768,4.5714,均P0.05),两组患者的ALT、AST、TBIL、TC、TG、HA、LN、PC-Ⅲ、Ⅳ-C及TGF-β1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0.01),但中药组改善更显著(均P0.01)。两组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柴胡疏肝散能显著改善NAFLD的肝功能、血脂及肝纤维化指标,疗效优于水飞蓟宾,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柴胡疏肝散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B超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8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服用柴胡疏肝散,对照组服用东宝肝泰片,比较两组疗效、B超及肝纤维化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B超分级及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能明显减轻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脏脂肪沉积和肝纤维化程度,能有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相似文献
5.
柴胡疏肝散治疗酒精性脂肪肝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自1 995年以来,以柴胡疏肝散为主方治疗酒精性脂肪肝6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60例均为男性,均有饮酒史,年龄30~62岁,平均40岁.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我院住院和门诊病人的回顾性研究,探讨重度非酒精脂肪肝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7例非酒精重度脂肪肝患者进行口服柴胡疏肝散和HD-91-Ⅱ型肝病治疗仪综合治疗6月,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生化指标及肝脏B超的变化。结果37例患者治疗后综合判定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治愈15例,好转18例,无效4例。对症状体征及生化指标也有所不同的影响。结论柴胡疏肝散配合肝病治疗仪治疗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可靠,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患者容易接受,该方法无需住院治疗,能节省大量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调节胰岛素受体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脂代谢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按体质量将40只SPF级SD大鼠分为正常组10只和造模组30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造模组通过高脂饲料联合四肢束缚方法诱导制备肝郁证型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10周后,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药组给予柴胡疏肝散灌胃,西药组给予易善复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干预4周后取材,用酶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等血脂指标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肝功能指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InsR-β、FOXO1A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结果治疗4周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ch、TG、LDL和ALT、AST均明显升高(P<0.05),肝组织InsR-β、pInsR-β、pFOXO1A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FOXO1A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西药组Tch、TG和LDL明显降低(P<...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生菌联合柴胡疏肝散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柴胡疏肝散[5 mL/(kg·d)生药]、益生菌组(1 mL/d益生菌)、益生菌联合柴胡疏肝散组[简称联合组,5 mL/(kg·d)生药+1 mL/d益生菌],以高糖高脂饲料诱导SD大鼠制成NAFLD模型,各组分别治疗8周。采用生化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和肝组织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ALT、AST、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8、IL-6、IL-22以及胰岛素(Ins)含量。同时对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G、TC、ALT、AST、LDL-C、FFA以及炎性因子水平显著升高(P0.01),HDL-C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柴胡疏肝散组、益生菌组、联合组大鼠TG、ALT、AST、LDL-C、FFA、TNF-α、IL-18、IL-6、IL-22及Ins含量降低(P0.05,P0.01),HDL-含量显著升高(P0.01);且联合组效果优于柴胡舒肝散组或益生菌组(P0.01)。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可见肝细胞排列紊乱,细胞边界不清晰,胞浆中较多脂肪空泡,柴胡舒肝散与益生菌治疗组肝细胞边界逐渐清晰,且脂肪空泡数量减少,联合组肝细胞排列紧密,无明显可见脂肪空泡,接近于正常组水平。结论柴胡疏肝散、益生菌均对NAFLD有一定治疗作用,两者联合有协同作用,能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肝脏炎性水平,并调节肝脏脂质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9.
茵陈蒿汤合柴胡疏肝散治疗酒精性脂肪肝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合柴胡疏肝散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选择酒精性脂肪肝患者9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用茵陈蒿汤合柴胡疏肝散口服治疗;对照组45例口服脂必妥片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肝B超变化和临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0%及64.4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茵陈蒿汤合柴胡疏肝散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进一步观察柴胡疏肝散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炎症反应因子的影响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就诊的NASH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采用经典方剂柴胡疏肝散治疗,对照组80例给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应用柴胡疏肝散治疗12周及24周可显著降低患者的主症积分及累积性症状积分,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与患者脂肪度(CAP)水平(P<0.05),降低NASH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论] 柴胡疏肝散能够改善NASH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血脂指标、脂肪度,减低炎症因子水平,保护肝脏,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医证候学与肠道菌群的关系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肝郁脾虚证作为临床多种疾病常见证候,涉及多系统病变,肠道菌群的紊乱也可引起多系统的病理变化。分子生物学和宏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为证候疾病与肠道菌群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就肝郁脾虚证在神经、消化、内分泌、代谢系统与肠道菌群之间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是中医疏肝解郁的代表方剂,自明代以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柴胡疏肝散的疏肝解郁作用通过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来实现,目前研究已经从其对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神经细胞损伤信号通路、神经内分泌、氧化应激等多重作用分别诠释柴胡疏肝散的作用机制。该文总结了柴胡疏肝散的学术渊源、单味药药理、有效作用成分,从心血管系统、神经精神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相关系统4个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对近年来已发表的柴胡疏肝散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归纳,探讨柴胡疏肝散在肝郁证中研究的现状和不足之处,并对下一步研究提供思路,在大样本、规范化、临床及实验互相印证方面进行有益探索;结合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网络药理学、中药超分子理论等领域,从微观角度把柴胡疏肝散与肝郁证有机相连,将中医学、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等多学科综合起来研究,以详细阐明柴胡疏肝散方药、证候、治法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Effects of Dachaihu Decoction and Its “Prescription Elements” on Intestinal Flora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Model Rats 下载免费PDF全文
Yan Sun Min Wang Shu-Jing Zhang Yu-Shan Gao Lin Chen Meng-Yao Wu Xin-Lei Zhang Lu Zhou Hui-Min Yuan Feng-Jie Zheng Jian Cui Yu-Hang Li 《World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20,6(1)
14.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治疗以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为主,但患者依从性差,目前西医学尚缺乏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肠道微生态在NAFL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中药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NAFLD,特别是有些药物以及自拟中药复方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临床上也发挥了较好的疗效,但是缺乏深入而广泛的随机、双盲、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和将动物实验与临床试验相结合的研究。今后,应更深入探讨NAFLD的发病机制,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为不同的患者提供个性化诊疗措施,为科研指导临床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制定更加安全有效且规范的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汤联合归脾汤加味治疗难治性癫痫(intractable epilepsy,IE)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抗氧自由基,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符合IE肝郁脾虚证诊断标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柴胡疏肝汤联合归脾汤加味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检测治疗后患者的视频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情况;记录治疗前后癫痫发作频次、发作持续时间、癫痫患者生活量表-31(quality of life in epilepsy-31,QOLIE-31);检测治疗前后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P-gp,IGF-1的水平;计算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QOLIE-31各项评分,SOD,MDA,P-gp,IGF-1水平的差值。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癫痫发作频次低于对照组(P0.05),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痫样放电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MDA,P-g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IGF-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差值比较,观察组发作频次减少程度较明显(P0.05),持续时间减少程度显著(P0.01),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上升程度较明显(P0.05),SOD增加和P-gp减少程度显著(P0.01),MDA,IGF-1减少程度较明显(P0.05)。结论:柴胡疏肝汤联合归脾汤加味治疗IE肝郁脾虚证患者可减少癫痫的发作频次和发作持续时间、痫样放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提高抗癫痫药(antiepileptic drugs,AEDs)敏感性、减少脑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鳖甲煎丸通过改善肠道菌群失调,进而发挥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模型大鼠的肝脏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罗格列酮(3 mg·kg-1)组及鳖甲煎丸(2.4,1.2,0.6 g·kg-1)组,每组10只。给予高脂乳剂及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诱导NAFLD模型,造模成功后连续给药4周。在实验过程中动态监测各组大鼠肠道菌群变化;实验结束后取结肠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闭锁连接蛋白1(ZO-1)mRNA的表达,用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考察结肠组织杯状细胞黏液层厚度的变化;同时动态监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并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变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拟杆菌门、拟杆菌属、梭杆菌属数量明显增加(P0.05),乳酸杆菌数量减少(P0.05),肠道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明显减少(P0.05),肠道通透性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0.6 g·kg-1)组拟杆菌1和拟杆菌2数量明显减少(P0.05),同时乳酸杆菌数量增加(P0.05),结肠occludin表达明显增加(P0.05),同时有效降低肝损伤指标,炎性细胞浸润明显改善。结论:鳖甲煎丸能够改善NAFLD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紊乱,有效降低肠道通透性,显著降低肝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观察健脾合剂对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小鼠的肠道菌群的干预作用,研究健脾合剂对脾虚型IBS-D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方法 将清洁级幼龄 ICR 雄性小鼠 48 只随机分为四组(n=12),并建立脾虚型IBS-D 小鼠模型(3n=36),造模评价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分别予双蒸水(10 ml·kg-1)、西药组予复合乳酸菌(0.26 g·kg-1)、中药组予健脾合剂(16 ml·kg-1)灌胃,治疗周期均为 14 天。治疗周期结束后,每组随机抽取 5 只小鼠,分别标记为B1、B2、B3、B4组,随后通过 16SrDNA 高通量基因测序法分析治疗前后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 本研究测序深度充分,样品均具有良好的丰富度与多样性。与B1组比较,B2组小鼠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明显降低(P < 0.05);与B2组比较,B3、B4组小鼠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明显提高(P < 0.05);与B1组比较,B3、B4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无明显差异(P > 0.05),说明健脾合剂和复合乳酸菌的干预均能调节脾虚型IBS-D小鼠肠道菌群达到或接近健康小鼠的肠道菌群稳态;且B3与B4组间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无明显差异(P > 0.05),推测健脾合剂有益生元样作用;健脾合剂干预后,在门水平,Tenericutes、Actinobacteria、Saccharibacteria丰度上调(P < 0.05),Proteobacteria丰度下调(P < 0.05);在属水平,Alistipes、Ruminiclostridium、Candidatus_Saccharimonas、Rikenella、Intestinimonas、Lachnoclostridium、Oscillibacter、Coprococcus、Faecalibaculum、Enterorhabdus、Peptococcus、Romboutsia、Papillibacter丰度上调(P < 0.05),Lactobacillus、Bacteroides、Parasutterella、Escherichia、Erysipelatoclostridium、Parabacteroides、Candidatus_Stoquefichus丰度下调(P < 0.05)。结论 健脾合剂干预可以增加脾虚型IBS-D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并调节到与健康小鼠相似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治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脾虚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治溃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沙拉嗪钠胶囊口服治疗。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有效率93.3%,治疗组有效率7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泻、腹痛、困倦乏力、腹胀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肠镜积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脾虚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当归芍药散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肠黏膜机械屏障的保护机制.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易善复组和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通过喂饲高脂饲料制备NAFLD大鼠模型,造模同时予相应药物干预,连续8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