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 蒸发光散射(HPLC-ELSD)方法研究不同样品处理方式对益心舒片中人参皂苷Rg1、Re 和Rb1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ELSD为检测方法,以人参皂苷Rg1、Re、Rb1分离情况及含量为指标,考察脱脂醇提正丁醇萃取、醇提正丁醇萃取、醇提正丁醇萃取氨试液洗涤3种不同制备方法对益心舒片的影响。采用相同的含量测定方法,比较碱洗处理对不同批次人参药材中人参皂苷Rg1、Re、Rb1含量影响。结果:3种制备方法均能较好地分离益心舒片中人参皂苷Rg1、Re、Rb1成分色谱峰,分离度均大于1.5;氨试液洗涤对人参皂苷Rg1、Re、Rb1含量有一定的影响,碱洗后人参皂苷Rg1、Re、Rb1总量是未碱洗的1.5-1.8倍。不同批次药材经氨试液洗涤对其含量无影响。结论:益心舒片提取液经氨试液处理后,能促进人参皂苷类其他皂苷转化为人参皂苷Rg1、Re、Rb1。  相似文献   

2.
杨勇  任长虹  孟红旭  吴晓丹 《中草药》2014,45(24):3594-3598
目的 观察参附汤有效组分及其配伍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的作用.方法 采用Langendorff心脏灌流,急性酶解法获得单个心室肌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并分析参附汤人参有效组分人参皂苷Re、Rg1、Rb1和附子有效组分乌头原碱及其配伍对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 人参皂苷Re和Rg1能够可逆性地阻断L型钙通道电流,给予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e(3、10、30、100 μmol/L)和Rg1(10、100 μmol/L)后L型钙通道电流幅度呈现随药物浓度增加逐渐减小的趋势;人参皂苷Rb1(10、100 μmol/L)对L型钙通道电流幅度变化无明显影响;乌头原碱能够不可逆地增强L型钙通道电流,给予不同浓度乌头原碱(10、100 μmol/L)后L型钙通道电流幅度随药物浓度增加逐渐增大.联合使用人参皂苷Re(20 μmol/L)和Rg1(80 μmol/L)对L型钙通道的抑制作用强于单独使用人参皂苷Re和Rg1;而人参皂苷Rg1(80 μmol/L)、Re(20 μmol/L)和乌头原碱(100 μmol/L)联合应用对人参皂苷Rg1和Re配伍对L型钙通道电流的抑制作用无明显影响.结论 参附汤有效组分人参皂苷Rg1、Re抑制L型钙通道电流,而乌头原碱对L型钙通道电流有不可逆的增强作用,人参皂苷Rg1、Re配伍对L型钙通道电流的抑制作用增强,乌头原碱配伍后对人参皂苷Rg1、Re的L型钙通道电流抑制作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晓青  田雅娟  杜娟  裴科  李钦青  贺文彬 《中草药》2019,50(24):6120-6124
目的 在同时测定人参花中7种人参皂苷含量的基础上,建立7种人参皂苷成分一测多评方法,验证一测多评方法在人参花中人参皂苷含量测定上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HPLC-UV法,以10批不同来源的人参花药材为研究对象,以人参皂苷Re为内参物测定其与人参皂苷Rg1、Rg2、Rb1、Rc、Rb2、Rd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出各皂苷的含量,比较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的差异。结果 人参花中6种人参皂苷Rg1、Rg2、Rb1、Rc、Rb2、Rd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1.07、1.05、0.81、0.80、0.64、0.84,10批药材中6种人参皂苷的相对校正因子重复性良好,含量用一测多评方法测定与采用外标法测定时的实测值差异不显著。结论 在短缺人参皂苷对照品的情况下,可采用一测多评法方法,通过相对校正因子测定人参花中人参皂苷Rg1、Re、Rg2、Rb1、Rc、Rb2、Rd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参麦注射液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 (2.1 mm×50 mm,1.8 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A)-0.05%磷酸(B),梯度洗脱(0~5 min,19%A;5~12 min,19%~28%A;12~18 min,28%~40%A),流速0.3 mL·min-1,检测波长203 nm,柱温25 ℃。结果: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b1分别在0.020 96~0.209 6,0.017 64~0.176 4,0.023 88~0.238 8 g·L-1与相应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100.12%,100.08%,99.51%,RSD分别为1.60%,2.03%,1.15%。结论:与HPLC相比,UPLC在不影响分离效果的情况下可显著提高参麦注射液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的分析速度,改善分析效果,同时可减少溶剂的消耗。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重复性好,可代替HPLC法用于参麦注射液的多指标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人参总皂苷,人参皂苷Rg1,Re,Rb1和人参多糖含量,比较同仁堂红参与高丽红参的质量。方法:建立大孔吸附树脂比色法测定人参总皂苷含量;采用二元梯度洗脱程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皂苷Rg1,Re,Rb1的含量;优化试验条件,采用苯酚-硫酸显色方法测定人参多糖含量。结果:同仁堂红参中人参总皂苷含量不低于高丽红参中总皂苷的含量;人参皂苷Rg1,Rb1的含量与高丽红参中的含量相近,人参皂苷Re含量略低于高丽红参中的含量,而人参多糖含量则高于高丽红参中的含量。结论:同仁堂红参中人参皂苷含量不低于高丽红参中的含量且人参多糖含量高于高丽红参。建立的测定人参总皂苷、人参皂苷Rg1,Re,Rb1以及人参多糖含量的方法准确、快速、重复性好,可以作为人参质量定量评价的方法,初步比较不同来源的人参品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三七粉活血作用的质量标志物。方法 采集家兔血浆,采用体外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检测试剂盒观察三七粉主要成分对凝血系统的影响;收集家兔富含血小板血浆,以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观察三七粉主要成分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取家兔主动脉条,置于体外组织灌流系统中,以去氧肾上腺素诱导血管条收缩,观察三七粉主要成分对血管平滑肌收缩功能的影响。结果 以蒸馏水溶解的三七总皂苷(PNS),与水溶剂组比较,可显著延长TT、APTT、PT,降低FIB含量(P<0.05、P<0.01),降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0.01)。以5%二甲基亚砜(DMSO)溶解的单体成分,与5%DMSO溶剂组比较,人参皂苷F2、人参皂苷Rb2、人参皂苷Rb3、人参皂苷Rk1、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2,可显著延长TT(P<0.05,P<0.01);人参皂苷F2、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b2、人参皂苷Rg2、人参皂苷Rb1、槲皮素可延长APTT(P<0.05);人参皂苷Re、槲皮素、人参皂苷F2、人参皂苷Rb3,可显著延长PT(P<0.05);槲皮素、人参皂苷F2、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g3、人参皂苷Rb2、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b3、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2可显著降低血浆FIB含量(P<0.05);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h1、人参皂苷Rb2、人参皂苷Rg2、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F2、人参皂苷Rg3、人参皂苷Rd和人参皂苷Rb1可显著降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P<0.05);人参皂苷Rg3、人参皂苷Rh1、人参皂苷Rd、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k1和人参皂苷Rg2可明显扩张血管动脉条(P<0.05,P<0.01)。结论 三七粉活血作用表现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扩血管等方面,人参皂苷F2、人参皂苷Rg2、人参皂苷Rg3、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b2、人参皂苷Rb3、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g1、槲皮素等可能为三七活血作用的物质基础,可作为三七粉活血作用的质量标志物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市售红参饮片质量,制定红参饮片的质量标准。 方法: 收集不同地区市售红参饮片样品,采用性状观察,显微、薄层色谱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含量测定。采用Lichrospher C18 (4.6 mm×150 mm,5 μm)色谱柱,乙腈-水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流速1 mL·min-1,柱温30 ℃。 结果: 市售红参饮片外观性状有差异,显微特征明显,薄层色谱在与人参对照药材、人参皂苷Rf、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及人参皂苷Rb1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13批样品中人参皂苷Rg1+Re的含量范围为0.097 0%~0.301%,Rb1的含量范围为0.140%~0.310%。 结论: 不同地区市售红参饮片性状、显微特征及样品中3种成分的含量均具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离、鉴定国虾薄(绞股蓝)热处理产物中皂苷类化合物。方法:国虾薄在温度125 ℃、压力0.24 MPa 的条件下,加热处理3 h,用8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 h,通过大孔树脂HP-20、硅胶柱及反相柱色谱等分离手段对其热处理产物进行分离,并用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LCMS-IT-TOF)、核磁共振波谱(NMR)等数据鉴定其成分。结果:从壮药国虾薄热处理产物中首次分离获得20(S)-人参皂苷Rg3和20(R)-人参皂苷Rg3两种不同构型的稀有人参皂苷。结论:通过热处理的方法能从国虾薄中分离得到人参皂苷Rg3,这为人参皂苷Rg3的制备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密闭性中药复合敷料的提取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优选密闭性中药复合敷料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人参皂苷Rg1,Rb1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优选提取次数,利用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时间对密闭性中药复合敷料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人参皂苷Rg1,Rb1含量,流动相水(A)-乙腈(B)梯度洗脱(0~10 min,81% A;10~38 min,81%~79% A;38~90 min,79%~66% A),检测波长203 nm。结果: 各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乙醇用量。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8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2 h;平均浸膏得率25.45%,人参皂苷Rg1,Rb1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46,0.37 g·L-1结论: 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重复性好,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为民间外伤验方的二次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三七炮制品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三七炮制品的化学成分,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RP-C18柱色谱、制备HPLC等分离纯化方法,从三七炮制品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3个单体化合物。应用理化测定和波谱(MS,NMR)分析等方法鉴定各化合物的结构,其分别鉴定为6'-O-乙酰人参皂苷Rh1(1),人参皂苷Rk3(2),人参皂苷Rh4 (3),20S-人参皂苷Rg3(4),人参皂苷Rk1(5),20R-人参皂苷Rg3(6),人参皂苷Rg5 (7),人参皂苷F2 (8),20S-人参皂苷Rh1(9),20R-人参皂苷Rh1(10),绞股蓝皂苷ⅩⅦ(11),三七皂苷Fa(12),人参皂苷Ra3(13),人参皂苷Rg1 (14),人参皂苷Re(15),三七皂苷R2(16),20R-人参皂苷Rg2(17),三七皂苷R1 (18),人参皂苷Rd(19),人参皂苷Rb1 (20),三七皂苷D(21),三七皂苷R4(22)和人参皂苷Rb2(23)。化合物 1 为首次从三七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4, 6, 811 为首次从三七炮制品中分离得到。根据三七炮制前后样品的指纹图谱分析比对,推测了在炮制过程中三七中人参三醇类和人参二醇类化合物可能的变化途径。结果显示,三七中的三萜皂苷主要发生了糖基水解反应和脱水反应。  相似文献   

11.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书云:“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明目,开心,益智。”其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胃)、肺、心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之功效。在《伤寒论》中,仲景应用人参共40次,入  相似文献   

12.
通过梳理《内经》及相关医家关于阴阳升降的论述,探讨阴阳升降的内容及阴阳升降的不同内涵。从阐述人体生理变化和脏腑特点、阐述疾病的病机、解释治则治法和方药配伍应用等方面分析阴阳升降对临床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治疗中有效对策。方法结合近代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研究现状部分问题,运用中医辨证和辨病论治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结果中西医结合防治此病有效。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和辨病结合论治防治此病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从中医精气神辨识角度认识虚劳病,总结虚劳病病因病机。通过观察面容、形态、神色、五官、舌象、脉象等辨识精气神状态,确立虚劳病精气神调治原则。在精气神辨识理论指导下,对《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相关条文、方药进行解析,总结虚劳病相关治则治法。根据精气神调养原则,为虚劳病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血液的生成与五脏关系密切,据此确立五脏补血法:养心补血法、健脾补血法、润肺补血法、滋肝补血法、益肾补血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梳理古本草文献中全蝎、蜂房的有关记载和现代临床对该药对的配伍应用,探讨并阐释该药对祛风攻毒增效的作用机制,认为全蝎配蜂房,药力迅捷,内走脏腑,外达肢节,透骨搜风,既可祛风通络止痛,又可攻毒散结消痈.尤其适宜于治疗风湿顽痹、痈疽恶疮、癌肿等.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123-1124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诊临床治疗中有效对策。方法:结合近代高脂血症诊治疗研究现状部分问题,运用中医辨证和辨病论治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防治高脂血症。结果:中西医结合防治此病有效。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和辨病结合论治防治此病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方药离合”看中医学的方药共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舟 《江苏中医药》2007,39(6):8-10
通过对历代方剂与本草的应用演变和发展过程的论述,揭示了中医方药共荣关系,并以黄柏、升麻等药为例,强调方药配伍运用是方药共荣的核心环节.随后,结合中医发展的现实环境,分析了坚持方药共荣的正确方向,对于防止重药轻方的错误倾向,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启迪现代研究思路,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散原方及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方法将小鼠分为14组,正常对照组、原方组及各组分低中高剂量组,通过测定小鼠自主活动次数,采用戊巴比妥钠延长睡眠时间实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镇静催眠协同作用实验观察丹栀逍遥散原方及各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结果丹栀逍遥散原方及提取物均无改变小鼠自主活动的功能,表明均无中枢兴奋性作用;丹栀逍遥散石油醚提取液高、中剂量具有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的作用(P<0.01或P<0.05),石油醚提取液高剂量能明显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小鼠个数(P<0.01)。结论丹栀逍遥散石油醚提取部位可能为丹栀逍遥散的中枢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20.
小青龙汤为温阳宣肺、蠲痰涤饮之剂,凡见哮喘、咳嗽、痰、饱胀、喘息和四肢水肿等因"外感风寒,内有寒饮"所致者,均可辨证应用小青龙汤。临证应用时注意:①寒邪不必拘泥外感;②"三水"的变化要审清;③但见寒饮,有无表证均可用此方;④注意痰饮在临床上的变化;⑤临床见喘未必治喘,要临证辨别。用此方,要抓住以下临床指征:①面色:"三水"之面色--黧黑之色;②脉象:弦脉或浮紧;③舌象:舌苔多水滑;④痰涎:咳痰较爽,痰涎清稀,泡沫状。以上"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有效之后,应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