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通络蠲痹颗粒对膝骨关节炎(KOA)兔软骨细胞凋亡及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其防治KOA的作用机制。方法 30只新西兰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通络蠲痹颗粒低、高剂量组(4.1、8.2 g·kg-1·d-1)、塞来昔布组(10.9 mg·kg-1·d-1),每组6只。采用内侧半月板失稳法(DMM)建立兔KOA模型,造模6周后给药,干预8周,每日1次。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关节软骨病理改变;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荧光染色检测关节软骨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关节软骨退变严重,Mankin评分升高(P<0.01),关节液IL-1β、TNF-α含量升高(P<0.01),软骨细胞凋亡数量增加(P<0.01),软骨组织中TLR4、MyD88、NF-κB p65的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1),而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通络蠲痹颗粒低、高剂量组软骨退变得到改善,Mankin评分降低(P<0.01),IL-1β、TNF-α含量降低(P<0.01),软骨细胞凋亡数量减少(P<0.01),软骨组织中TLR4、MyD88、NF-κB p65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0.01),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P<0.01),且在上述观察指标中通络蠲痹颗粒高剂量组均明显优于低剂量组。结论 通络蠲痹颗粒可抑制KOA兔关节软骨细胞凋亡,改善软骨退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龙胆苦苷(GPS)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是否有保肝疗效及其对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水飞蓟素(150 mg·kg-1)组及GPS高、中、低剂量组(200,100,50 mg·kg-1)。给药组的小鼠按10 mL·kg-1灌胃处理,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相同量的蒸馏水,每天1次,连续灌胃给药10 d后,除正常组腹腔注射花生油(10 mL·kg-1),其余各组腹腔注射0.12% CCl4花生油(10 mL·kg-1)溶液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腹腔注射后禁食16 h,摘除小鼠眼球取血,收集肝脏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生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的水平,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肝脏组织中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检测磷酸化NF-κB(p-NF-κB)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ALT,AST,ALP,TBIL,γ-GT及MDA水平显著升高(P<0.01),T-SOD,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GPS中、高剂量组小鼠的ALT,AST,ALP,TBIL,γ-GT及MDA水平降低(P<0.05,P<0.01),T-SOD、GSH-Px活性明显上升(P<0.05,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TNF-α,IL-1β,IL-6含量显著升高(P<0.01),TLR4,MyD88,p-NF-κB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GPS中、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中TNF-α,IL-1β,IL-6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TLR4,MyD88,p-NF-κB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P<0.01)。结论 GPS对CCl4引起的急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一定的保肝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及减弱氧化应激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分子对接和体内动物实验探讨大承气汤对脓毒症小鼠肠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文本挖掘方法筛选大承气汤的活性成分,利用AutoDock Tools和Discovery Studio分子对接软件研究其关键活性成分与脓毒症主要作用靶点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抗菌肽(mCRAMP)、Toll样受体4(TLR4)和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的相互作用。动物实验采用C57BL/6小鼠50只,每组10只,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大承气汤低、高剂量(4、8 g?kg-1)组和乌司他丁(50 000 U?kg-1)组。造模前、手术当天和术后,各组给予相应的药物进行干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CLP)制备脓毒症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D-乳酸水平,评估肠黏膜通透性;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回肠组织病理变化,评估肠黏膜损伤程度及炎症浸润;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回肠组织Claudin-1和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评估肠机械屏障功能;采用ELISA检测小鼠回肠组织TNF-α和IL-6水平,评估肠道炎症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IHC)观察回肠组织mCRAMP蛋白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小鼠回肠组织内mCRAMP、TLR4和MyD88的基因表达水平,探讨大承气汤对脓毒症小鼠肠屏障的保护机制。结果 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采用文本挖掘方法所筛选出的10个大承气汤活性成分中多数与脓毒症靶点具有结合活性,主要通过范德华力、氢键和其他共轭体系相连。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大承气汤低、高剂量组小鼠血清D-乳酸水平显著降低(P<0.01);回肠组织损伤、黏膜水肿减少,小肠绒毛完整性较好,炎症细胞浸润减少;回肠组织Claudin-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回肠组织IL-6水平显著降低(P<0.01);回肠组织mCRAMP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回肠组织TLR4和MyD88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大承气汤高剂量组小鼠回肠组织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1)和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大承气汤低剂量组小鼠回肠组织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大承气汤对脓毒症小鼠肠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其可减轻肠组织炎症水平,修复肠黏膜损伤,提高肠紧密连接蛋白水平,降低肠黏膜通透性,作用机制可能与内源性抗菌肽mCRAMP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增加及其下游TLR4/MyD88炎症通路基因的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观察穿山龙颗粒制剂对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Lewis大鼠采用高碘饮水诱导和猪甲状腺球蛋白佐剂注射的方法制备AIT模型。6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穿山龙低、中、高剂量组(0.52、1.03、2.06 g·kg-1·d-1),每组10只,分别予以0.01 mL·g-1·d-1相应体积混悬液,正常组及模型组大鼠予以同体积去离子水,灌胃8周后取材。取大鼠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检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浓度;取大鼠甲状腺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甲状腺组织的病理变化,并用免疫组化法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测定TLR4、MyD88、NF-κB蛋白及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POAb、TGAb浓度均显著升高(P<0.01),FT3、FT4显著升高(P<0.01),TSH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3个穿山龙剂量组的TPOAb、TGAb浓度均显著下降(P<0.01),穿山龙高剂量组FT3、FT4浓度显著下降(P<0.01),TSH显著升高(P<0.01)。HE染色示模型组甲状腺滤泡间隙存在淋巴细胞浸润,大量滤泡腔被破坏或变小,腔内胶质含量减少,滤泡壁变薄或被破坏,而穿山龙治疗组大鼠甲状腺组织内淋巴细胞浸润较模型组明显减少,甲状腺滤泡结构更为完整。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TLR4、MyD88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1),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穿山龙高剂量组的TLR4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MyD88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NF-κB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调(P<0.01)。结论 穿山龙颗粒制剂可能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通路的激活,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黄芩素(BAI)对脂多糖(LPS)激活的BV-2细胞条件培养基下SH-SY5Y细胞损伤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LPS 1 mg?L-1激活BV-2细胞建立LPS组条件培养基,同时设置空白组、BAI低、中、高浓度组(4、8、16 μmol?L-1),使用各组条件培养基培养SH-SY5Y细胞。通过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试剂盒测定干预后各组BV-2细胞的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BV-2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采用免疫组化(IHC)观察SH-SY5Y细胞中α-突触核蛋白(α-syn)、酪氨酸羟化酶(TH)蛋白表达情况,免疫荧光(IF)法观察SH-SY5Y细胞中核转录因子-κB p65蛋白(NF-κB p65,以下简称p65)核转移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H-SY5Y细胞Toll样受体4(TLR4)、p65、磷酸化(p)-p65、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LPS组中BV-2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6、IL-1β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LPS组比较,BAI低、中、高浓度组细胞活力显著升高(P<0.01),细胞上清液中TNF-α均显著降低(P<0.01),BAI高浓度(16 μmol?L-1)组细胞上清液中IL-6含量明显降低(P<0.05),BAI中、高浓度组细胞上清液中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1)。条件培养基处理SH-SY5Y细胞的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LPS组SH-SY5Y细胞中p65蛋白表达向核内聚集,TH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α-syn、TLR4、MyD88、p-p65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P<0.01);与LPS组比较,BAI低、中、高浓度组SH-SY5Y细胞中p65蛋白表达逐渐分散至细胞质中,TH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α-syn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BAI高浓度组TLR4、MyD88、p-p65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BAI中浓度组p-p65和MyD88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BAI低浓度组MyD88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各组p65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AI能够抑制BV-2细胞激活,从而抑制LPS造成的炎症反应,进而进一步抑制炎症对SH-SY5Y细胞的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在于调节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蔓性千斤拔素D对大鼠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IA组、甲氨蝶呤(MTX)组(1.35 mg·kg-1)、蔓性千斤拔素D低剂量组(1.5 mg·kg-1)及蔓性千斤拔素D高剂量组(3.0 mg·kg-1),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均采用Ⅱ型胶原诱导CIA模型。给药组通过灌胃给予相应药液,正常组给予相应体积生理盐水,MTX组每周1次,蔓性千斤拔素D各组每天1次,共给药28 d。实验中记录各组大鼠关节炎评分和关节肿胀度,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踝关节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Toll样受体2(TLR2)、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NF-κB) p65 mRNA的表达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LR2、MyD88、NF-κB p65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CIA组大鼠踝关节明显肿胀,关节炎临床评分及关节肿胀度显著升高(P<0.01),踝关节组织结构明显破坏,血清炎性因子IL-1β、IL-6、IL-8、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TLR2、MyD88、NF-κB p65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CIA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关节炎临床评分及关节肿胀度均明显降低(P<0.05,P<0.01),踝关节组织结构病理变化明显改善,血清IL-1β、IL-6、IL-8、TNF-α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P<0.01),踝关节TLR2、MyD88、NF-κB p65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 蔓性千斤拔素D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炎性因子的表达,能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LR2/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补肾化痰方对双侧卵巢切除术(OVX)诱导的骨质疏松大鼠脂多糖(LPS)及Toll样受体4(TLR4)/髓样细胞分化蛋白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PF级6月龄的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补肾化痰方低、中、高剂量组,使用双侧OVX造模,造模后1周,每组中挑选8只,戊酸雌二醇组按0.184 mg·kg-1,补肾化痰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4.7,9.4,18.8 g·kg-1灌胃,假手术与模型组给予0.9%生理盐水4 mL灌胃,干预12周后处死取材。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LPS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骨组织中TLR4,MyD88,磷酸化(p)-NF-κB p65的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骨组织中TLR4,MyD88,NF-κB p65 mRNA水平及通路相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 mRNA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血清LPS水平,骨组织中TLR4,MyD88,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TLR4,MyD88,NF-κB p65,IL-1β,IL-6 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戊酸雌二醇组和补肾化痰方高剂量组血清LPS水平,骨组织中TLR4,MyD88,p-NF-κB p65的蛋白表达,TLR4,MyD88,NF-κB p65 mRNA水平,以及下游炎症因子IL-1β,IL-6 mRNA水平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结论 补肾化痰方可以降低血清LPS含量,调控TLR4/MyD88/NF-κB通路中TLR4,MyD88,NF-κB p65,p-NF-κB p65的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降低骨组织中IL-1β,IL-6 mRNA水平,改善骨微结构,抑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Toll样受体(TLR)/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信号通路,探讨四神丸挥发油有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BALB/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四神丸挥发油组,二神丸挥发油组,五味子散挥发油组和美沙拉嗪组,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建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灌胃给药7 d后,通过体质量、结肠质量、结肠质量指数、结肠长度、结肠镜下损伤评分评价其疗效;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结肠组织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A(IL-17A),白细胞介素-21(IL-21)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同时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黏膜中TLR/MyD88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包括TLR2,MyD88,Ras相关的C3肉毒素底物1(Rac1),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转化生长因子-β活化激酶1结合蛋白1(TAB1),转化生长因子-β活化激酶1结合蛋白2(TAB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6(MKK6),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和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结肠长度显著降低,结肠质量、结肠质量指数和结肠镜下病理损伤评分均显著升高,IL-10水平显著降低,IL-4,IL-21和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TLR2,MyD88,Rac1,IRAK4,IRAK1,TRAF6,TAB1,TAB2,MKK6,p38 MAPK和CREB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经四神丸挥发油干预后,小鼠结肠长度显著增加,结肠质量、结肠质量指数和结肠镜下病理损伤评分均显著降低,且小鼠结肠组织中IL-10水平明显升高,而IL-4,IL-17A,IL-21和IFN-γ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同时小鼠结肠组中TLR2,MyD88,Rac1,IRAK4,IRAK1,TRAF6,TAB1,TAB2,MKK6,p38 MAPK和CREB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下调(P<0.05,P<0.01)。结论 四神丸挥发油能有效改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炎性损伤,可能是通过抑制TLR/MyD88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柴芍六君子汤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黏膜损伤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 5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芍六君子汤低、高剂量组、柳氮磺吡啶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自由饮用2.5% DSS,连续7 d,造模成功后给予药物连续干预7 d。每天记录小鼠体质量、粪便等一般生理状态,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测量结肠长度;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结肠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NF-κB)、NF-κB抑制蛋白(IκB)、胱天蛋白酶-1(Caspase-1)、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显著下降(P<0.01),腹泻及便血严重,DAI评分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柴芍六君子汤治疗组小鼠体质量下降趋势得到显著缓解(P<0.01),腹泻及便血状态显著改善,DAI评分显著下降(P<0.01);结肠长度明显增加(P<0.05);HE染色发现治疗组结肠黏膜损伤明显改善,炎细胞浸润减少;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IL-1β、MPO含量显著升高(P<0.01),SOD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血清中IL-1β、MPO水平显著降低(P<0.01),SOD水平显著升高(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TLR4、MyD88、NF-κB、Caspase-1、NLRP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IκB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柴芍六君子汤治疗组小鼠结肠组织中炎症相关蛋白TLR4、MyD88、NF-κB、Caspase-1、NLRP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IκB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 柴芍六君子汤通过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改善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的炎症性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治疗抑郁症中药新药参味宁郁片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信号通路介导免疫炎症的影响。方法 将4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司西酞普兰组和参味宁郁片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慢性束缚应激(CRS)结合孤养建立抑郁症模型、持续接受21 d CRS刺激;艾司西酞普兰组每日在CRS应激前1 h给予艾司西酞普兰(30 mg·kg-1)灌胃给药;参味宁郁片组每日在CRS应激前1 h给予参味宁郁片(18 mg·kg-1)灌胃干预。实验前、后通过体质量变化、糖水实验、旷场实验测试,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糖水偏好指数、水平运动评分、垂直运动评分变化;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TLR4,MyD88蛋白表达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变化。结果 行为学结果显示,实验前,各组大鼠行为学基线水平具有一致性、各组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时间推移应激负荷增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在接受CRS应激21 d后体质量、糖水偏好指数、水平运动评分和垂直运动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味宁郁片组和艾司西酞普兰组大鼠体质量、糖水偏好指数、水平运动评分和垂直运动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参味宁郁片表现出明显的抗抑郁效应;Western blot和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TLR4,MyD88蛋白及血清炎性因子IL-1β,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血清IL-10含量降低(P?0.01),而与模型组比较,参味宁郁片组和艾司西酞普兰组有效逆转了应激诱导的海马TLR4,MyD88蛋白及血清炎性因子IL-1β含量显著升高、血清IL-10含量降低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治疗抑郁症中药新药参味宁郁片对慢性应激诱导抑郁症的抗抑郁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海马TLR4/MyD88信号通路介导的免疫炎性反应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1.
王中华  窦志英  王洋  陈涛  王远志 《天津中医药》2019,36(12):1234-1240
[目的] 针对熟地黄的药性特点,深入研究熟地黄炮制过程中,陈皮与砂仁对其炮制过程中毛蕊花糖苷含量的影响,并建立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法检测熟地黄中毛蕊花糖苷含量的方法,并根据其含量变化,验证其炮制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丰富熟地黄的炮制品种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参考熟地黄在全国各省市《中药炮制规范》中的炮制方法,采用其中具有临床实用特色的方法,即:陈皮制熟地黄、砂仁制熟地黄(酒蒸法和拌制法),并以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熟地黄的质量标准为参照指标,采用UPLC-MS检测技术对其炮制过程中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变化进行研究,并结合性状评分,进行综合评价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1 000 ng/mL,r=1),其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准确度均较好(RSD<3%)。本实验中炮制后的熟地黄其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均超过药典标准,在炮制过程中当性状达到药典及传统标准时,其毛蕊花糖苷的含量能保持在较高水平,以陈皮制熟地黄后的毛蕊花糖苷含量最高,炮制过程中含量变化最显著。[结论] 陈皮制熟地黄可明显稳定和控制毛蕊花糖苷在熟地黄炮制过程中的下降趋势。这对通过相应的炮制方法,在有效保存熟地黄指标性成分的同时,扩大熟地黄临床使用范围有积极意义。同时UPLC-MS法由于操作简便、速度快、准确度高,可用于熟地黄炮制过程中毛蕊花糖苷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黎平  王业玲  唐丽  郭志永  龙春林 《中草药》2013,44(18):2498-2501
目的 研究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的黄酮苷类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凝胶柱、中压制备、高速逆流等色谱技术分离和纯化,通过UV、IR、1D和2D NMR等谱学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三叶鬼针草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黄酮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2(R/>S)-异奥卡宁-(3′, 4′-二甲醚)-7-O-β-D-葡萄糖苷(1a/1b)、槲皮素-3, 4′-二甲醚-7-O-吡喃葡萄糖苷(2)、槲皮素-3, 4′-二甲醚-7-O-芸香糖苷(3)、(Z)-6-O-(6′-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6, 7, 3′, 4′-四羟基橙酮(4)、海生菊苷(5)、奥卡宁-4-甲醚-3′-O-β-葡萄糖苷(6)。结论 化合物1a/1b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鬼针草苷H。  相似文献   

13.
杨炳友  李晓毛  刘艳  匡海学 《中草药》2017,48(14):2979-2988
毛酸浆Physalis pubescens作为药食两用植物,已有1 200多年的悠久历史。目前研究发现,毛酸浆主要含黄酮类、甾体类、苯丙素类、生物碱类、脂肪酸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菌、抗氧化、利尿、免疫抑制等多种药理活性。查阅近30年国内外文献,针对毛酸浆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毛酸浆的开发利用前景进行展望,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毛酸浆的药用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彭海燕  钟小清  吕高荣  卢志标  邹节明 《中草药》2013,44(21):3063-3066
目的 对民间常用中药材金沙藤Lygodii Herba原植物来源进行考证。方法 查考本草文献对金沙藤原植物和药用部位的记载及附图,野外调查金沙藤药材的原植物来源,通过产地药农收集金沙藤药材原植物标本,核对药材原植物标本和咨询分类专家。结果 目前市场上金沙藤药材原植物来源主要是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曲轴海金沙、小叶海金沙的地上部分,部分地区将云南海金沙、羽裂海金沙和柳叶海金沙用做金沙藤药材;对商品金沙藤药材和不同植物来源的金沙藤TLC分析,显相似的主斑点。结论 为更好地制定金沙藤新的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依据,并为药厂金沙藤药材收购提供依据,保证金沙藤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大黄包装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唐文文  晋小军  宋平顺 《中草药》2013,44(14):1925-1930
目的 以大黄有效成分、储藏前后质量耗损、保质时间和经济效益为指标,考察大黄适宜的包装方法.方法 供试用大黄品种为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外观色泽考察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用热浸法提取浸出物;HPLC法测定蒽醌、儿茶素和没食子酸的量.结果 大黄包装含水量对有效成分有显著影响,含水量为24%左右时,浸出物的量最高,为31.36%;含水量为14%左右时,浸出物的量最低;蒽醌的量则相反,此含水量蒽醌的量最高,为1.893%;含水量为20%左右时,儿茶素和没食子酸的量均最高,分别为1.492%和0.400%;真空包装的大黄浸出物和蒽醌的量均最高,分别达33.47%和1.891%,普通包装处理最低,仅分别为28.30%和1.539%;加入脱氧剂包装的没食子酸和儿茶素的量最高,没食子酸的量为0.323%,儿茶素的量达到2.022%;大黄储藏1年时,通过对霉变、虫蛀情况的观察,以及大黄品质的测定发现,在大黄水分的量不超过20%时,采用真空包装,储藏期无霉变出现,大黄外观质量良好.结论 抽真空包装是大黄最优的气调包装方法,它不仅能增加药农收入,也提高了大黄保质储藏过程的水分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水飞雄黄和干研雄黄物相结构、元素组成、总砷及可溶性砷含量及抗炎活性进行比较,以阐明雄黄水飞的炮制机制。方法 制备了粒径基本一致的水飞雄黄和干研雄黄,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法明确其物相结构并测定伴生矿石含量,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观测水飞品和干研品形貌特征并检测其元素种类和比例,采用火焰光度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度法对2种雄黄中总砷及可溶性砷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二甲苯诱导昆明小鼠耳肿胀实验模型观察雄黄水飞品及干研品不同剂量组的抗炎作用。结果 水飞雄黄和干研雄黄的物相均是AsS和/或As4S4;水飞品相比于干研品,其伴生矿石含量有所减少、与氧结合的砷含量较低、总砷及可溶性砷含量较高。抗炎实验表明,阳性药醋酸地塞米松组、水飞品高剂量组及干研品高剂量组的耳肿胀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水飞品高剂量组的耳肿胀度与干研品高剂量组相比降低有显著性差别。结论 与干研法炮制雄黄相比,水飞法炮制雄黄并不改变其物相种类,但有除杂、减毒及增效三重效果,揭示了水飞法炮制雄黄的机制,丰富了水飞法炮制雄黄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将壳聚糖(CS)应用于丹参酮IIA(Tan IIA)固体分散体的制备,考察并比较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MW)的CS为载体的Tan IIA固体分散体的溶出度。方法 以CS为载体,采用溶剂法制备Tan IIA固体分散体,对不同MW的CS以及药物与载体的不同比例所制备固体分散体的溶出行为进行比较研究,并进行物相分析。结果 Tan IIA-CS(MW 3 000~5 000)按1∶9比例制备的固体分散体的体外溶出效果最好,60 min时药物的体外累积溶出率达到90%以上;经差示扫描量热(DSC)和扫描电镜(SEM)分析,固体分散体中药物以非晶形形式存在于载体中。结论 以CS为载体制备的Tan IIA固体分散体能显著改善Tan IIA的溶出;CS作为Tan IIA一种新型的固体分散体载体,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快速液相与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FLC-Q-TOF/MS)联用技术分析鉴定八月札Akebiae Fructus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100 mm×2.1 mm,1.7 μm)色谱柱,以0.1%甲酸-乙腈和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快速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40 ℃,进样量1 μL。质谱定性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的飞行时间质谱,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全扫描的质量扫描范围m/z 100~1 500。结果 依据质谱裂解规律,从八月札的甲醇提取物中共鉴定出25个三萜类成分,并对另外9个未知成分进行了结构推测。结论 UFLC-Q-TOF/MS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全面地鉴定八月札中的多种成分,为八月札的进一步提取分离和药理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沉香Aquilaria sinensis的倍半萜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等多种柱色谱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现代分离技术对沉香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其理化性质、MS、1D和2DNMR等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采用96孔板微量稀释法测试了分得的单体化合物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结果从沉香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a,5-二甲基-3-(丙-2-烯基)-八氢萘-2β,8a-二醇(1)、白木香酸(2)、白木香醇(3)、vetaspira-2(11),6-dien-14-al(4)、白木香醛(5)、(-)-10-表-γ-桉叶醇(6)、9β-羟基-α-沉香呋喃(7)。其中化合物1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210μmol/L。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命名为2β,8aα-二羟基-11-烯-荒漠木烷,其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伍珊娜  刘振杰  章从恩  何琴  王玄  牛明  王伽伯  肖小河 《中草药》2017,48(24):5179-5185
目的通过生物活性检测结合化学指纹图谱分析,探索灯盏细辛抗血小板聚集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UPLC-UV分析技术建立不同批次灯盏细辛药材化学指纹图谱,对不同批次灯盏细辛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效价检测,基于谱效关系推测可能的活性物质,并对5个高相关性成分进行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验证,根据5种单体化合物在灯盏细辛中的含量差异,计算5个单体化合物的相对活性贡献度。结果通过化学指纹图谱与抗血小板聚集生物效价的谱效相关分析,筛选并鉴定出与生物活性相关系数大于0.5的5个色谱峰,分别鉴定为绿原酸、咖啡酸、野黄芩苷、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进一步体外实验表明5个化合物在相同质量浓度下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抑制率16.5%~85.5%),相对活性强度顺序:野黄芩苷异绿原酸C咖啡酸异绿原酸A绿原酸;而5种成分从相对活性贡献度来看,异绿原酸C与野黄芩苷的活性贡献度大于另外3种成分。结论建立了灯盏细辛体外抗血小板聚集生物效价的检测方法;且野黄芩苷和异绿原酸C是灯盏细辛体外抗血小板聚集的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