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温阳益气、升清降浊法对胃癌根治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抽取48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常规输液同时,术后给服温阳益气、升清降浊之药粥;对照组按常规输注自行配置的肠外营养混合液。结果:实验组术后肠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中药温阳益气、升清降浊法治疗,能有效促进肠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实施康复治疗训练计划对骨科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配对分组法将120例腰椎和膝关节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由责任医师指导并督促其进行功能锻练。对照组术后常规抗炎,抗感染治疗后自行活动。结果:观察记录术后1个月腰椎患者行五点支撑法,腰骶部离开床面的距离和直腿抬高角度。膝关节术后患者肿胀消退时间和关节活动度,观察组均不同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骨科术后患者进行功能训练,能缩短康复的时间,提高康复效果,有利于提高其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益气生血法治疗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缓慢的理论依据。[方法]分析中医古籍中对于肛瘘及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缓慢的记载,结合临床归纳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缓慢的新诊断标准,阐述气血与肛瘘术后创面的关系,总结益气生血法对于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缓慢的作用。[结果]肛瘘术后愈合缓慢的创面属于中医溃疡的范畴,诊断时间多在三周以上,属于中医疮疡愈合的后期,病机主要为气血亏虚,失于濡养,致创面新肉生长缓慢,迁延不愈。针对其病因病机,采用益气生血的治疗原则,并选用益气生血法代表方当归补血汤治疗,所用方药不仅切中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缓慢的病机关键,又符合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可促进术后创面的恢复。[结论]运用补气生血法治疗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缓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值得临床参考、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应用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一体化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取60例纳入本次研究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纳选病例时间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对照组(骨折治疗)与观察组(在骨折治疗基础上,取运动康复一体化治疗联用方案)各30例,两组不同治疗后,展开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结果评比。结果 同比对照组,观察组髋关节活动恢复优良率明显提升,骨折愈合时间记录明显缩短,随访术后6个月VAS评分明显降低(P <0.05)。观察组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经评测相较对照组明显要高(P <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经评测相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 <0.05)。结论 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一体化联用,可促进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轻其术后疼痛,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实施康复护理训练计划对骨科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实施康复护理训练计划对骨科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配对分组法将12 0例腰椎和膝关节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6 0例和对照组6 0例。观察组由责任护士指导并督促其进行功能锻炼。对照组术后常规抗炎,抗感染治疗后自行活动。结果:观察记录术后1个月腰椎患者行五点支撑法,腰骶部离开床面的距离和直腿抬高角度。膝关节术后患者肿胀消退时间和关节活动度,观察组均不同程度优于对照组(P <0. 0 1)。结论:骨科术后患者进行功能训练,能缩短康复的时间,提高康复效果,有利于提高其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付娟  邓姝  韩玲  代伟  张黎 《重庆医学》2006,35(13):1180-118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及术后大流量短程持续灌洗(continuous short—term lavage with a fast flow,CSTI。FF)法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的护理要点和康复重点。方法2000年10月-2005年4月应用关节镜下清理术及术后大流量短程持续灌洗法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76例,针对其术前与术后护理、心理护理,特别是术后灌洗与引流期间的观察与护理。以及康复护理的要求和特点,制定规范的护理措施和有效的康复方法,并观察其对临床疗效的作用。结果与临床常规开放手术及术后持续灌洗疗法比较,对化脓性膝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下清理及术后CSTLFF法治疗,并实施规范的护理措施和有效的康复方法,其手术损伤减小、疗程明显缩短、疗效显著提高,患肢功能较早恢复。结论关节镜下清理及术后CSTLFF法是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的一种手术损伤小、疗程短、疗效好的新方法,其规范的护理措施和有效的康复方法为其取得满意疗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股骨骨折是骨科常见病种之一,由于局部供血不足及复位固定困难,不易愈合,常因长期卧床休息而引起全身合并症,重者危及生命。现在采用切开复位术后,病员通过康复治疗如进行早期床上锻炼,及时下地运动,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环,缩短愈合周期,使感染、粘连、褥疮、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明显减少,骨折愈合率达到了77%,使患肢能快速恢复正常活动范围,获得较为舒适愉快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周斌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8):211-212
目的探讨肌力训练在膝关节松动术中的作用。方法将50例膝关节松动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物理治疗和关节松动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肌力训练。3个月后进行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治疗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肌力训练在膝关节松动术中能够有效增加膝关节稳定性,减少肌萎缩,促进局部血运,减少局部疼痛,缩短康复治疗周期。  相似文献   

9.
作者根据2001年5月至2008年8月666例下肢骨折患者的手术护理期护理经验,认为术后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可以缩短骨科病人住院的平均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并获得更好的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克服了对康复治疗认识上的误区,即常简单的将现代康复治疗等同于出院后的恢复治疗,认为单纯的理疗、针灸、按摩就是康复.术后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充分、主动、无痛的活动,可使骨骼和软组织的正常血运得以迅速恢复,同时,还将增加滑膜液对关节软骨的营养,如果再加上部分负重,便会重新获得骨吸收与骨生成之间的平衡,从而大大减少创伤后萎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结肠癌术后患者采用健脾益气方联合针灸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2年7月宁德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80例结肠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融入健脾益气方联合针灸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11%)高于参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6,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3,P<0.05)。结论 为结肠癌术后患者实施健脾益气方联合针灸治疗,缩短了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技术对胃肠外科术后患者切口感染和疼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胃肠外科手术治疗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5)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n=35)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和疼痛药物使用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恢复流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和疼痛药物使用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胃肠外科术后患者的预后效果,对于缩短患者的治疗周期具有积极作用,且患者在获得快速恢复效果的同时,无明显其他并发症,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评价针灸疗法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在疼痛和活动功能方面的疗效,寻找帮助急性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早日康复的治疗手段。方法:于2010年1月~2012年10月,将强直性脊柱炎急性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治疗组60例。在相同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针刺、艾灸治疗1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强度进行量化,应用胸廓扩展度、Schorber试验、晨僵时间、ESR(血沉)、CRP(超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来评价患者的在疼痛和活动功能方面的改善程度。依据患者疼痛和活动功能改善程度及需要的时间长短,评价患者康复情况。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及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的检测,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疼痛明显减轻,胸廓扩展度、Schorber试验、晨僵时间均明显改善,ESR、CRP指标显著下降,康复周期显著缩短。与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药物联合针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急性期患者,不仅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肢体活动度、降低其实验室炎症指标,并且能使其康复周期明显缩短。为患者尽早摆脱病痛提了可行性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程序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全膝关节置术治疗膝关节疾病10例(13膝),后按自行设计的4阶段康复护理程序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结果后3月依据HSS膝关节功能评定法:优8例,良1例,中1例,优良率为90%。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术后对患者实施系统的康复训练和护理,能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益气通络法组方配合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对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该方法治疗机制。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益气通络法组方配合PLIF手术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PLIF手术治疗。观测记录术前,术后1周、1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VAS评分(VAS)、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及两组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满意临床疗效,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PLIF术后配合益气通络法治疗,可降低术后外周血TNF-α和IL-1β水平,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术后早期疗效,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应用MIPPO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于我院的38例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9例,治疗组采用MIPPO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出血量、手术时问、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康复时间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术后康复时间明显缩短优于对照组(p0.05),据Joher-Wruhs法的评分标准:治疗组的优良率为100%,对照组为84.2%,两组此评分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手术对于软组织的要求较高,临床行MIPPO术可有效保证骨折处的血供,较外固定术可明显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治疗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手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采用以康复医师指导下的家庭康复训练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对30例脑卒中恢复期有手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治疗,采用Fugl-Meyer评定法中腕关节与手的主动运动功能评定及Barthel指数评定法、Brunnstrom分级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定。结果经过6个月的社区康复训练后,患者Fugl—meyer评分腕关节与手的主动运动功能积分、Barther指数训练后较训练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社区康复应结合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及康复需求,开展多种多样的相关康复活动,康复治疗对手功能恢复尤为重要。康复训练后患者手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功能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李岩 《大家健康》2016,(8):217-218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根据该院5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探讨这些患者的术后护理方式。结果:经过护理后,全部患者中有12例的生活能够自理,有20例患者肢体功能存在障碍,有9例患者存在认知障碍,有6例患者有语言障碍,有13例患者植物状态,死亡患者共6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术后护理是对患者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的保障,能够帮助患者缩短治疗周期,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肢体气压治疗配合康复保健操对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收集我科2018年2月至5月接受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018年6月至9月的22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术后康复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肢体气压治疗配合康复保健操。结果观察组患者DVT的发生率与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患者肛门排气的时间和第一次下床活动的时间早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实行肢体气压治疗配合早期功能锻炼可以有效缩短肛门排气时间,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护士操作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益气通经方联合针灸对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择96例脊髓损伤病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通经方及针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脊髓损伤协会脊髓功能分级(ASIA)、肌力分级以及肌电图检测结果。结果:治疗后2组ASIA分级、肌力分级均显著改善(P<0.05~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2组肌电图检测结果中MEP波幅、SEP波幅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气通经方联合针灸治疗能够有效提升脊髓损伤病人脊髓功能,改善肌力以及运动与感觉功能,是脊髓损伤康复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7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围手术期实施ERAS护理,观察两组术后康复情况、疼痛程度、心理状态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24、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ERAS护理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轻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