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技术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依然是业界关心的重大问题。从分析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特点及中药作用物质基础的特点入手,认为中药注射剂的疗效主要来自小分子,而大分子成分可能是导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并建议中药注射剂要加强大分子杂质检查和监控,以增强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频繁发生,人们逐渐意识到其中的辅料聚山梨酯80是重要的原因。根据文献报道得出:聚山梨酯80主要参与注射剂特别是中药注射剂的类过敏反应。根据本文的分析,大分子杂质可能是注射用聚山梨酯80导致安全问题的重要物质基础,去除大分子杂质有望提高注射用聚山梨酯80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注射剂去大分子物质后,澄明度方面的稳定性能否明显提高。方法用不同孔径(3k、10k、30k)分子筛去除4种上市中药注射剂(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和灯盏细辛注射液)大分子物质分别制备不同的去大分子中药注射液。检查各去大分子注射液蛋白质和缩合鞣质杂质后,分别取10mL 4种去大分子注射液和原液于60℃恒温放置30d,动态观察其颜色变化,以可见波长(400~800nm)吸收曲线下面积反映综合颜色变化。第30天取0.5mL用30k超滤膜截留沉淀,拍照观察。结果去大分子注射液的蛋白质和缩合鞣质杂质明显减少,4种不同条件去大分子中药注射剂的颜色明显浅于相应的原液,在30d 60℃恒温条件下其变色程度均较原液浅,产生的沉淀明显较原液少。结论去除大分子物质后,这4种中药注射剂的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研究的现状,探讨超分子结构形式对免疫毒性作用及研究方法。方法总结中药注射研究,特别是安全性研究现状,分析中药注射剂可能存在的超分子形式,阐述中药注射剂免疫毒性研究中的超分子结构作用及研究方法。结果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以致敏与类致敏反应为主,致敏原可能为注射剂中单分子成分及其代谢产物,更可能是由单分子成分组合而成的超分子形式。中药注射剂中的单分子成分可以自身或相互络合、复合、螯合、包合、中和、自组装及化学反应形成超分子物质,其表观分子量、免疫原性会显者性地增加。中药注射给药时这种形式得以最大保留,而在口服给药时,因肠胃道的吸收作用而拆散了这种形式,因此中药给药注射易而口服难产生免疫毒性。结论中药的物质基础是基于包括单分子在内的超分子群混合物,中药注射给药能最大保留这种形式,而口服给药能显著性地改变这一形式。在进行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时,应特别重视超分子的作用规律与研究方法,这是中药注射剂区别于单分子注射剂所产生免疫毒性最为本质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聚山梨酯80则是注射剂,特别是中药注射剂最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常用于难溶性药物的增溶。近年来随着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层出不穷,该辅料自然也难辞其咎,因此本文结合了文献调研和本课题组基础实验的研究,对聚山梨酯80的基本性状及化学结构、合成路线、杂质、导致的不良反应及毒理研究等进行整理和论述,最终提出去除大分子杂质有望使该辅料更安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从词源角度得出“六淫”具有无形侵入性,分析出六淫之首的风邪的病因学基础是“虫”。继而结合现代认识,得出风邪之“虫”主要包含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和大分子颗粒物。而大分子颗粒物存在中药注射剂中,继而通过比较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得出中药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具有风邪属性,致病原为大分子杂质。本文还对风邪和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防治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 针对目前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找出与安全性问题相关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使用中药注射剂治疗疾病的患者45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导致安全性问题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 过敏反应和胃肠道不良反应是临床上常见的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类型,引发安全性问题的因素主要有五点,分别是研发、生产、运输、使用及监督管理.结论 只有充分了解中药注射剂引发安全性问题的相关因素及原因,才能制定更为合理科学的防范措施,达到更为显著的防治效果,解决好中药注射剂安全问题才能有效的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正确认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将能避免社会民众产生误解或认识错位。目前中药注射剂的生产原料、生产工艺以及突出安全性的质量监控是影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关键所在,针对各品种临床存在的问题,加强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基础研究,在说明书明确临床药物配伍及使用规范,强化相关物质、不溶性微粒、热原、过敏物质等注射剂安全性质控,确实保证中药注射剂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近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案例发生的原因,探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时的临床表现特征,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方法:根据我院发生中药不良反应案例及近年来相关报道,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过敏反应最为常见。结论:某些西医和基层医生缺乏中药注射剂使用配伍知识,往往扩大中药注射剂的适用范围和适应症,不合理联合用药、超剂量用药,导致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发生了导致患者死亡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因此,不合理用药、临床试用欠规范,是造成中药注射剂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不能归咎于中药注射剂本身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关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报道屡见不鲜.为了确保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在其网站上发布了《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基本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要求》),作为即将在全国启动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1.
固有免疫是在进化中形成的免疫机制,在对抗微生物的入侵方面,固有免疫的策略是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识别微生物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Toll样受体是近年来在多种生物体内发现的一类介导固有免疫的细胞膜受体家族,它通过活化一系列与免疫相关的基因表达而发挥作用,在进化中表现高度的保守性,但其功能却随着动物进化中免疫机能的复杂化而多样化。对Toll样受体研究的深入可以加深我们对固有免疫的发生与进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方建林 《医学综述》2011,17(2):180-183
Toll样受体是近年发现的一组天然受体,其不仅能识别病原微生物和激活天然免疫,而且调节获得性免疫和诱导免疫耐受,与变应性鼻炎密切相关。宿主通过Toll样受体识别大量病原体相关结构,利用细胞信号转导途径激活机体免疫细胞,一方面参与早期的宿主防御,在天然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趋化因子、黏附分子等参与炎性反应,最终激活获得性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13.
Toll样受体(TLR)是I型跨膜受体,在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被认为是天然免疫系统中的关键受体.许多研究表明,TLR可能通过多个环节调节过敏反应的进程.作者对TLR在变应性鼻炎中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边缘带淋巴瘤的一种,它通常作为一种局灶性病灶位于胃、唾液腺、甲状腺及眼眶附属器中, 目前正逐渐从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的角度得到认识.本文对MALT淋巴瘤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结直肠癌转移相关基因PCR芯片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检测表达多个结直肠癌转移相关基因的PCR芯片,用于诊断结直肠癌转移和预测转移。方法通过
严格设计基因引物,探索各基因同时达到特异性扩增的PCR反应条件;应用基因芯片筛选获得的29个结直肠癌转移相关
基因,结合3个看家基因,建立同时检测32个基因的PCR芯片;应用该芯片检测不同转移潜能的结直肠癌细胞和临床直肠
癌组织、癌旁正常粘膜。结果成功构建同时检测32个基因的PCR芯片,各基因均获得特异性扩增;29个转移相关基因
PCR芯片检测结果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的吻合率为86%;PCR芯片检测伴有转移的结直肠原发癌与不伴有转移的结直肠
癌组织,结果显示14个基因表达一致,15个基因表达有差异。结论结肠癌转移PCR芯片结果可靠,可用于预测结直肠癌
转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杨芳芳  陈成水 《医学综述》2008,14(11):1636-1639
TLR2是目前已克隆人类TLRs家族中表达范围最广,识别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种类最多的分子。它分布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树突细胞及上皮细胞和肿瘤细胞等,可以在细菌、病毒、真菌及其他一些病原体感染中发挥天然免疫作用,并通过其胞内信号转导而连接获得性免疫。TLR2的表达和免疫应答也受到病原体、激素和细胞因子等的调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含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基因片段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FP-C3-CagA。方法从幽门螺杆菌细胞株中扩增出CagA基因片段,经回收、纯化,连接到质粒pGEM-T上,测序、酶切后与质粒pEGFP-C3连接,脂质体法将pEGFP-C3-CagA转染入胃癌细胞株BGC823,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的细胞。结果通过测序、酶切证明CagA插入质粒正确,构建出载体pEGFP-C3-CagA,转染后经荧光显微镜观察到胃癌细胞株BGC823中有绿色荧光。结论成功构建表达CagA的真核绿色荧光载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膀胱癌细胞分裂周期相关因子3(CDCA3)基因分型为例,分析不同分子分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为临床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以美国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为基础,下载147份膀胱癌CDCA3基因表达谱和相关病例的资料信息,根据CDCA3表达水平由低到高排列,找出中位数,将低于中位数的样本设置为CDCA3低表达组(74例),将高于中位数的样本设置为CDCA3高表达组(73例),对比不同CDCA3基因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并以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CDCA3在膀胱癌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结果:CDCA3高表达组肌层浸润患者比例、高级别T分期及N分期、肿瘤转移患者比例均高于CDCA3低表达组,而肿瘤分化程度低于CDCA3低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CA3高表达组1年、3年复发率均高于CDCA3低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CA3高表达组1年、3年生存率均低于CDCA3低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SEA发现CDCA3高表达膀胱癌细胞中富集了G2M检查点、糖酵解、E2F信号通路、MYC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PTK通路、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丝分裂纺锤体、去折叠蛋白反应、胆固醇蛋白、精子发生等基因集。结论:CDCA3基因表达水平越低患者的肿瘤分期越低、肿瘤转移风险越小、分化程度越高,预后状况越好,复发率及死亡率也更低。CDCA3基因作用的发挥是通过调控多种基因通路实现的,CDCA3基因可能是潜在的膀胱癌生物标志物,可以通过分析其表达水平评估病情及预后,并展开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19.
肝郁证是中医临床常见的证候之一,对其现代病生理学内涵的认识仍处于探索之中。试图以中医肝郁证的病机及临床特点、肝郁证主要涉及的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泌乳素(PRL)最新研究成果为背景,在搜集有关PRL-肝郁证-关联女性疾病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方面文献基础上,通过整理分析以探查女性肝郁证的分子生物学内涵。结果显示,女性肝郁证及其所涉及的主要疾病和各种雌性肝郁模型动物均伴有体内PRL的异常表达,中医疏肝类方药可以降低其异常升高的PRL,表明女性肝郁与PRL相关。由此作者提出PRL有可能成为女性肝郁证的现代分子靶标的推测,冀为在分子层面揭示中医肝郁证的现代内涵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20.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is an infectious disease first recognized in November 2002 i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It was spread to many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within a few months. 1.2 By April 2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