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川芎嗪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表达VEGF和HIF-1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表达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影响。 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给予脂多糖(LPS)刺激并加入不同浓度的川芎嗪共同培养。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VEGF的含量,MTT法观察巨噬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巨噬细胞HIF-1α的表达。结果: 480,48 μmol·L-1川芎嗪可抑制LPS诱导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VEGF,并抑制巨噬细胞表达HIF-1α,但对巨噬细胞增殖没有影响。 结论: 川芎嗪可抑制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其机制与抑制巨噬细胞表达HIF-1α密切相关。这种作用不依赖于抑制巨噬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鳖甲煎丸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通过氯化钴(CoCl2)刺激RAW264.7细胞建立体外缺氧模型,将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CoCl2模型组(200 mmol·L-1)、鳖甲煎丸低(0.55 g·kg-1)、中(1.1 g·kg-1)、高(2.2 g·kg-1)和扶正祛瘀胶囊组(0.56 g·kg-1扶正祛瘀胶囊)。采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巨噬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 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巨噬细胞极化相关蛋白与HIF-1α/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免疫荧光检测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HIF-1α的分布及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CoCl2刺激24 h后,RAW264.7细胞增殖受抑制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用相应含药血清处理24 h后,各用药组能促进RAW264.7细胞增殖(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HIF-1α、IL-1β、IL-6 mRNA表达均有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与扶正祛瘀胶囊处理后能不同程度的降低巨噬细胞中HIF-1α、IL-1β、IL-6 mRNA的表达水平(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HIF-1α及M1巨噬细胞表型蛋白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明显升高(P<0.05),M2巨噬细胞表型蛋白IL-10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与扶正祛瘀胶囊组HIF-1α、IL-6、TNF-α蛋白表达降低(P<0.05),CD163、IL-10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NF-κB p65、磷酸化(p)-NF-κB p65、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激酶α/β(p-IKKα/β)、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α(p-IκBα)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与扶正祛瘀胶囊组NF-κB p65、p-NF-κB p65、p-IKKα/β、p-IκBα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促进HIF-1α和NF-κB p65的入核表达;与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和扶正祛瘀胶囊组能抑制HIF-1α和NF-κB p65的入核表达。结论 鳖甲煎丸可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减轻缺氧环境下巨噬细胞相关炎症反应损伤,从而延缓肝纤维化进展,其机制可能与其调控HIF-1α/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小鼠脾淋巴细胞和结肠癌CT26.WT细胞混合培养体系,研究大黄素对肿瘤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B)途径的影响, 探讨其抗肿瘤的可能机制。 方法: 将密度为1×105/mL的CT26细胞和脾淋巴细胞(SLs)分别按1:1,1:2,1:4比例混合培养24 h后加入大黄素再孵育4 h,大黄素设置5个浓度组:0,10,20,40,80 mmol·L-1。分别检测各组C-C型趋化因子(CCL17)在CT26细胞的表达,C-C型趋化因子受体4(CCR4)在SLs细胞表面的表达比例及CCR4 mRNA表达水平,CT26细胞NF-κB的活化。 结果: 与单纯CT26组和SLs组比,混合培养各比例组均检测到CCL17(P<0.01);大黄素显著抑制了混合培养组CCL17在CT26细胞的分泌:在1:1比例组从308 ng·L-1降至124 ng·L-1。单纯SLs组CCR4的表达变化不明显;混合培养组的CD4+CD25+Tregs表达CCR4的细胞比例随着大黄素浓度的增加明显下降(P<0.05),1:4比例组从44.58%下降到32.86%;相似的CCR4的mRNA表达随大黄素浓度增加出现明显的下调(P<0.05);大黄素显著抑制CT26细胞NF-κB的活化(P<0.05),p65的平均荧光值从358(0 mmol·L-1)降至76(80 mmol·L-1)。 结论: 大黄素抑制CT26细胞CCL17的分泌, 下调CCR4在Treg细胞表面的表达比例和mRNA水平的表达。大黄素抑制结肠癌的机制可能和NF-κB的活化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地锦草对H22肝癌小鼠核转录因子-κ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nuclear factor kappa-B/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NF-κB/VEGF)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地锦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皮下接种肝癌H22细胞建立H22肝癌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组,地锦草组高、中、低剂量组。地锦草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ig)给药1.13,2.25,4.50 g·kg~(-1),环磷酰胺组腹腔注射(ip)给药50 mg·kg~(-1),模型组和环磷酰胺组灌服相同体积的蒸馏水,14 d后处死小鼠,测量肿瘤质量和小鼠体质量,计算抑瘤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微血管密度标记物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31(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31,CD31),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肿瘤组织NF-κB,肿瘤坏死因子(TNF)-α,VEGF 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NF-κB,TNF-α,VEGF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予地锦草后,H22肝癌小鼠瘤重减轻(P0.01),地锦草高剂量组抑瘤率升高,高达59.1%(P0.01);肿瘤组织CD31表达明显下降(P0.01);肿瘤组织NF-κB,TNF-α,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降(P0.01)。结论:地锦草对H22肝癌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少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与减弱肿瘤组织的炎性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附子理中汤灌肠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黏膜核因子-κB(NF-κB),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SPF级Wistar大鼠共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附子理中汤低、中、高剂量组及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每组8只:附子理中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14.06,7.03,3.51 g·kg-1,柳氮磺吡啶组予柳氮磺吡啶0.46 g·kg-1;空白组及模型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给药1次,从造模后第3天开始用药,持续灌肠给药15 d。观察附子理中汤灌肠对脾肾阳虚型UC大鼠NF-κB,TNF-α及IL-1β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肠黏膜炎症面积和损伤评分明显升高,较模型组而言不同剂量附子理中汤组大鼠肠黏膜炎症面积和损伤评分明显下降(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肠黏膜NF-κB的含量以及血清TNF-α,IL-1β的含量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的附子理中汤均能不同程度降低大鼠肠黏膜NF-κB的含量以及血清TNF-α,IL-1β的含量(P0.05)。结论:附子理中汤灌肠对脾肾阳虚型UC大鼠肠黏膜具有抗炎和修复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NF-κB的激活,下调TNF-α,IL-1β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乌头汤对佐剂型关节炎(AIA)风寒湿痹证大鼠血管翳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将无特定病原体(SPF)雄性SD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AIA风寒湿痹证组[完全弗氏佐剂(CFA),200 μg]、乌头汤组(15 g·kg-1·d-1)、吲哚美辛组(10 mg·kg-1),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注射CFA前给予风寒湿刺激。连续给药30 d,期间观察AIA风寒湿痹证大鼠的基本情况、发病时间、关节炎评分、足容积。最终取外周动脉血、踝关节和滑膜组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蛋白含量和风湿3项,包括抗O(ASO)、C反应蛋白(CRP)和类风湿因子(RF);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关节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踝关节通路关键蛋白HIF-1α和VEGFA;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大鼠滑膜组织中HIF-1α、VEGFA、血管生成素-1(Ang-1)、血管生成素-2(Ang-2)mRNA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AIA风寒湿痹证大鼠足肿容积和关节炎评分显著升高(P<0.01);血清CRP、RF、ASO阳性表达显著(P<0.01);HE染色可见踝关节滑膜炎性增生,血管新生、血管翳形成,骨破坏程度加重,提示模型构建成功。乌头汤干预后,发病时间显著延迟(P<0.01);足容积和关节炎评分显著降低(P<0.01);血清CRP、RF、ASO含量显著下降(P<0.01);滑膜组织炎性增生明显缓解,血管新生及血管翳减少,骨破坏减轻;滑膜HIF-1α、VEGFA、Ang-1、Ang-2 mRNA明显降低(P<0.05,P<0.01);血清与踝关节HIF-1α和VEGFA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在吲哚美辛组中,大鼠发病时间显著延迟(P<0.01);足容积和关节炎评分显著降低(P<0.01);血清CRP、RF、和ASO含量显著下降(P<0.01);HIF-1α/VEGFA/Ang信号通路激活,病理组织损伤改善。结论 乌头汤可延缓AIA风寒湿痹证大鼠发病时间,降低足容积、关节炎评分、风湿活动度,改善关节组织病理情况,对血管翳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HIF-1α/VEGFA/Ang通路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肾蕨叶水提取物(NLD)对小鼠肛门溃疡模型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20%乙酸(HAc)0.5 m L涂抹小鼠肛门,制备肛门溃疡模型,将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NLD低、中、高剂量(0.45,0.9,1.8 g·kg-1)组,每组10只。各组小鼠自外涂给NLD计时,第10天处死。采集肛门、直肠组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小鼠肛门、直肠组织中核转录因子(NF)-κB,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环氧合酶(COX)-2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肛门、直肠组织中NF-κB,TNF-α,IL-1β和COX-2蛋白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肛门、直肠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NLD可恢复小鼠体质量增长趋势,降低小鼠肛门脏器指数,下调小鼠肛门、直肠组织中NF-κB,TNF-α,IL-1β和COX-2 mRNA(P0.01),降低小鼠肛门、直肠组织中NF-κB,TNF-α,IL-1β和COX-2蛋白表达(P0.01);NLD 0.9,1.8 g·kg-1剂量组可抑制炎性细胞的浸润及黏膜下层血管扩张,改善相应炎症反应。结论:NLD对肛门溃疡模型小鼠的肛门溃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NF-κB mRNA和蛋白的表达,进而下调其下游因子TNF-α,IL-1β与COX-2的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信号通路探讨柴胡桂枝汤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的影响。方法 建立TNBC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卡培他滨组(0.2 mg·kg-1),柴胡桂枝汤低、中、高剂量组(10.62、21.23、42.46 g·kg-1),每组10只,干预21 d。给药结束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肿瘤组织中HIF-1α 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法(IHC)检测肿瘤组织中HIF-1α、TNF-α、VEGFA的表达水平及CD34染色检测肿瘤内血管生成情况并计算微血管密度(MVD);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HIF-1α、VEGF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卡培他滨组、柴胡桂枝汤低、中、高剂量组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1),HIF-1α mRNA显著降低(P<0.01),HIF-1α、TNF-α、VEGFA和CD34阳性细胞表达及MVD明显降低(P<0.05,P<0.01),HIF-1α、VEGFA、EGFR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卡培他滨组比较,柴胡桂枝汤中、高剂量组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1),HIF-1α mRNA显著降低(P<0.01),HIF-1α、TNF-α和VEGFA阳性细胞表达显著降低(P<0.01),CD34表达及MVD显著降低(P<0.01),HIF-1α、VEGFA、EGFR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柴胡桂枝汤可能通过调控HIF-1α/ VEGFA信号通路,抑制TNBC细胞血管生成,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柿叶黄酮对KKAy小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以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影响及其保护机制。方法:取30只8周龄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另取150只8周龄雄性KKAy小鼠随机分为KKAy模型组、柿叶黄酮高、中、低剂量组、羟苯磺酸钙组,每组各30只小鼠。柿叶黄酮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柿叶黄酮(50,100,200 mg·kg~(-1)·d~(-1))ig,羟苯磺酸钙组给予羟苯磺酸钙230 mg·kg~(-1)·d~(-1)ig,KKAy模型组及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共16周。检测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GHb),血液流变学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法检测视网膜内CTGF,VEGF,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的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损伤情况,TUNEL检测视网膜细胞凋亡程度。结果:与正常组小鼠比较,KKAy模型组小鼠的血糖显著升高,GHb的水平显著降低(P0.01),视网膜CTGF,VEGF和HIF-1α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视网膜组织结构损伤严重。经过16周给药,与KKAy模型组比较,柿叶黄酮中、高剂量组小鼠的血糖显著降低(P0.01),GHb的水平显著提高(P0.01),视网膜CTGF,VEGF和HIF-1α的表达及明显减少(P0.05,P0.01),视网膜组织损伤情况改善明显。结论:柿叶黄酮对KKAy小鼠DR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视网膜内CTGF,VEGF和,HIF-1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膀胱癌组织中NF-κB1、VEGF-C、Smad4与HIF-1α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经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30例,术中取膀胱癌组织(观察组)及癌旁正常膀胱组织(对照组),采取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测定NF-κB1、VEGF-C、Smad4、HIF-1α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膀胱癌临床特征之间关系。结果观察组膀胱癌组织NF-κB1、VEGF-C、HIF-1α表达水平均显著强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Smad4表达阳性9例(30.0%),对照组28例(9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1、VEGF-C、Smad4、HIF-1α与膀胱癌分级、临床分期、是否转移及复发均密切关相(P均<0.05)。结论膀胱癌组织NF-κB1、VEGF-C、HIF-1α表达增强,Smad4表达减弱,其表达水平变化与膀胱癌进展具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软脂酸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炎症细胞因子CRP、TNF-α及i NOS的影响。方法:培养鉴定原代大鼠VSMCs,使用不同浓度的大黄素(1、10、50μmol·L~(-1))预孵育VSMCs 24 h,再以浓度为100μmol·L~(-1)的软脂酸刺激24 h,使用RT-PCR、western blot分别测定VSMCs CRP、TNF-α、i NOS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浓度为50μmol·L~(-1)的大黄素预孵育大鼠VSMCs 24 h后,与软脂酸组相比,CRP、TNF-α、i NOS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显著性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素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软脂酸诱导的大鼠VSMCs炎性因子的表达,可以通过抗炎而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电针对Walker-256模型大鼠肿瘤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针刺治疗肿瘤的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Walker-256细胞株复制种植性Wistar大鼠肝癌、胃癌、皮下瘤模型,造模第3 d,3种模型大鼠分别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电针组针刺"足三里""合谷""三阴交",予电针治疗,每天1次,留针20 min,连续治疗15 d.检测各组大鼠肿瘤的体积和肿瘤抑制率及各组大鼠外周血中体液免疫(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补体C3、C4)以及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亚群CD 4、CD 8和CD 4/CD 8比值).结果:电针组肿瘤体积显著低于其模型组(P<0.01).针刺组外周血IgG、IgM、C3含量较其模型组显著增高(P<0.05,P<0.01),IgA和C4含量较模型组增高不明显(P>0.05).电针组外周血CD 4和CD 4/CD 8比值均显著高于其模型组(P<0.05,P<0.01).结论:电针"足三里""合谷""三阴交"能提高大鼠Walker-256肝癌、胃癌、皮下瘤的免疫功能,抑制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大黄素对体外人肺腺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人肺腺癌Anip973细胞(简称肺癌细胞)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和生长曲线测定比较不同浓度的大黄素在不同作用时间内对体外培养的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并对此进行电镜分析。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大黄素的浓度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凋亡率也越高,60μmol/L大黄素处理肺癌细胞72h后增殖抑制率达90%。结论大黄素可明显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其抑制作用具有时效和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4.
应用Walker-256细胞建立大鼠骨癌痛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Walker-256细胞建立大鼠骨癌痛模型。方法:将4×104个W256癌细胞注入SD大鼠胫骨上段骨髓腔内,利用大鼠热板法和足跖加压法分别测量热刺激和机械刺激痛阈的变化,X线摄片进行放射学评估骨质破坏程度,同时,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肿瘤生长和骨结构的破坏情况。结果:造模动物在12天左右开始出现热刺激和机械刺激痛阈明显下降(痛觉过敏),并呈渐进性发展;胫骨X线摄片显示14天即有明显的骨破坏,第21天时出现病理性骨折;组织切片显示骨髓腔内肿瘤生长活跃,向外侵蚀破坏骨皮质。结论:从疼痛行为学、放射学、组织学等方面的研究结果显示,应用Walker-256细胞成功建立了大鼠骨癌痛模型。  相似文献   

15.
大黄素体外抑制人树突状细胞分化及成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大黄素体外作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后对人DC分化、成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马齿苋提取物对肝癌细胞HepG-2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马齿苋提取物对肝癌HepG-2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观察马齿苋提取物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马齿苋对HepG-2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马齿苋提取物可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其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可改变细胞周期分布,多数细胞阻滞于S期,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凋亡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马齿苋提取物可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改变细胞周期分布,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脱氢枞胺对氟苯甲醛对人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运用四甲基偶氮唑蓝、倒置显微镜、流式细胞仪、Western blot、荧光分光光度法等分别检测脱氢枞胺对氟苯甲醛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观察凋亡细胞细胞核的形态变化、检测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p53、cyt-c的表达和caspase-3活性的影响。建立H22小鼠体内移植实体瘤模型,观察脱氢枞胺对氟苯甲醛对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 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显示脱氢枞胺对氟苯甲醛能显著抑制肝癌细胞株(SMMC-7721、HepG2和BEL-7402细胞)的增殖,IC50值分别为SMMC-7721 (44.47±2.15)μmol·L-1、HepG2(52.83±2.25)μmol·L-1和BEL-7402 (48.64±1.76) μmol·L-1。倒置显微镜下发生细胞皱缩变圆等变化,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降低,Bcl-2表达减少,Bax、p53 和Cyt c表达增加,caspase-3活力增加,且均具有浓度依赖性。小鼠 H22 肝癌模型中,脱氢枞胺对氟苯甲醛对肿瘤的生长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 体内外实验显示脱氢枞胺对氟苯甲醛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凋亡线粒体信号通路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癌痛消颗粒影响大鼠移植性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癌痛消颗粒对实验大鼠肝癌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Walker-256瘤株进行SD大鼠的移植型肝癌的造模,造模结束后药物治疗,最后处死动物取标本,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结果:癌痛消颗粒组的肝细胞主要停留在细胞周期的G0/G1期,在S期的细胞明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癌痛消组细胞凋亡率明显提高,与模型组、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癌痛消颗粒能使肝癌细胞周期停留在G0/G1期,阻止其进入S期;显著提高癌细胞凋亡率,促使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大黄素对肝癌细胞SMMC-7721抑制作用及P53、C-myc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大黄素对肝癌细胞 SMMC-7721 的生长抑制作用和 P53、C-myc 蛋白的表达。方法 应用 MTT法观察大黄素、5-FU 对 SMMC-7721 的生长抑制作用,免疫组化法染色(SP 法)测定细胞凋亡时 P53、C-myc 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黄素对肝癌细胞 SMMC-7721 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其 IC50为 21.6 mol/L。大黄素对 SMMC-7721的抑制作用优于 5-FU(P<0.05);大黄素作用于细胞后,P53、C-myc 蛋白均有一定程度下调,而 C-myc 下调较 P53明显。结论 大黄素对 SMMC-7721 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作用于 SMMC-7721 后 P53、C-myc 蛋白的表达均有下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二鳖散对大鼠Walker-256肝癌肿瘤生长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抑素(Endostatin)表达的影响,从抗血管生成角度探讨二鳖散的抗癌作用.方法:采用Walker-256癌肉瘤腹水接种Wistar大鼠制作肝癌模型,随机分为二鳖散低、中、高剂量(1.25,2.5,5 g·kg~(-1)·d~(-1))组、5-氟脲嘧啶75 mg·kg~(-1)组及模型组.于造模的第9天开始灌胃,每日1次,共21 d.检测各组大鼠瘤重、肿瘤抑制率,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VEGF,endostatin的表达,计算比较各组vEGF/endostatin的比值.结果:二鳖散中、高剂量组和5-氟脲嘧啶组大鼠瘤重减轻,其血清VEGF表达量降低,Endostatin 表达量升高,VEGF/endostatin比值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P<0.01).结论:二鳖散能抑制大鼠Walker-256 肝癌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调控VEGF/endostatin的失衡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