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分为气滞血瘀型、寒湿凝滞型、气血两虚型3型,分别辨证取穴(穴选气海、合谷、关元、三阴交、子宫等)治疗,同时配合耳穴贴压。结果:痊愈65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2%。结论:针灸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取穴检测:用湖北省仙桃电子仪器厂生产的84-Ⅰ型多功能探诊仪检测戒烟反应点。治疗方法:耳压取穴:口、肺、脾或胃、神门、交感、皮质下等,用陕西中医学院针灸戒烟研究组研制的《耳压戒烟诊疗器械盒》中耳压戒烟盘的压子(即王不留籽)贴在耳穴上,每次选4-5个。体穴选戒烟灵穴(发现的新穴一即腕部肺经线上的一个敏感点),依据虚实选用不同的药丸,一般多用胶布贴敷白胡椒按摩。以上两法,左右侧交替使用,六次为一疗程。烟瘾发作时,先按摩戒烟灵穴,再按压其他耳穴,最后接耳穴神门以加强刺激。疗效:经随机对110例戒烟者进…  相似文献   

3.
耳穴贴压治疗网络依赖戒断综合征穴证对应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穴证对应选穴治疗网络依赖戒断综合征的作用。方法将240例网络依赖戒断综合征患者分为穴证对应组和非穴证对应组,穴证对应组据证选耳穴,非穴证对应组据病选耳穴,均采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治疗。结果穴证对应组总有效率、戒断症状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总分均优于非穴证对应组(χ2检验,P<0.05)。结论耳穴贴压穴证对应选穴治疗可明显改善网络依赖戒断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性头痛患者,采用耳穴贴压方法治疗,取穴,以神门、皮质下、枕为治疗头痛的主穴。配穴:前额痛加额、胃穴;偏头痛加颞、胆、交感、外耳穴;后头痛加枕、膀胱穴;头顶痛加顶、肝穴;全头痛加额、颞、枕、顶、外耳穴。神门可镇静止痛,安神定志,皮质下可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与神门相配可调节大脑皮层的功能,枕为经验取穴,外感头痛可加耳尖穴,肝阳上亢型可加肝穴,肾虚头痛可加肾穴,痰浊头痛可加脾、胃穴,以化痰健脾。单耳取穴,先在一侧耳廓以75%乙醇局部消毒,再将附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贴在选好的穴位上,每贴压1次,可在耳穴上放置3~5d,贴压期间,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穴位3~5次,每次按压1min,以耳穴发热或出现热痛胀感为宜,双耳交替进行。7—10次为1疗程。结果60例患者中,1个疗程治愈36例,2个疗程治愈24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耳穴贴压治疗神经性头痛,能疏通经络、镇静止痛,无毒副作用,无依赖性,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从选穴、贴压物的选择、结合其他疗法的临床应用、刺激方法对耳穴效应的影响等四方面对耳穴贴压疗法治疗弱视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指出目前耳穴贴压疗法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弱视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耳穴疗法治疗单纯性近视的选穴规律,并确定适宜刺激方法。方法 检索建库以来至2021年9月15日7个数据库收录的耳穴治疗单纯性近视的临床试验研究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对纳入耳穴处方进行耳穴集合可视化分析、耳穴网络分析、聚类分析等。结果 纳入 57 组耳穴处方,涵盖 23 个耳穴,眼穴被应用频次最高,达到54次,其次为肝穴、屏间前穴、屏间后穴和肾穴,耳穴配伍以屏间前和屏间后最为常见。在刺激方式方面,最常用的是王不留行耳穴压籽。聚类分析将这些耳穴分成以屏间前-屏间后-眼-肝-肾-脾一心为主的4个聚类群。结论 耳穴疗法治疗单纯性近视穴位组方应以眼、屏间前、屏间后为基础,同时根据脏腑、经络等选穴原则辨证选穴。  相似文献   

7.
从选穴、贴压物的选择、结合其他疗法的临床应用、刺激方法对耳穴效应的影响等四方面对耳穴贴压疗法治疗弱视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指出目前耳穴贴压疗法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弱视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近年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的机理研究及临床治疗情况.方法:通过对近年来有关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的机理研究及治疗情况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耳穴贴压具有调节脏腑经络功能、神经功能、血管功能等多方面作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结论: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操作方便,无不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耳穴压丸治疗胆系结石58例,胆囊结石大小要在1.5厘米以内,肝内胆管结石在1.0厘米以内,胆总管结石大小不限.取穴以肝、胆、胆管等耳穴为主,每次选穴17~21个.耳背部取穴部位与耳甲艇,耳甲腔所选穴位相对应,手法要求相对一致,剪取小块胶布,居中放王不留行籽一粒,贴于所选穴位上.排石率为74.1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头皮针结合耳穴压豆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 200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前者取穴头皮针足运感区(双),生殖区(双),耳穴压豆取单耳穴:肾穴,膀胱穴,尿道穴等.后者应用热敷及肌肉注射新斯的明.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P<0.01).提示:通过头皮针刺激,可改善该部位血液循环,调节排尿中枢.耳穴贴压,可振奋经气,调整三焦、内脏神经而改善尿道扩约肌功能,使小便通例.  相似文献   

11.
妊娠恶阻为妊娠早期的常见病,相比于西医的对症、支持疗法,中医治疗妊娠恶阻方法颇多。通过文献整理研究,总结了中医临床上常用治疗妊娠恶阻的方法,包括中药口服、针刺、穴位注射、穴位贴敷、耳穴压豆等中医外治法。并将现代医家的治疗经验及临床实验进行汇总。经过大量临床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中医治疗妊娠恶阻临床疗效显著,且未见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杨永幸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2):100-101
目的研究中药离子导入联合运用耳穴压豆、穴位按摩对玻璃体积血进行护理干预后的疗效。方法抽选2009年3月~2012年3月中山市中医院眼科确诊为玻璃体积血住院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中药离子导入联合耳穴压豆、穴位按摩),观察两种方法对于玻璃体积血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视力提高总有效率90%,对照组患者视力提高总有效率65%。结论中药离子导入联合耳穴压豆、穴位按摩治疗玻璃体积血疗效优越.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收集近年来针刺治疗失眠症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类,总结出:单纯针刺法、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法、艾灸法、推拿法等临床常见治疗方法,其中加强针感效应是各医家寻求提高疗效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5):171-174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头痛头晕症状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接收的高血压伴有头痛头晕症状的患者80例进行分析。按照患者就诊时间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降压方式及常规护理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耳穴压豆治疗,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0.0%)和治疗总有效率(72.5%)均低于实验组(97.5%、95.0%),且干预后对照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为(82.45±5.61)mmHg、(135.16±11.21)mmHg,显著高于实验组的(73.32±5.09)mmHg、(116.23±6.2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伴有头痛头晕症状患者的治疗中,实行耳穴压豆治疗与针对性护理相结合的模式有助于降低患者的舒张压及收缩压,能够明显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可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原发性痛经耳穴贴压方案,为原发性痛经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循证研究的理念和方法,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指南及教科书作为证据来源,初步拟定方案。召开专家小组会议,确定函询问卷。2021年7—9月,通过现场发放及电子邮件的方式向13名专家发放问卷。经过两轮专家函询,构建了原发性痛经患者耳穴贴压方案。结果 两轮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6.67%、100.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5、0.81。第1轮函询中,耳穴组方部分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386,操作方法部分为0.555(均P<0.001);第2轮函询中,耳穴组方部分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398,操作方法部分为0.709(均P<0.001)。最终构建的方案包括耳穴组方、操作方法2个部分,分为主穴、配穴、按压次数、按压频率、干预时间、干预疗程、选取何侧耳穴、耳穴贴更换频率8个维度。其中主穴包括内生殖器、内分泌、神门、交感、盆腔、卵巢6个穴位。在配穴方面,寒凝血瘀证配肾,气滞血瘀证配肝,肝肾亏损证配肝、肾,气血亏虚证配脾、肺、肝,湿热瘀阻证配耳尖、脾、三焦。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方案完善了主穴,增加了辨证配穴,规范了操作...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9):147-149+153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按摩护理对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采用耳穴压豆联合按摩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干预效果、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恶心呕吐、癫痫、颅内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气虚血瘀型中风的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使用耳穴压豆联合按摩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治疗效果,临床上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玫瑰解郁汤联合穴位埋线及耳穴贴压疗法治疗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患有抑郁症的血液透析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玫瑰解郁汤联合穴位埋线、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玫瑰解郁汤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及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84.9%,对照组有效率5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玫瑰解郁汤联合穴位埋线、耳穴贴压疗法治疗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症效果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贴敷配合耳穴压籽对妇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妇科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穴位中药贴敷配合耳穴压籽,对照组常规术后处理,两组其余围手术期处理相同。比较两组术后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胀发生率、辅助排气例数。结果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需要辅助排气患者明显减少。结论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耳穴压籽能尽早恢复肛门排气,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统计近年来治疗不安腿综合征(RLS)的主要穴位干预方法,分析相应干预方法的取穴组方规律。方法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网(VIP)、万方数据库(WF)近40年来刺激穴位治疗RLS的临床文献,统计分析其穴位干预方法和取穴组方规律。结果 治疗RLS的穴位干预方法主要是普通针刺(占59.26%)。普通针刺方法中以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承山为主要选穴,足三里、三阴交穴配伍支持度最高。其他穴位刺激疗法也是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承山为主要选穴,足三里、阳陵泉穴配伍支持度最高。结论 普通针刺方法相较于其他穴位刺激疗法在治疗RLS方面相对成熟、可靠。普通针刺方法与其他穴位刺激疗法的选穴主要集中在下肢,取穴组方有规律可循,不同的干预方法取穴组方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1):159-162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对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脑肠肽分泌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2月我院胃肠外科行胃癌根治术患者80例,采用抛银币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予全麻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术后予围手术期常规干预,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穴位按摩,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两组均连用5 d。观察两组患者术前2 d与术后2 d血清脑肠肽(胃动素和P物质)指标变化,并比较胃肠功能恢复指标和住院时间。结果 术后2 d,两组血清胃动素和P物质指标均较术前2 d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干预组胃动素和P物质水平下降值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用于胃癌术后可减少术后胃动素和P物质水平下降幅度,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